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算机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86.00 KB
- 文档页数:11
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大全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计算机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原理以及常见应用等内容。
本文将为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大全,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计算机。
一、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1. 计算机的起源计算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如计算盘、算筹等。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是从20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
早期的计算机利用机械或电子元件进行计算,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军事应用。
2.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如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强大,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二、计算机的基本原理1. 二进制系统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二进制系统由0和1两个数字组成,能够准确表示所有的数字和字符。
2.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组成部分。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3.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运行所必需的软件,如操作系统、编译器等;应用软件用于实现特定的功能,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4.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使得多台计算机可以相互连接,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三、常见应用领域1. 科学研究计算机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进行复杂的数值计算、模拟实验以及数据分析,为科学家提供强大的工具和支持。
2. 工业生产计算机在工业生产中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能够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3. 商业管理计算机在商业管理中广泛应用,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它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4. 个人娱乐计算机为个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方式,如电子游戏、在线视频、音乐等。
计算机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
一、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概论:概念、发展历史、计算机结构、计算机系统构成、计算机的功能、应用等;
2.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层次结构、TCP/IP协议体系结构、网络服务、网络安全管理等;
3.计算机硬件:CPU、BIOS、内存、磁盘、硬盘、显卡、主板、网卡等,以及安装驱动程序、诊断、操作系统的安装、硬盘的格式化、磁盘复制等;
4.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编程语言、数据库、文件管理系统、网络安全工具等;
5.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管理,系统备份,安全策略,系统性能调优等;
6.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基础,网络安全原则,网络安全工具,系统安全配置,网络安全协议,病毒和黑客攻击防护等;
7.流程图编程:流程图的绘制,流程图语法,流程图基本概念,流程图实现的编程语言,流程图的读写步骤等;
8.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基础,使用程序设计语言,调试、编写、编译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多线程程序的开发等;
9.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基础,线性表、树形结构、图形结构等。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基础知识点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是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一种考核。
以下为大家梳理一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基础知识点。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几个阶段。
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其对社会的影响。
2、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自动化程度高以及通用性强等特点。
3、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可以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等。
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在性能、用途和价格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内存)和外存储器(如硬盘、U盘等)。
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2、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如 Windows、Linux 等)、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则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而开发的软件,如办公软件(Word、Excel 等)、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等)、游戏软件等。
三、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1、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具有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等功能。
它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高效的工作环境。
2、 Windows 操作系统的使用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我们需要掌握桌面的操作、窗口的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控制面板的使用等。
