plc结课论文2.pdf
- 格式:pdf
- 大小:454.37 KB
- 文档页数:11
PLC结课论文V 型滤池设计总结【摘要】净水厂V 型滤池具有出水水质好、滤速高、运行周期长、反冲洗效果好、节能和便干自动化管理等优点, 已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净水厂中使用本文研制的V 型滤池反冲洗控制系统是以多PLC组网的方式, 结合V 型滤池工艺流程的管控一体化综合系统, 控制系统采用PLC 组网技术和单组V 型滤池的顺序控制策略降低了系统的控制风险, 保证了城市供水安全。
【关键词】 V 型滤池多PLC组网顺序输出1 引言水对人类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仅对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自来水净化厂是城市自来水供水前端的重要环节, 对整个水源进行净化过程的全自动监控是一个较大的自动控制工程, 包括对原水加混凝剂反应、沉淀池沉淀、V 型滤池过滤、加抓气消毒等工艺过程进行实时控制。
V 型滤池由于其出水水质好、滤速高、运行周期长、反冲洗效果好、节能和清晰的工艺流程等特点, 已在我国较多的净水厂得到应用。
为了更好地安全生产,实现水厂自动化控制,本课题希望通过研究PLC在水厂滤池控制系统中的实际应用,使通过PLC设计出的水厂滤池控制系统比传统水厂滤池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维护性和扩展性,提高水厂滤池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确保水厂供水更安全更可靠。
1.1 PLC简介2.系统总体设计2.1设计内容滤池自控技术是净水处理的重要环节,如果控制不好,就不能达到预定的水质要求。
采用哪一种滤池反冲技术是滤池自控技术中的研究内容。
单一水反冲洗技术己沿用多年,由于该方法具备操作单一和设备简单等特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实践证明该技术是一种相对落后的反冲洗方式。
该法耗水量较大,剪切、碰撞及摩擦作用较弱,难以完全消除滤料上的泥球及结块现象,也给过滤带来许多弊端。
由于传统的水反冲洗技术存在一些问题,众多学者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开发了气、水反冲洗技术。
PLC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吴军摘要PLC主要是指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控制机械的生产过程。
也是公共有限公司、电源线车等的名称缩写。
通过本实验,能够使学生们熟练掌握S7-200PLC的接线方式、程序编写和整体系统调试,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们对PLC的软件、硬件等方面的理解,进而增强学生们在实践环节的动手操作能力。
譬如,学生们可以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交通信号灯的硬件设计、PLC型号选择、软件操作、以及整体控制系统调试,并写出完善的实验报告。
在进行实验之前,要求学生们具备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路基础、自动控制、电力电子、电机学、电气控制和PLC等相关课程的知识,并具备一些基本的实践操作水平。
关键词:PLC 电机交通灯PLC 的结构及原理PLC 的分类1 按plc 的结构形式分类:1)整体式;2)模块式。
2 按plc 的I/O 点数分类:1)小型256点以下;2)中型256点以上,2048点以下;3)大型2048点以上。
3按plc 功能分类:抵挡型,中挡型,高档型。
PLC 的结构PLC 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从结构上分,PLC 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模块式)两种。
固定式PLC 包括CPU 板、I/O 板、显示面板、内存块、电源等,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
模块式PLC 包括CPU 模块、I/O 模块、内存、电源模块、底板或机架,这些模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配置。
pLC 的基本结构框图如下:接受 驱动 现场信号受控元件PLC 的工作原理1)输入采样阶段,在此阶段,顺序读入所有输入缎子通断状态,并将读入的信息存入内存,接着进入程序执行阶段,在程序执行时,即使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内存中输入信息也不变化,只有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采样阶段才能读入信息。
输入接口部件 中央处理单元 CPU 板 电 源 部 件接口部件输出2)程序执行阶段:plc对用户程序扫描。
plc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PLC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引言:在现代工业领域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技术。
PLC控制系统通过使用可编程的指令集,能够实现对工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本篇论文将探讨PLC控制系统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工业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1. PLC控制系统的概述PLC控制系统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它采用了可编程的逻辑控制器,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指令集,对工业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
PLC控制系统具有高度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2. PLC控制系统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在毕业设计中,PLC控制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项目。
