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
- 格式:pdf
- 大小:920.06 KB
- 文档页数:1
牛膝的药性和功能主治牛膝的药性牛膝,又名川牛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性。
下面是牛膝的药性概述:1.味苦:牛膝具有苦味,常见的苦味物质有黄酮类、黄酮苷和抗氧化物质等。
2.性寒:牛膝性寒,可以清热解毒。
3.归经:牛膝主要归经于肝、肾、脾经。
牛膝的功能主治牛膝作为一味中药,有着多种功能和主治。
下面是牛膝的主要功效:1.活血祛瘀:牛膝含有一些活血化瘀的成分,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血瘀。
适用于因血瘀引起的痛经、跌打损伤等症状。
2.强筋壮骨:牛膝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和修复,对于骨折、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利尿通淋:牛膝有利尿的作用,可以促进体内尿液的排出,帮助缓解水肿和淋巴水肿等症状。
4.清热解毒:由于牛膝的寒性,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性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皮肤感染等。
5.止血止痛:牛膝含有一些收敛、止血的成分,可以用于治疗痔疮出血、口腔溃疡等症状。
使用牛膝的注意事项使用牛膝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剂量:在使用牛膝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合适的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2.孕妇慎用:孕妇应避免使用牛膝,因为牛膝具有活血功能,孕妇在孕期需要保持血液循环平稳,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3.过敏反应:对牛膝过敏的人应禁止使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4.药物相互作用:部分药物可能与牛膝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药效,因此在使用牛膝前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5.忌冷食:牛膝属于寒凉药物,忌与寒凉食物同食,以免影响消化吸收能力。
牛膝的用法和制剂牛膝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中药饮片、中成药以及外用药物。
以下是牛膝的常见用法和制剂:1.煎汤剂:将适量的牛膝研磨成粉末,加水煎煮,作为中药饮片服用。
2.丸剂、片剂:将牛膝制成丸剂或片剂形式,用于内服。
3.外用药物:将牛膝制成膏剂、贴膏等形式,用于外用,如治疗跌打损伤、关节炎等。
总结牛膝作为一味中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牛膝的用法
牛膝,又名地榆、土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其根茎部位有一些非常好的药用价值,主要包括活血止痛、清热解毒、止血生肌等功效。
下面来介绍一下牛膝的常见用法:
1. 冲剂:将牛膝切成片状,加入适量水,煮沸后小火煮30分钟左右,去渣后即可服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病症较轻、需要长期服用的情况,比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2. 煎汤:将牛膝切成小块,加入适量水,用文火慢炖2-3小时,然后去渣饮用即可。
这种方法适用于治疗一些疼痛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3. 外敷:将牛膝煎汤后放凉,用布袋装好,敷在患处。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皮肤病和创伤类疾病,如烫伤、湿疹等。
需要注意的是,牛膝虽然有很好的药用功效,但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比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孩、老人等人群需要慎用;同时,过量使用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口干、头晕、心悸等。
因此,在使用牛膝时,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1 -。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牛膝是一种中草药,也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1. 强筋壮骨:牛膝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骨胶原蛋白和氨基酸,具有促进骨骼发育和修复的作用。
可以预防骨质疏松、骨折等骨骼问题。
2. 滋阴补血:牛膝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有滋阴补血、益气养血的功效。
适用于体质虚弱、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问题。
3. 疏风活络:牛膝含有一些天然的活性成分,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症状。
牛膝的食用方法:
1. 煮汤:将牛膝切块后,与其他食材一起煮汤,可以增加汤的营养价值。
可以与猪骨、瘦肉等配料一起煮,也可以与枸杞、红枣等一起煮,增加口感和滋补作用。
2. 煲粥:将牛膝切片,和米一起煲粥,可以增加粥的味道和营养价值。
可以与红枣、山药等一起煮,增加滋补作用。
3. 炖煮:将牛膝切块后与其他食材一起炖煮,可以制成营养丰富的炖品。
可以
与瘦肉、莲子等一起炖煮,增加口感和滋补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牛膝的质地较为硬,煮熟前最好先用温水浸泡一段时间,以便增加烹饪的效果。
同时,在食用牛膝时要注意适量,不要过量食用。
如果有特殊情况,如怀孕、产后、月经期间等,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牛膝的药性和功能主治与用量1. 牛膝的药性牛膝是一种由牛膝根和根茎入药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性。
主要药性包括: -苦味:牛膝具有明显的苦味,入药后可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 寒性:牛膝性寒,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 略带毒性:牛膝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有毒性,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牛膝的功能主治牛膝作为一种中药材,有多种功能主治。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牛膝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人体内部的热毒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适用于感冒、发热等热毒症状。
