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时节话“梅雨”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描写梅雨季的文案句子唯美(篇一)1. 悠悠细雨,如诗如画的梅雨季,丝丝缕缕散落在大地上的艳丽。
2. 轻柔的梅雨纱笼罩着整个城市,湿润的氛围散发出细腻而迷人的香气。
3. 雨丝轻拂,冰凉的雨滴洒落在绿叶上,映衬出一幅幅清新而亲切的景象。
4. 花瓣在雨中轻舞,梅花的婀娜多姿勾勒出一幅唯美的画卷。
5. 雨水轻拂,抚过青青翠竹,演绎着大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共鸣。
6. 清新的雨露洒在大地上,点缀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明珠。
7. 梅雨季,烟雨迷笼,如诗的飘渺感让人陶醉其中。
8. 水滴悄然滴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静谧与祥和。
9. 细雨濯尽尘埃,大地获得一次洗涤与净化的释放。
10. 飘渺的雨丝将城市包裹,仿佛人间仙境,使人心生向往。
11. 天空飞沿落雨,美丽的梅雨季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纯净与魅力。
12. 沉醉于梅雨季,雨点嘀嗒着童心,在青翠的世界里跳跃奔放。
13. 轻盈的雨滴在花间穿梭,伴随着芬芳的香味,弥漫在整个空气中。
14. 潮湿的大地散发着原始的气息,带给人们一份质朴而温暖的感受。
15. 纤细的雨丝如丝带般飘荡,勾勒出大自然最美的曲线。
16. 漫天细雨,抚慰了躁动的心灵,恢复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17. 寂静的雨幕中,梅树低垂的枝条仿佛在述说着诗人们的忧伤和思念。
18. 水滴汇聚成涓涓细流,在芳草地上留下独特的痕迹,展现生命的美丽律动。
19. 雨水轻拂花瓣的柔软,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动和柔情。
20. 雨水洗去尘埃,大地换上一层崭新的色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21. 花朵在雨中妖艳绽放,犹如少女舞动在水雾中的芳华年华。
22. 梅雨带来的阴霾将城市变幻成一幅独特的艺术画卷,令人陶醉其中。
23. 雨丝轻拂荷叶,点亮了湖面上的明珠,犹如一颗颗清澈的心灵在安静沉思。
24. 梅雨中的童话世界,细雨缠绵萦绕,将一切变得更加唯美而神秘。
25. 梅雨滋润着花朵,让它们释放出最纯净的香气,与大地上的气息交织成美丽的乐章。
26. 飘渺的雨帘落下,似乎与诗人们心中的诗意相契合,赋予世界一种浪漫的色彩。
梅雨时节雨纷纷的诗句
1. 梅雨时节雨纷纷,恰似那珠帘串串垂。
就好像我站在雨中,那雨滴如小精灵般在我身边跳跃,哎呀,这感觉多奇妙!例子:走在街头,感受着梅雨纷纷,可不就像进入了一个雨的童话世界嘛!