例如,它可以用于控制机械装置的运行,监测和调节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以及实现对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等。
通过使用PLC控制系统,可以提高毕业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并且能够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3. PLC控制系统的优势与传统的控制系统相比,PLC控制系统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PLC控制系统具有高度可靠性,能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正常运行。
其次,PLC控制系统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和调整。
此外,PLC控制系统还具有可扩展性,可以随着工业生产的需求进行升级和扩展。
最重要的是,PLC控制系统具有较低的维护成本和较短的故障修复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可靠性。
4. PLC控制系统的挑战与应对尽管PLC控制系统具有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PLC控制系统的编程和调试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PLC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系统免受恶意攻击。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毕业设计中的PLC控制系统需要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和高效的运行。
结论:PLC控制系统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使用PLC控制系统,可以提高毕业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并且能够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电气控制与PLC结课论文PLC的产生与发展可编程序控制器也称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简称PLC。
早在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GEC首先研制成功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并在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装配线上试用成功。
接着美国MODICON公司也开发出可编程控制器084。
1971年日本引进这项新技术研制出DSC-8。
1937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他们的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我国从1974年开始研制,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
PLC的主要功能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是为取代继电器控制线路、存储程序指令、完成顺序控制而设计的。
主要用于:1.逻辑运算2.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均属开关量控制。
随着微电子计数的不断发展,它与3C技术逐渐融为一体,PLC已从原先的小规模的单机开关量控制,发展到包括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等场合的所有控制领域,能组成工厂自动化的PLC综合控制系统,PLC的主要功能有,开关量逻辑控制,模拟量控制,数字量控制机器人控制,分布式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等其他功能。
PLC的硬件组成PLC的基本组成(最小系统)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中央处理单元(CPU)(2)存储器(RAM、ROM)(3)输入输出电源(I/0接口)(4)电源(开关式稳压电源)PLC的工作原理PLC采用了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即在每一次循环扫描中采样所有的输入信号,随后转入程序执行,最后把程序执行结果输出去控制现场的设备。
PLC在运行时,其内部要进行一系列操作,大致包括初始化处理、系统自诊断、通信与外设服务、采样输入信号、执行用户程序、输出刷新6个方面的内容。
PLC的编程基础目前各种类型的PLC,一般都同时具备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编程语言,而且大多数PLC都同时具备和使用LAD语言和STL语言:LAD语言与继电器控制电路图类似,容易掌握,各种PLC均将其作为第一语言。
STL语言又称助记符语言或指令表语言,容易记忆和掌握,比梯形图语言更能编制复杂的,功能多的程序。
S7-300介绍S7-300的编程原件PLC在其系统软件的管理下,将用户程序存储器划分出若干个区,并赋予这些区不同的功能,分别称为输入继电器(I),输出继电器(Q),辅助继电器(M),变量寄存器(V),定时器(T),计数器(C),数据寄存器等。
plc论文毕业论文PLC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工业自动化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自动化系统使得工作流程更加高效、精确,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作为一种可靠且灵活的控制方案,被广泛应用于众多不同类型的工业系统中。
本文将探讨PLC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从控制原理、优势和实际案例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PLC技术的控制原理PLC技术通过对输入信号的检测和处理,再根据事先设定好的逻辑控制程序,控制输出信号的状态来实现自动化控制。
其控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输入信号接口:PLC通过输入模块接口与外部传感器、开关等设备连接,用于接收系统的输入信号。