- 凉血止血:牛膝性寒,可以凉血止血,对于出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活血止痛:牛膝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瘀血堵塞引起的疼痛。
- 祛风除湿:牛膝可以祛风除湿,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3. 牛膝的用量牛膝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量范围供参考: - 常规用量:一般每次煎服15克至30克。
- 急性用量:对于急性热毒症状,可酌情加大用量,每次煎服30克至60克。
- 减量用量:对于体虚或儿童患者,可适当减少用量,每次煎服10克至15克。
注意事项: 1. 用量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用量。
2. 牛膝有一定的毒性,严禁超量使用。
3.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慎用牛膝。
4.使用牛膝时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确定用量和使用方式。
4. 总结牛膝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等功能主治。
在使用牛膝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确定用量,同时注意相关注意事项。
希望通过本文,您对牛膝的药性和功能主治有了一定的了解。
牛膝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与用量简介牛膝,学名为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牛膝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多种功效作用。
本文将介绍牛膝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及正确的用量。
牛膝的功效作用1.补肾强骨:牛膝在中医药学中属于温肾助阳的药物,具有补肾强骨的功效。
长期服用牛膝可以增强骨骼的健壮性,对防治骨质疏松症和骨折有显著效果。
2.活血化瘀:牛膝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
对于疏通经络、治疗瘀血症状,如瘀血经痛和血淤等具有一定的疗效。
3.利尿通淋:牛膝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废物和毒素,从而减轻肾脏负担,促进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
4.润肠通便:牛膝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便秘问题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可以增加大肠内蠕动,促进排便,改善肠道环境。
牛膝的功能主治1.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牛膝具有补肾强骨的作用,对于骨质疏松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可以增加骨密度,减少骨质流失,延缓骨骼老化。
2.用于治疗瘀血经痛:牛膝的活血化瘀功效,对于瘀血所致的经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适用于痛经症状明显,经期不规律的女性。
3.用于治疗肾虚阳痿:牛膝可以补肾助阳,对于肾虚所致的阳痿问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常用于男性阳痿早泄等肾阳不足所致的性功能障碍。
4.用于治疗便秘:牛膝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便秘问题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适合于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可帮助改善肠道功能。
牛膝的用量1.饮片剂:一般每次服用10克,每日2-3次。
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用量,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2.茶剂:将牛膝适量研磨成细末,每次取3-5克,冲泡于沸水中,可根据个人口感适量添加蜂蜜等调味品。
3.膏剂:使用外用膏剂时,根据需要均匀涂抹于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即可,可根据个人情况适量涂抹。
4.另外,根据个体差异和具体病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调整用量。
注意:使用牛膝时需要注意个人过敏体质和禁忌症,若出现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医生。
中药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牛膝,又称为黑膝、牛胫膝,是中药中一种重要的药材。
它的学名为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属于苋科植物,多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牛膝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牛膝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使用牛膝的禁忌症。
一、牛膝的功效与作用1.活血祛瘀:牛膝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瘀血的吸收和代谢,对于血栓形成、血液循环不畅等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同时,牛膝还可以缓解瘀血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2.强筋健骨:牛膝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与发育,增强肌肉的力量和韧性,对于骨折、骨质疏松等疾病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3.利尿通淋:牛膝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排除体内的湿气和水分,减轻水肿和浮肿的症状,对于肾炎、肝硬化、水肿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清热解毒:牛膝中的药理活性成分可以清热解毒,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对于感冒、喉咙痛、口腔溃疡等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调理月经:牛膝具有调理月经的作用,可以缓解经血量过多、经期延长、经期不规律等月经问题,对于妇女的月经不调有一定的疗效。