2. 梅雨时节雨纷纷,如丝如缕绕心头。
这不就像那剪不断的思绪,一直缠绕着你我呀,多愁善感哟!例子:看着窗外的雨,心里的那份惆怅啊,就像这梅雨一样绵绵不绝。
3. 梅雨时节雨纷纷,那雨滴敲打着窗户,难道不像在诉说着什么秘密吗?真让人好奇呀!例子:半夜被雨声吵醒,静静地听着,仿佛它在讲述一个个古老的故事。
4. 梅雨时节雨纷纷,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这不是和那蒙着面纱的美人一样迷人吗,让人想去揭开看看!例子:在雨中漫步,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神秘起来,真想去探索一番。
5. 梅雨时节雨纷纷,雨滴在水面溅起圈圈涟漪,这岂不是和我们心中的波澜一样嘛,起起伏伏的!例子:看到雨水在池塘里形成的涟漪,就想到生活中的那些小波动。
6. 梅雨时节雨纷纷,打湿了衣裳却湿不了那颗向往自由的心。
这多像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依然要勇往直前啊!例子:就算冒着梅雨出去,也阻挡不了我追求快乐的步伐。
观点结论:梅雨时节虽雨纷纷,但也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和情感,能带给我们许多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
描写江南梅雨的唯美句子(精选100句)江南梅雨,是一幅旖旎绘卷,犹如一曲诗意的交响乐,洒落在大地上。
它是五彩斑斓的画笔,在天空描摹出一个个柔美的弧线,如诗如画,让人陶醉其中。
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不少于70句描写江南梅雨的唯美句子,希望能够勾勒出这片美丽的江南风情。
1. 雨点轻柔地落在窗棂上,如同天使的细腻羽翼。
2. 雨丝如花瓣翩翩飞舞,裹挟着一丝丝的忧伤。
3. 荷叶似水面,雨滴滑过如诗意婆娑舞姿。
4. 露水滴落,犹如朦胧的心事在纷纷扬扬间散开。
5. 景物透着朦胧的雾气,如同一幅水墨画。
6. 细雨绵绵,柔和地将整个世界染成了淡淡的墨色。
7. 雨丝纠结,如情丝缠绕在湿漉漉的树叶间。
8. 梅雨时节,大地湿漉漉的气息就如同一个含蓄害羞的姑娘。
9. 雨滴顺着花朵的枝干滑落,似乎在与花儿低语。
10. 路面的水渍、花草的娇艳,都在雨水的滋润下变得更加迷人。
11. 江南的雨始终带有一些温柔的情感,让人心生向往。
12. 窗外的雨丝潇潇,落在土地上,似乎在诉说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13. 每一滴雨都带着洁白的情绪,洒在大地上,犹如一幅柔美的画卷。
14. 雨水穿过青砖瓦砾,拥抱着泥土,滋润着万物。
15. 雨滴从花瓣间滑过,带着丝丝凉意,点亮了整个花海。
16. 阴天的雨,抚慰了大地的伤痛,也撩拨起人们的思绪。
17. 雨水轻轻滑过婆娑的柳枝,迎合着江南的柔情。
18. 梅雨季节,荷叶上的雨滴晶莹剔透,如一颗颗清澈的泪珠。
19. 雨滴洒在江南的水乡小巷,泛起涟漪,映照出诗情画意。
20. 梅雨融化大地,将空气净化,唤醒了山间的气息。
21. 江南的雨季,天空与大地交融,仿佛一幅天人合一的画卷。
22. 砖屋檐下,雨点像银丝,轻盈地坠落,温柔地敲打着心房。
23. 雨丝娇羞地纠结在花苞间,像恋人之间的柔情与牵挂。
24. 雨滴落在池塘里,泛起涟漪,仿佛在娓娓道出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25. 天空的枷锁被雨水轻轻撕开,大地的芳香弥漫开来。
26. 雨滴在小溪上跳跃,如同音符在琴弦间回荡,带来一曲美妙的旋律。
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到几月份结束梅雨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季节内发生的天气气候现象,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在中国则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中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
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6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
形成条件1.在亚洲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
2.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
在这种环流条件下,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中尺度系统活跃。
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气。
梅雨的特殊情况梅雨锋暴雨是不同尺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定地区的特殊天气,大气环流的变异性,导致各年梅雨期开始有迟有早,梅雨持续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年份,梅雨锋特别活跃,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
有的年份,梅雨锋不明显,出现“空梅”,形成干旱天气。
有的年份,会出现梅雨带北移后又返回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相对稳定的现象,习惯上称“倒黄梅”。
