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强度—潜力—难度综合测度的中国农用地整治实施协
- 格式:ppt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1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27TANSUOYANJIU探索研究当前,中国已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国土空间利用方式从增量主导的外延式向增存并重的内涵式发展转变。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初步构建城乡一体的空间规划体系,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并以空间治理为手段,通过全域全要素管控、整治、修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部署要求,2022年,宁波市获自然资源部批准同意作为试点,在全国率先探索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作为国土空间治理实施的新路径。
宁波市镇海区作为世界级滨海产业带和长三角科创策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申报全域整治示范片区,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以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宁波经验。
一、中国国土综合整治实践探索中国国土综合整治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围绕耕地计划指标总量动态平衡提出土地整治内容;本世纪初,国土资源部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探索农用地整理与村庄土地整治、城镇建设发展相结合的综合整治路径;2019年,自然资源部在全国推行以乡村全域为对象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在此背景下,2018年,浙江省全面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农用地整治、低效利用建设用地整治和生态环境的整治修复;2022年,迭代升级,进一步实施农田集中连片整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低效用地整治和生态环境的提升。
根据《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划定“三区三线”,并作为刚性内容进行管控。
“三区三线”是基于现状国土空间资源变更调查叠加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覆盖而划定,因此,“三区三线”总体上体现了开发与保护两种管控思路,但造成了国土空间格局蓝图(发展)与“三区三线”管控(保护)之间的矛盾,而协调这一矛盾的路径就是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
农业部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140号(农业水利类282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9.06•【文号】农办案〔2016〕114号•【施行日期】2016.09.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部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140号(农业水利类282号)提案答复的函农办案〔2016〕114号潘碧灵委员: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在我国南方地区提升耕地地力的提案收悉。
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实施酸化土壤改良行动针对南方水稻主产区耕地土壤酸化、重金属污染、有机质含量下降等问题,我部高度重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相关工作。
一是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2015年,我部印发《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针对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区和南方丘陵岗地红黄壤区存在的耕地质量问题,提出通过综合治酸、排水治潜、调酸控污,施用石灰和土壤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钝化重金属活性,建设农家肥堆沤池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等措施,提升耕地质量。
二是实施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项目。
2015年,财政部、农业部启动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项目。
2016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试点资金15亿元。
湖南省农业部门按照调酸降活、培肥提质和水肥调控的技术路径,在达标生产区和管控专产区推广施用土壤调理剂和石灰、增施有机肥、应用叶面肥、开展农田优化水分管理等技术措施,有序推进污染耕地治理修复,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
三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2010-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近500亿元,支持包括南方水稻主产区在内的800个产粮大县建设高产稳产粮田8000万亩,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南方水稻主产区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开展3个方面工作。
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工作方案一、引言土地整治是指通过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以提高土地质量、优化土地结构、增加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的一系列综合措施。
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工作是为了了解土地整治的可行性和潜力,为土地整治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调查目的、方法、内容和应用等方面介绍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工作方案。
二、调查目的土地整治潜力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和潜力,明确土地整治的可行性和方向。
具体目的包括:1. 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2. 分析土地资源的质量和产能;3. 评估土地整治的可行性和潜力;4. 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土地整治规划和决策。
三、调查方法土地整治潜力调查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实地调查、遥感影像解译、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等。
1.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和采样,了解土地资源的实际状况,包括土壤质量、植被覆盖、地形地貌等。
2. 遥感影像解译:利用遥感影像数据,解译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获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和变化情况。
3.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地资源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生成土地资源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四、调查内容土地整治潜力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土地资源状况:了解土地类型、土壤质量、植被覆盖、地形地貌等基本情况。