6.改善性功能:牛膝中含有一些活性成分,可以促进性腺激素的分泌,提高性功能,对于阳痿、早泄等男性性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7.抗炎止痛:牛膝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8.美容养颜:牛膝中富含的多种营养成分,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提高皮肤弹性和光泽度,有一定的美容和养颜效果。
9.抗肿瘤:牛膝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10.滋补肝肾:牛膝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可以调养肝肾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对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牛膝使用注意事项
牛膝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活血止痛、舒筋通络的功效,但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用量掌握:牛膝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应掌握适量,避免超量使用。
一般情况下,每次使用10-15克即可。
2. 长期使用谨慎:牛膝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但如果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阴虚火旺的情况,因此应谨慎使用。
3. 孕妇禁用:牛膝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毒性作用,孕妇应禁用,以免对胎儿造成伤害。
4. 忌与某些食物同食:牛膝忌与甘草、知母、参等药物同服,否则会降低其药效。
5. 注意质量问题:购买牛膝时应注意质量,选择正规的药材市场或药店购买,避免购买到劣质产品。
6. 存储注意:牛膝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以免影响其药效。
牛膝Niuxi【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的干燥根。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炕或晒至半干,堆放回润,再炕干或晒干。
【历史沿革及道地性】在宋代以前,牛膝的品名较乱。
真正为牛膝定名的为陶弘景,陶弘景日:“今出近道蔡州者最长大,柔润,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也”。
牛膝的产地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一名百部,生川谷”。
陶弘景《名医别录》云:“生河内及临眗”。
牛膝主产于河南,山东,江苏,福建,四川等地。
其中河南的最为质优。
【生物学特性】川牛膝喜寒凉湿润的自然环境。
四川多栽培于海拔1200-2 000米的高寒山区,一般年降雨量约1500毫米以上,冬季有3-4个月积雪。
在海拔1500米左右,生长3-4年植株的成熟种子,播后10-15天即可出苗,且发芽率高,种子寿命为1年,播后第一年为营养生长,第二年为生殖生长。
夏季为旺盛生长期,并同时长根,秋末冬初进入冬季休眠期。
【栽培技术】(一)选地于整地1.选地选疏松、肥沃的壤土栽培为宜,山坡一般以向阳坡为佳2.整地9--10月下雪前深翻土地,深度最好在30厘米以上,翻后休闲冻土;翌年清明前后,再翻1次,整细耙平,作1.3米左右的高畦。
(二)繁殖方法牛膝主要采用种子繁殖。
在栽培上所用种子实质为胞果,种子发芽力因生长年限而不同,三至四年生植株结的种子最好,栽培当年所结的种子常不能发芽,隔年陈种不作种用。
播种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4月前后,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播种时间有所差异,海拔低的可以稍早,以在雪后早播为宜,秋播为8月前后。
主产区一般采取高山春播、低山秋播的办法,出苗率高,缺窝少(三)田间管理1.间苗、定苗:苗高7厘米时间苗,苗高17厘米~20厘米时按株距15厘米定苗。
2.中耕除草:定苗前后进行2~3次,并结合浅锄松土,将表土内的细根锄断,利于主根生长。
3.追肥:一般在定苗后,7月下~8月视苗情,追施稀薄人粪尿一次,如基肥足,可以不施。
牛膝(《本经》)牛膝分川牛膝和怀牛膝两种。
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
栽培或野生,主产于四川,生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以向阳、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最宜生长。
怀牛膝为植物牛膝的根,多系栽培,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辽宁等地,为深根系植物,生于屋旁、林缘、山坡草丛中,喜温暖干燥气候,不耐严寒,以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
味苦、酸,性平。
入肝、肾经。
功能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临床用名有川牛膝、怀牛膝、以及酒川牛膝、盐川牛膝。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苦。
主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
《名医别录》:味酸,平,无毒。
主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
《药性论》:牛膝,臣,能治阴痿,补肾,填精,逐恶血流结,助十二经脉。
病人虚羸,加而用之。
《日华子本草》: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症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升血运,落死胎,壮阳。
《开宝本草》:味苦、酸,平,无毒。
疗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痛,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
《本草衍义》:与苁蓉浸酒服,益肾。
竹木刺入肉,嚼烂罨之,即出。
《本草衍义补遗》:能引诸药下行。
凡用土,牛膝,春夏用叶,秋冬用根,惟叶汁之效尤速。
《本草》云:男子阴消、老人失溺及寒湿痿痹腰腿之疾不可缺也。
又竹木刺入肉,涂之即出。