例如,如何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如何设置屏幕分辨率、添加和删除程序等。
计算机一级考试内容核心知识点总结计算机一级考试核心知识点总结。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发展历程。
- 第一代计算机(1946 - 1957):电子管计算机,如ENIAC,体积大、功耗高、速度慢,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 第二代计算机(1958 - 1964):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减小、功耗降低、速度提高,开始应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管理。
- 第三代计算机(1965 - 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可靠性和速度进一步提高,应用范围更广。
-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
2. 计算机系统组成。
- 硬件系统。
- 中央处理器(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运算器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
CPU的性能指标主要有主频、字长、核心数等。
- 存储器。
- 内存储器(内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断电后数据丢失;只读存储器(ROM),断电后数据不丢失,如BIOS。
内存的容量和读写速度影响计算机性能。
- 外存储器:如硬盘、光盘、U盘等。
硬盘容量大、读写速度较快,是计算机主要的外存设备;光盘有CD、DVD等类型;U盘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键盘用于输入字符信息;鼠标用于操作图形界面;扫描仪用于将纸质文档转换为电子文档。
-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显示器用于显示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机有喷墨、激光等类型,用于打印文档;音箱用于输出声音。
- 软件系统。
-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等),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界面;语言处理程序,将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
- 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WPS等)、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视频播放软件(PotPlayer等)等,用于满足用户特定的需求。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大纲要求:1.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2.数制的概念,二、八、十及十六进制的表示及相互转换;3.计算机的数与编码,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字符、汉字的编码;4.计算机中信息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字长的概念;5.汉字常用的输入方法(熟练一种);了解汉字输入码(外码)、内码、字库的概念。
大纲知识点:(一)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1.计算机的发展史【熟记】第一台计算机的名称、诞生时间和地点;各代计算机的元器件。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的诞生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通常根据计算机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将计算机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分别称为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
2. 计算机的特点【熟记】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运行速度:每秒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
单位:MIPS(百万条指令/秒),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主频:2GHz的Pentium 4 运行速度为40亿次/秒,即4000MIPS。
一般来说主频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
2)计算精度高计算机的计算精度一般用字长来表示。
字长:指的是CPU一次能并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一般有8位、16位、32位、64 位等。
字长总是8的整数倍。
通常PC机的字长为16位(早期),32位,64 位。
3)存储能力强不仅可以把原始数据、中间结果、运算指令等信息存储,还可以存储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同时还可以保存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等信息资料。
硬盘:1956年9月IBM公司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只有区区的5MB 。
40GB、80GB、160GB、 320GB、1TB=1024GB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算术运算,同时也能进行各种逻辑运算,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计算机的逻辑判断能力是计算机智能化必备的基本条件。
全国计算机一级基础知识计算机一级基础知识涵盖了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以及计算机的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机一级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组成。
2.中央处理器(CPU):CPU是计算机的核心,负责执行程序指令和处理数据。
3.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地方,可以被CPU直接访问。
4.硬盘:硬盘主要用来存储大容量的数据,并可以长期保存。
5.显示器:显示器用来显示计算机处理的图像和文字等信息。
6.键盘和鼠标:键盘用来输入文本和命令,鼠标用来控制光标和选择操作。
二、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包括Windows、Mac OS、Linux等,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的,为用户提供各种功能的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游戏软件等。
3. 程序语言:程序语言是用来编写计算机程序的一种规范和语法,如C、Java、Python等。
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和约定,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HTTP、FTP等。
2.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方式,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形、树型等。
3.IP地址:IP地址是用来标记和识别网络中的计算机的唯一标识,分为IPv4和IPv6两种类型。
