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常见疾病防治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3
妇科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妇科疾病是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对于女性来说,了解常见妇科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妇科疾病及其预防与治疗方法。
一、阴道炎的预防与治疗阴道炎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炎症,常见的症状包括阴道瘙痒、白带异常增多等。
预防阴道炎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使用过多香皂和阴道冲洗剂,同时要注意保持阴道的干燥。
治疗阴道炎可选用抗菌药物,如抗真菌药物、抗生素等,同时还可以选择局部消肿止痒的药物。
二、盆腔炎的预防与治疗盆腔炎是妇科疾病中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下腹疼痛、发热等。
预防盆腔炎的关键在于避免尖锐器械的直接接触,包括避免不洁性行为和在行人流手术时注意医师的操作规范。
治疗盆腔炎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同时根据病因可选用抗炎药物和消炎止痛药。
三、子宫肌瘤的预防与治疗子宫肌瘤是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发于中年女性。
预防子宫肌瘤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定期检查,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
治疗方面,一般采用观察和保守治疗的方法,如定期复查和避开滥用荷尔蒙药物,而对于症状明显或者肌瘤增大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四、宫颈糜烂的预防与治疗宫颈糜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白带增多、不规则出血等。
预防宫颈糜烂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性生活不洁,同时还要定期做宫颈涂片检查。
治疗宫颈糜烂一般采用局部药物治疗,如消炎杀菌药物等,对于复发性宫颈糜烂可考虑行电烧治疗。
五、乳腺增生的预防与治疗乳腺增生是指乳房组织的一种生理性增生变化,常见症状包括乳房胀痛、结节等。
预防乳腺增生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紧张。
治疗乳腺增生一般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如控制乳房刺激、服用中药调节内分泌等,对于乳腺增生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六、更年期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如潮热、情绪波动等。
慢性宫颈炎【症状】白带增多、发黄、有异味或夹杂血丝。
【诱发因素】机械性刺激损伤,如性生活,流产和分娩裂伤和细菌、病原体的侵袭。
【治疗】有症状则需治疗,具体方法要据不同病程分度来定。
【预防护理】1.定期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宫颈炎症,及时治疗。
预防宫颈癌。
2.采取避孕措施,降低人工流产、引产的发生率,减少人为创伤和细菌感染的机会。
3.凡月经周期过短,月经期持续较长者,应予积极治疗。
4.讲究性生活卫生,杜绝婚外性行为和避免经期性生活。
急性乳腺炎【概述】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多见于哺乳期妇女【症状】乳房胀痛,皮温高,压痛,乳房脓肿,有中毒症状。
【诱发因素】乳汁淤积,乳头皲裂,细菌入侵。
【预防护理】加强产前产后卫生宣传,指导产妇保护乳头,帮助哺乳妇女掌握正常的哺乳方法。
1.妊娠期经常用肥皂水或清水擦洗乳头,矫正乳头凹陷,及时处理乳头皲裂2.保持乳汁排出通畅,乳汁排空。
3.正确哺乳并加强婴儿口腔护理。
急性盆腔炎【概述】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包括子宫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
【症状体征】子宫及双附件有压痛,反跳痛、阴道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穹窿有明显触痛。
【诱发因素】产后或流产后,组织残留;经期不注意卫生,经期性生活等。
【预防护理】1.妇科检查,分娩,流产后,要注意清洁卫生。
2.经期和产后60天内,严禁性生活。
3.清洗外阴,勤换内裤,讲究性生活卫生,注意休息,调节情志,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附件炎【概述】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症状体征】下腹痛、腰骶酸、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白带增多,月经后加重及膀胱刺激症状。
【病理病因】内外逆行感染,宫腔操作,经期卫生不洁,性病等。
【治疗】如已患病,治疗要持之以恒,预防慢性感染。
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预防护理】1.注意经期、产后及性生活卫生;2.饮食宜富含维生素,增强抵抗能力3.配合医生彻底治疗,预防慢性感染4.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锻炼,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
妇科科普知识宣传一、妇科疾病概述妇科疾病是指女性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癌等。
这些疾病会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需要及时治疗。
二、常见妇科疾病1. 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问题之一,分为周期长或周期短两种情况。
常见的原因包括荷尔蒙失调、卵巢功能异常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2.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通常在40岁以上的女性中发生。
其主要原因是雌激素水平过高,可以引起月经过多和贫血等问题。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
3.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指在卵巢内形成的液体或固体结节,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
大多数卵巢囊肿是良性的,但也有可能是恶性的。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
4. 宫颈癌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常在30-50岁之间发生。
其主要原因是宫颈细胞发生异常变化,可以通过宫颈抹片筛查来早期发现。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三、预防妇科疾病1.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2. 健康饮食保持健康饮食可以降低患上某些妇科疾病的风险,如子宫肌瘤和乳腺增生等。
建议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乳制品等健康食品。
3. 锻炼身体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女性保持健康,并降低患上某些妇科疾病的风险,如乳腺增生和子宫肌瘤等。
4.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可以预防妇科感染,如阴道炎和盆腔炎等。
建议勤换内裤、勤洗澡,并避免使用过多的清洁剂。
四、妇科常识1. 月经期间不宜性生活月经期间女性身体较为虚弱,容易感染。
此外,月经期间子宫颈口张开,易受到细菌侵袭。
因此,建议在月经期间避免性生活。