这些输入信号可以是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或特殊信号,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开关等。
2. 逻辑控制程序:该程序由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编程,通常使用类似于Ladder Diagram(梯形图)的通用编程语言。
逻辑控制程序定义了输入信号的条件和相应的输出信号状态,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情况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3. 输出信号接口:PLC通过输出模块接口与执行器、电磁阀等设备连接,用于控制实际设备的操作。
输出信号可以是开关信号、模拟信号,例如控制电机的运行、打开气动阀等。
二、PLC技术的优势PLC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有许多优势,使其成为首选的控制方案。
以下列举了其中几个重要的优势:1. 灵活性和可编程性:PLC技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定制化的控制。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写逻辑控制程序,实现复杂的控制功能。
2. 可靠性和稳定性:PLC设备通常采用工业级的设计和制造标准,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硬件部件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能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正常运行。
3. 易于维护和调试:PLC技术可以方便地对逻辑控制程序进行修改和调试,而不需要对硬件设备进行改变。
『可编程控制器反应原理』结业课程设计包装生产线的PLC控制姓名:***班级:161401学号:******序号:20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的不断提高,加之物联网的信息化,人们对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物质水平也不断提高。
物联及包装行业对生产线的要求也趋于自动化与便捷化。
产品生产后的包装环节的低成本化,自动化需求逐渐增大。
因此,包装过程中的自动化无人化是企业考虑收益的重要指标。
而可编程控制器的运用将大大减少人工包装的成本,同时功能性强,性能价格比高,硬件配套齐全,用户使用方便,适应性强,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同时能够实现减少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使后期维修工作量减到最小,维修方便。
因此通过分析了现代企业分检控制与管理问题的现状,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包装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包装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关键词:自动化;无人化;低成本化;包装生产线In today's society,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material life, coupled with the Internet of things, people's daily needs of the material level is also rising. The demand for the production line of the packaging industry and the packaging industry tends to be automated and convenient. After the production of the packaging process of low cost,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automation. Therefore, the automation of packaging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enterprise to consider earning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will greatly reduce the cost of manual packing, and strong functionality, high cost performance, complete hardware, convenient user, strong adaptability, high reliability, stro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and can realize the reduction of system design,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work, so that the maintenance workload is reduced to a minimum convenient maintenance. Therefo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 seizur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describ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packaging system, the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provides a simple and practical packaging production lin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Keywords:Automation; Unmanned; Low cost; Packaging production line目录第一章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 (1)1.1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概念 (1)1.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 (1)1.2.1 应用简单 (1)1.2.2 可靠性高 (1)1.2.3 抗电磁干扰性能好,环境适应性强 (2)1.2.4 功能完善 (2)1.