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基础知识重点(职业技能)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97.01 KB
- 文档页数:8
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考试知识点解析一、计量基础知识。
计量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就是关于测量的科学啦。
就像咱们平时买东西称重量,那秤准不准就是计量的事儿。
在注册计量师考试里,计量的基本概念是很重要的考点哦。
计量有很多单位,这些单位可不能乱搞。
比如说长度单位米,质量单位千克,时间单位秒之类的。
这些基本单位就像是计量世界里的小明星,大家都得按照它们的标准来。
而且单位之间的换算也是要熟练掌握的,要是把1米换算成厘米都算错,那可就有点丢人啦。
计量器具也是个大重点。
像咱们常见的尺子、秤、温度计,这些都是计量器具。
不同的计量器具有不同的精度要求,就好比你不能用一个很粗糙的尺子去量特别精密的零件尺寸,那肯定不行。
对于计量器具的管理、使用、校准等方面的知识,都得好好了解。
二、计量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这部分可能有点枯燥,但它可非常重要呢。
计量相关的法律法规就像是给计量工作定的规矩。
比如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如果涉及计量方面的要求,就得按照法律规定来做。
在考试里,会有关于计量法的一些具体条款的考查。
像计量器具的制造、修理、销售、使用等环节,法律都有相应的规定。
要是违反了这些规定,那可是要受到处罚的。
就像小朋友做错事要被批评一样,企业或者个人要是不遵守计量法律法规,也会被有关部门找去谈话的哦。
而且,计量监督管理也是一个考点。
谁来监督计量工作是否合法合规呢?这就需要专门的计量监督部门啦。
他们就像计量世界里的警察,到处检查,确保大家都按照规则来。
三、计量专业实务。
这部分内容就比较实际啦。
比如说测量数据的处理。
咱们得到一堆测量数据后,不能就直接用,得经过处理才行。
要判断数据是不是有效,有没有误差,误差有多大。
这就像是我们在生活中挑选水果,得把坏的挑出去,留下好的。
测量不确定度也是个有点头疼但必须掌握的内容。
它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就好比你说你量出来一个东西的长度是10厘米,但是这个结果有多靠谱呢?测量不确定度就能告诉你。
计量工作必备知识点总结一、计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计量的定义计量是指利用某种标准单位来度量非定量的事物或现象,确定其数量大小的过程。
计量工作是指利用各种计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测量和检验的活动,也是科学研究、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
2. 计量的基本原理(1)准确性:所得结果应该符合实际情况,能够反映被检测物体的真实状态。
(2)重复性:即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检测,结果应该是一致的。
(3)可比性:即不同设备、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应该是相互可比的,能够进行对比和分析。
(4)精确性:即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测量所得结果应该是符合规定标准的。
二、计量仪器的分类和使用方法1. 计量仪器的分类计量仪器按照测量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长度计量、质量计量、时间计量、温度计量等。
2. 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1)熟悉仪器的结构和性能,掌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正确选择适当的仪器进行测量,避免因为选择不当导致误差。
(3)标定仪器,确保其准确度和重复性。
(4)检修、保养仪器,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
三、常见计量单位和换算方法1. 常见计量单位(1)长度的计量单位:米、厘米、毫米、千米等。
(2)质量的计量单位:克、千克、吨等。
(3)时间的计量单位:秒、分、时、日、周、年等。
(4)温度的计量单位: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等。
2. 换算方法对于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需要根据具体的计量单位的关系进行换算,例如长度单位的换算可以利用10mm=1cm,100cm=1m等关系进行换算。
常见的换算方法包括乘除法、移位法、十进位法等。
四、计量误差的分类和控制方法1. 计量误差的分类(1)系统误差:即每次测量都存在的误差,可以通过标定仪器、调整仪器、提高测量精度来进行控制。
(2)随机误差:即由于外部环境干扰、测量方法等原因引起的误差,可以通过重复测量、均值处理、消除环境干扰等方法进行控制。
2. 计量误差的控制方法(1)选择准确度高的计量仪器进行测量。
计量基础知识 1、《计量法》是1985年9月6日由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
1986年7月1日实施。
2、《计量法》作为国家管理计量工作的基本法,是实施计量监督管理的最高准则,共有六章,三十五条。
3、《计量法》第十条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红皮书 P74—75一、计量学及其分类 1、计量学研究内容:5点;2、计量学的分类:十大类二、计量的定义 1、计量——是实现…… P78 2、计量的特点是……4个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准确度:表征计量结果与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三、计量器具:P79 1、定义及其分类:计量器具——单独……器具。
四类。
2、计量器具的主要计量特性 P81(1)示值P82(2)准确度和误差:计量器具给出接近于……影响能力。
(3)示值误差…… (4)最大允许误差P84 3、灵敏度与分辨力(1)灵敏度—— χγδ∆∆=P85 (2)分辨力——显示……P85 漂移和稳定性(1)漂移—— (2)稳定性—— P86 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四、计量检定 P92 1、与计量检定有关的专业术语 P92—95(1)检定—— (2)校准—— (3)定度—— (4)定值—— (5)分度—— (6)比对—— (7)计量确认 五、计量检定的分类 P95强制检定——由政府管理……至前5段 非强制检定强检与非强检均源于法制检定。
