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92.50 KB
- 文档页数:41
8大行业高浓度难降解废水27个处理技术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是指有机物浓度(以C O D计)较高,一般均在2000m g/L 以上,有的甚至高达每升几万至十几万毫克;所谓“难降解”是指这类废水的可生化性较低(B O D5/C O D值一般均在0.3以下甚至更低,难以生物降解。
所以,业内普遍将C O D浓度大于2000m g/L,B O D5/C O D值低于0.3的有机废水统一称为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
一、制药行业废水1.特点制药废水具有成分差异大,组分复杂,污染物量多,COD 高,BOD5和CODcr 比值低且波动大,可生化性很差,难降解物质多,毒性强,间歇排放,水量水质及污染物的种类波动大等特点。
2.组成3.处理技术(1)预处理:混凝法、气浮法、微电解、Fenton试剂、催化氧化等;(2)厌氧工艺:UASB、两相厌氧消化、EGSB等;(3)好氧工艺:生物接触氧化法、CASS、SBR、活性污泥法等;二、造纸行业废水1.特点造纸废水危害很大,其中黑水是危害最大的,它所含的污染物占到了造纸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90%以上,由于黑水碱性大、颜色深、臭味重、泡沫多,并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严重地污染水源,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而中段水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是漂白过程中产生的含氯废水,例如氯化漂白废水,次氯酸盐漂白废水等。
此外,漂白废液中含有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二恶英,也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2.组成制浆造纸废水主要分为:黑液、中段废水、白水三种。
黑液:用含NaOH或NaOH+硫酸钠碱性药剂蒸煮植物纤维,溶出木质素,排放的蒸煮液即为“黑液”(碱煮为黑液,酸煮为红液,绝大部分采用碱煮)。
黑液含木质素、聚戊糖和总碱,是高浓度难降解废水。
中段废水:碱煮制成的浆料在洗涤、筛选、漂白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吨浆COD 负荷在310kg左右。
BOD/COD在0.20~0.35之间,可生化性较差。
污染物主要以木质素、纤维素、有机酸等可溶性COD为主,污染最严重的是漂白产生的含氯废水。
高浓度青霉素废水处理目前国内对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的处理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
由于废水中的残余抗生素和盐类以及一些添加剂严重抑制厌氧微生物的正常代谢,如在厌氧之前采用各种预处理去除抑制物质,则使工艺流程复杂且提高了基建和运行费用;如采用常规好氧活性污泥法,则难以承受COD浓度高达10g/L以上的废水水质,需要用大量的清水稀释后才能处理,运行费用也相应增加。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厌氧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的研究和实例分析,为处理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1 工程实例山东某大型抗生素厂主要生产青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十多种产品,其生产废水有15%采用厌氧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设计水质、水量如下:水量2700m3/d;COD 4200~6000mg/L;BOD1600~2200mg/L;SS1000~2400mg/L;pH 6~8。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
抗生素混合污水流经粗格栅、初沉池后进入厌氧酸化池,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利用厌氧发酵过程的水解酸化段,使水中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为可溶性的有机物,将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大大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
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废水自下向上流动,在填料下直接布气,生物膜直接受到气流的搅动,加速了生物膜的更新,使其经常保持较高的活性,而且能够克服填料堵塞。
本工艺处理能力大,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生成量少,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无需污泥回流,易于维护管理,便于操作。
主要处理构筑物:①厌氧酸化池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一座分两格,每格尺寸20m×10m×5m,总容积为2000m3,池内设半软性填料720m3,填料高度1.8m,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系统,有效停留时间17.0h,气水比5∶1。
②生物接触氧化池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共一座,尺寸20m×20m×5.5m,总容积为2200m3,池内设半软性填料1800m3,填料高度4.5m,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系统,有效停留时间为14.3h,气水比45∶1。
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处理技术汇总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处理工艺也不同。
通常,根据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性质和来源,可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不含有害物质且易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食品工业废水;二类是含有有害物质且易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化工废水、制药废水等;第三类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有有害物质,不易生物降解,如有机化工工业废水、农药废水等。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主要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分析了各种方法和工艺的优缺点及其研究现状。
