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3份试卷]2020拉萨市名校高考化学统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57
拉萨市达标名校2020年高考四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硝酸铵(NH4NO3)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下列各组物质中肯定不可能是硝酸铵分解产物的是A.N2O、H2O B.N2、O2、H2O C.N2、HNO3、H2O D.NH3、NO、H22.依据Cd(Hg)+Hg2SO4=3Hg+Cd2++SO42-反应原理,设计出韦斯顿标准电池,其简易装置如图。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Cd2+向电极B移动B.电极A上发生反应Hg2SO4+2e-=2Hg+SO42-C.电极B上发生反应Cd(Hg)-4e-=Hg2++Cd2+D.反应中每生成a mol Hg转移3a mol电子3.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理小识》中“有硇水者,剪银块投之,则旋而为水”,其中“硇水”是指盐酸B.《天工开物》中“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其中“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玉兔二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其帆板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D.港珠澳大桥采用的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吊绳,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4.为模拟氨碱法制取纯碱的主要反应,设计在图所示装置。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先从b管通入NH3再从a管通入CO2B.先从a管通入CO2再从b管通入NH3C.反应一段时间广口瓶内有晶体析出D.c中装有碱石灰以吸收未反应的氨气5.下列有关我国最新科技成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北斗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B.国产飞机——C919使用的航空煤油可从石油中分馏得到C .高铁“复兴号”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有机非金属材料D .极地考查船“雪龙2号”船身上镀的锌层可减缓铁制船体遭受的腐蚀6.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为锂离子电池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44xLiFePO -xe xLi +xFePO −−→,放电工作示意图如图。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仪器甲乙丙中,分别依次加入下列各选项中所对应的试剂进行实验。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浓盐酸、高锰酸钾、浓硫酸,制取纯净的氯气B.浓盐酸、浓硫酸、浓硫酸,制取干燥的氯化氢气体C.稀硫酸、溶液X、澄清石灰水,检验溶液X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D.稀硫酸、碳酸钠、次氯酸钠,验证硫酸、碳酸、次氯酸的酸性强弱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二甲基丁烷的1H−NMR上有4个峰B.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C.有机物的一种芳香族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D.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与甲基相连的碳碳单键变活泼,被KMnO4氧化而断裂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氮元素只被氧化B.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属于自然固氮C.其它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D.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4.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每1molKClO3参加反应就有2mol电子转移B.ClO2是还原产物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D.KClO 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5.Bodensteins 研究反应H 2(g)+I 2(g)2HI(g) △H <0 ,温度为T 时,在两个体积均为1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测得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w (HI)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下表: 容器编号 起始物质t/min 0 20 40 60 80100 Ⅰ 0.5mol I 2、0.5mol H 2 w(HI)/% 0 50 68 76 80 80 Ⅱx mol HIw(HI)/%1009184818080研究发现上述反应中:v 正=k a •w(H 2)•w(I 2),v 逆=k b •w 2(HI),其中k a 、k b 为常数。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和Z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可有效灭杀新型冠状病毒,它的结构式为:。
向W的一种钠盐水溶液中通入YZ2气体,产生沉淀的质量m与通入YZ2气体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化物的熔点一定是:Y<Z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C.X、Y、Z三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化合物D.工业上常用热还原法冶炼单质W2.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2PbSO4+2H2O研读右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PbSO4+2H2O-2e-=PbO2+4H++SO42-H SO为0.2molB.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Ⅰ中消耗的24SO向c电极迁移C.K闭合时,Ⅱ中2-4D.K闭合一段时间后,Ⅱ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3.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K+、Mg2+、Al3+、Br-、OH-、CO32-、SO32-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样,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橙色;向橙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是( )A.取样,进行焰色反应B.取样,滴加酚酞溶液C.取样,加入足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D.取样,加入足量BaCl2溶液,再滴加紫色石蕊溶4.X、Y、Z、W是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元素在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W与Y位于同一主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W)>r(Z)>r(Y)>r(X)B.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D.Y与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化学键类型相同5.