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2)第二章程序设计 (3)1.1 设计要求 (3)1.2 设计方案 (3)1.3 设计方法 (5)1.3.1 I/O分配表 (5)1.3.2 工作时序图 (5)1.3.3 顺序功能图 (6)1.3.4 PLC I/O接线图 (7)1.3.5 原件清单 (8)第三章程序验证 (9)第四章所有程序 (12)第五章结论 (14)第六章心得体会 (15)第一章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1.1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概念可编程控制器(以下简称PLC)是计算机技术与继电器逻辑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控制器。
hu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餐馆呼叫单元PLC控制教学系机电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年级2008级姓名指导教师职称(2011 年 5 月)摘要PLC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相结合的产物,特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复杂、可靠性低、耗功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器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
PLC种类繁多,但其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用可编程控制器实施控制,其实质是按一定算法进行输入输出变换,并将这些变换予以物理实现,应用于工业现场。
PLC专为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它主要是由CPU、电源、存储器和专门设计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组成。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硬件连接,使学生掌握使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方法,锻炼学生对PLC的编程能力。
使得学生理解并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运行方式、外部接线及编程方法,训练学生的独立编程能力及用PLC解决现场控制问题的能力。
并能根据现场控制要求,自主编程和调试程序,全面建立起用PLC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全过程的概念。
餐馆呼叫控制丰富了餐馆呼叫方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人工直接呼叫的方式。
在中高档餐馆中使用不仅减少了人力资源,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餐馆的科学化管理。
在现代化社会离不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这样才能给顾客创造一个更好的就餐环境。
采用的方法是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件。
设计实现新型智能餐馆呼叫系统。
电气控制与PLC结课论文目录1.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3)1.1 PLC的产生 (3)1.2 PLC的基本特点 (3)1.3 PLC的主要功能 (3)1.4 PLC的硬件组成 (3)1.5 PLC的工作原理 (4)1.6 PLC的编程基础 (4)2.S7-200介绍 (4)2.1 S7-200的编程原件 (4)2.2 S7-200的编程语言 (4)2.3 S7-200的基本指令 (4)3.基于S7-200的交通信号灯设计 (5)3.1实验原理 (5)3.2实验方案 (5)3.3实验流程 (5)3.4实验步骤 (6)3.4.1实验准备 (6)3.4.2实验接线原理及功能图 (6)3.4.3实验仿真 (7)3.4.4实验代码 (7)3.4.5程序调试 (13)3.4.6实物连接 (14)3.5结果分析 (14)3.6实验总结 (14)4.课程总结 (14)1.可编程序控制器(PLC)1.1 PLC的产生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C,在它发展的初期,主要用来取代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即用于开关量的逻辑控制系统,因此,可编程序控制器也成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简称PLC。
1969年,DEC公司研制成功第一台PLC,型号为PDP-14,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技术由日立公司研制出第一台PLC,型号为DSC-8,1973-1974年,法国和德国也相继研制出了自己的PLC。
1974年,我国开始引进,研制,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但仅仅是初步认识与消化阶段。
1.2 PLC的基本特点当今,PLC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是由于它具备了许多独特的优点,能较好的解决工业控制领域普遍关心的可靠,抗干扰,安全,灵活,方便及经济等问题,PLC的主要特点如下:(一)可靠性极高,抗干扰能力很强(二)编程简单,使用方便(三)功能齐全,通用性强,灵活性好(四)设计安装容易,维护工作量小(五)体积小,耗能低,便于机电一体化(六)联网方便,便于系统集成,性价比高1.3 PLC的主要功能随着PLC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与3C技术逐渐融为一体,PLC已从原先的小规模的单机开关量控制,发展到包括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等场合的所有控制领域,能组成工厂自动化的PLC综合控制系统,PLC的主要功能有,开关量逻辑控制,模拟量控制,数字量控制机器人控制,分布式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等其他功能。