2. 怀孕前进行妇科检查怀孕前进行妇科检查可以了解自身健康情况,并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妇科问题。
同时,也可以了解自己是否适合怀孕以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3. 产后恢复需要时间产后女性需要一定时间来恢复身体健康。
第1篇一、前言妇产科是医院中的重要科室,主要负责女性生殖系统的保健、诊断、治疗和手术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进步,妇产科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为广大女性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总结妇产科的常见知识,以提高大众对妇产科的认识。
二、妇产科常见疾病1. 妇科疾病(1)月经不调:月经周期、经量、经期等方面的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内分泌失调、生殖系统炎症等。
(2)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无症状,少数可引起月经不调、腹痛、腰酸等症状。
(3)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卵巢的良性肿瘤,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可能导致月经不调、腹痛、腰酸等症状。
(4)宫颈癌: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晚期表现为阴道出血、疼痛、分泌物异常等。
2. 产科疾病(1)妊娠高血压:妊娠高血压是孕妇在孕期或产褥期出现血压升高的疾病,可能导致胎儿发育不良、胎盘早剥、早产等并发症。
(2)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孕妇在孕期出现的血糖异常,可能导致胎儿巨大、胎儿畸形、早产等并发症。
(3)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是指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速度低于正常水平,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体重偏低、智力低下等。
三、妇产科保健知识1. 妇科保健(1)定期体检: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3)性健康教育:加强性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性传播疾病。
2. 产科保健(1)孕期保健: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
(2)孕期营养:孕妇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摄入,促进胎儿健康发育。
(3)孕期运动:适量进行孕期运动,有助于改善孕妇身体状况,降低孕期并发症风险。
四、结论妇产科疾病是女性常见疾病,了解妇产科常识有助于提高女性的健康意识,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掌握妇产科保健知识,有助于提高孕期生活质量,保障母婴健康。
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细菌感染与防治一、引言妇科疾病是妇女生殖系统常见的问题,其中细菌感染是导致许多妇科问题的常见原因。
细菌感染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不孕症等严重后果。
因此,及时了解和预防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细菌感染至关重要。
二、常见的细菌感染种类1. 阴道滴虫感染阴道滴虫感染是妇科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主要由滴虫引起。
滴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
患者往往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异常增多等症状。
防治该感染主要通过规范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乱用抗生素以及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2. 细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是由多种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妇科问题。
这些细菌包括放线杆菌等产气杆菌,目前认为芽胞杆菌也可能与细菌性阴道炎相关。
患者往往出现外阴瘙痒、灼热感、白带增多等不适症状。
防治该感染的关键是调整酸碱度,加强个人卫生和免疫力,并遵医嘱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3. 附件感染附件感染是指输卵管、卵巢和子宫周围组织的细菌感染,常见的引起因素包括陈旧性盆腔感染、流产手术或分娩后未能合理清除残留物等。
该感染关系到女性的生育能力和身体健康。
预防该感染需避免非规范流产手术、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并积极治愈其他盆腔感染。
三、细菌感染的防治方法1. 加强个人卫生正确清洗外阴是预防细菌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使用清水或温和无刺激性洗液进行局部清洁,并注意每次从前向后擦拭,以减少细菌进入阴道的可能。
此外,保持内裤的干燥和清洁,避免穿紧身衣物,也有助于预防感染。
2. 不乱用抗生素抗生素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但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正常菌群失调,并增加细菌耐药性。
因此,在没有医生指导下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
如果确实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其他疾病,应按照医嘱规定剂量、时间和周期进行使用。
3. 定期检查与治疗保持定期到妇科专科就诊,并进行常规检查是有效预防和及早发现细菌感染的重要步骤之一。
医生可以通过相关检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并为患者开具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妇产科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一、引言妇产科常见疾病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对女性的健康和生育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正确预防和治疗这些常见的妇产科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几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帮助女性维护健康、远离这些困扰。
二、宫颈癌的防治措施1.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通过宫颈抹片或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来筛查宫颈癌的发生情况。
建议女性开始性生活后每一到三年进行一次筛查,直至65岁。
2.接种HPV 疫苗:HPV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接种HPV 疫苗可显著降低感染 HPV 的风险,并提高预防宫颈癌的能力。
3.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坚持每天洗澡,保持外阴干净。
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情况和生活方式的合适护理产品,避免使用过多香皂或清洁剂。
三、子宫肌瘤的防治措施1.保持健康饮食:摄入丰富的纤维素和维生素,选择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食物。