下列有关化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B.移液管吸取溶液后,应将其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C.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D.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时,可先将氯乙烷用硝酸进行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来检验,通过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来判断是否存在氯元素6.己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类目前所直接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B.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工燃料C.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无关D.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3.与二氧化硫反应时,下列物质作还原剂的是()A.溴B.硫化氢C.品红D.氢氧化钙4.已知反应①CO(g)+CuO(s)CO 2(g)+Cu(s)和反应②H2(g)+CuO(s)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c(CO2).c(Cu)/[c(CO).c(CuO)]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K1/K2C.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5.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代烃种类最多的是( )A.B.C.CH3CH2CH2CH3D.6.短周期元素A、B、C、D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C 的原子序数是A的2倍,下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 D > C >B B.非金属性:B>C>AC.最高正化合价:D >C > B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C>D7.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NH3被氧化为常见无毒物质。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疗上用浓度为95%的酒精杀菌消毒B.葡萄糖作为人类重要的能量来源,是由于它能发生水解C.石墨纤维和制医用口罩的聚丙烯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聚合硫酸铁[Fe2(OH)x(SO4)y]n是新型絮凝剂,可用来处理水中的悬浮物2.关于化合物2一呋喃甲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含有三种官能团C.分子式为C5H4O2D.所有原子一定不共平面3.反应2NO 2(g)N2O4(g) + 57 kJ,若保持气体总质量不变。
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浅,c深B.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C.b、c两点的平衡常数:K b=K cD.状态a通过升高温度可变成状态b4.氯仿(CHCl3)是一种有机合成原料,在光照下遇空气逐渐被氧化生成剧毒的光气(COCl2):2CHCl3+O2→2HCl +2COCl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HCl3分子和COCl2分子中,中心C原子均采用sp3杂化B.CHCl3属于极性分子C.上述反应涉及的元素中,元素原子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可形成直线形分子D.可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氯仿是否变质5.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数”的定义为:所加滴定剂与被滴定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
以0.1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同浓度某一元酸HA并绘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lg3=0.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应选择酚酞做指示剂B.根据y点坐标可以算得a的数值为3.5C.从x点到z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D.x点处的溶液中满足:c(HA)+c(H+)>c(A-)+c(OH-)6.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四大运营商颁发了5G商用牌照,揭示了我国5G元年的起点。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4年5月7日,天津某工程检测公司在进行探伤作业期间,一枚黄豆粒大小的放射源铱-192丢失,造成了严重的安全事故,图示是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克B.铱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77C.K2IrO3中Ir的化合价为+4D.生活中常用的铱金笔为纯净的铱单质2.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NaOH →Na++O2-+ H+B.H2O →H+ +OH-C.HClO ClO-+ H+D.CH3COONH4CH3COO- + NH4+3.根据如图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己略去) ()A.只有反应①②④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⑤说明该条件下铝可用于制熔点较高的金属C.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1D.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4.对于2A 2(g)+3B2(g)C(g)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B2)=0.6mol·L-1·s-1B.v(A2)=0.5mol·L-1·s-1C.v(C)=0.45mol·L-1·s-1D.v(B2)=2.4mol·L-1·min-15.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3(g)+NO(g)+NO2(g)2N2(g)+3H2O(g)Δ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6.食用醋中含有乙酸。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X、Y、Z、W、R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
X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m-n,W元素与Z元素同主族,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B.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熔沸点高C.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R>W>ZD.RY2、WY2通入BaCl2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2.“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下列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中“原子经济”要求的是A.nCH2=CH2B.CH4+2Cl2CH2Cl2+2HClC.Cl2+2NaOH===NaCl+NaClO+H2OD.3NO2+H2O===2HNO3+N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得到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D.要实现Fe2+→Fe3+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4.下列有关电离和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溶液中加入冰醋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B.升温,醋酸钠溶液的水解程度增大,c(OH-)增大,pH也增大C.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氨水混合后,溶液显中性,则水电离出的c(H+)为10-7 mol/LD.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H+)/c(CH3COO-)增大,n(H+)减小。