《本草发挥》:洁古云:牛膝强筋。
《本草纲目》:牛膝乃足厥阴、少阴之药,所主之病,大抵得酒则补肝肾,生用则去恶血,二者而已。
其治腰膝骨痛,足痿阴消,失溺久疟,伤中少气诸病,非取其补肝肾之功欤?其徵瘕心腹诸痛,痈肿恶疮,金疮折伤喉齿、淋痛尿血,经候胎产诸病,非取其去恶血之功欤?《经验方》:得九江守王南强书云:老人久苦淋疾,百药不效。
偶见《集要方》中用牛膝者,服之而愈。
牛膝功效与作用禁忌症牛膝,又称为牛膝草,是一种传统中药材。
其主要来源于牛膝科植物,如防风、牛膝、裸花蛇莓等。
牛膝由于其功效与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并列举其禁忌症,以提供参考和了解。
一、牛膝的功效与作用牛膝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方面:1. 活血化瘀:牛膝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动性,防止血液郁滞,从而减少疼痛和肿胀。
因此,牛膝常被用来治疗瘀血引起的疾病,如跌打损伤、跌打肿痛、活血止痛等。
2. 消肿止痛:牛膝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它可以通过促进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减少组织间的水肿,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此外,牛膝还可以减轻关节炎和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引起的疼痛。
3. 补肝益肾:牛膝具有补肝益肾的作用,可以强化人体的肝肾功能,调节阴阳平衡。
牛膝所含的多种活性成分可以改善肝肾功能,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改善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4. 改善食欲:牛膝可以通过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改善食欲,增加食物的摄取量。
它可以刺激胃肠蠕动,增加胃酸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增加食欲。
此外,牛膝还可以缓解胃肠不适,改善消化功能,防止食欲不振等问题。
以上只是牛膝的部分功效与作用,实际上,牛膝还有其他许多应用于中医中药的功效。
然而,虽然牛膝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牛膝,因为它也存在一些禁忌症。
二、牛膝的禁忌症1. 孕妇禁用:孕妇不宜使用牛膝。
这是因为牛膝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会导致子宫收缩,增加流产的风险。
2. 哺乳期妇女禁用:哺乳期妇女也不宜使用牛膝。
牛膝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母乳传递给婴儿,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3. 出血性疾病禁用:患有出血性疾病的人应避免使用牛膝。
牛膝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会加重疾病的症状或引发出血。
4. 肝肾功能不全禁用:患有肝肾功能不全的人不宜使用牛膝。
牛膝与功效与作用牛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用途是治疗筋骨关节疼痛、腰膝酸软等症状。
牛膝性味苦、寒, 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牛膝的功效与作用。
一、牛膝的功效与作用1.活血止痛:牛膝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其寒性可以降低关节和肌肉的温度,减轻炎症反应,同时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效缓解关节疼痛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2.强筋壮骨:牛膝含有丰富的钙质、锌、镁等矿物质,它们是构成人体骨骼的重要成分,具有强筋壮骨的作用。
适量食用牛膝可以增强骨骼的稳定性和韧性,预防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疾病的发生。
3.抗菌消炎:牛膝中含有一种名为牛膝灵的物质,它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
临床实践表明,牛膝可用于治疗伤口感染、疮疡肿痛等症状,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
4.祛风湿:牛膝具有祛风湿的功效,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作用,改善寒湿侵袭的症状,如肩颈酸痛、腰膝酸软等。
5.养肝明目:牛膝还具有养肝明目的作用。
据医学研究发现,牛膝所含的一种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视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增强视力,预防眼睛疲劳等问题。
二、牛膝的用法与剂量1.煎服:将适量的牛膝切碎,加水煎煮,用煎汤服用。
每次30克左右,一日2-3次。
2.捣碎外用:将适量的牛膝研磨成粉末,与适量的白芷、蜂蜜等混合,涂抹于患部。
可用于治疗肌肉酸痛、关节炎等问题。
3.煎浸洗患部:将适量的牛膝加水煎煮约20分钟,放凉后用于洗患部。
可用于治疗疮疡肿痛等问题。
三、使用牛膝的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体弱者应避免食用牛膝。
2.过量食用牛膝可能会导致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3.患有肝病、肾病和溃疡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慎用牛膝。
4.使用牛膝时应遵循医嘱,避免过量使用。
5.对于个体过敏的人士,应避免接触或食用牛膝。
养生小贴士:1.中医认为,牛膝性寒,所以在食用牛膝时应适量,不宜过量。
牛膝的作用功能主治百科介绍牛膝,又称牛脊、牛骨膝,是一种中草药,可用于医疗和保健。
牛膝具有多种作用、功能和主治,深受人们喜爱和青睐。
本文将详细介绍牛膝的作用、功能和主治,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常见作用•促进循环:牛膝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对于一些因气血不畅引起的问题有很好的疗效。
•强筋健骨:牛膝可以增强骨髓的生成和骨骼的生长,有助于骨折和骨质疏松的康复和治疗。
•缓解疼痛:牛膝中的有效成分具有镇痛和消炎作用,可以缓解各种疼痛,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提高免疫力:研究表明,牛膝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于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疾病有积极的作用。