2.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和分布情况,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和变化趋势。
3. 生态环境评估:评估土地生态环境的状况,包括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等。
4. 土地潜力评价:评价土地整治的潜力和可行性,包括土地可利用度、改良潜力等。
5.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整治的影响,包括人口、经济发展、政策法规等。
五、应用与意义土地整治潜力调查的结果可以为土地整治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1. 指导土地整治规划:通过评估土地潜力,确定土地整治的重点和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规划。
第35卷 第9期2021年9月Vol.35 No.9Sep.,2021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 doi: 10.11994/zgtdkx.20210826.093639大都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耕地多功能——基于“情境—结构—行为—结果”的分析周小平1,申端帅1,谷晓坤2,3,李小天1,张思露4,5(1.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2.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上海 200030;3.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030;4. 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上海 200003;5. 自然资源部大都市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上海 200003)摘要:研究目的:剖析大都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如何影响耕地多功能的价值显化和优化配置,以期为实现耕地多功能供需平衡和推动耕地保护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探索性案例研究法、“情境—结构—行为—结果”政策过程分析法。
研究结果:(1)情境层面。
地方性、价值观和制度环境是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耕地多功能两者影响关系的基础。
(2)结构层面。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参与主体具有多元性和嵌入性,耕地多功能的价值显化是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结果,因此,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耕地多功能的互动过程本质上是多元主体的集体行动。
(3)行为层面。
借助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宅基地三权分置等政策工具,联动培育“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推动耕地多功能价值发现和优化配置。
(4)结果层面。
耕地多功能与乡村土地利用多功能性之间存在“部分与整体”和“中心与外围”的逻辑关系,因此,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首先是通过促进乡村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增强耕地外援系统的多功能性,进而促进和稳固耕地系统的多功能性。
研究结论:通过在大都市郊野空间内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断优化耕地本体环境及其外围环境,强化耕地与其外援系统之间的要素互动与交换,重构耕地多功能利用的外部环境,最终推动耕地多功能供给与外部多元需求的高效互动与匹配。
农地整治项目绩效测度研究进展作者:周家俊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1期[摘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整理,重点梳理农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取得的成果。
发现已有研究主要从宏观视角出发,关注项目结果,绩效评价模式单一,大多从定性角度对农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中农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健全的理论体系。
为此,提出从农户这一微观层面出发,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过程和结果两个层面开展基于农户视角的农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研究,为农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研究提供合理方向。
[关键词]农地整治;绩效评价;满意度;影响因素;提升路径[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速度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对土地的大量需求,使得建设用地急剧扩张、耕地面积呈现持续快速递减态势。
在后备土地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垦难度大和生态环境脆弱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下,我国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非常有限,要解决当前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的矛盾,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农地整治。
我国的农地整治项目一般都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其运作全过程主要是政府行为,属于政府的公共产品投入范围,虽然已取得较好成绩,但随着整治工作的日渐深入,出现了一系列重数量、轻质量、破坏景观生态环境、挪用资金的现象。
这就使我国政府对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紧迫感,政府财政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也日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
农户对土地最了解、最珍惜,拥有丰富的耕作经营经验,在强调公众参与的时代,不关注农户的合理意愿与要求,难以保证农户的切身利益的同时,也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地整治综合效益的发挥和预期目标的实现。
鉴于此,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整理,重点梳理农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取得的成果,总结分析并为我国开展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及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试题一、填空题(36分)1、规划基数转换后,一级分类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二级分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其他建设用地、水域、自然保留地。