重点研究MBR,A-B工艺,UASB,SBR 工艺中的生物处理技术,重点研究,总结其优缺点。
高浓度有机废水来源高浓度有机废水一般是指造纸、皮革、食品等行业排放的COD在2000 mg/l以上的废水。
这些废水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物,如果直接排放,将造成严重的污染。
高浓度有机废水根据其性质和来源可分为三类。
(1)高浓度有机废水容易生物降解;(2)可被有机物降解但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3)难降解、有害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水质特征(1)有机物浓度高。
COD一般在2000 mg/l以上,有的甚至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mg/l,相对而言,BOD较低,许多废水中BOD与COD的比值小于0.3。
(二)复杂成分。
废水中含有有毒物质的有机物多为芳香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也含有硫化物、氮化物、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
(3)色度高,有异味。
有些废水散发出刺鼻的恶臭,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4)强酸性强碱性。
高浓度有机废水危害高浓度有机污水主要有以下三种危害:有氧危害。
由于生物降解作用,高浓度的有机废水会使受纳水体缺氧甚至厌氧,大多数水生生物会死亡,导致恶臭和水质环境恶化。
2感官污染.高浓度的有机污水不仅使水体失去使用价值,而且严重影响了水体附近人群的正常生活。
(3)毒性损害。
高浓度有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将继续在水、土壤等自然环境中积累和储存,最终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高浓度废水处理方案
高浓度废水处理方案
针对工业生产废水,莱特莱德公司提供完整的废水处理方案,废水回用方案。
废水回用系统通过膜生物反应器和三级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处理,使之达到新的严格的标准规定,实现在工厂内的再次利用,不仅能有效的节约有限的水资源,而且能减少污水的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高浓度废水处理方案优势
废水回收设备配备了全自动云控制系统。
设备运行稳定,无需分配时间进行管理。
它只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零噪音,无异味,使用寿命长。
高浓度废水处理方案满足条件
1.满足卫生要求。
2.满足人们感观要求,即无不快的感觉。
其衡量指标主要有浊度、色度、臭味等。
3.满足设备构造方面的要求,即水质不易引起设备、管道的严重腐蚀和结垢。
其衡量指标有pH值、硬度、蒸发残渣、溶解性物质等。
高浓度废水处理方案应用领域
适用于住宅区,独立别墅、健康中心、酒店、景点、车站、码头、机场、商场、疗养院、学校、工厂和矿山。
生活污水和一些工业有机废水排放点。
智能控制无需人员保护,稳定性和安全维护。
高浓度含盐废水处理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工艺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一般都是以降低废水的COD和含盐量为目的。
一、物化法(1)焚烧法:对于热值较高的高盐废水,COD含量高,在800-1000℃的条件下充分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COD转化为气体和固体残渣,一般适用于COD 值大于100g/L的废水,且能耗较高。
(2)电解法:高盐废水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在电解过程中,有机物电解质溶液可以发生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经过沉淀或生成无害气体除去,降低COD。
该方法处理与有机物和无机盐的种类也有关,Cl-存在时可在阳极放电,生成ClO-降解COD。
但也有实验表明苯酚废水通过电解法处理只改变了COD的存在形式并没有减少TOC的存在总量。
(3)膜分离工艺:目前较成熟的常用膜分离工艺有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
微滤和超滤所用膜的孔径较大,对于COD和悬浮物(SS)的截留作用较好,但不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盐分。
纳滤可以截留大部分二价离子。
反渗透(RO)能够截留一价离子,可以除去部分溶解性有机物,但在水处理应用上有一定的限制。
电渗析技术是比较有效和常用的脱盐技术。
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膜分离工艺处理,但当有机物浓度高时,膜易被污染,且成本较高。
(4)蒸发结晶工艺:蒸发结晶工艺适用于COD值较低的工艺,其主要目的是使高盐废水固液分离。
目前常用的是多效蒸发工艺和机械压缩蒸发工艺,蒸发结晶工艺瓶颈在于能耗大,各企业含盐废水的水质差异较大,处理效果和费用不同,经济效益不好,也会带来二次污染,常被用于预处理阶段。
(5)吸附工艺:活性炭晶格结构独特,表面有很多含氧官能团,可吸附大量无机物和有机物在表面,同时一些有机物进入活性炭内部微孔形成螯合物,从而净化水质。
Fenton氧化工艺可产生强氧化自由基,自由基可使有机物裂解,从而提高生化活性或去除有机物。
在Fenton试剂体系中引入活性炭,可提高氧化基附近的有机物浓度,提高氧化效率。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企业的生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而高浓度有机废水就是食品、农药、化工等等行业在进行生产时产生的高化学耗氧量废水,其处理问题已经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主要讲述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接触氧化工艺处理。
【关键词】高浓度有机废水;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要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就要先对其现状和处理必要性进行分析,再将其处理工艺进行详细的阐述。
在这里主要讲述两种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方法,即为厌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
1、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含义高浓度有机废水是指化学耗氧量超过2000mg/L的废水,根据其废水来源及其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为不含有害物质而且易于生物降解、含有有害物质而且易于生物降解以及含有有害物质但是不易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2、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现状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大概可以分为物化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以及生物处理技术三种。