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周期检定 P97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P100 检定证书的种类(5类)(1)检定证书 (2)检定结果通知书 (3)印P100-101 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P102-103 量和计量单位,量的概念,量值六、法定计量单位P105 P107 表2-3 7个基本单位P112 二、法定计量单位定义:1、定义:前三行2、构成:倒数第一自然段(与国际单位制为基础)P113 表P114(二)法定计量单位构成(了解)第三节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P130 一、误差在计量中的重要地位:误差的存在……是计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P131 二、误差的定义及其表达方式1、测量误差2、误差的表达方式(1)绝对误差公式P132(2)相对误差公式P133(3)引用误差公式因此一般来说真值不可能测出约定真值P136 三、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1、装置误差——测量装置带来的误差……2、方法误差——测量方法不完善,例如……3、环境误差——由于环境条件与规定条件不一致。
计量检定人员计量基础知识概述计量检定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检查,对仪器仪表进行准确度的验证和确认的过程。
计量检定人员是负责进行计量检定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掌握一定的计量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计量检定人员需要了解的计量基础知识。
1. 计量单位计量单位是用来表示某一物理量大小的标准。
常见的计量单位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等。
计量检定人员需要了解不同物理量的计量单位,并且掌握各种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以长度为例,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包括千米(km)、厘米(cm)、毫米(mm)等。
计量检定人员需要知道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如1 km等于1000 m,1 cm等于0.01 m。
2. 准确度与精确度在计量检定中,准确度和精确度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而精确度是指多次测量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受到仪器仪表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计量检定人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仪器仪表的准确度要求,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精确度则受到测量方法和操作技巧等因素的影响,计量检定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操作技巧,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3. 不确定度不确定度是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程度的指标。
计量检定人员需要了解不确定度的概念,并且能够计算和评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测量仪器的误差、环境条件的变化、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
计量检定人员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来估计和计算不确定度,以提供可靠的测量结果。
4. 仪器仪表的特性计量检定人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不同类型的仪器仪表在测量范围、灵敏度、重复性等方面有所不同,计量检定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适当的仪器仪表,并且了解它们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5. 测量方法和技术计量检定人员需要掌握各种测量方法和技术,在具体的计量检定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测量和分析。
计量员培训讲义第一章计量基础知识第一节计量概述一、常用的计量名词术语1.量什么是量:量是“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一种属性”。
对量的理解还需要注意的几点:①、可“数”的量与可“测”的量可“数”的量是通过“计数”得到的;可“测”的量则是用一定的测量仪器或工具通过测量才能获得的量,这种量往往带有误差。
②、一个量由数值和计量单位两部分构成。
表示一个量必须在其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计量单位,没有计量单位的量是毫无意义的。
③、量作为一个概念,有一般和具体之分。
④、同种量与同类量:可相互比较大小并进行排序的量称为同种量。
若干同种量合在一起的称为同类量。
⑤、基本量与导出量:*2.测量什么叫测量:“以确定被测对象量值为目的全部操作”就叫测量。
所谓“全部操作”可能是很简单的,如测量油温;也可能是相当复杂的,如测量油罐内油品的质量。
测量的分类:直接测量是不必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它量,而能直接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如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间接测量是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它量,才能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