其中,其他农用地包括设施农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农田水利用地、田坎(3.5分)2、请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填写以下空白区域:(15分)图例识别:(有林地) (灌木林地)(天然草地)(其他草地) (旱地) (茶园)(裸地)(建制镇)(采矿用地)(村庄)(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县界)(村界)(乡界)3、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开展农村土地调查时,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05、06、07、08、09一级类和103、121二级类进行了部分归并,请填写归并后的地类情况:(2分)3、基本农田划定成果验收时,成果合格,最基本的三个要求是划定后的基本农田面积应不低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划定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级应高于划定前的平均质量等级;新划定为基本农田的土地利用现状必须是耕地。
(1.5分)4、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备案方式为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经省级验收确认后,各地应将基本农田保护信息报部备案,实现部、省、市、县、乡五级备案。
(0.5分)5、基本农田划定应遵循“依法依规,规范调整;确保数量、提升质量、稳定布局,明确条件”的原则,以已有基本农田保护成果为基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综合运用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和耕地地力评价结果,认真开展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基本农田划定各项工作原则上应在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成后3个月内完成。
(2分)5、永久基本农田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农业部门组织划定并实施。
(0.5分)6、破坏或者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可以处1000 元以下罚款。
谈谈你对于潜育土地综合整治助力乡村振兴的认识和看法潜育土地综合整治是指通过对农村土地进行科学规划、高效利用和综合整治,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和综合效益,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潜育土地综合整治成为了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潜育土地综合整治可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农村土地资源数量有限,土地的规划和利用对于实现农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在农田利用上实现布局的合理化,优化农作物种植组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能力。
这对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增长。
其次,潜育土地综合整治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通过综合整治,可对农田进行石垄加固、水利设施建设等措施,提高土壤质量和保持农地的生态功能。
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生态环境风险,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持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潜育土地综合整治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农民创收能力的提高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土地整治,可以使农民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农作物的产出水平,从而实现农民增收。
此外,土地整治还可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就业增加,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潜育土地综合整治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政策支持和统筹协调。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加强对土地整治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促进各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
同时,还需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农民的土地管理水平和农业生产能力。
只有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推动,才能实现潜育土地综合整治对于乡村振兴的有效助力。
总之,潜育土地综合整治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它能够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与综合评价作者:李飞霏崔莉乔智姜群鸥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2年第04期摘要以福建省浦城县为研究区域,对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评价,旨在了解浦城县各行政区农用地整治潜力现状,为浦城县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和规划建议.本文建立了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指标体系,并利用离差标准化、熵权法、K-Means聚类法等方法科学量化农用地整治潜力.根据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综合得分,将浦城县农用地整治划分为ⅰ~ⅳ4个潜力值等级,并划分了农业旅游功能、农业经济功能、农业生态功能、农业生产功能4个整治区,发现中东部整治潜力较高,北部略低于南部.研究结果表明:浦城县农用地总体整治潜力较好,但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整治潜力不足的区域主要受生态空间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制约,内生潜力和生态服务功能有待提升;在农用地整治规划中也需要注意整治区的连贯性、整体性.关键词土地管理;农用地整治潜力;综合赋分法;分区与分级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A0引言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量优质农用地资源被不断扩张的建设用地占用,我国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粮食供需关系呈现新趋势,粮食自给率逐年下降,且生态系统功能呈现衰退迹象,提高土地利用率、资源整合等农用地整治问题亟待解决[1].农用地整治是当前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不仅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土地利用粗放等问题日益凸显,既阻碍了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又对粮食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不利.土地综合整治不仅能够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生产力水平,还可以提升区域居民生活水平、振兴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因此开展农用地整治潜力研究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3-4].农用地整治潜力研究为划分农用地整治关键区域、构建农用地整治规划提供了依据[5].张仕超等[6]计算了重庆市新增耕地潜力,将不同区县耕地整治潜力级与新增耕地数量及质量相联系.张瑞娟等[7]建立了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耕地质量潜力,对沈阳市耕地质量进行评价.近些年的农用地整治研究更多地将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估与资源安全、“乡村振兴”、生态化土地整治、“三生”空间等联系,探讨农用地整治的深层意义.张贵军等[8]以小尺度耕地资源安全保护为目标,探讨县域耕地资源安全的内涵及安全评价体系.