其中生物处理技术在废水净化过程中为最主要的工艺。
如今工业发展快速,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
3、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处理的必要性水污染一直都是国内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而高浓度有机废水就是水污染中备受关注的水体,污染程度比较大,处理难度也比较高。
因此,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净化处理问题是国内外环保研究领域里十分重要的难题。
在水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人们必须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净化处理。
4、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接触氧化工艺处理4.1厌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在厌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这一方面,以下以某酱油企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为例。
4.1.1企业高浓度有机废水来源和特性该酱油企业在生产时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包括盐水发酵池和浅层发酵池以及消毒工艺的清洗水、大豆浸洗水。
这些废水具有比较高浓度的有机物,虽然可生化性比较好,但是盐度相对不高,大约在1.3gNaCl/L,在微生物可以忍受的范围内。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加快,水环境受到有机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保议题之一。
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大规模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排放,主要来自焦化、制药、造纸、印染、石化以及食品加工等领域。
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是指COD和BOD5达到或超过几千甚至几万毫克每升的废水。
该类废水直接排放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可危害人体健康,引起急慢性中毒和致畸、致癌等远期危害。
在淡水资源和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探索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已成为最热门的环保议题之一。
1、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难点和现状高浓度有机废水难于处理的原因是由其特性决定的,该类废水主要有几种特点:有机物浓度较高;含较多生物难降解物质;含盐量较高;废水出水水质不稳定等。
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大多采用传统的生物处理法。
该类方法本身存在较大问题,以广泛应用的AA/O法为例,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存在反应池容积较大、能耗较高、污泥回流量大、脱氮效果有限等缺点。
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包括传统的生物法和物理化学法的创新和改进,新型的膜分离法以及以上方法的组合工艺。
2、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传统生物处理法存在缺陷,本文主要介绍改进的生物法和物理化学法,重点介绍了膜分离法的应用。
各方法优缺点并存,在实际工程运作中,需要仔细分析废水水质,合理选择和设计技术方案。
2.1 生物法生物法技术成熟,处理效果稳定,主要分为利用好氧微生物的好氧处理法与利用厌氧微生物的厌氧处理法。
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以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大量有机以及少量无机物质为新陈代谢的底物,净化了水质同时合成了自身。
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新型生物处理工艺的开发以及传统生物法与其他处理技术的组合应用。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的开发应用起步较早,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广泛应用于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领域。
单一好氧工艺处理效果有限,与其它工艺组合使用是其发展趋势。
Marcelino等采用好氧生物降解和臭氧氧化相结合的工艺,针对某药企高浓度制药废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废水中COD去除率达到98%,超过99%的抗生素得到去除。
1、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才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和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
主要包含三大类群的细菌:水解产酸菌、产氢产乙酸菌、产甲烷细菌。
2、厌氧生化法较好氧生化法的优缺点优点1)应用范围广:好氧法因供氧限制一般只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而厌氧法及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又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有些有机物对好氧生物处理来说是难降解的,但对于厌氧生物处理是可降解的,如固体有机物、着色剂蒽醌和某些偶氮燃料等。
2)能耗低。
好氧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供氧,曝气费用随着有机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厌氧发不需要充氧,而且产生的沼气可作为能源。
废水有机物达到一定浓度后,沼气所产生的能量可以抵偿消耗能量。
研究表明,当原水BOD5达到1500mg/L时,采用厌氧处理即有能量剩余。
有机物浓度越高,剩余能量越多。
一般厌氧法的动力消耗约为活性污泥法的1/10。
3)负荷高。
通常好养发的有机容积负荷为2~4kgBOD/(m3•d),二厌氧法为2~10kgBOD/(m3•d),高的可达到50 kgBOD/(m3•d).4)剩余污泥量少,其浓缩性、脱水性良好,易于处理。