(举例分析)3.计量什么叫计量: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计量属于测量的范畴,具有社会统一的涵义,即单位统一。
量值是可以溯源的。
计量属于测量而又严于测量,计量是与测量结果的置信度有关,与不确定度联系在一起的规范化测量。
计量的特点: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完全准确无误的测量,因此通过计量不仅要明确给出被测量的数值,还必须给出不确定值或误差范围。
否则被测出的量值就不具有充分的实用价值。
一致性:是指在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无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使用不同的计量器具或由不同的人对同一量值进行测量时,只要符合有关要求,其测量结果就应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一致。
也就是说,测量结果是可重复、再现和比较的。
溯源性:是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值,都能通过具有规定不确定度(准确度、误差)的连续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
引言概述:计量基础知识是计量科学的基础,是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计量基础知识的培训教材内容,包括度量单位、测量误差、不确定度、精确度和准确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本教材,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计量基础知识,提高测量技术水平。
正文内容:一、度量单位1.SI基本单位:介绍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如米、千克、秒等。
2.导出单位:介绍一些导出单位,如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速度单位等。
3.国际单位制前缀:介绍国际单位制的前缀,如千、毫、微等,以及它们代表的数量级。
4.单位换算:介绍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如长度单位换算、质量单位换算和时间单位换算等。
5.单位符号和量纲:介绍单位的符号表示方法,以及不同量纲的基本概念。
二、测量误差1.测量误差的定义:介绍测量误差的概念及其定义,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2.测量误差的来源:介绍测量误差的各种来源,如仪器误差、环境影响和人为因素等。
3.误差传递规律:介绍误差在测量中传递的规律,如误差传递方程和误差放大因子的计算。
4.误差评定方法:介绍误差评定的方法,包括绝对误差评定和相对误差评定方法。
5.误差控制措施:介绍减小测量误差的控制措施,如提高仪器精度、减少环境干扰等。
三、不确定度1.不确定度的概念:介绍不确定度的定义及其与测量误差之间的关系。
2.不确定度的计算:介绍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如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
3.不确定度的表示:介绍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如标准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的表示。
4.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介绍不确定度的各种影响因素,如测量方法、仪器精度和环境条件等。
5.不确定度的控制策略:介绍控制不确定度的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提供适当的仪器等。
四、精确度和准确度1.精确度的概念:介绍精确度的定义及其与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之间的关系。
2.精确度的评定方法:介绍精确度的评定方法,如重复性评定和回归分析法。
3.准确度的概念:介绍准确度的定义及其与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之间的关系。
来自耐特信网站第一章计量仪器管理的重要性1-1 计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1、计量器具是特殊的生产资料一个企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厂房、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能源都是生产资料。
计量器具是最重要的劳动工具。
在一般机械类型工厂,万能量具的数量是金属切削机床的6~7倍,在用量具是加工工人的1.5倍左右。
长、热、力、电和理化计量器具约占一个企业固定资料的1/4左右。
在实际生产中,各种计量室需要恒温、恒湿,其造价是同面积厂房的2至4倍。
可见计量器具和计量室在企业固定资产中占有重要比重,它能够控制生产的速度和产品的精度,是特殊的生产资料。
2、计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1)产品质量一般可包括设计质量、制造质量、检测质量和使用质量,它涉及到企业每个部门的每个成员。
任何企业,只有把技术开发设计、试制、生产、销售和服务等部门的人员充分发动起来,为共同的产品质量目标而努力,产品质量才能有保证。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正是来源于质量问题的多方面性、综合性和复杂性。
质量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一切用数据说话,而数据的绝大多数是属计量检测的数据及其换算出来的数据。
数据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科学依据。
例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计量,而且计量过程和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从轴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可见,计量渗透在各个生产环节中。
其生产过程如图1—2所示。
(2)计量是客观评价产品优劣的最终技术手段。