plc课程设计论文总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PLC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2.熟悉PLC的编程语言和编程方法;3.掌握PLC的基本应用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4.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PLC的基本原理:介绍PLC的定义、特点、工作原理和分类,使学生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地位和作用;2.PLC编程基础:讲解PLC的编程语言、编程方法和相关软件,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3.PLC应用案例:分析PLC在各种工业场合的应用案例,使学生掌握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方法;4.PLC的维护与故障诊断:介绍PLC的维护保养方法和故障诊断技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讲解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案例,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PLC应用案例,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应用能力;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PLC设备,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实验设备:配置PLC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我们将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回答问题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安排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4.实践项目:评估学生在实验环节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lc课程设计总结1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演讲稿、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report book,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letter of agreement, contract agreement, speech draft, self-assessment,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ould like to know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how to write, stay tuned!plc课程设计总结17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plc课程设计总结17篇(PLC课程设计总结),供大家品鉴。
plc教学论文有关plc论文高职PLC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
在PLC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很快适应岗位的能力。
关键词: PLC 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1.引言PLC是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现已成为当今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三大支柱之一[1],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控制中,PLC 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一门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多、更新发展快、强调理论而又偏重实践应用的课程。
但在PLC教学中,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手段的落后导致大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课程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上缺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理论与实践脱节、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以课本为中心,教学方法不灵活,达不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随着PLC工业控制的发展,PLC的教学方法也一直在变化,但还是不能满足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
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PLC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效果,在PLC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做到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三位一体”,是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实践的一种方法。
2.项目教学法的设计理念“项目教学法”就是以实践为主要方式,师生共同完成几个项目的教学方式[2];其目的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学生通过对实际项目的认识、了解并动手完成,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为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培养目标我院PLC主要培养对象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PLC程序设计师培训结业论文项目课题四级传送带的控制指导老师张同庄项目负责人王玉芝项目设计者刘备江苏师范大学现代人教育培训中心2013年12月摘要本文介绍了PLC的发展、编程特点、基本的编程方法及一些编程技巧。