好氧法每去除1kgCOD 将产生0.25kg~0.6kg生物量,而厌氧法去除1kgCOD只产生0.002kg~0.1kg 生物量,其剩余污泥量只有好氧法的5%~20%。
同时,消化污泥在卫生学上和化学上都是稳定的。
因此,剩余污泥处理和处置简单、运行费用低,甚至可作为肥料、饲料或饵料使用。
5)营养物质需要量较少。
好氧法一般要求BOD:N:P为100:5:1,而厌氧法的BOD:N:P为100:2.5:0.5,对处理氮、磷缺乏的工业废水时所需偷家的营养盐量较少。
6)厌氧处理过程中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杀死废水和污泥中的寄生虫卵、病毒等。
7)厌氧活性污泥可长期贮存,厌氧反应器可以季节性或间歇性运转。
高浓度有机废水来源及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一般是指由造纸、皮革及食品等行业排出的COD在2000mg/L以上的废水。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物,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污染。
水污染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预测工业废水占总污水量的70%以上。
而工业废水又以高浓度有机废水为主。
高浓度有机废水对环境水体的污染程度大,而且处理难度较高,是国内外环保研究领域中的难题之一,它的净化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是我国水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之一,尤其是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含有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污染源日益增多。
但由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性质和来源不一样,其治理技术也不一样。
通常根据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分为三大类:(1) 第一类为不含有害物质且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食品工业废水;(2) 第二类为含有有害物质且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部分化学工业和制药业废水;(3) 第三类为含有有害物质且不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有机化学合成工业和农药废水。
由于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一般的废水治理方法难以满足净化处理的经济和技术要求,因此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回收和综合利用研究已逐渐成为国际上环境保护技术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
针对上述三大类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典型治理技术进行评述有助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技术的选择。
废水处理过程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分类为生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等四种。
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治理方法,往往是上述两种或三种方法进行综合处理,如废水中含有芳烃、芳香族和卤代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和氯化脂肪族化合物、有机氰化物等,若含量很高,则可先通过湿式氧化法等进行处理,可大大降低有害化合物的浓度,并可提高残余有机物的可生化性,如有必要,还可以采用化学法如焚烧做最终处理,可使有害物质的去除率达到环保要求。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方案由于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是我国水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之一,其含有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污染源也日益增多。
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性质和来源不一样,其治理技术也不一样。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1、不含有害物质且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食品工业废水;2、含有有害物质且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部分化学工业和制药业废水;3、含有有害物质且不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有机化学合成工业和农药废水。
根据以上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性质和来源,特制定以下几种处理技术方案:一、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方案:生物处理技术是一般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是利用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代谢作用,氧化、分解、吸附废水中可溶性的有机物及部分不溶性有机物,并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稳定物质从而使水得到净化的技术。
以下是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厌氧消化技术的应用:1、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利用优势菌种对特定底物的高浓度有机物废水,特别是制药行业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等进行处理技术。
其机理是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培养特异菌种,使其高度密集并保持其生物功能,用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的定向处理。