5.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
下列条件关于离子共存说法中正确的是C.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Ba2+、Cl-、Al3+D.d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K+、ClO-、Cl—6.下列能说明苯环对侧链的性质有影响的是A.甲苯在30℃时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B.甲苯能使热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C.甲苯在FeBr3催化下能与液溴反应D.1mol甲苯最多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7.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机化合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卤代烃C3H7Cl有三种同分异构体B.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C.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的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2.砷为第4周期第ⅤA族元素,根据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砷在通常情况下是固体B.可以存在-3、+3、+5等多种化合价C.As2O5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H3PO4弱D.AsH3的稳定性比PH3强3.苯环实际上不具有碳碳单键和双键的简单交替结构,下列均不可作为证据事实的一组是①苯的间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②苯的对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③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长度(即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的核间距离)均相等④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⑤苯能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⑥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②⑥D.②⑤⑥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绝大多数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5.下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池使LED灯发光的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为:Zn-2e-=Zn2+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C.Zn为负极,Cu为正极D.铜表面有气泡生成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O2(g)2SO3(g),已知反应进行到10秒时,SO2、O2、S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 mol、0.1 mol、0.2 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秒时,用O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s)B.当反应达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为0.4 molC.当SO2和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时,达到该反应限度D.向容器内充人SO2,可以提高反应速率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NH4Br的电子式:B.S2-的结构示意图:C.N2的结构式:N=ND.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 Cl8.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B.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KBrO3>KClO3>Cl2>Br2C.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③中l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9.下列有关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分子中只有共价健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非金属元素不能组成离子化合物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10.下列关于甲烷和苯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烷和苯均属于烃B.苯的分子结构中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现象C.甲烷和苯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苯在空气中燃烧时有浓烟生成11.化学能可与热能、电能等相互转化。
拉萨市达标名校2020年高考二月调研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常温下用0.1mol/L NaOH 溶液滴定40mL 0.1mol/LH 2SO 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Ka 2(H 2SO 3)的数量级为10-8B .若滴定到第一反应终点,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C .图中Y 点对应的溶液中:3c(SO 32-)=c(Na +)+c(H +)-c(OH -)D .图中Z 点对应的溶液中:c(Na +)>c(SO 32-)>c(HSO 3-)>c(OH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mol 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molCH 3CH 2OH 和2molCO 2B .苯的结构简式为,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相同物质的量的乙烯与乙醇分别在足量的O 2中完全燃烧,消耗O 2的物质的量相同D .乙烯和植物油都能使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不同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B .将SO 2通入2BaCl 溶液可生成3BaSO 沉淀C .将CO 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D .将NH 3通入热的CuSO 4溶液中能使Cu 2+还原成Cu4.高铁酸钾(K 2FeO 4)是一种兼具净水和消毒功能的可溶性盐,可发生如下反应:2K 2FeO 4+16HCl→4KCl+2FeCl 3+8H 2 O+3Q↑,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产物QB .K 2FeO 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 2FeO 4→2K ++Fe 6++4O 2一C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D .