介绍了PLC在四级传送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同时也详细叙述了系统中相关控制项目的设计方案及具体实现方法。
本系统是对四级传送带控制的系统,该设备适用于流水线生产及运料等。
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而传送带设计比较灵活多变,要求柔性强,适应恶劣环境,不易损坏。
PLC控制简单,可靠性高,易于设计,注定了它的定位。
因此PLC在现代工业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自动控制系统四级传送带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PLC programming features, basic programming methods and some programming skills.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four conveyor PLC control system, but also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and related control project implementation methods. This system is a four conveyor control system, the device is suitable for assembly line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 materials.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while the conveyor design is more flexible, requiring flexible and strong, harsh environments, difficult to damage. PLC control is simple, high reliability, ease of design, destined to its location. PLC is therefore an integral part of modern industrial development.Keywords: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four convey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引言 . (1)第一章可编程控制器(PLC)概述 (2)1.1 PLC的定义及分类 (2)1.2 PLC的特点 (3)1.3 PLC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7)1.4 PLC的工作原理 (7)1.5 PLC的编程语言 (9)1.6 PLC的发展方向 (10)第二章 PLC对水塔水位的控制要求与分析及硬件设计 (11)2.1水塔水位控制要求 (11)2.2水塔水位程序控制分析 (13)2.3 PLC控制的硬件选择和连线及I/O口地址分配 (13)第三章水塔水位控制系统PLC软件设计 (16)3.1 用PLC的功能指令编程梯形图 (16)3.2 用功能图和顺序控制指令编程 (16)3.3程序的检测调试和分析及使用 (18)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20)附录:语句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最新版)PLC毕业论⽂⽬录摘要3第⼀章 PLC的特点及应⽤1.1概述 (3)1.2PLC的特点 (4)1.3PLC的应⽤ (4)第⼆章 PLC的结构及原理2.1PLC的分类 (6)2.2PLC的结构 (6)2.3PLC的⼯作原理 (7)2.4PLC汇编语⾔ (7)2.5PLC的基本指令 (9)2.6PLC交通灯毕业设计编程器件 (13)第三章梯形图的设计与编程⽅法133.1控制要求 (13)3.2控制时序 (13)3.3PLC交通灯毕业设计硬件及外围元器件 (14)3.4 IO分配表 (15)第四章程序设计-164.1PLC交通灯毕业设计梯形图 (16)4.2PLC交通灯毕业设计指令图 (18)4.3软件设计 (21)总结谢辞2参考⽂献PLC交通灯毕业论⽂摘要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来的⼀种新型⼯业控制装置。
它具有结构简单、编程⽅便、可靠性⾼等优点,已⼴泛⽤于⼯业过程和位置的⾃动控制中。
据统计,可编程控制器是⼯业⾃动化装置中应⽤最多的⼀种设备。
专家认为,可编程控制器将成为今后⼯业控制的主要⼿段和重要的基础设备之⼀,PLC、机器⼈、CADCAM将成为⼯业⽣产的三⼤⽀柱。
由于PLC具有对使⽤环境适应性强的特性,同时其内部定时器资源⼗分丰富,可对⽬前普遍使⽤的“渐进式”信号灯进⾏精确控制,特别对多岔路⼝的控制可⽅便地实现。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地将PLC应⽤于交通灯系统中。
同时,PLC 本⾝还具有通讯联⽹功能,将同⼀条道路上的信号灯组成⼀局域⽹进⾏统⼀调度管理,可缩短车辆通⾏等候时间,实现科学化管理.关键词:PLC可编程序控制器、交通灯系统、通讯联⽹功能、发展及应⽤第⼀章 PLC的特点及应⽤1.1 概述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计算机家族中的⼀员,是为⼯业控制应⽤⽽设计制造的。
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它主要⽤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
第一章电梯的电力拖动系统方案设计电力拖动系统是电梯的动力来源,它驱动电梯部件完成相应的运动。
在电梯中主要有如下两个运动:轿厢的升降运动,轿门及厅门的开关运动。
轿厢的运动由曳引电动机产生动力,经曳引传动系统进行减速、改变运动形式(将旋转运动改变为直线运动)来实现驱动,其功率在几千瓦到几十千瓦,是电梯的主驱动。
轿门及厅门的开与关则由开门电动机产生动力,经开门机构进行减速、改变运动形式来实现驱动,其驱动功率较小(通常在200W以下),是电梯的辅助驱动。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电梯的电力拖动系统方案设计。
1.1 电梯门机拖动系统方案的创新性设计1.1.1 电梯门机系统简介在电梯系统中,为了使其能够正常工作,也为了提高电梯系统的可靠性一般在电梯系统中都有一些附属装置,电梯门机系统即是其中一个。