江淮流域梅雨结束后,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进入高温少雨天气。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
但是,对各具体年份来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存在着很大差异。
正常梅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
梅雨名词解释梅雨是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强对流性降水过程,它和“秋雨”、“伏旱”、“寒露风”一起被称为我国长江流域的四大自然灾害。
梅雨名词解释梅雨是指初夏梅子黄熟时期的连阴雨天气。
梅雨时节( 5月上旬),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日照逐渐增加,气温升高,但由于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降水在地区分布和强度方面都很不均匀。
从5月6日前后开始,黄淮地区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其中江淮流域雨量较大,长江流域也不少,往往连续2~3个星期,甚至一个月,出现所谓的“梅雨”。
梅雨名词解释梅雨是指初夏梅子黄熟时期的连阴雨天气。
由于这个时期是江南梅子黄熟时节,所以称作“梅雨”。
这种雨,开始时间并不确定,由于阴雨影响范围有一定限制,所以梅雨成为一种具有某些规律性的天气现象。
主要降雨时段一般在6月20日前后。
开始降雨的标志: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22 ℃或22 ℃以上。
入梅日期的早晚,与这次梅雨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
1。
雨量充沛,连绵不断,常连下几天至十几天。
2。
开始的日子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时期,故称“梅雨”。
如1991年5月11日入梅,到6月18日出梅,历时50天。
3。
雨带稳定在江淮流域一带,北段在黄河流域;南段在南岭一带,东段在江南地区。
4。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结束的日期比其他地区迟约7~10天,大别山区则可迟至20~30天。
5。
暴雨过程常伴随雷电,一般最大小时雨强30~50毫米,部分地区超过100毫米。
6。
梅雨期降雨范围小,主要位于江淮流域,其次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东南部。
但安徽南部、浙江中北部、上海南部的部分地区可达暴雨程度。
3。
根据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在我国,梅雨带是在每年的6月19-26日。
如1954年梅雨带推迟到6月24日才南落。
1955年推迟到6月25日, 1957年6月28日南落。
1959年推迟到7月4日, 1961年7月15日南落。
1965年7月14日南落, 1969年7月21日南落。
如果考虑气候平均的年际变化,那么有时,如1968年, 1973年的梅雨期甚至长达两个月。
描写霉雨季节的诗《约客》原文: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一、衍生注释:1. “黄梅时节”:指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也就是梅雨季节。
这个时候常常阴雨连绵。
2. “家家雨”:描绘出梅雨季节雨下得频繁,到处都在下雨的景象。
3. “处处蛙”:因为下雨,池塘水满,青蛙活跃起来,到处都能听到蛙声。
4. “有约不来”:和朋友事先约好了,但是朋友却没有来。
5. “闲敲棋子”:无聊地敲着棋子,表现出等待时的闲适又有点焦急的心情。
“落灯花”:灯芯燃烧久了,形成的花状物落下。
二、赏析:这首诗前两句勾勒出梅雨季节的典型景象,黄梅雨下个不停,池塘边青草茂盛,蛙声此起彼伏,有声有色,仿佛一幅江南雨夜图。
后两句笔锋一转,由景写到人,在这样一个雨夜,本来约好了朋友,可朋友却迟迟不来,自己只能独自闲敲棋子,看着灯花落下。
通过描写外部环境的热闹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把那种等待中的焦虑又无奈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作者介绍:赵师秀,南宋诗人。
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
他的诗风格清瘦野逸,和徐照、翁卷、徐玑并称“永嘉四灵”。
他的诗作多写自然小景和个人生活情趣,注重字句的锤炼推敲。
四、运用片段:我记得那次也是梅雨季节,我和朋友约好一起去图书馆。
我早早地到了,就像诗里“有约不来过夜半”一样,等啊等,雨一直在下,周围一片朦胧。
我心里可着急了,这朋友怎么还不来呢?看着雨滴打在玻璃上,就像诗里描绘的“黄梅时节家家雨”的景象。
我无聊地翻着手机,就像诗中的主人公闲敲棋子一样,心里一直在想,这朋友不会放我鸽子吧?哼!这梅雨季节的等待可真不好受啊。
《梅雨》原文: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一、衍生注释:1. “犀浦道”:地名,位于成都附近。
2. “熟黄梅”:梅子成熟的季节,此时多梅雨。
3. “湛湛”:水深而清澈的样子,这里形容长江水。
4. “冥冥”:昏暗的样子,形容细雨的状态。