限制肉类摄入量,并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预防子宫肌瘤。
2.规律运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跑步等。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脂肪堆积,提高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
3.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如超声检查、妇科B超等,以及通过血液检查监测激素水平。
及早发现子宫肌瘤的存在及其变化情况,并且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措施。
四、盆腔炎的防治措施1.避免不洁性行为:保持外部私处清洁干净,并避免与性伴侣进行不洁性行为。
使用避孕套可以降低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2.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应每天更换和清洗卫生巾,尽量避免使用带有香气或化学成分的护理用品。
患有盆腔炎的女性应常换内裤,并保持干净及通风的环境。
3.正确治疗肠道感染:肠道感染往往是盆腔炎的一种主要原因。
如出现腹泻、恶心等肠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4.修复受损组织:如果盆腔因手术、流产、分娩等原因导致损伤,及时修复受损组织是防治盆腔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五、乳腺增生的防治措施1.保持合理饮食:建议摄入足够的维生素E,如坚果、豆类以及植物油等富含维生素E 的食物。
妇科疾病的健康宣教妇科疾病的健康宣教一、前言疾病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而妇科疾病是女性特有的健康问题。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健康宣教文档,为女性朋友们提供相关知识,帮助预防和识别妇科疾病,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常见的妇科疾病1:子宫肌瘤1.1 定义1.2 症状1.3 防治方法2:卵巢囊肿2.1 定义2.2 症状2.3 防治方法3:宫颈炎3.1 定义3.2 症状3.3 防治方法4:阴道炎4.1 定义4.2 症状4.3 防治方法5:子宫内膜异位症5.1 定义5.2 症状5.3 防治方法6:月经失调6.1 定义6.2 症状6.3 防治方法三、妇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1:饮食保健1.1 注意均衡饮食1.2 控制糖分摄入1.3 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2:生活习惯2.1 定期洗澡2.2 坚持使用卫生护垫2.3 避免长时间使用紧身裤3:定期体检3.1 定期妇科检查3.2 自我观察和防范四、附件本文档附带如下附件:1:妇科疾病常见症状表2:妇科疾病预防指南手册3:健康饮食指南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妇科疾病:指影响女性生殖系统和性器官的各种疾病。
2:子宫肌瘤:子宫平滑肌发生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
3:卵巢囊肿:卵巢表面或内部形成的液体囊肿。
4:宫颈炎:宫颈组织发生炎症引起的疾病。
5:阴道炎:阴道黏膜发生炎症引起的疾病。
6: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分布在子宫外的病理状态。
7:月经失调:月经周期、经量或经期发生异常变化。
六、结语通过本文档的阅读,相信您已经对妇科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知道了一些预防和保健的方法。
坚持定期体检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将有助于您保持妇科健康。
妇女常见病防治总结近年来,妇女常见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加强对于妇女常见病的防治工作,以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妇女疾病,并提出预防和治疗的建议。
宫颈炎宫颈炎是一种宫颈黏膜的炎症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白带增多、异味等。
宫颈炎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因此预防感染是关键。
建议妇女定期进行宫颈涂片检查,及时了解自身情况并进行治疗。
此外,保持清洁、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等也是预防宫颈炎的重要方法。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育龄妇女。
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腹部肿块等。
对于子宫肌瘤的预防,建议妇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定期运动、均衡饮食等。
此外,避免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等荷尔蒙类药物也是防止子宫肌瘤发生的重要措施。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月经紊乱等。
预防卵巢囊肿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和规律的生活方式。
饮食方面,建议注意膳食营养平衡,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此外,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也能有效预防卵巢囊肿。
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一种乳腺组织异常增生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乳房胀痛、乳房肿块等。
预防乳腺增生的关键在于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合理安排生活规律。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特别是对于有乳腺增生家族史的妇女,更应该重视预防工作。
总结妇女常见病的防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饮食营养、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等。
此外,提高妇女健康意识,定期进行健康教育,也是预防和控制妇女常见病的重要手段。
希望以上的建议能够对妇女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妇科健康小常识一、妇科健康的重要性妇科健康对女性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妇科疾病的发生不仅会给女性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会对生育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保持妇科健康是每个女性应该重视的事情。
二、预防妇科疾病的方法1.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定期进行妇科体检是预防妇科疾病的重要方法。
通过妇科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各种妇科疾病的早期症状,有助于提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发展。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妇科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其次,要注意均衡饮食,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免疫力。
此外,要适度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避免过度洗涤和使用刺激性药物过度洗涤外阴会破坏自身的防御机制,容易导致感染。