姜棪峰等[9]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视角,以“供给-需求”“要素-结构-功能”为主线,探讨了如何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实现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供需平衡,进而促进乡村振兴.许庆福等[10]认为以村域作为最小的乡村治理单元进行生态化土地整治,通过生态化土地整治,营造村域“三生”空间,促进美丽乡村建设.邓祥征等[11]认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基于乡村地域分异特征激活农村资源,并打破区域局限,以城带乡,协调发展.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土地整治潜力评估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在评价方法上,较少考虑研究区域的生产生活潜力、生态空间潜力等因素对土地整治潜力评估的影响;在评级思路上,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需根据研究区域实际条件、整治目标、技术水平等因素做出调整,建立符合区域和时代的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据此,本文基于福建浦城县19个乡镇的农用地利用现状、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条件等,同时将自然潜力、生产潜力和生态潜力影響因素考虑在内,构建针对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潜力评价结果分级分区,旨在分析浦城县各乡镇农用地利用现状与问题,并因地制宜地提出整治建议及策略,为其他农用地整治评价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并为未来浦城县农用地整治工作及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保障提供一定科学依据.1研究区概况浦城县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北部(118°11′~118°49′E,27°32′~28°22′N)[12],闽浙赣三省交界处(图1).该县地处闽西北山地丘陵区,地势自北向南下降,呈阶梯状,西、北、东三面环山,河谷盆地、丘陵、低山和中山地貌分布在中部至东西两侧.全县囊括19个乡镇及303个村,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乡镇间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尚处在初级阶段,农业经济为浦城县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主要特色农业有水稻、毛竹、香榧、茶叶、林下副产品等,具有“闽北粮仓”的美名[13].县域内山间盆地串珠状分布,包括忠信、管厝、南浦、富岭等10个河谷盆地,耕地总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石陂镇、仙阳镇、富岭镇和忠信镇等,但二、三级耕地占比较多,耕地质量总体不高,生产力受限,占用与补给矛盾凸显,农用地整治需求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高.2数据与方法2.1数据来源选择福建省浦城县为研究区进行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与评价,采用浦城县农用地相关数据分为统计数据和空间数据.其中,新增耕地数量、新增耕地系数由《浦城县用地管理信息统计》(浦城县国土资源管理局)中各乡镇新增耕地项目合计得到;粮食单产水平数据、各区域人口数据来自《浦城县统计年鉴2019》[14];人均耕地面积数据来源于《2019浦城县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浦城县自然资源局);农业道路通达度、各区域灌溉条件由《2019浦城县土地利用数据》(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计算得出;乡镇地形坡度数据由浦城县30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数据(浦城县高程网数据)得出.2.2研究方法2.2.1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结合浦城县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选取3类一级指标[15]:第1类反映农用地整治的自然潜力,包含农用地整治的数量和质量2个方面[16-17];第2类则是农用地整治的发展约束条件,包含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影响等多方要素对农用地整治潜力的制约能力;第3类是农用地整治的生态空间约束,主要反映在与人类在农用地整治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带来的各项限制.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2.2.2评价方法1)离差标准化法依据各指标对农用地整治的影响,以及不同指标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和数量级,使用此方法消除量纲对数据的影响[18].引导性和正约束性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见式(1),负约束性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见式(2).2)熵权法选择熵权法确定指标层权重.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由熵的差异程度决定,当所选指标的数据差异较大且熵值小时,说明该指标表明的信息较多,相应的权重值也大[19].当一个指标的数值完全一致时,该指标未向决策者提供任何信息,则该指标的最小权重为0,计算方法如下:2.2.3农用地整治潜力分区与分级方法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划分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区.通过聚类均值将数据点分类,将每个聚类中心内点坐标的平均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并迭代以取得最优的聚类结果.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划分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根据各区的自然潜力大小、生活生产潜力和生态空间潜力差异提出针对性的农用地整治方向.3结果与分析3.1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综合评价以浦城县19个乡镇为研究对象,运用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模型,对农用地整治潜力开展评价.共计算了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3个层次的8项指标,标准化前的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通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分析后,对浦城县各乡镇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综合赋分(图2).从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估算综合得分可以看出,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平均得分为0.36分.其中,富岭镇、万安乡、永兴镇、莲塘镇、水北街道、石陂镇、管厝乡、古楼乡8个乡镇高于平均值,耕地面积约310461亩,占全县的57.83%.总体而言,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较好,空间分布有一定差异性,不同乡镇整治潜力差距也较大.据各乡镇综合得分显示,整治潜力值最高乡镇(0.71)是最低乡镇(0.11)的6.44倍.富岭镇、万安乡综合得分排名位居第1、第2,生产生活潜力较高,这可能与其便利的农业生产条件相关,良好的灌溉设施及农产品道路通达度使其农用地整治潜力较高.永兴镇、莲塘镇、水北街道、石陂镇综合得分位列第2梯队,其中,莲塘镇和石陂镇自然潜力较高,具备优良自然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结合其实际情况可知,以上乡镇具有良好的农业基础、生产条件,生态空间约束较小,农用地整治潜力较高.