反应中涉及的物质中有5种为电解质5.以物质a 为原料,制备物质d(金刚烷)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关于以上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a最多有10个原子共平面B.物质b的分子式为C10H14C.物质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物质d与物质c互为同分异构体6.已知:CH3C≡CH+CO+CH3OH M,N+CH3OH M+H2O。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和歙砚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制造毛笔时,将动物毫毛进行碱洗脱脂是为了增强笔头的吸水性B .徽墨的主要成分是性质稳定的焦炭,故水墨字画能较长久地保存C .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碳纤维,其制造工艺促进了我国造纸术的发展D .歙砚材质组云母的化学式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22232K O 4H O 4AI O 8SiO ⋅⋅⋅ 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待装溶液润洗B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酸性气体C .在装置甲中放入MnO 2和浓盐酸加热制备氯气D .用装置乙分离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3.常温下,用0.10mol·L -1盐酸分别滴定20.00 mL 浓度均为0.10 mol·L -1CH 3COONa 溶液和NaCN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忽略体积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点②等于点③B.点①所示溶液中:c(CN-)+c(HCN)﹤2c(Cl-)C.点②所示溶液中:c(Na+)> c(Cl-)> c(CH3COO-)>c(CH3COOH)D.点④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H+)>0.10mol·L-1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乙酸中含有的碳碳单键总数为2N AB.常温下,46 g NO2气体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C.1 mol氖气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N AD.0.1 L0.1 mol· L-1 MgCl2溶液中的Mg2+数目为0. 01N A5.H2与碱金属等单质在较高温度下可以化合形成离子型金属氢化物,如NaH、LiH等,它们具有极强的还原性,也是良好的野外生氢剂(NaH+H2O=NaOH+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氢化物具有强还原性的原因是其中的氢元素为-l价B.NaH的电子式可表示为Na+[:H]-C.NaAlH4与水反应:NaAlH4+H2O=NaOH+Al(OH)3+H2↑D.工业上用有效氢含量衡量含氢还原剂的供氢能力,有效氢指单位质量(克)的含氢还原剂的还原能力相当于多少克氢气的还原能力。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98%浓硫酸配制500mL 2mol/L 稀硫酸,下列操作使所配制浓度偏高的是 A .量取浓硫酸时俯视量筒的刻度线 B .定容时仰视500mL 容量瓶的刻度线 C .量取硫酸后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D .摇匀后滴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2.用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 氮气与3mol 氢气反应,生成的氨分子数目为2N A B .1.0mol•L -1Na 2SO 3水溶液中含有的硫原子数目为N AC .电解饱和食盐水,当阳极产生11.2LH 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 .常温下,3L0.1mol•L -1FeCl 3溶液所含Fe 3+数目小于0.3N A3.2017年5月9日,我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等单位正式发布115号等4种人工合成的新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115号元素名称为“镆”,符号为Mc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Mc 的最低负化合价为-3 B .Mc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式为Mc 2O 5 C .288115Mc 的中子数为115D .通过化学反应可使288115Mc 转化为290115Mc4.用类推的方法可能会得出错误结论,因此推出的结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
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A .Na 失火不能用2CO 灭火,K 失火也不能用2CO 灭火B .工业上电解熔融2MgCl 制取金属镁,也可以用电解熔融3AlCl 的方法制取金属铝C .Al 与S 直接化合可以得到23,Al S Fe 与S 直接化合也可以得到23Fe SD .34Fe O 可以写成2334,FeO Fe O Pb O ⋅也可写成23PbO Pb O ⋅ 5.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电解CuCl 2溶液:CuCl 2=Cu 2++2Cl - B .Mg 和Cl 形成离子键的过程:C .向Al 2(SO 4)3溶液中滴加Na 2CO 3溶液:2Al 3++3CO 32-=Al 2(CO 3)3↓D .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CH 3COOH+C 2H 518OH浓硫酸ΔCH 3CO 18OC 2H 5+H 2O6.中学常见的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b→c+d+H 2O (未配平,条件略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a 是铁,b 是稀硝酸(过量),且a 可溶于c 溶液中。
则a 与b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4H ++NO 3-=Fe 3++NO↑+2H 2OB .若c,d 均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将混合气体通入溴水中,橙色褪去,其褪色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SO42-+2Br-C.若c是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呈弱碱性。
在标准状况下用排空气法收集c气体得平均摩尔质量为20g·mo1-1的混合气体进行喷泉实验。
假设溶质不扩散,实验完成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56mo1·L-1D.若a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c、d均为钠盐,参加反应的a、b物质的量之比为4:5,则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CO2+5OH-=CO32+3HCO3-+H2O7.测定溶液电导率的变化是定量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规律的一种方法,溶液电导率越大其导电能力越强。
室温下,用0.100mol•L-1的NH3•H2O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0mol•L-1HCl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所得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点溶液:pH最大B.溶液温度:①高于②C.③点溶液中:c(Cl-)>c(CH3COO-)D.②点溶液中:c(NH4+)+c(NH3•H2O)>c(CH3COOH)+c(CH3COO-)8.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Y元素在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甲、乙分别是元素Y、Z的单质;丙、丁、戊是由W、X、Y、Z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下丁为液态;戊为酸性气体,常温下0.01mol·L-1戊溶液的pH大于2。