梅雨最出名诗句1.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哎呀,你想想看,每到梅雨时节,那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细雨之中,青草地旁的池塘边,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蛙声,这画面是不是超级有感觉?就好像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又充满生机,太美妙啦!2.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哇塞,这说得也太形象了吧!他问那闲愁有多少呢,就像那一片平川上的烟草,满城飘飞的柳絮,还有这梅雨时节的雨啊!这得是有多少愁绪呀,真让人感同身受。
3.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可不是嘛,前一天还是骄阳似火呢,突然就变成雨啦,晚上睡觉做梦都能感觉到那股凉冷,把衣服都给打湿了。
这梅雨就是这么任性呀!4.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梅子成熟的时候迎来了这及时雨,想想看,在那苍茫的晚春时节,这雨和梅子的搭配,是不是特别有味道?就好像它们是特意约好了在这个时候出现一样。
5. “雨霁初晴,梅子黄时,江南又是一番风景。
”哎呀呀,雨停了天晴了,正是梅子黄的时候,你瞧那江南,又变成了另外一番迷人的风景啦!就好像是大自然给我们变了个魔术一样。
6. “梅雨洒芳田,青禾饮露鲜。
”你看这梅雨洒在那肥沃的田地里,那青青的禾苗喝着雨水,多新鲜呀!感觉它们都在欢快地生长呢。
7.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这雨一直下一直下,都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了,等天晴了才恍然发觉夏天都已经这么深啦!是不是很神奇?就像时间偷偷地溜走了一样。
8. “江南梅雨时,处处生绿苔。
”在江南这梅雨时节呀,到处都长出了那绿绿的青苔呢,你说这雨得有多滋润呀!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绿油油的。
9.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这梅雨时节还能天天晴呢,多难得呀!沿着小溪走到尽头,然后又去爬山,这经历多有意思呀!10. “梅雨天,湿漉漉,心情却也别样舒。
”真的呢,虽然梅雨天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但是有时候心情却会变得别样的舒服呀!就好像那雨把烦恼都给冲走了一样。
我觉得梅雨虽然会带来一些不便,但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独特的感受和美丽的景色呀,让人又爱又无奈呢!。
芒种节气话梅雨梅雨时节饮食要祛湿导读:本文芒种节气话梅雨梅雨时节饮食要祛湿,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梅雨指的是从我国江淮流域一直到日本南部每年初夏(6-7月)常常出现的一段降水量较大,降水次数频繁的连阴雨天气。
因时值梅子黄熟故名。
又因这时温高、湿重、雨多,器物容易受潮生霉,故名霉雨。
一般为6月上旬到中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出梅后盛夏开始。
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
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
入霉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7月8~19日之间。
梅雨时节,气温较高,雨量丰沛,十分有利于水稻、蔬菜、瓜果等多种作物的生长。
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摸透了梅雨的脾气,合理地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将农作物布局和茬口安排做到因时制宜,让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赢得了“两湖熟,天下足”和“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
芒种节气梅雨多湿气重梅雨时节由于湿度开始增加,人们特别容易困倦,所以,健康人群在精神方面要特别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恼和忧郁的情绪,这样机体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在此时节,要注意水分的补充,因为天气炎热,人体容易出汗,及时补充水分才能让机体处于一个平衡状态,防病于未然。
中午要适当的午睡,有利于健康。
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天至少要到户外活动1―2小时。
衣衫要勤洗勤换。
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祛暑、清热解毒食物为主,如利水祛湿类食物:黄豆、绿豆、金针菜、冬瓜等,清热祛暑类食物:西瓜、荷叶、丝瓜、黄瓜、芹菜、苋菜、甘蔗等,清热利湿的食物有:茼蒿、茭白、竹笋、菜瓜、荸荠等,健脾利湿的食物有:蚕豆、赤豆、青鱼、鲫鱼、鲢鱼、扁鱼等。
芒种时节祛湿3个保健措施1、注意劳逸结合过度疲劳容易导致湿邪乘虚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运动能增强体质,助消化,促进血液流通。
2、避免外湿伤身尽量少在潮湿的地方。
描写梅雨季节的句子时间流逝如此之快我只是堆积思念及爱。