河滨街道、南浦街道、山下乡等综合得分较低,与其他乡镇整治潜力相差较大,受到生态空间的制约,自然潜力不足、生产生活条件较差.3.2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与分区结果3.2.1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对浦城县各乡镇行政区域农用地整治潜力综合得分按照大到小的顺序绘制图形,选择曲线变化过渡点及变化率突变点作为分级的阈值点,如图3所示,将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分为ⅰ~ⅳ4个潜力级,潜力值以ⅰ级为最高、ⅳ级为最低,分值范围依次为ⅰ级(0.68~0.71)、ⅱ级(0.41~0.54)、ⅲ级(0.31~0.38)、ⅳ级(0.11~0.15).分级阈值点分别为万安乡、管厝乡、临江镇,综合得分分别为0.68、0.41、0.15.总体来看,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呈现中东部较高,南部略高于北部的格局(图4).从整治潜力的等级来看,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潜力区的整治潜力得分均值依次为0.69、0.49、0.35、0.12.ⅰ级潜力区主要集中在县东部富岭镇、万安乡等区域;ⅱ级潜力区以县中南部的石陂镇、水北街镇等区域为主;ⅲ级潜力区主要包括县北部的仙阳镇、管厝乡、古楼乡等区域;ⅳ级潜力区零散分布在县中部和北部,主要有南浦街道、河滨街道、九牧镇等区域.由图4可以看出,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分布空间差异明显,ⅰ级潜力区耕地面积约占全县14%左右,主要集中分布在浦城县东部,该地区受生产、生态约束较小,相比于其他乡镇基础条件较好,整治意愿更强,整治潜力较高.ⅱ级潜力区、ⅲ级潜力区合计耕地面积占全县40%以上,该等级对应的空间范围较广,在自然潜力、生产生活潜力及生态空间约束中综合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位于ⅱ级潜力的永兴镇生产生活条件较为突出,但自然潜力及生态空间潜力薄弱;莲塘镇及石陂镇生态条件相对较优越,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方面不足,因此均未进入ⅰ级潜力区.处于ⅲ级潜力区的乡镇数最多,共7个乡镇,其中大部分乡镇具有较好的生态资源,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道路通达性一般且人口流失率高.此外,南浦街道、河滨街道、山下乡、临江镇处于ⅳ级潜力区,在空间上与相邻区域不连续,尽管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但受自然潜力约束、生态空间约束制约,且考虑到政策规划、人口等因素影响,综合潜力较低.3.2.2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分区农用地整治分区将浦城县划分为多个子区域,使同一分区内的乡镇在基础条件和整治方向上具有相似性.不同潜力区的自然潜力、地理位置或基础设施等因素具有差异,据此提出科学合理的整治建议,探讨不同分区的农用地整治策略和发展方向.通过对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综合得分的结果可以发现,影响农用地整治潜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农用地整治的自然潜力、生产生活潜力、生态空间潜力等部分.基于各区域的差异,利用K-Means聚类分析,得到的聚类中心如表4所示.农用地整治区划分在考虑农用地整治的自然潜力、生产生活潜力、生态空间潜力的同时,还应结合实际情况、整改可行性和农业产业发展特色前景,联系行政区划及自然条件的整体性原则,最终将浦城县分为4个不同的整治区:农业旅游功能整治区、农业经济功能整治区、农业生态功能整治区、农业生产功能整治区,如图5及表5所示.1)农业旅游功能整治区包括南浦街道、河滨街道、富岭镇、万安乡和莲塘镇,是利用区域内部优质的景观资源发展“农旅双链”的模式.整治区内耕地潜力级别包括ⅰ和ⅱ级,综合潜力平均得分为0.71分.涉及耕地面积分别为77997亩、50297亩,共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5%和9.3%,在4个整治区中综合潜力最高.该区域劳动力密集,旅游资源多样,土地利用率高,灌溉系统等设施完善,生态空间约束较小,应考虑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以观光、娱乐、康养等为主题,促进一、三产业融合,构建起以优质景观为依托的都市现代农业,如实施茶園旅游、特色采摘等项目.2.2.2评价方法1)离差标准化法依据各指标对农用地整治的影响,以及不同指标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和数量级,使用此方法消除量纲对数据的影响[18].引导性和正约束性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见式(1),负约束性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见式(2).2)熵权法选择熵权法确定指标层权重.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由熵的差异程度决定,当所选指标的数据差异较大且熵值小时,说明该指标表明的信息较多,相应的权重值也大[19].当一个指标的数值完全一致时,该指标未向决策者提供任何信息,则该指标的最小权重为0,计算方法如下:2.2.3农用地整治潜力分区与分级方法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划分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区.通过聚类均值将数据点分类,将每个聚类中心内点坐标的平均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并迭代以取得最优的聚类结果.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划分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根据各区的自然潜力大小、生活生产潜力和生态空间潜力差异提出针对性的农用地整治方向.3结果与分析3.1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综合评价以浦城县19个乡镇为研究对象,运用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模型,对农用地整治潜力开展评价.共计算了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3个层次的8项指标,标准化前的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通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分析后,对浦城县各乡镇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综合赋分(图2).从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估算综合得分可以看出,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平均得分为0.36分.其中,富岭镇、万安乡、永兴镇、莲塘镇、水北街道、石陂镇、管厝乡、古楼乡8个乡镇高于平均值,耕地面积约310461亩,占全县的57.83%.总体而言,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较好,空间分布有一定差异性,不同乡镇整治潜力差距也较大.据各乡镇综合得分显示,整治潜力值最高乡镇(0.71)是最低乡镇(0.11)的6.44倍.富岭镇、万安乡综合得分排名位居第1、第2,生产生活潜力较高,这可能与其便利的农业生产条件相关,良好的灌溉设施及农产品道路通达度使其农用地整治潜力较高.永兴镇、莲塘镇、水北街道、石陂镇综合得分位列第2梯队,其中,莲塘镇和石陂镇自然潜力较高,具备优良自然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结合其实际情况可知,以上乡镇具有良好的农业基础、生产条件,生态空间约束较小,农用地整治潜力较高.河滨街道、南浦街道、山下乡等综合得分较低,与其他乡镇整治潜力相差较大,受到生态空间的制约,自然潜力不足、生产生活条件较差.3.2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与分区结果3.2.1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对浦城县各乡镇行政区域农用地整治潜力综合得分按照大到小的顺序绘制图形,选择曲线变化过渡点及变化率突变点作为分级的阈值点,如图3所示,将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分为ⅰ~ⅳ4个潜力级,潜力值以ⅰ级为最高、ⅳ级为最低,分值范围依次为ⅰ级(0.68~0.71)、ⅱ级(0.41~0.54)、ⅲ级(0.31~0.38)、ⅳ级(0.11~0.15).