4.域名系统(DNS):域名系统是用来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系统,便于用户访问互联网上的各种网站。
5.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免受未经授权访问、破坏、窃取的行为,包括防火墙、加密技术、身份验证等。
四、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1.网页设计:网页设计是指制作并设计网页的过程,包括布局、图像处理、网站美化等。
2.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管理是指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维护和优化的工作,包括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全国计算机一级必背知识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的电子设备。
2. 计算机的分类:按照用途可以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按照体积可以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和嵌入式计算机。
3.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
4.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通过输入设备接收用户的指令和数据,经过中央处理器的处理后,输出结果到输出设备。
5. 计算机的存储单位:按照容量从小到大,依次是位、字节、千字节(KB)、兆字节(MB)、千兆字节(GB)、太字节(TB)等。
6. 计算机的进制:计算机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但常用的进制还有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7.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接口,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8.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通信的系统。
9. 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不受非法侵入、破坏和篡改的技术和措施。
二、计算机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界面等。
2.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Linux、Unix、macOS等。
3. 进程管理:进程是指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进程管理包括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和通信等。
4.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包括内存的分配、回收和保护等。
5. 文件系统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包括文件的创建、读写、删除和保护等。
6.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包括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7.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界面,包括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界面等。
三、计算机网络1. 网络的分类:按照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等。
2. 网络的拓扑结构: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计算机一级考试选择题知识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的,其诞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为了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
- B. 为了进行文字处理。
- C. 为了实现计算机网络通信。
- D. 为了实现人工智能。
- 答案:A。
- 解析:ENIAC诞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军事上弹道计算的需求,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复杂的弹道计算需要高速运算的工具,这推动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研制。
2.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代”的划分是根据计算机的()。
- A. 主要元器件。
- B. 运算速度。
- C. 应用范围。
- D. 功能。
- 答案:A。
- 解析:计算机的发展根据主要元器件划分为四代。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 以下关于计算机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A. 运算速度快。
- B. 计算精度高。
- C.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 D. 运行过程中不能自动连续进行,需人工干预。
- 答案:D。
- 解析: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逻辑判断能力等特点,并且计算机运行过程中能自动连续进行,不需要人工一直干预,只要程序正确,计算机可以按照程序自动执行任务。
4. 在计算机内部,数据是以()形式进行加工、处理和传送的。
- A. 二进制码。
- B. 八进制码。
- C. 十进制码。
- D. 十六进制码。
- 答案:A。
- 解析:在计算机内部,数据是以二进制码形式进行加工、处理和传送的。
因为计算机的电子元器件容易实现两种稳定状态,如电路的通和断,对应二进制的0和1。
5. 计算机中字节是常用单位,它的英文名字是()。
- A. bit.- B. byte.- C. bout.- D. baut.- 答案:B。
- 解析:字节的英文名字是byte,而bit是位,是计算机中表示信息的最小单位,1字节等于8位。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是ENIAC。
2.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使用的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
3.人们习惯于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所使用的主要元器件。
4.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
5.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军事和国防。
6.形成冯.诺伊曼计算机基本结构是在第一代计算机时代,编程采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7.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性能低,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元器件。
8.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元件是晶体管。
9.第二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大约为每秒几十万次。
10.计算机发展过程中,提出操作系统概念和开始出现鼠标,并作为输入设备是在第二代计算机的时代。
11.开创计算机处理文字和图形的新阶段是在第二代计算机的时代。