•抗肿瘤作用:牛膝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功能1. 改善关节问题牛膝具有改善关节问题的主要功能。
它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减少炎症反应,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
对于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有效。
2. 增强肌肉力量牛膝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肌肉的收缩能力和耐力。
它可以增加肌肉内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肌纤维的生长和修复,对于改善运动能力和体力有很好的效果。
3. 保护心血管系统牛膝可以保护心血管系统,降低血压和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它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集,改善血液流动性,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 调节内分泌系统牛膝具有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以平衡体内激素水平,缓解月经不调和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问题。
同时,它还可以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和发育,改善男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主要主治1. 风湿病由于牛膝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风湿热病引起的关节炎、身体酸痛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 骨质疏松症牛膝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增加骨密度,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3. 心血管疾病牛膝可以降低血压和血脂,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牛膝有什么作用
牛膝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广泛用于中药材中。
牛膝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被誉为“补肾之君”。
下面将介绍牛膝的主要作用。
首先,牛膝具有补肾益气的作用。
中医认为,牛膝性味苦寒,有养肾气的作用,可以增强肾脏的功能,帮助肾脏排除体内的毒素,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因此,牛膝对于患有肾虚、腰腿酸痛、乏力等症状的人群特别有效。
其次,牛膝可以舒筋活络。
中医认为,牛膝有温经止痛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血液循环,舒缓筋膜紧张,缓解关节疼痛和肌肉疼痛。
因此,牛膝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运动损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牛膝还具有抗炎的作用。
研究发现,牛膝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及其他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的发生。
因此,牛膝在治疗关节炎及其他炎症性疾病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
此外,牛膝还具有止血的作用。
中医认为,牛膝味苦性寒,入肝、肾经,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
因此,牛膝在治疗崩漏、子宫出血等妇科疾病方面有一定疗效。
最后,牛膝还具有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的作用。
中医认为,牛膝可以补肾益骨,对于骨质疏松、骨折等骨科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此外,牛膝还可以促进骨髓的生成,提高人体免疫力。
总结来说,牛膝具有补肾益气、舒筋活络、抗炎、止血、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等多种作用。
因此,牛膝在中药中应用广泛,对于许多常见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牛膝性寒,对于脾胃虚寒和寒凝瘀阻等症状患者不宜长期使用。
在使用牛膝时,最好根据个人情况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合理用药,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牛膝的功能主治及详细说明一、功能主治牛膝是一种传统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它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下面将逐一进行介绍。
1.缓解疼痛:牛膝具有镇痛的作用,可以用于缓解关节疼痛、肌肉疼痛、胸腹疼痛等不同部位的疼痛症状。
2.活血化瘀:牛膝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循环,帮助新陈代谢废物的排出,缓解瘀血的症状,有助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疾病。
3.补肾壮阳:牛膝被认为是一味补肾壮阳的草药,可以改善肾功能、增强性功能,对男性阳痿、早泄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4.驱风祛湿:牛膝具有排湿作用,可以帮助风湿性关节炎、湿疹等湿热症状的治疗,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
二、详细说明1. 缓解疼痛牛膝富含类黄酮和生物碱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镇痛作用。
它可以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改善疼痛感知和传导,从而缓解各种疼痛症状。
牛膝在中医中常被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疾病。
2. 活血化瘀牛膝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动性,减少血液凝结。
它可以帮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瘀血引起的痛经、痛风等疾病,还能提高皮肤微循环,减少瘀血导致的皮肤问题。