分级阈值点分别为万安乡、管厝乡、临江镇,综合得分分别为0.68、0.41、0.15.总体来看,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呈现中东部较高,南部略高于北部的格局(图4).从整治潜力的等级来看,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潜力区的整治潜力得分均值依次为0.69、0.49、0.35、0.12.ⅰ级潜力区主要集中在县东部富岭镇、万安乡等区域;ⅱ级潜力區以县中南部的石陂镇、水北街镇等区域为主;ⅲ级潜力区主要包括县北部的仙阳镇、管厝乡、古楼乡等区域;ⅳ级潜力区零散分布在县中部和北部,主要有南浦街道、河滨街道、九牧镇等区域.由图4可以看出,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分布空间差异明显,ⅰ级潜力区耕地面积约占全县14%左右,主要集中分布在浦城县东部,该地区受生产、生态约束较小,相比于其他乡镇基础条件较好,整治意愿更强,整治潜力较高.ⅱ级潜力区、ⅲ级潜力区合计耕地面积占全县40%以上,该等级对应的空间范围较广,在自然潜力、生产生活潜力及生态空间约束中综合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位于ⅱ级潜力的永兴镇生产生活条件较为突出,但自然潜力及生态空间潜力薄弱;莲塘镇及石陂镇生态条件相对较优越,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方面不足,因此均未进入ⅰ级潜力区.处于ⅲ级潜力区的乡镇数最多,共7个乡镇,其中大部分乡镇具有较好的生态资源,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道路通达性一般且人口流失率高.此外,南浦街道、河滨街道、山下乡、临江镇处于ⅳ级潜力区,在空间上与相邻区域不连续,尽管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但受自然潜力约束、生态空间约束制约,且考虑到政策规划、人口等因素影响,综合潜力较低.3.2.2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分区农用地整治分区将浦城县划分为多个子区域,使同一分区内的乡镇在基础条件和整治方向上具有相似性.不同潜力区的自然潜力、地理位置或基础设施等因素具有差异,据此提出科学合理的整治建议,探讨不同分区的农用地整治策略和发展方向.通过对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综合得分的结果可以发现,影响农用地整治潜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农用地整治的自然潜力、生产生活潜力、生态空间潜力等部分.基于各区域的差异,利用K-Means聚类分析,得到的聚类中心如表4所示.农用地整治区划分在考虑农用地整治的自然潜力、生产生活潜力、生态空间潜力的同时,还应结合实际情况、整改可行性和农业产业发展特色前景,联系行政区划及自然条件的整体性原则,最终将浦城县分为4个不同的整治区:农业旅游功能整治区、农业经济功能整治区、农业生态功能整治区、农业生产功能整治区,如图5及表5所示.1)农业旅游功能整治区包括南浦街道、河滨街道、富岭镇、万安乡和莲塘镇,是利用区域内部优质的景观资源发展“农旅双链”的模式.整治区内耕地潜力级别包括ⅰ和ⅱ级,综合潜力平均得分为0.71分.涉及耕地面积分别为77997亩、50297亩,共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5%和9.3%,在4个整治区中综合潜力最高.该区域劳动力密集,旅游资源多样,土地利用率高,灌溉系统等设施完善,生态空间约束较小,应考虑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以观光、娱乐、康养等为主题,促进一、三产业融合,构建起以优质景观为依托的都市现代农业,如实施茶园旅游、特色采摘等项目.2.2.2评价方法1)离差标准化法依据各指标对农用地整治的影响,以及不同指标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和数量级,使用此方法消除量纲对数据的影响[18].引导性和正约束性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见式(1),负约束性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见式(2).2)熵权法选择熵权法确定指标层权重.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由熵的差异程度决定,当所选指标的数据差异较大且熵值小时,说明该指标表明的信息较多,相应的权重值也大[19].当一个指标的数值完全一致时,该指标未向决策者提供任何信息,则该指标的最小权重为0,计算方法如下:2.2.3农用地整治潜力分区与分级方法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划分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区.通过聚类均值将数据点分类,将每个聚类中心内点坐标的平均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并迭代以取得最优的聚类结果.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划分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根据各区的自然潜力大小、生活生产潜力和生态空间潜力差异提出针对性的农用地整治方向.3结果与分析3.1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综合评价以浦城县19个乡镇为研究对象,运用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模型,对农用地整治潜力开展评价.共计算了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3个层次的8项指标,标准化前的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通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分析后,对浦城县各乡镇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综合赋分(图2).从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估算综合得分可以看出,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平均得分為0.36分.其中,富岭镇、万安乡、永兴镇、莲塘镇、水北街道、石陂镇、管厝乡、古楼乡8个乡镇高于平均值,耕地面积约310461亩,占全县的57.83%.总体而言,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较好,空间分布有一定差异性,不同乡镇整治潜力差距也较大.据各乡镇综合得分显示,整治潜力值最高乡镇(0.71)是最低乡镇(0.11)的6.44倍.富岭镇、万安乡综合得分排名位居第1、第2,生产生活潜力较高,这可能与其便利的农业生产条件相关,良好的灌溉设施及农产品道路通达度使其农用地整治潜力较高.永兴镇、莲塘镇、水北街道、石陂镇综合得分位列第2梯队,其中,莲塘镇和石陂镇自然潜力较高,具备优良自然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结合其实际情况可知,以上乡镇具有良好的农业基础、生产条件,生态空间约束较小,农用地整治潜力较高.河滨街道、南浦街道、山下乡等综合得分较低,与其他乡镇整治潜力相差较大,受到生态空间的制约,自然潜力不足、生产生活条件较差.3.2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与分区结果3.2.1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对浦城县各乡镇行政区域农用地整治潜力综合得分按照大到小的顺序绘制图形,选择曲线变化过渡点及变化率突变点作为分级的阈值点,如图3所示,将浦城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分为ⅰ~ⅳ4个潜力级,潜力值以ⅰ级为最高、ⅳ级为最低,分值范围依次为ⅰ级(0.68~。
基于“三生”视角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作者:丁继辉朱永增张梦婷笪如慧吴继尧俞双恩来源:《人民黄河》2020年第10期摘要:以淮安市黄河故道地区为研究区,基于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从生产、生活、生态的角度出发,提出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
研究结果表明:淮安市黄河故道地区土地整治项目更注重生产效益,以涟水县南集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生产效益等级为“优”,生活效益等级为“良”,生态效益等级为“中”,评价结果符合项目的实际成效,可操作性、科学性强。