其中,适合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优势菌种固化剂应具备以下特征:①对微生物的固定具有良好的耐久性;②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且不被高浓度有机物或溶解氧溶解;③具有一定的强度。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原有的生物膜法的基础上引进了细胞固定化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生物处理构筑物中高效生物量的浓度,可以大大提高反应速率和处理效能,降低基建投资费用,该技术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2、厌氧消化技术:指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消化降解。
与传统的好氧处理技术相比,后者因有机物浓度过高而导致水中缺氧过程难于进行,同时好氧处理也无能量回收,但厌氧消化处理技术有以下优点:①不需曝气所需能量;②甲烷是一种产物,一种有用的终产物;③剩余污泥产生量少;④产生的生物污泥易于脱水;⑤活性厌氧污泥能保存几个月;⑥能在较高的负荷下运行。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程初步方案目录第一章概述 (4)1.1项目基本情况 (4)1.2项目名称 (5)1.3项目主办单位、设计单位、工程地址 (5)1.4设计单位简介 (5)1.5工程自然条件 (6)1.6进站废水的流量及污染物含量 (6)1.7设计处理深度的确定 (7)1.8设计执行的法令、法规及主要标准、规范 (7)1.9工程设计范围及分工 (9)1.10设计原则 (9)第二章工艺设计说明 (11)2.1废水的来源 (11)2.2废水的特点 (11)2.3工程改造的难点 (12)2.4制定治理工艺改造的基本原则 (13)2.5原有污水系统中的主要工艺、构筑物介绍 (13)2.6改造工艺选择 (14)2.6.1物化预处理 (14)2.6.2综合废水生化部分的改造 (15)2.6.3深度处理的工艺选择 (17)2.7本次改造的特点 (17)2.8改造后的工艺流程描述 (17)2.9改造后的工艺流程方框图 (18)2.10改造工艺流程说明 (19)2.11COD去除效果预测 (22)2.12主要构(建)筑物及设备设计参数 (23)2.12.1构筑物设计参数 (23)2.12.2建筑物设计参数 (24)2.12.3工艺设备设计参数 (25)第三章自动控制设计 (27)第四章总图运输及公用工程设计说明 (28)4.1总图运输 (28)4.1.1 设计依据 (28)4.1.2设计原则 (28)4.1.3 站区总平面布置 (28)4.1.4 竖向设计 (28)4.1.5 运输设计 (29)4.2供配电设计 (29)4.2.1设计依据 (29)4.2.2供电要求及负荷等级 (29)4.2.3负荷计算 (29)4.2.4 配电系统及保护 (31)4.2.5电缆选型与铺设方式 (31)4.2.6室内外照明 (31)4.2.7接地防雷 (31)4.2.8通讯 (32)4.2.9 设备选型 (32)4.3土建工程 (32)4.3.1 建筑物 (32)4.3.2 工艺构筑物 (33)4.3.3地基 (33)4.4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及节能 (34)第五章工程建设进度及培训调试 (35)5.1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组织 (35)5.2工艺调试及试运行 (36)5.3工程建设计划 (36)第六章技术经济 (38)6.1劳动定员 (38)6.2化学品耗量及费用估算 (38)6.2.1 化学品用量 (38)6.2.2 化学品成本测算 (39)6.3直接处理成本测算 (39)第七章人员培训及售后服务 (40)7.1人员培训 (40)7.2售后服务 (40)第一章概述1.1项目基本情况公司专业从事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无害化处置服务。
已建成的无机废物综合利用生产线、无机废水处理工程、工业废弃物分拣车间和计划建设的废有机溶剂综合利用生产线、废弃包装桶清洗生产线、有机废水处理工程等一系列处理设施,可形成年综合利用各类危险废物11500吨,其中,HW17-表面处理废物500吨/年;HW34-废酸2000吨/年;HW35-废碱400吨/年;HW42-废有机溶剂600吨/年;HW49-其他废物4000吨/年;回收含锌、镍、铜等产品3000余吨/年,各类溶剂1000余吨/年,包装桶10万余个。
公司于2010年12月20日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准经营危险废物类别如下:1、HW08类废物废矿物油及沾染废矿物油的棉纱、布等;2、HW34类废物废酸类废物;3、HW35类废物废碱类废物;4、HW42类废物废有机溶剂类废物;5、HW49类废物其他废物中含有或直接沾染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清洗杂物等;6、HW49类废物其他废物中废弃的电路板。
在公司运作过程中,每天有一定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急需处理。
其废水种类繁多、废水中的污染因子复杂,主要含有有机溶剂、石油类、悬浮物、高浓度COD。
本次污水处理改造工程所针对的废水就为这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生活污水。
1.2项目名称工程名称:有机废水处理改造工程1.3项目主办单位、设计单位、工程地址项目主办单位:项目设计单位:四川凯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址:1.4 设计单位简介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是我国“两弹”诞生的摇篮,也是我国发展国防尖端科技理论,以实验、设计、生产为主的综合体。
拥有12个科研生产实体,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设备先进精良,技术力量雄厚的科研生产基地。
四川凯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隶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军转民企业,坐落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所在基地——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
四川凯沃环保科技是以倡导绿色工业为宗旨,遵循环保、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等原则,用新型的工艺技术或设备推动企业由传统的生产工艺或设备向绿色现代文明生产变革转变,而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人才资源优势和技术资源优势,按照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而组建的一所具有设计研发、生产、建设,以及系统总承包服务的高新技术服务性企业。
公司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致力于发展和推广具有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特征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其产品;制浆漂白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装备;燃煤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以及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绿色药剂,为保护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国家、地方和企业科技进步与经济繁荣而奉献。