3. 补肾壮阳牛膝在中医中被认为是一种补肾壮阳的草药。
它可以提高肾功能,促进肾脏排泄废物和毒素,改善肾脏代谢功能。
同时,牛膝还具有一定的阳痿、早泄等男性性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
4. 驱风祛湿牛膝具有祛风湿、排湿湿的功效。
风湿性关节炎、湿疹等疾病常伴随着疼痛和肿胀,而牛膝可以调节机体湿气,减轻相关症状。
它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湿气的排出,减轻关节痛和肿胀,帮助治疗风湿湿热症。
总体来说,牛膝具有缓解疼痛、活血化瘀、补肾壮阳、驱风祛湿等多种功能主治。
它在中医领域有着长久的应用历史,并经过广泛的实践验证。
不过,使用牛膝前还需要咨询医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合理使用,以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
第17卷第19期·总第315期2019年10月·上半月
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疗组合并使用退热药次数明显少于物理治疗组和对照组(P <0.05)。
见表3。
3讨论
外感发热的风热犯表证属于中医“四时感冒”“温病”等范畴,是感受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而入,导致卫气郁闭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外感病证。
本病起病急,多呈反复发热,且常伴有头痛、鼻塞、脉浮等表证
[4]。
小儿卫外功能不足,冷暖不能自调,故抵御
外邪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均较成人差,故更易于发病。
笔者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万氏牛黄清心丸为主方,该方由体外培育牛黄、朱砂、黄连、黄芩、栀子和郁金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安神的功效。
用于外感发热,烦躁不安,神昏谵语等病证。
方中牛黄清热解毒,定惊安神;朱砂镇心安神,清热解毒;黄连、黄芩清热泻火解毒;栀子清泻三焦之火而除烦;郁金解郁开窍,清心。
全方共奏清热解毒,镇静安神之功。
通过有效成分提取和制备工艺将其制成凝胶剂,外用涂擦穴位的治疗方法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外治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的治疗方法,也需要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中医学核心思想。
同口服药物相比,途径不同,而目标相同。
外治疗法通过人体皮肤给药,利用经络沟通内外的功用,使药物直达脏腑。
正如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病之所在,各有其位,各有其名,各有其形……按其位,循其名,核其形,就病以治病,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达脏腑也。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具有明显优势,因简便廉验、绿色环保,更易于被接受。
同时凝胶剂作为半固体制剂,其流动性小,黏附性好,增加了药物在皮肤的滞留时间,而且给药剂量准确、方便,安全。
现代研究,中药复方退热凝胶可通过多种途径达到治疗作用。
一方面,退热凝胶有较高的吸水性,可提高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促进药物的穿透、扩散,增加皮肤的渗透、吸收
[5]。
退热凝胶较强的黏附性,
在皮肤表面形成局部密闭状态,再加上人体温度、某些致热源等共同作用,促使局部药物浓度大幅度提高,
从而使药物的透皮效果剧增。
另一方面,中药有效成分经皮肤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减少损耗,能达到较高的有效浓度,起到较好的全身治疗作用[6]。
因此,中药退热凝胶较之物理降温,可以更快更好的发挥其退热作用,既解决小儿口服中药困难的问题,又减轻对化学药物退热的依赖和过量使用,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在儿科临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儿科学[M ].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6.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 ].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02:263.
[4]陈坚雄,邱仕君,刘成丽.邓铁涛中医发热病学学术构想分析[J ].广
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6):716⁃718.
[5]孙秀娟,周春祥.药浴疗法作用机理探析[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
19(5):25⁃26.
[6]李华南,江涛.药浴疗法的方法学思考[J ].中医外治杂志,1999,8(1):
6⁃7.
(本文编辑:尹秀平本文校对:米佳收稿日期:2019⁃02⁃22)
组别例数退热药使用次数对照组22 5.13±2.83*中药治疗组23 1.33±1.23物理治疗组
24
3.83±3.33*
表33组外感发热患儿合并使用退热药次数比较(x ±s ,次)注:与中药治疗组比较,*
P <0.05
———摘自祝之友教授《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从
形味性效到临床(4)》,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药材鉴别要点
药材呈细长圆柱形,长15~70cm ,直径0.4~1cm 。
表面灰淡棕色,有略扭曲的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的突起。
质硬脆,受潮则变柔软,易折断,断面平坦,黄棕色,油润,略呈角质样,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木心外周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的维管束,俗称“同心环”,断续排列成2~4轮。
气微,味微甜而后稍苦涩。
饮片鉴别要点
饮片为横切段,段长约8mm 。
呈圆柱形,外表皮灰黄色至灰淡棕色,具微细的纵皱纹和横长皮孔。
质硬脆,受潮后变软。
饮片切面平坦,淡棕色至棕色,油润而略呈角质样;中心维管束木心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俗称同心环,排列成2~4轮。
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中药材鉴别专用术语
同心环特指根类药材饮片横切面,有数轮同心排列的环纹状异型构造,较大者形似罗盘,又称为“罗盘纹”。
牛膝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