在后期土地整治中应更加注重构建乡村地域空间生态屏障,结合生态文明以及水文化建设,突出黄河故道特色,提升农村生态景观美学价值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关键词:土地整治;“三生”视角;组合赋权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综合效益中图分类号:F301.24;TV853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0-1379.2020.10.018Comprehensive Benefit Evalu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Based on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Living and EcologyDING Jihui1, ZHU Yongzeng2, ZHANG Mengting1, DA Ruhui2, WU Jiyao2, YU Shuang’en1(1.Colle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China;2.Huai’an Lan d Expropriation and Development Center,Huai’an 223001,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strategy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objective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and comprehensive regulation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was determined by the combination weighting method and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evaluation model of land consolidation was constructed by the multi-leve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Combining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the entropy method, the indexes were weighted.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land consolidation were evaluated by the multi-leve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of the old course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of Huai'an City h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duction benefit. Taking the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of Nanji Town of Lianshui County as an example,the production benefit level is “excellent”, the living benefit level is “good” and the ecological benefit level is “medium”.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re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results of the project, with strong operability and scientific nature. In the later land consolidation,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spatial ecological barriers,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water culture construction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ld course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aesthetic value ofrural ecological landscape and the self-regulation ability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in the new era.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 perspective; combination weighting method; multi-leve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comprehensive benefits1前言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中国土地整治的内涵不断延伸,土地整治已经成为提升耕地质量、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保护土地生态的重要手段[1-4]。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解决方案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要求 (4)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论基础 (5)2.1 土地综合整治概念 (6)2.2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6)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 (8)3.1 总体布局与规划指引 (9)3.2 重点任务与措施 (11)3.2.1 农用地整理 (12)3.2.2 城市建设用地整治 (13)3.2.3 生态保护与修复 (15)3.3 实施模式与典型案例 (16)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技术支撑 (17)4.1 土地评价技术 (19)4.2 空间规划技术 (20)4.3 精准测绘与监测技术 (22)4.4 数据集成与管理技术 (23)五、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保障 (24)5.1 政策体系构建 (25)5.2 资金筹措与投入机制 (26)5.3 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 (27)5.4 组织协调与监管机制 (29)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估 (30)6.1 经济效益评估 (31)6.2 社会效益评估 (33)6.3 生态效益评估 (34)6.4 综合效益评价与优化策略 (36)七、结论与展望 (37)7.1 主要结论 (38)7.2 发展前景与建议 (40)一、内容概括本方案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的土地整治措施,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升。
方案覆盖全域范围内,包括城市、乡村、农田等不同用地类型,针对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提出综合性的整治策略和方法。
目标定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和空间布局的优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
整治范围:涵盖全域范围内的城乡各类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等,强调全要素、全过程的综合整治。
整治任务:包括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等方面,旨在构建高效、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新格局。
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研究——以崇仁县为例