12.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电子器件为小规模集成电路。
13. 以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的第三代计算机出现的时间为1965-1970。
14. 出现分时操作系统和出现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是在第三代计算机的时代。
15. 第三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大约是每秒100万次。
16.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7.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属于计算机的第四代。
18.LSI的含义是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含义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9.现代计算机之所以能够自动、连续地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是因为具有存储程序的功能。
20.第四代计算机问世的标志是1971年,Intel推出微处理器4004。
21.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这种分类是依据处理数据的方式。
22.以数字量作为运算对象的计算机称为电子数字计算机。
23.用连续变化的模拟量作为运算量的计算机是电子模拟计算机。
24.既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模拟量,也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数字量的计算机是数模混合计算机。
25.将计算机分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两类的分类标准是计算机使用范围。
一级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硬件
1、中央处理机:中央处理机(CPU)是计算机系统的中枢,负责计算
机计算、控制和管理整个系统的运行,是一种微处理机,处理速度非常快,是现代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
2、主板:主板是一个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芯片组,也是系统资源
的集中管理和组合的重要基础,它主要由CPU、主存、芯片组等主要电路
构成。
3、磁盘:磁盘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储存介质,磁盘一般分为硬盘和
软盘,可以将大量的信息数据存储在磁盘上,以便随时使用。
4、内存:内存主要用来存储程序运行的信息与数据,提高计算机的
运算速度,分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等。
5、显示器:显示器是计算机上的输出设备,它是负责将计算机计算
出来的结果显示出来的,分为液晶显示器、彩色显示器等。
6、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中充当信息传输介质的
设备,它可以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输起来,它通常分为路由器、交
换机、网卡等。
二、计算机软件
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
计算机硬件的资源,还提供用户接口,操作系统也负责计算机网络的管理
和维护。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大纲要求:1.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2.数制的概念,二、八、十及十六进制的表示及相互转换;3.计算机的数与编码,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字符、汉字的编码;4.计算机中信息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字长的概念;5.汉字常用的输入方法(熟练一种);了解汉字输入码(外码)、内码、字库的概念。
大纲知识点:(一)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1.计算机的发展史【熟记】第一台计算机的名称、诞生时间和地点;各代计算机的元器件。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的诞生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通常根据计算机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将计算机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分别称为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
2. 计算机的特点【熟记】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运行速度:每秒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
单位:MIPS(百万条指令/秒),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主频:2GHz的Pentium 4 运行速度为40亿次/秒,即4000MIPS。
一般来说主频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
2)计算精度高计算机的计算精度一般用字长来表示。
字长:指的是CPU一次能并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字长总是8的整数倍。
一般有16位、32位、64位等。
通常PC机的字长为16位(早期)、32位、64位。
一般来说,字长越大,计算精度越高。
3)存储能力强不仅可以把原始数据、中间结果、运算指令等信息存储,还可以存储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同时还可以保存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等信息资料。
硬盘:1956年9月IBM公司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只有区区的5MB 。
40GB、80GB、160GB、 320GB、1TB=1024GB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算术运算,同时也能进行各种逻辑运算,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计算机的逻辑判断能力是计算机智能化必备的基本条件。
如果计算机不具备逻辑判断能力,那么计算机也就不能称之为计算机了。
因此,计算机的逻辑判断能力是计算机与其他计算装置的一个重要区别。
5)具有自动运行能力计算机是自动化的电子装置。
具有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在计算机的内部,操作运算都是自动进行的。
只要预先把处理要求,处理步骤,处理对象等必备元素存储在计算机系统内,计算机启动工作后就可以在无人参与的条件下自动完成预定的各种处理任务。
3. 计算机的分类1)按处理数据的形态分类按处理数据的类型不同,可将计算机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
数字计算机:处理以“0”、“1”表示的二进制数字。
运算精度高,储存量大,通用性好。
模拟计算机:处理的数据时连续的,运算速度快,但精度低,通用性差。
混合计算机:集数字、模拟计算机特点于一身2)按使用范围按计算机使用范围的大小,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专门为某种需求而制作,不能作他用。
效率高、精度高、速度快。
通用计算机:使用一般应用领域,即我们常说的“计算机”。