有一些逐渐成为我的必须2、一整天都是灰蒙蒙的,梅雨季节的天气就是这样的简单,下雨,下雨,还是下雨,没完没了,没有尽头。
高大的教学楼被洗的一尘不染,绿色在高大身影的夹缝中摇摇晃晃,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
刚强和柔情就这样自然的融合在了一起。
如果不是衣服不容易干,我还是喜欢这个雨季的。
3、想念那个梅雨的季节,站在小溪边把自己的心情揉成一团,毛毛雨打湿睫毛,看不清爱,看不清恨,看不清自己。
4、总觉得母亲的唠叨、像梅雨季节淅淅沥沥的小雨,没完没了的。
5、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
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
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6、些感情是生命中的一场感冒吃两三粒药捂上被子睡一觉醒来就好了而另一些却像是风湿性关节炎平时不会发作可一到梅雨季节它就会爆发出来从骨子里往外渗着疼7、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时光。
无论幸与不幸,但欢乐总是比苦闷多,因为飞沙走石,那颗童心始终光洁如镜,纯真美好。
少年就开始做两把芭蕉的梦,为赋新词强说愁。
之后那个漫长的成长的过程,像是江南梅雨季节,怎么也看不到晴天。
再往后的岁月,日影如飞,说老就老了。
作者:白落梅出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8、记得你标签是善,我为你而高兴,秉善而乐如今你渐渐成长,时光远去,我不应再明白你。
在梅雨的季节里,亭下的酒杯数落往昔的记忆夜的星系因空寂而更加的美丽千纸鹤的今夕不知梦溪,不知晓天。
灯火阑珊,曦日如初,忘记从前一切失意,不如言所归处的我,你可否记得。
远方歌声依旧,任光阴的斗载,梦终是梦,你若能成长,我今生最大幸福。
9、对树和木本植物来说,这是一个滋润的季节。
挺拔的身躯,翠绿的茂叶,在雨中轻舞缠绵、招摇作秀。
嫩枝抓住充沛的雨水,疯狂的伸长。
一般的梅雨季节有多少天简介一般的梅雨季节有多少天梅雨季节一般持续20~25天,是春夏两季交际时出现的一段长时间阴雨的天气。
梅雨从6月上旬或中旬开始,到7月中旬或上旬结束,还有可能在5月底或6月初就到来。
梅雨时节因为湿度大、光照少,家里衣物很容易生霉,又被称为霉雨。
梅雨季节的分布梅雨主要出现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中国台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
世界同纬度的其他的地区没有梅雨。
华南地区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
梅雨季节的成因每年大约4月下旬至5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
大约到了5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
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
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
典型梅雨一般为6月中旬到下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
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4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
梅雨季节怎么除湿防潮1、密闭门窗在梅雨季节,一定要紧闭门窗,如门窗打开,湿气容易通过门窗跑进室内,使得室内湿度增加。
特别是每天早晨和晚上,门窗一定要紧闭,特别是不关上朝南和东南的门窗,水汽将严重渗透至家里的每个角落,如果觉得门窗紧闭让室内空气无法流通,建议大家在中午短时间开窗通风。
2、铺报纸在地上还有桌子上铺报纸也是很好的防潮的做法。
将用过的旧报纸铺在地板上桌子上,尤其是门口等比较容易湿的地方更应该多铺两层,这样对室内有很好的防潮效果。
长期打开衣橱的门,可通风防霉,不过灰尘也多。
如在衣橱底部铺上报纸,甚至在橱门内侧贴上报纸也行。
报纸能吸收湿气,达到防霉效果;而且报纸上的油墨味道还能驱虫。
3、放除湿剂除湿剂或除湿盒大家肯定都有用过,超市里也有很多,买回来的除湿剂可以放置在家里各个角落和湿气重的地方,可以有效吸附水汽,但要注意除湿剂要定期及时更换,才能起到很好的除湿效果。
浅谈我国的“梅雨”
河北省定兴县第三中学高三地理教研组孟志三
邮编:072650
在每年的6、7月间,是我国东部地区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时期,尤其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常出现持续约一个月左右时间的多雨天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江南梅雨”。
在江南地区,广泛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
在“梅雨”期间,由于降水频繁,空气湿度大,导致室内物品极易受潮霉烂,所以人们给这一时期的降雨起名“霉雨”,而此时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所以又叫“梅雨”或“黄梅雨”,是由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自南向北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