因此,要避免频繁洗涤外阴,最好每天洗一次即可。
另外,使用刺激性药物如药用洗液、香皂等也应谨慎,以免刺激阴道黏膜,导致不适症状。
三、常见妇科疾病及其预防1.阴道炎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瘙痒、灼热感等。
预防阴道炎的方法包括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度洗涤、使用适当的护理产品、避免潮湿环境等。
2.宫颈炎宫颈炎是宫颈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白带异常增多、宫颈糜烂等。
预防宫颈炎的方法主要包括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性生活过频、正确使用避孕措施、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等。
3.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其症状包括经期过多、经期延长、腹痛等。
预防子宫肌瘤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肥胖、定期进行妇科体检等。
四、月经问题的注意事项1.月经量的变化月经量的变化可能是身体出现异常的信号,如月经过多、过少、间断等。
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找出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2.经期疼痛经期疼痛常见于女性,但如果疼痛过于剧烈,影响正常生活,就需要去医院检查是否有相关病因,并进行治疗。
3.经期卫生在经期,女性需要注意个人卫生,每天更换卫生巾,并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
妇科常见疾病防治常识
为增强女职工的自我保健意识,普及妇科保健知识,提高女职工健康水平,结合2010年学院女职工妇科体检结果,介绍两种常见妇科疾病的防治知识。
一、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Hysteromyoma)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
多发生于4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
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
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
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
本病确切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采取性激素或手术治疗,尚无其他理想疗法。
【临床表现】
1、早期肌瘤可无明显症状。
2、主要临床症状
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淋漓出血、继发贫血;平时常感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症。
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肌瘤患者分泌物可增多,粘膜下肌瘤合并感染时,分泌物为炎性排液,量多,有时呈血性。
肌瘤还可引起痛经和不孕,较大肌瘤往往压迫膀胱和直肠,而出现尿急、尿频、排尿及大便困难等症状。
【临床诊断】
1、病史: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下腹部包块史等。
2、妇科检查:发现子宫不规则增大或均匀性增大,如浆膜下肌瘤在子宫表面可扪及单个或数个结节状突起,质硬;粘膜下肌瘤有时可使宫口开大,并通过宫口触到宫腔内肌瘤的下端;如悬垂于阴道内,可看到瘤体并触摸到其蒂部。
3、辅助检查:较小的肌瘤,尤其是粘膜下肌瘤,仅靠妇科检查诊断比较困难。
B型超声可以较明确显示肌瘤大小及部位,是诊断子宫肌瘤主要手段之一。
【预防】
1、防止过度疲劳,经期尤须注意休息。
2、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食品。
3、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内裤宜宽大。
若白带过多,应注意随时冲洗外阴。
4、确诊为子宫肌瘤后,应每月到医院检查1次。
如肌瘤增大缓慢或未曾增大,可半年复查1次;如增大明显,则应考虑手术治疗,以免严重出血或压迫腹腔脏器。
5、避免再次怀孕。
患子宫肌瘤的妇女在做人工流产后,子宫恢复差,常会引起长时间出血或慢性生殖器炎症。
6、如果月经量过多,要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以防缺铁性贫血。
7、不要额外摄取雌激素,绝经以后尤应注意,以免子宫肌瘤长大。
8、需要保留生育能力而又必须手术治疗的,可采用肌瘤挖除术。
二、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
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也呈现低龄化。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
【临床表现】
1、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疼痛以乳房肿块处为主,亦可向患侧腋窝、胸胁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则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
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
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
2、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
肿块形状有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
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活动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
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
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经后肿块缩小变软。
3、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也有少者挤压乳头可见有血性溢液或者乳白色溢体溢出、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
4、月经失调:本病患者可出见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经。
5、情志改变: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防治】
1、心理调节
若缺乏对此病的正确认识而导致过度紧张、忧虑、悲伤,会加重内分泌失调,促使病情加重。
因此应解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注意保持家庭生活的和睦、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最大限度消除不利于乳腺健康的因素。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注意饮食
减少过多热量、咖啡因摄入,避免高脂肪膳食;不吃用雌激素喂养的鸡、牛肉等;多食水果、蔬菜、豆类、菌类,如黑木耳、香菇、芦笋、胡萝卜、西红柿等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食物。
30岁以上的女性应节制饮酒,尤其是在排卵期。
(2)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性生活和谐。
(3)佩戴合适的胸罩;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组织胺类、利尿剂、降压药、催眠药等。
(4)经常参加锻炼
据报道,每周坚持4小时以上的锻炼,可使患乳腺癌的危险几率减少30%左右。
(5)避免人流,产妇多喂奶,能防患于未然。
3、注意自我检查和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