3)按性能分类依据计算机的主要性能(如字长、存储容量、运算速度、外部设备、允许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的用户多少和价格高低)来分类,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单片机和工作站。
这也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注意:计算机中的“巨型”,并非从外观、体积上衡量,主要是从性能方面定义的。
4. 计算机的应用【熟记】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能根据例子判断所属类型1)科学计算科学计算也称数值计算,主要解决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产生的大量数值计算问题。
这是计算机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
【应用实例】水利、农业方面的水利设施的设计计算;地球物理方面的气象预报、水文预报、大气环境的研究;生物遗传工程中核糖核酸和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晶体结构的研究;宇宙空间探索方面的人造卫星轨道计算、宇宙飞船的研制和制导;高能物理方面的分子、原子结构分析;可控热核反应的研究,反应堆得研究和控制。
2)信息处理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与科学计算不同,数据处理的数据虽然量大但计算方法简单。
【应用实例】医院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图书情报检索系统;生产管理系统;酒店事务管理系统。
3)过程控制过程控制又称实时控制,是指用计算机实时采集控制对象的数据,并加工分析处理后,按系统要求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
【应用实例】冶金车间的炉温、燃料控制;铁路车辆调度;民航飞机起降;导弹发射的自动控制,火箭发射及其运动轨迹的实时调整。
4)计算机辅助工程【熟记】CAD、CAM、CAI、CAT的含义,重点是CAD和CAM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Computer Aided Testing【应用实例】设计师运用CAD软件设计服装;电路板车间运用CAM将数百个配件准确、自动地装配到一起。
5)人工智能是指将人脑进行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公理体系、推理规则和备择策略集合存储在计算机中,然后让计算机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去自动求解。
这是目前计算机应用研究最前沿的一个学科。
主要应用在机器人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智能检索,比如医疗诊断、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方面。
(二)数制的概念,二、八、十及十六进制的表示及相互转换;【应用】熟练掌握各数制之间的转换(重点是十进制和二进制之间的互换)1.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用十进制数来表示数据,但是在计算机内部,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都是采用二进制数,主要原因是:①运算规则简单。
②适合逻辑运算。
二进制中的0和1正好分别表示逻辑代数中的假值(False)和真正(True)。
二进制数可用于代表逻辑值,容易实现逻辑运算。
③简单可行,容易实现,可降低硬件成本。
二进制数仅有0和1两个数码,可以用两种不同的稳定状态来表示,因此设计硬件时可以简化设计。
2. 各进制数主要以两种书写形式来区别:1)下标法:用()括住数字,在括号右下角标注进制数下标。
(101)10表示十进制数,(101)8表示八进制数,(101)2表示二进制数,(101)16表示十六进制数。
2)后缀法:用进制数的简称加在数的后面。
101D(D ecimal)表示十进制数,101O(O ctal)表示八进制数,101B(B inary)表示二进制数,101H(H ex)表示十六进制数。
十进制数可以省略下标或后缀。
注意:八进制的用后缀O表示,但是有的资料上为了与0(零)区别,也可以用Q表示。
注意:通过这个表格,可以快熟地对4种常用数制进行等值转化,这点在二进制和八进制及十六进制之间的转化中常常用到。
记忆的十进制和八进制时,注意前8位是相同的;记忆十进制和十六进制时注意前10位是相同的,十进制的“10”~“15”分别对应十六进制的“A”~“F”;记忆二进制与十进制时,从“0”开始,二进制由“0000”开始逐步加“1”。
(三)计算机的数与编码,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字符、汉字的编码;计算机使用的数据可分为两类:数值数据和字符数据(非数值数据)。
数值数据:用以表示量的大小、正负,如整数、小数等。
字符数据:用以表示一些字符、标记,如英文字母、数字、各种专用专用字符、标点、汉字、图形、声音等。
在计算机中,不仅数值数据用二进制数来表示的,字符数据,如各种字符和汉字也都用二进制数进行编码。
1. 西文字符的编码【理解】ASCII的编码规则所谓“编码”就是用二进制数来表示数据的代码。
微型计算机中普遍采用的字符编码为ASCII码。
ASCII码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该编码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作为国际通用的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是目前在微型机中普遍使用的字符编码。
标准ASCII码采用7位二进制数来表示一个字符。
但是微型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通常以字节(8个二进制位)为单位进行,因此ASCII码存储时,在最高位补0,构成一个字节,因而其编码范围为00000000B~01111111B(可以表示128个字符,其中包括:空格、数字、大小写英文字母及控制字符)。
每个ASCII码字符可按其二进制码值比较大小。
观察ASCII表可知:控制符<数字<大写字符<小写字母;其中数字有小及大、字母也是如此A/B/C……。
2. 汉字的编码【了解】国标码、汉字输入码、汉字内码、汉字字型码的概念汉字是中文的基本组成单位,为使计算机可以处理汉字,需要对汉字进行编码。
计算机进行汉字处理的过程实际上是各种汉字编码间的转换过程。
1)汉字信息交换码(国标码)由于汉字内码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之间使用汉字的内码来交换汉字信息可能导致失败。
为了便于各计算机系统之间能够准确无误地交换汉字信息,必须规定一种专门用于汉字信息交换的统一编码,这种编码称为汉字的交换码。
☞我国于1980年颁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简称国标码,其代号为GB2312―80。
☞GB2312―80标准规定:一个汉字用两个字节表示,每个字节只用低7位,最高位为0。
由于国际通用的ASCII码最高位也为0,因而国标码与其无法区分,因此,在计算机内部,汉字编码全部采用机内码表示,机内码就是将国标码两个字节的最高位设定为1。
这样就解决了与ASCII码的冲突,保持了中英文的良好兼容性。
汉字机内码是计算机系统内部存储、处理和传输汉字所使用的代码。
2)汉字输入码由于汉字的输入需要依靠键盘来完成,而标准的键盘不具备直接输入汉字的功能,为此,必须对汉字进行编码,即利用几个英文字母或数字的组合来表示一个汉字,这样的汉字码称为汉字输入码。
目前,已有的汉字输入码有几百种。
一般可以分为顺序码(流水码)、音码、形码、音形码等。
也有的分为音码和形码两大类。
音码类又分为:全拼、双拼、微软拼音、智能ABC 等;而形码类分为五笔字型法、郑码输入法等。
虽然每一种输入法对同一汉字的编码各不相同,但经过转换后,存储在计算机内的编码都是汉字机内码。
3)汉字字形码字形码是汉字笔画构成的图形编码,是为实现汉字输出而制定的。
每一个汉字的字形都必须预先存放在计算机内,一套汉字(如GB2312国标汉字字符集)的所有字符的形状描述信息集合在一起称为字形信息库,简称字库。
不同的字体,如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等对应不同的字库。
目前普遍使用的汉字字形码是用点阵方式表示的,常用的汉字字形点阵有16×16点阵、、32×32点阵、48×48点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