上述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WB.W、X、Y、Z不可能同存于一种离子化合物中C.W和Ⅹ形成的化合物既可能含有极性键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D.比较X、Z非金属性强弱时,可比较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9.氢键是强极性键上的氢原子与电负性很大且含孤电子对的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
下列事实与氢键无关的是()A.相同压强下H2O的沸点高于HF的沸点B.一定条件下,NH3与BF3可以形成NH3·BF3C.羊毛制品水洗再晒干后变形D.H2O和CH3COCH3的结构和极性并不相似,但两者能完全互溶10.下列物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A.乙二醇——抗冻剂B.NaCl——制纯碱C.Al2O3——焊接钢轨D.甲苯——制炸药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同主族,W的简单氢化物与Z的单质混合在光照下反应,气体颜色不断变浅,瓶壁上有油状液滴,X的简单氢化物与Z的氢化物相遇会产生白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烟”晶体中只含共价键B.四种元素中,Z的原子半径最大C.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D.W的含氧酸的酸性一定比Z的弱12.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 的11B中,含有A0.6N个中子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A0.1N个H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A0.6N个CO2分子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 PCl5(g),增加A2N个P-Cl键1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B.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CO2的电子式:D.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符号18 17Cl14.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有一定的连接方式,某分子可用球棍模型表示如图,A的原子半径最小,C、D位于同周期,D的常见单质常温下为气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素异形体数目最多2种B.A与C不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C.通过含氧酸酸性可以比较元素B和C的非金属性D.C与D形成的阴离子CD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15.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室温下,下列关于1 L 0.1 mol/L FeCl3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含有的Fe3+离子数目为0.1N AB.加入Cu 粉,转移电子数目为0.1N AC.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OH-) 减小D.加入0. 15 mol NaOH 后,3c(Fe3+)+c(H+) = c(Na+) + c(OH-)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与FeCl3·6H2O反应产物。
(查阅资料)FeCl3是一种共价化合物,熔点306℃,沸点315℃。
实验编号操作现象实验 1按上图所示,加热A中MnO2与FeCl3·6H2O混合物①试管A中固体部分变液态,上方出现白雾②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③试管B中KI-淀粉溶液变蓝实验 2把A中的混合物换为FeCl3·6H2O,B中溶液换为KSCN溶液,加热。
A中固体部分变液态,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B中KSCN溶液变红(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表:(问题讨论)(1)实验前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和实验2产生的白雾是_______(填化学式)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小液滴。
(3)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2中黄色气体使KI-淀粉溶液变蓝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
(4)为确认黄色气体中含有Cl2,学习小组将实验1中试管B内KI-淀粉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发现B中溶液呈橙色,经检验无Fe2+,说明黄色气体中含有Cl2。
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Fe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NaBr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5)实验1充分加热后,若反应中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氯元素质量之比为1:2,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该学习小组认为实验1中溶液变蓝,也可能是酸性条件下,I-被空气氧化所致,可以先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以排除O2的干扰。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7.阿司匹林(化合物L)是人们熟知的解热镇痛药物。
一种长效、缓释阿司匹林(化合物P)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一定条件已知:①HC≡CH+RCOOH−−−−→−−→RCOOR”+R’OH(R、R’、R”代表烃基)②RCOOR’+R”OH+HΔ请回答:(1)A中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E→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H是芳香族化合物。
在一定条件下2B → K + H2O,K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
J→L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L在体内可较快转化为具有药效的J,而化合物P与L相比,在体内能缓慢持续释放J。
①血液中J浓度过高能使人中毒,可静脉滴注NaHCO3溶液解毒。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NaHCO3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P中的酯基在体内可缓慢水解,逐渐释放出Jb.P在体内的水解产物中没有高分子化合物c.将小分子药物引入到高分子中可以实现药物的缓释功能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18.工业、上常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钛酸亚铁,不溶于水)、Fe2O3及少量SiO2杂质]作原料,制取二氧化钛及铁红,其生产流程如图:已知:TiO2+易水解,只能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
回答下列问题:(1)钛铁矿用硫酸溶解时,过滤所得滤渣的成分是__(填化学式)。
(2)从溶液B中得到FeSO4·7H2O晶体的操作是__、过滤、洗涤、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