侯磊磊;邹自力;姚玉镯;黄志平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3(000)032
【摘要】农用地整理作为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土地整治规划目前成为国土方面的热点,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相对下降的趋势不断加强,适当合理地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特别是农用地整理项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以抚州市崇仁县农用地整理为例,从潜力大小、现实两方面入手,构建了多因素组成的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方法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农用地整理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可对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和具体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12738-12740)
【作者】侯磊磊;邹自力;姚玉镯;黄志平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13;崇仁县国土资源局,江西崇仁344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8
【相关文献】
1.基于MapGIS K9的耕地整理潜力测算与分级——以江西省崇仁县为例 [J], 多玲花;邹自力
2.挖掘农用地整理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吉林省农用地整理潜力调查与评价研究 [J], 卞凤鸣
3.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研究——以江西省崇仁县为例 [J], 刘红芳;邹自力;张晓平;邹历;谢芳
4.基于Yaahp软件的AHP法区域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为例 [J], 聂有亮;翟有龙;王佑汉
5.基于ArcGIS的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研究——以江西省崇仁县为例 [J], 郭晓飞;聂运菊;付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远县土地整治潜力测算研究
严兴武;卢霞
【期刊名称】《湖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5(000)009
【摘要】以2010年宁远县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依据,采用上下联动法、内业图量算法、典型调查法等测算方法进行研究,测算出全县的农用地整治潜力、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土地复垦潜力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明确了宁远县土地整治潜力规模、质量、条件和空间分布,从而为编制宁远县土地整治规划提供数据基础.【总页数】4页(P118-121)
【作者】严兴武;卢霞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湖南省第二测绘院设计室,湖南长沙 410119;湖南省第二测绘院设计室,湖南长沙 4101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24
【相关文献】
1.土地整治中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测算的探讨 [J], 李晓雪;薛继斌
2.抚顺市“十三五”土地整治潜力测算方法研究 [J], 杨萍
3.土地整治项目提升耕地质量可实现潜力测算 [J], 高星;吴克宁;陈学砧;周智;于潇;魏洪斌
4.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整治——以宁远县为例 [J], 陈世权;唐艳;邹卫国
5.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治效益研究——以诸城市黑龙沟等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J], 刘志铭;王瑷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乡村振兴中的土地整治效果分析
安佳怡
【期刊名称】《科技风》
【年(卷),期】2022()24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重要战略,通过乡村振兴能够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速度。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土地整治属于重
要的工作内容,可以促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基于此,本文对土地整治的概念和实施意义进行了分析,针对乡村振兴中的土地整治效果、问题以及整治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可以为土地整治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意见。
【总页数】3页(P142-144)
【作者】安佳怡
【作者单位】甘肃国图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治转型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分析
2.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治转型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分析
3.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SWOT分析法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探讨——以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细柳村为例
4.乡村振兴中的
土地整治效果分析5.乡村振兴中的土地整治效果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阻力-潜力”视角的宅基地整治时序研究——以商丘市睢阳区为例张金鑫;陈伟强;耿艺伟;张锋;马月红;刘鹏【期刊名称】《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22(39)2【摘要】为科学安排宅基地整治时序,有序推进宅基地整治,实现乡村振兴用地空间优化,以商丘市睢阳区为例,通过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整治阻力评价,并根据权属调查数据进行潜力测算,结合各行政村的整治阻力与整治潜力分异,形成整治时序优先级。
结果表明:受基础设施和房屋破旧率等因素影响,行政村单元间整治阻力分异明显,强、中、弱阻力级分别含有38、101、158个行政村。
研究区理论整治潜力(面积)23.22 km^(2),“浅现实”整治潜力可以实现4.33~5.55 km^(2),“深现实”整治潜力可以实现19.36km^(2)。
结合整治阻力和整治潜力,得到最优先、次优先、末优先三级整治时序,其分别含有98、161、38个行政村,形成以“时序优先级、对象、违占面积、违占时间”四维差异计价违占使用费倒逼宅基地退出的整治模式,按时序有序推进宅基地整治。
本研究综合考虑阻力和潜力分异而形成的整治时序安排对于宅基地整治方案的制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总页数】9页(P425-433)【作者】张金鑫;陈伟强;耿艺伟;张锋;马月红;刘鹏【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省土地整治与生态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1.1【相关文献】1.基于熵值法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及整治分区研究--以鹤壁市为例2.基于农户视角的宅基地整治决策机制研究3.村庄规划视角下农村宅基地整治模式测算研究——以天津市蓟县为例4.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国土整治潜力评价与分区研究--以南靖县为例5.基于arcgis的皖北县域农村宅基地整治潜力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