(3)计量是控制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确保加工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生产中各工序的控制参数,都必须通过计量器具的检测才能显示出来。
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是PDCA循环,在采取管理措施时的主要依据还是计量数据,计量检测工作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技术基础,也是技术进步的前提。
1-2 成本考量1、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计量检测手段,提高自动、快速、连续测量的水平,甚至达到自动控制调节,就能严格按照工艺参数进行生产,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减少了废次品,又能大大降低消耗。
计量基础考试知识点总结计量基础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计量基础考试知识点主要包括度量、度量误差、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等内容。
下面将对计量基础考试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度量1. 度量的基本概念度量,是指利用标准单位来对某种属性进行度量。
度量的基本概念包括度量对象、度量标准和度量单位。
度量对象是度量的对象,度量标准是用来进行度量的基准,度量单位是用来表示度量结果的单位。
2. 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世界上通用的单位制,它是以米、千克、秒等七个基本单位为基础,通过基本单位之间的组合形成各种衍生单位。
3. 基本单位和衍生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包括米、千克、秒、安培、凯尔文、摩尔和坎德拉。
除了基本单位外,还有一些衍生单位,如米制和市制中的长度单位、容积单位、质量单位等。
4. 测量仪器测量仪器是用来进行度量的工具,包括长度测量仪器、时间测量仪器、质量测量仪器等。
常见的测量仪器有尺子、卷尺、钟表、天平等。
二、度量误差1. 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是指实际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可以通过校正来修正;随机误差是由于测量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引起的,可以通过重复测量来减小。
2. 误差分析误差分析是对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常见的误差分析方法包括误差传递、不确定度分析等。
3. 校准校准是指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确定测量仪器的精确性与准确性的过程。
校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对可能的误差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要考虑实验的目的、条件、方法等因素。
三、数据处理1. 数据采集和记录数据采集是指通过测量或实验等方法获取数据的过程;数据记录是指将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记录的过程。
在数据采集和记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数据丢失和数据错误等问题。
《计量篇》复习要点(一)有关计量的一些基本概念1、何谓计量?【答】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计量是技术和管理的结合体,凡是以实现计量单位统一和测量准确可靠为目的的科学、法制、管理等活动都属于计量的范畴。
注意:1)JJF1001-1991的定义是“测量”,现在改为“活动”;2)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2、计量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计量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物理量,如长度、容量、重量等。
随着科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计量研究的对象逐渐扩展到工程量、化学量、生理量,甚至心理量。
按照被测量参量的性质,逐步形成了几何量(亦称长度)、力学、温度、(亦称热工)电磁学、光学、声学、无线电(亦称电子)、时间频率、电离辐射(亦称放射性)和化学等十大计量领域。
3、计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计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计量技术工作和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其主要内容是: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和协调计量工作发展规划;统一国家计量制度,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研究建立计量基准和标准,组织量值传递或量值溯源;监督管理计量器具和商品量;组织计量仲裁检定,调解计量纠纷;研究计量学理论和测试技术手段和测量方法等。
计量的技术行为通过准确的测量来体现;计量的监督行为通过实施法制管理来实现。
4、计量一般如何分类?【答】计量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
根据其作用与地位,计量可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
科学计量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究;工程计量(又称为工业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实用计量;法制计量是指由政府或授权机构根据法制、技术和行政的需要进行强制管理的一种社会公用事业。
5、什么是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答】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是指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是在国际单位制单位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选用了一些可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构成的。
