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图(修改版)演示教学
- 格式:pptx
- 大小:149.70 KB
- 文档页数:12
本文excel操作是2007版,2003的其实也差不多,关键是知道怎样操作了就好。
至于雷达图分析方法的概念之类的,网上好多。
创建雷达图那么,雷达图是如何创建的呢?下面的过程可帮助您创建结果类似的雷达图。
对于此图表,我们使用示例工作表数据。
您可以将此数据复制到自己的工作表中,也可以使用自己的数据。
1. 将示例工作表数据复制到一个空白工作表中,或者打开包含要绘制到雷达图中的数据的工作表。
如何复制示例工作表数据1 2 3 4 5 6A B C D E球茎植物种子花卉林木和灌木一月0 2500 500 0二月0 5500 750 1500三月0 9000 1500 2500四月0 6500 2000 4000五月0 3500 5500 3500789 1011 12 13六月 0 0 7500 1500 七月 0 0 8500 800 八月 15000 7000550 九月 50000 3500 2500 十月 8500 02500 6000 十一月 3500 0500 5500 十二月 5000 100 3000 2.选择要在雷达图中绘制的数据。
3. 在“插入”选项卡上的“图表”组中,单击“其他图表”。
4.在“雷达图”下单击“填充雷达图”。
5. 单击图表的图表区。
此时将显示“图表工具”,其上增加了“设计”、“布局”和“格式”选项卡。
6. 在“设计”选项卡上的“图表样式”组中,单击要使用的图表样式。
提示 此示例雷达图使用的是“样式 26”。
7. 要更改图表的大小,请在“格式”选项卡上“大小”组中的“形状高度”和“形状宽度”框中选择所需的形状大小,然后按 Enter 。
提示 在此示例雷达图中,形状高度使用的是“3”,形状宽度使用的是“4”。
8. 要在图表上添加和定位图表标题,并设置格式,请单击图表区,然后执行下列操作:1. 在“布局”选项卡上的“标签”组中,单击“图表标题”,然后单击“图表上方”。
2. 在图表中,单击图表标题,然后键入所需的文本。
雷达图形的运用教案教案标题:雷达图形的运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雷达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结构;2. 掌握绘制和解读雷达图形的方法;3. 学会运用雷达图形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教学重点:1. 雷达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结构;2. 绘制和解读雷达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运用雷达图形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教学准备:1. 讲义和教材;2. 雷达图形的示例和案例;3. 计算器或电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雷达图形的概念和作用,与学生讨论雷达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介绍雷达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包括各个轴线和数据点的含义。
2. 详细讲解如何绘制雷达图形,包括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绘制各个轴线和数据点的位置等。
三、示范演练(20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的雷达图形案例,解读图形中的数据信息。
2. 指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雷达图形,并解读图形中的数据信息。
四、小组练习(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或问题,收集相关数据。
2. 指导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雷达图形,并分析比较各个数据点之间的差异。
五、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他们绘制的雷达图形,并解读图形中的数据信息。
2. 引导学生讨论雷达图形在数据分析和比较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可能使用雷达图形的领域和场景,例如市场调研、团队绩效评估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示范演练和小组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雷达图形的绘制和解读方法,并运用雷达图形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同时,通过讨论和拓展延伸,拓宽了学生对雷达图形应用的思维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案例和实际数据的引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雷达图支持下的精准教学诊断摘要:随着教学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教学监测中形成了大量的诊断数据。
让数据更精准、更简洁、更直观地反映教学状况才是教学智慧。
本文力图以雷达图分析法为切入口,通过利用数据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科学评价进而诊断教学效益,通过对教学的精准分析,为师生发展提供抓手,变数据信息为教学生产力。
关键词:雷达图教学诊断精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传统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带了全新的活力。
目前很多学校在教育部推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落实中,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非常乐观的进展,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和教学深度融合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在教学质量检测时大都采用网阅形式,这样产生了很多数据信息,那么这些信息怎样才成为教育生产力呢?在《大数据时代战略性的数据智慧》(John Girard、Deanna Klein、Kristi Berg合著)一书中,作者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将数据智慧定义为“使用技术、领导力和文化来创造、转化并保存隐含在数据中的知识,从而实现组织愿景”。
作者指出,数据的处理要基于“知识金字塔(knowledge pyramid)”得以实现,即数据要经历转化为信息、升级为知识、升华为智慧的过程(Girard et al.,2015)。
当设施硬件准备完毕后,如何更好地让信息化服务于教育教学、推动师生的更好成长就是重大课题。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的雷达图分析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诊断,为精准教学提供抓手。
一、初识雷达图1.什么是雷达图雷达图(Radar Chart),又可称为戴布拉图、蜘蛛网图(Spider Chart),是一种以二维形式展示多维数据的图形。
雷达图从中心点出发辐射出多条坐标轴(至少大于三条),每一份多维数据在每一维度上的数值都占用一条坐标轴,并和相邻坐标轴上的数据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不规则多边形。
如果将相邻坐标轴上的刻度点也连接起来以便于读取数值,整个图形形似蜘蛛网,或雷达仪表盘,因此得名。
PPT中如何制作声音图表和雷达图在现代商务和教育领域,演示文稿(PPT)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它能够以图表、图片和文字等多种形式,直观地展示数据和信息。
其中,声音图表和雷达图是两种常用的图表类型,它们能够更加生动地呈现数据和信息,提高演示效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PPT中制作声音图表和雷达图。
声音图表是一种结合声音和视觉效果的图表形式。
它能够通过声音的变化来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要制作声音图表,首先需要准备好数据。
假设我们要展示某公司过去一年的销售额变化情况。
我们可以将每个月的销售额转化为相应的音调。
销售额高的月份对应高音调,销售额低的月份对应低音调。
然后,在PPT中插入一个音频文件,将每个月的音调分别对应到音频的不同片段上。
最后,将音频文件与柱状图或折线图等图表类型结合起来,通过声音的变化来展示销售额的变化趋势。
这样的声音图表不仅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还能够更加生动地传达数据的含义。
雷达图是一种用于展示多个指标之间关系的图表形式。
它以圆形为基础,通过不同的半径和角度来表示不同的指标。
要制作雷达图,首先需要准备好数据。
假设我们要展示某个产品在市场调研中的得分情况。
我们可以将不同指标的得分转化为半径的长度,然后在PPT中绘制一个圆形,并在圆形上画出不同的射线,每条射线对应一个指标。
接下来,根据不同指标的得分,调整每条射线的长度。
最后,将不同指标的得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多边形。
这样的雷达图能够直观地展示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数据。
除了制作声音图表和雷达图,还有一些其他的技巧可以提高PPT的效果。
首先,选择合适的配色方案和字体。
配色方案应该符合主题和内容,避免使用过于鲜艳或过于暗淡的颜色。
字体应该清晰易读,避免使用过小或过大的字号。
其次,注意布局和排版。
内容应该有条理,不要拥挤在一起。
可以使用分段、分列和分页等方式来组织内容。
同时,注意使用图片和图标来增加视觉效果。
最后,掌握好PPT的动画和转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