公司拥有具有博士、硕士等文化背景,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技术研发队伍和技术服务队伍,并在绿色水处理化学品、纸浆漂白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装备、小型燃煤锅炉除尘脱硫系统、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等系统和技术方面拥有具有国内领先的技术,形成了一系列的自主知识产权。
是四川省环保产业协会理事单位,拥有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废水、废气治理甲级证书。
公司按照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运行,强化内部质量管理,不断推出达到国内领先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产品。
将以强大的技术支持、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超前的服务理念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1.5 工程自然条件岷江和青衣江贯穿境内,两岸以平原和河流冲积平坝为主。
东部龙泉山两翼,西部丹棱、彭山、洪雅境内大部分地区皆为低山丘陵,海拔500-800m 部分达800-1500m,中生代红色岩层分布广泛,丹霞地貌发育,生态环境优良。
年平均气温17.1℃,极端最低气温-3.5℃,极端最高温度38.6℃,年平均降雨量大于1000毫米。
1.6 进站废水的流量及污染物含量根据提供的基础数据,本工程需进入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的废水的流量、污染物含量见表1-1表1-1、进水水质情况表根据上表的资料,处理水量为:12吨/天,其中生活废水7吨/天(COD 2000 mg/l),高浓度有机废水5吨/天(平均COD 47200mg/l)。
1.7设计处理深度的确定根据业主要求,废水经处理后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的要求,具体指标如下表:表1-2 、处理后出站废水的污染物指标1.8 设计执行的法令、法规及主要标准、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防治法(1984年5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条例(1989年7月)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城乡建设部1987年3月颁布)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6)《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JB/T2932-19997)《控制室设计规定》HG/T20508-20008)《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20509-20009)《仪表供气设计规定》HG/T20510-200010)《信号报警、安全联锁系统设计规定》HG/T20511-200011)《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HG/T20512-200012)《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T20513-200013)《仪表及管线伴热和绝热保温设计规定》HG/T20514-200014)《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73-200015)《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 HG/T20507-200016)《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1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8)《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921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22)《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23)《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2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2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26)《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27)《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2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3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3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32)《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3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9 工程设计范围及分工1)污水处理站站区红线范围内的改造工程工艺、设备、管道、自控、仪表、配电、控制及线缆等全套施工图。
2)由于本工程为改造工程,污水处理站区红线范围外,与废水处理相关的废水、电力和公用工程(冷却水、工业用水)的管道、线缆及附属设施等,利旧原有系统,增加部分由业主或业主委托的第三方承担。
交接点方位由业主确定,除供电电缆应接至污水处理站配电柜输入端外,其他的交接点位置,原则上位于污水处理站区红线外一米处。
3)污水处理站的污泥处理系统、及其他建筑物等利旧(少量泵房除外),脱水后含水率75%~80%的泥渣由厂方自行组织外运或处理。
4)站区内的道路(含路灯)、站区围墙、大门、景观绿化等利旧,本方案不包括。
5)污水处理站属辅助生产设施,本方案仅按实际需要配备日常操作人员。
行政、技术管理、设备维(检)修及后勤等人员由业主统一安排。
1.10 设计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法令、政策、标准及规范。
2)通过充分的技术经济比较和论证, 选择适合本工程废水特性的工艺路线和流程。
并充分吸取同类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调试经验,优化、完善工艺组合,力求技术成熟可靠、流程先进合理、操作简单实用、运行成本低廉。
确保处理效果稳定达到或优于《GB8978-1996》一级标准的指标和要求。
3)设备、仪表、材料选用质量稳定、性价比高、售后服务有保障的新型高效节能产品,努力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