计量基础必学知识点计量基础是指在研究或实验中进行测量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量基础知识点:1. 单位与量纲:物理量具有大小和单位两个基本特征。
单位是表示物理量大小的标准,量纲是指物理量的类型。
2. 测量误差:测量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随机误差是指重复测量同一物理量时结果的变异。
3. 测量准确度与精度: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度是指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或一致性。
4. 数值分析:在实验中,常常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数值分析,包括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
5. 误差分析:对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误差来源。
常用的误差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
6.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指表示测量结果中具有意义的数字。
有效数字的确定涉及到测量仪器的精度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
7. 定量关系:很多物理现象可以通过数学关系来描述,可以使用函数关系、线性关系等来建立定量关系。
8. 测量仪器:各种测量仪器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原理和测量范围,了解仪器的特性和操作方法对正确进行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9. 测量方法:不同的物理量需要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例如直接测量、间接测量、比较测量等。
10. 实验设计:在进行实验时,需要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包括确定测量的目的、选择测量指标和确定实验步骤等。
这些是计量基础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进行实验测量,并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量基础知识计量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科学、工程、商业等各个领域。
作为衡量和度量事物的方式,计量对于确保质量、公正交易以及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计量基础知识,包括计量的定义、计量单位、计量误差以及计量器具等内容。
一、计量的定义计量是通过比较、计算和测量来确定事物量值的过程。
它既可以是定量描述,也可以是定性描述。
计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性质、品质、规格等信息,从而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计量单位计量单位是用来具体表示和量度事物的量值的标准。
国际计量单位制(SI制)是国际上通用的计量单位制度,它包括七个基本单位:米(m,长度单位)、千克(kg,质量单位)、秒(s,时间单位)、安培(A,电流单位)、开尔文(K,温度单位)、摩尔(mol,物质的量单位)和坎德拉(cd,发光强度单位)。
除了基本单位外,还存在一系列导出单位,用于衡量其他物理量,例如力的单位牛顿(N)、能量的单位焦耳(J)等。
三、计量误差计量误差是指所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在任何计量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
误差主要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类型。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或测量方法本身的固有特性而引起的误差。
它可能具有常值偏差或者与测量值大小相关的偏差。
系统误差会导致测量结果整体上偏向某个方向。
随机误差是由于各种无法精确控制的因素引起的误差,它是指在重复测量中所得结果的随机波动。
随机误差是由于人为操作不精确、环境变化、仪器故障等引起的。
为了减小误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或者使用更精确的仪器和方法来进行计量。
四、计量器具计量器具是进行计量活动所使用的工具,它们有着各自特定的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
常见的计量器具包括尺子、天平、温度计、血压计等。
在使用计量器具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选择合适的仪器,根据测量需要选用量程和精度适当的计量器具;其次是正确使用仪器,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来进行测量,不随意调整仪器参数;最后是保养和校准仪器,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保证其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计量师知识点总结1. 计量学基础知识计量学是研究测量、度量、计算和表示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尺度标定、测量误差、数据采集和处理、计量检验等。
计量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精确度、准确度、可靠性、稳定性、线性等。
2. 计量器具的分类计量器具分为普通器具和专用器具两大类,普通器具用于一般用途,专用器具用于特定用途。
根据测量原理和用途,计量器具可分为长度计量、重量计量、时间计量、温度计量等不同类型。
3. 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计量器具的检定是指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和测定,以确定其符合要求。
校准是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计量器具的精确度。