在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类型主要是锋面雨,当西太平洋副高压脊西伸北上时,会推动暖湿气流自南向北登陆我国东部地区,而每年的春夏之交,冷空气的势力虽然逐步减弱,但却迟迟不肯主动“退却”,而是和此时北上的暖湿气流来一番垂死较量,这冷、暖气流交汇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且势均力敌,互不相让,处于拉锯状态,就形成了准静止锋面,也就是我们地理教材中提到的“江淮准静止锋”,正因为势均力敌,互不相让,使得这条锋面及其降雨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特别稳定地控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它的存在,大约维持一个月左右,几乎每天阴雨不断,这就是上文提到的“梅雨”。
“江淮准静止锋”形成的雨区在南北方向上非常狭窄,而该锋面南、北两侧冷暖空气性质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空气的湿度上——南边是随着夏季风而来的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其湿度非常大,与北边的干冷空气性质反差强烈,所以其降水强度就非常大,此时的洪涝灾害会频繁发生,应注意防范。
锋面雨带停留的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正常年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梅雨时间是约6月中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历时近一个月。
由于从海洋来的夏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导致每年梅雨期开始有早有迟,梅雨季节持续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
有的年份,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而有的年份,梅雨锋不明显,还出现“空梅”,继而出现旱灾;甚至有的年份,竟然还会出现锋面雨带北移后又返回江淮流域的现象,这就是“倒黄梅”。
当北上的暖湿气流的势力不断增强,逐渐超过盘踞的冷空气的势力时,锋面雨带逐渐向华北、东北移动,这就使得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趋于结束,此后该区域便会进入另一个特殊时期——伏旱期,在伏旱期,该地将出现一个月左右的高温少雨天气,闷热难挨,类似于北方秋季的“秋老虎”天气,此时,应注意抗旱。
在气象学上,根据每年梅雨期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多少,大致将梅雨分为的几种类型。
现稍作介绍如下:
1、正常梅雨
梅雨在我国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世界范围内的韩国、日本等也有梅雨),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
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
2、异常梅雨
由于从海洋来的夏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导致每年梅雨期开始有早有迟,梅雨季节持续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呈现出异常。
这主要有:
短梅雨和空梅雨——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显,它像来去匆匆的过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十来天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
而且这段时间里雨量也不大,这种情况称为
“短梅”。
有些年份从初夏开始,长江流域一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多数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早晚非常凉爽,这样的年份称为“空梅”。
由于降水偏少,在“短梅”和“空梅”的年份,江淮地区常常会发生伏旱,有些年份还可以造成大旱。
早梅雨——有的年份,梅雨开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
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节气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
迟梅雨——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姗姗来迟的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
由于迟梅雨开始时节气已经比较晚,且持续时间一般也不长,但是这种梅雨的降雨量有时却相当集中。
倒黄梅——有些年份,江淮地区黄梅天似乎已经过去,天气转晴,可是,几天以后,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
这是锋面雨带北移后又返回江淮流域的现象,这就是“倒黄梅”。
“小暑一声雷,黄梅倒转来”,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天气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