舒适的电梯系统应该有较短的候梯时间,门运行快捷、安静,使乘客不会觉得候梯和运行时间过长,因此,高效的电梯应该有一个良好的门机驱动系统。
在电梯中,门机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上位管理与调度系发送的门机控制信号,驱动门电动机运行,以控制电梯轿厢门和厅门的联动开关。
电梯门机系统主要由门电动机、门电动机控制器、门电动机驱动装置、门结构(门系统机械部分)、安全检测系统、大厅内乘客监测系统等组成。
下面简单介绍各个组成部分及其速度曲线和运行过程。
(1) 梯门电机控制系统这部分主要由门电机控制器、门电机驱动装置以及门电动机等组成。
其中门电机控制器主要用来控制门电机,使其沿给定门机曲线运行,以快速、安静、准确的开关电梯轿厢门和厅门。
这部分如同一个小型的电机拖动控制系统。
(2) 电梯的门结构此部分主要由门扇、导轨、厅门门锁等构成,目前主要采用单扇门和中分门两种结构。
为了提高门系统的快捷性,高性能的电梯系统多采用中分门结构。
其中门扇必须具有坚固、防火的特点;导轨用来支撑门扇,故必须表面光滑、坚固且足够大,以便门扇可靠的移动;厅门门锁必须满足安全要求,当门扇到达关门点时应及时的锁住门。
关于PLC的毕业论文基于 PLC 的无人抄表系统摘要:SIMATIC S7-200 系列PLC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合中的检测、监测及控制的自动化。
S7-200 系列的强大功能使其无论在独立运行中,或相连成网络皆能实现复杂控制功能。
因此S7-200 系列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
S7-200系列出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极高的可靠性、极丰富的指令集、易于掌握、便捷的操作、丰富的内置集成功能、实时特性、强劲的通讯能力、丰富的扩展模块。
S7-200 系列在集散自动化系统中充分发挥其强大功能。
使用范围可覆盖从替代继电器的简单控制到更复杂的自动化控制。
应用领域极为广泛,覆盖所有与自动检测,自动化控制有关的工业及民用领域,包括各种机床、机械、电力设施、民用设施、环境保护设备等等。
关键词:PLC;S7-200;应用 1 概述无人抄表系统是由远程监控主机、小区采集器、单元采集器及用户水表组成的四级网络系统。
用户水表将用水量以脉冲信号的形式传给单元采集器,单元采集器将用水量进行累计并存储,同时将与之连接的所有水表的累计水量通过总线传给小区采集器,小区采集器又可通过有线或无线超短波、扩频电台的方式与远程监控主扫 L 连接。
该系统实时的将用户用水量上传至监控主机,具有实时采集、数据备份、故障报警、水费查询、水费催缴等功能。
2 系统组成简单的说,无人抄表系统由远程监控主机、小区采集器、单元采集器 2.1 用户水表用户水表是一种带脉冲输出的计量表,流过一定水量时输出一个脉冲电池或小区采集器供电。
57200PLC及用户水表组成。
例如:0.1 立方米/脉冲。
水表由电池或小区采集器供电。
2.2.单元采集器单元采集器带有多路脉冲信号输入端,每个端口可与一个用户水表相连。
单元采集器读入各端口的脉冲信号,进行累计,并存入采集器中的 EPROM 中永久保存。
同时,采集器带有一个 RS485 通讯口,可将各累计水量传送给小区采集器S7200PLC。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North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PLC原理课程论文皮带传输机的PLC控制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姓名:学号:PLC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简称,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组成(1)中央处理器PLC的CPU与通用微机的CPU一样,它是PLC的核心部分,相当于PLC的“大脑”。
它通过系统总线与用户存储器、输入/输出(I/O)、通信端口等单元相连。
通过制造厂家预制在系统存储器内部的系统程序完成各项任务。
其主要功能是由编程器写入控制程序和数据到存储器、检验用户程序、从存储器上读取和执行程序,还可以进行PLC内部故障的诊断等。
(2)存储器根据存储器存储内容的不同,我们把存储器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用户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
系统程序存储器:用来存入软件的存储器。
系统程序相当于计算机操作系统,是PLC 厂家根据选用的CPU的指令系统编写的,并固化到ROM里,用户不能修改其内容。
用户程序存储器:用来存放用户根据控制要求编制的程序。
不同类型的PLC,其存储容量也不一样。
数据存储器:用以存放PLC运行中的各种数据的存储器。
因为运行中数据不断变化,所以这种存储器必须可读写。
(3)输入/输出单元输入/输出单元是PLC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纽带。
输入单元接收现场设备向PLC提供的开关量信号,经过处理后,变成CPU能够识别的信号。
输出单元将CPU的信号经处理后来控制外部设备的。
(4)电源部分不同型号的PLC有不同的供电方式,所以PLC电源的输入电压既有12V和24V直流,又有110V和220V交流。
(5)编程器几乎每个PLC厂家都有自己的编程器,用户通过编程器来编写控制程序,并通过编程器接口将自己的控制程序输入到PLC。
plc控制毕业设计论文PLC控制毕业设计论文引言: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过程中。
PLC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确保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本篇论文将探讨PLC控制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并讨论其优势和挑战。
一、PLC控制系统概述PLC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工业环境的计算机,它能够监控和控制各种工业过程。
PLC控制系统由输入模块、中央处理器和输出模块组成。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传感器和开关的信号,中央处理器负责处理这些信号并根据预设的逻辑规则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输出模块则将决策结果发送给执行器和显示器。
二、PLC控制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1. 自动化流水线在毕业设计中,PLC控制可用于设计和实现自动化流水线。