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是确保其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4. 计量单位与计量标准计量单位是度量事物的标准,计量标准是确保计量单位的准确度和可靠性的标准。
国际单位制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温度、光线强度和物质的量等7个基本单位。
5. 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偏差,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的范围。
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报告等步骤。
统计分析是对数据进行描述、推断和预测的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和回归分析等。
7. 计量检验与质量控制计量检验是对产品参数和性能进行检测和验证,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质量控制是通过控制和监测生产过程,以确保产品质量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8. 计量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计量技术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质量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监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计量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以上就是计量师知识点的基本总结,涵盖了计量学的基础知识、计量器具的分类和检定、计量单位与计量标准、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计量检验与质量控制以及计量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等内容。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量基础知识 1、《计量法》是1985年9月6日由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
1986年7月1日实施。
2、《计量法》作为国家管理计量工作的基本法,是实施计量监督管理的最高准则,共有六章,三十五条。
3、《计量法》第十条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红皮书 P74—75一、计量学及其分类 1、计量学研究内容:5点;2、计量学的分类:十大类二、计量的定义 1、计量——是实现…… P78 2、计量的特点是……4个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准确度:表征计量结果与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三、计量器具:P79 1、定义及其分类:计量器具——单独……器具。
四类。
2、计量器具的主要计量特性 P81(1)示值P82(2)准确度和误差:计量器具给出接近于……影响能力。
(3)示值误差…… (4)最大允许误差P84 3、灵敏度与分辨力(1)灵敏度—— χγδ∆∆=P85 (2)分辨力——显示……P85 漂移和稳定性(1)漂移—— (2)稳定性—— P86 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四、计量检定 P92 1、与计量检定有关的专业术语 P92—95(1)检定—— (2)校准—— (3)定度—— (4)定值—— (5)分度—— (6)比对—— (7)计量确认 五、计量检定的分类 P95强制检定——由政府管理……至前5段 非强制检定强检与非强检均源于法制检定。
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周期检定 P97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P100 检定证书的种类(5类)(1)检定证书 (2)检定结果通知书 (3)印P100-101 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P102-103 量和计量单位,量的概念,量值六、法定计量单位P105 P107 表2-3 7个基本单位P112 二、法定计量单位定义:1、定义:前三行2、构成:倒数第一自然段(与国际单位制为基础)P113 表P114(二)法定计量单位构成(了解)第三节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P130 一、误差在计量中的重要地位:误差的存在……是计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P131 二、误差的定义及其表达方式1、测量误差2、误差的表达方式(1)绝对误差公式P132(2)相对误差公式P133(3)引用误差公式因此一般来说真值不可能测出约定真值P136 三、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1、装置误差——测量装置带来的误差……2、方法误差——测量方法不完善,例如……3、环境误差——由于环境条件与规定条件不一致。
三种类型:3点P138 4、人员误差——由测量人员主观因素和操作技术所引起的误差(1)观测误差(2)读数误差:视差;估读误差随机(偶然)事件1、发生多种可能2、当前不知道哪一种发生,但每种可能的可能大小(概率)是可以预先算出的概率:如天气预报,下雨概率60%等;100个产品有3个次品,则次品的概率为3%P139 四、误差的种类1、随机误差:如炒股不可预知2、系统误差:P140 ……服从统计规律,遵从正态分布P141 随机误差的性质(4个)如图2—2 不考计算P143 由于随机……有抵偿性,随着测量次数n增加——算数平均值原理P142 第1、2、4自然段,标准误差不是具体的误差值!精密度:在食品、化学专业里有这词,在多次测量中……符合程度标准偏差算出来的就是精密度。
P143 试验标准偏差——用有限次等精度重复……1)(2--=n y y z ns i 考高级的要会计算 (试验标准偏差举例计算) 设:测量n 次,得n 个测量值:y 1、y 2……y n平均值为ny y y y n+++=21 残余误差的概念也要有 例:单次测量值12345i y16 17 15 18 19 85 y y i --1 0 -2 +1 +2 2)(y y i -14141017585==y 581.15.210151==⨯-=sP142 S ——单次测量值实验标准偏差 S=S yi P144 平均值的试验标准差:nsy s =技师要会 P145 刀口直尺的检定方法P158 补充,听一听就行,总不确定度的概念 对于任一测量值yi (i=1.2.……n )处于区间s y y s y i 22+≤≤- 之间的概率为95%s y y s y i 33+≤≤-之间的概率为97.73% 概率论里的公式应用:1、最大误差(公差)=最大值—真值=s y s y 2)2(=-+——线差2、重复性:ys连续测量3、稳定性:ys测量有一定间隔 4、剔除粗差(食品检验有考题) p145、146 系统误差——定义(1)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p146,第二自然段(由于系统误差……) 例:测量最终结果y = 消除随机误差,但包含了系统误差。
消除系统误差的基本方法 p147(3)如对温度的修正n 21修正修正修正⋯⋯+++=yP148 粗大误差——定义,产生原因P149 剔除粗大误差的准则:来—达准则,3倍,3s 因3s 为97.77%,所以粗大误差仅为1-97.77%=0.27% 例:测量点15、16、17、18、19其中有无粗大误差i y =15、16、17、18、19y =85/5=17y y i -= 2 1 0 1 2 2)(y y i -=4 1 0 1 4 故581.11011=⨯-=n s 743.43=s 故︱最大残差︱=2<4.743=3s 故没有粗大误差P153-158 测量不确定度1、定义 2、来源 3、分类 4、合成 5、扩展P159 有效数字:判断有效数字的常用方法。
定义:从左起不为0的第一个有效数字……例:0.01020:四位 要求会判断位数 0.3584:四位 4.3800:五位 0.00200:三位(1)有效数字的运算p159 例2.03+1.0+1.2034=4.2334,以小数位数最少的数定位数,应是1位小数:1.0,则此数应为4.2.书例:有加减乘除的分两步运算P160 p161 数字修约 国家标准GB81701、四舍2、六入3、五成双4、必须一次修改完成 不可连续修改 五成双:五后有数则进一,五后无数看前位,前位奇数则进一,前位偶数则舍去。
例:1)1.251 1.3 五后有数则进一 2)1.25 1.2 五后无数看前位 3)1.15 1.2 前位奇数则进一 P163 几何量计量P164 长度计量:端度、线纹 大书第一章P3 阿贝原则P4 最小变形原则,可将图1-3画出,选择原则(白塞尔点)P5 最短测量链原则,封闭原则,基准统一原则,在设计基准难与工艺、加工基准统一时:……(填空)五统一原则,基准统一原则影响长度测量准确度的主要因素(4条)(问答题) P8 (二)常用的几种测量方法:4个 1、光隙 2、技术光波干涉 3、 4、 标准光隙的建立P12 (三)几何光学基础知识,几何光学四个基本定律 4个 P14 量仪的光学系统 4个 p13—15 第二章 量块 P24 定义P24 第一自然段 量块是高准确度的端面量具,用最简单的几何形状设计,……加工中心定位P25 量块的尺寸分布 第一段P26 (一)量块的级和等,及相互关系(表2-3) 1、量块的级:5个级别,如何定级见书 P27 第一自然段 2、量块的等。
5个等 3、级和等的相互关系 级和等虽然是两个概念P29倒数第二自然段 量块平面度的检定方法 将平晶轻轻放在量块的测量面上 平面度2λ⨯=m m fd 221λ⨯⎪⎪⎭⎫ ⎝⎛+=M m M m fdP30倒数第3自然段、平面度较大的量块测量面的平面度 ………… 平面度为221λ⨯⎪⎭⎫ ⎝⎛+=M m N fdP32 (三)量块研合性的检定方法P34 检定量块长度的主要仪器三、第三章线纹尺p49第一段P50 6P66 倒数第2自然段(了解)普通钢卷尺的检定方法(1)零值误差检定方法……P67 任意段示值误差的检定(钢卷尺)(了解)第四章角度计量P71 二、平面角计量器具检定系统(包括3部分)P72 1、面角度计量器具2、小角度计量器具,包括:……P78 测角仪主要用于测量角度块等P90 角度块倒数第二自然段1、定义2、用处:角度块是由两相邻……角度调整。
3、角度块有1型、2型4、成套性,94块组,36块组,7块的5、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P91 第一至第二自然段,角度块工作面平面度检定P113 第五章平面度和直线度一、平直度基础知识P113-115 了解平面度误差P115 平面度和直线度(1)平面度述语和定义理想平面,实际平面,测得平面,平面度误差,平面度最小包容区域P116 直线度的述语和定义10个名词理想面,测量直线……直线度误差,最小包容区域P117 平面度误差下面第一节第二行,平面度评定方法三种P119 直线度评定方法P121 平晶倒数第一自然段,平晶是采用光学玻璃……三种P122 用途:倒数第3自然段平行平晶用于……长平晶是以……量具P123-124 平面度计算图5-20,5-22P131 平面等厚干涉仪,原理P132 倒数第2自然段:工作原理P133 研磨面平尺第一段P137 平板,平尺,和刀口形直尺,第一段(1)平板——(2)平尺——(3)刀口形直尺——P146 表面粗糙度第一段P166 表面粗糙度样块P183 第七章万能量具(一)卡尺类量具1、概述2用途3读数原理4分度值P187 高度卡尺工作原理P190 卡尺圆弧,刀口内量爪,零值误差,示值误差检定方法,检定时注意事项1、游标类量具误差主要来源(1)结构不符合阿贝原则引起的误差(2)主尺基面与固定量值测量面垂直度引起的误差(3)读数误差(4)刻线误差(5)对零误差(6)测量面平行度和平面度引起……(7)测量力引起的变形误差P191 高度卡尺量爪测量面对地面工作面的平行度第3自然段量爪测量面平面度检定方法P192 千分尺类量具1概述一段,千分尺的传动原理,用途,工作面平面度、平行度等检定方法P193 外径千分尺的用途、结构形式P198 -200 外径千分尺检定、平面度、平行度、示值、校对杆检定P201 内测千分尺示值误差用3等环规检定P202 深度千分尺平面度的计算,示值误差的检定方法P205 指示表类量具,概述1、指示表类量具包括:百分表……2、传动原理3、用途1、百分表工作原理齿条齿轮传动具有传动结构简单P207 杠杆表传动原理P208 内径表组成、传动、用途P209 内径表示值误差是如何确定的P210 机械式比较仪,扭簧比较仪,传动原理及特点、用途P211 表类量具的检定方法,百分表示值变动性、示值误差的检定方法、仪器的选用,误差计算方法详细讲P213 杠杆表示值误差的计算方法P214-215 内径表定中心的示值变动性P217 深度百分表检定P218 机械式比较仪示值P221 直角尺概述一段用途结构P227 框式水平仪和条式水平仪,概述中的一段1原理2作用3结构形式,框式条式电子P206 原理图7-31计算题计算百分表示值误差例2 内百分表示值误差计算P235 电子水平仪倒数第1自然段原理及用途P237 倒数第二自然段工作面平面度的检定P240 万能角度尺概述一段1原理2结构3示值误差P241 直角尺外角的检定P242 塞尺概述P244 正玄规P252 光滑极限量规概述、用途P256 量规按用途不同可分为3类P261 半径样板概述P268 方箱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