通过编写适当的PLC程序,可以实现材料输送、加工、检测和包装等过程的自动化。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人工错误和劳动强度。
2. 温度控制系统在某些毕业设计中,需要设计和实现一个精确的温度控制系统。
PLC控制可以监测和调节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并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
这种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化工和医疗设备等领域。
3. 交通信号控制在城市交通规划中,PLC控制可以用于设计和实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通过监测交通流量和设定的时间参数,PLC可以智能地控制红绿灯的切换,以优化交通流动和减少拥堵。
三、PLC控制在毕业设计中的优势1.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PLC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通过编写和修改PLC程序,可以轻松地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和工艺变化。
此外,PLC控制系统还可以与其他设备和系统集成,实现更高级的控制和监测功能。
2. 可靠性和稳定性PLC控制系统具有高度可靠性和稳定性。
由于其设计用于工业环境,PLC设备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认证,能够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正常运行。
此外,PLC控制系统还具有自动备份和故障检测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和修复故障。
四、PLC控制在毕业设计中的挑战1. 编程复杂性PLC编程需要掌握特定的编程语言和逻辑规则。
结
课
论
文
电气控制与PLC
PLC的产生与发展
可编程序控制器也称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简称PLC。
早在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GEC首先研制成功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并在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装配线上试用成功。
接着美国MODICON公司也开发出可编程控制器084。
1971年日本引进这项新技术研制出DSC-8。
1937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他们的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我国从1974年开始研制,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
PLC的主要功能
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是为取代继电器控制线路、存储程序指令、完成顺序控制而设计的。
主要用于:1.逻辑运算 2.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均属开关量控制。
随着微电子计数的不断发展,它与3C技术逐渐融为一体,PLC已从原先的小规模的单机开关量控制,发展到包括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等场合的所有控制领域,能组成工厂自动化的PLC综合控制系统,PLC的主要功能有,开关量逻辑控制,模拟量控制,数字量控制机器人控制,分布式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等其他功能。
PLC的硬件组成
PLC的基本组成(最小系统)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中央处理单元(CPU)
(2)存储器(RAM、ROM)
(3)输入输出电源(I/0接口)
(4)电源(开关式稳压电源)
PLC的工作原理
PLC采用了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即在每一次循环扫描中采样所有的输入信号,随后转入程序执行,最后把程序执行结果输出去控制现场的设备。
PLC在运行时,其内部要进行一系列操作,大致包括初始化处理、系统自诊断、通信与外设服务、采样输入信号、执行用户程序、输出刷新6个方面的内容。
PLC的编程基础
目前各种类型的PLC,一般都同时具备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编程语言,而且大多数PLC都同时具备和使用LAD语言和STL语言:
LAD语言与继电器控制电路图类似,容易掌握,各种PLC均将其作为第一语言。
STL语言又称助记符语言或指令表语言,容易记忆和掌握,比梯形图语言更能编制复杂的,功能多的程序。
S7-300介绍
S7-300的编程原件
PLC在其系统软件的管理下,将用户程序存储器划分出若干个区,并赋予这些区不同的功能,分别称为输入继电器(I),输出继电器(Q),辅助继电器(M),变量寄存器(V),定时器(T),计数器(C),数据寄存器等。
在PLC内部,并不真正存在这些实际的物理器件,与其对应的只是存储器中的某些存储单元。
S7-300的编程语言
PLC为用户提供了完整的编程语言,以适应编制用户程序的需要。
PLC提供的编程语言通常有梯形图,指令表,顺序功能流程图和功能块图等。
S7-300的基本指令
在S7-200中,位逻辑指令是最为重要的,它是其他所有指令应用的基础。
位逻辑指令包括标准触点指令,输出指令,置位和复位指令,立即触点指令,立即输出指令,立即置位和立即复位指令,逻辑堆栈指令,上升沿检测指令和下降沿检测指令,非指令,置位优先双稳态触发器指令和复位优先双稳态触发器指令以及空操作指令。
定时器是PLC中最常见的原件之一,用以实现时间的控制。
计数器利用输入脉冲上升沿累计脉冲个数,在实际应用中用来对产品进行计数或完成复杂的逻辑控制任务。
S7-300的交通信号灯的设计
实验原理
PLC采用周期性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对每一个周期按照要求进行按部就班的做完全相同的工作,从始至终进行五个过程:内部处理,通信操作,输入处理,程序执行,输出处理。
实验方案
通过PLC与计算机的通信连接,模拟十字路口红绿灯的交通灯,方案如下:○1当按下起动按钮,信号灯系统开始工作,且先南北红灯亮,东西绿灯亮,当按下停止按钮时,所有信号灯都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