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第四单元备课教学导案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13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201 年—201 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 年月日第周星期
《乡愁》教案
201 年—201 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 年月日第周星期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
201 年—201 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 年月日第周星期
[思路点拨]
对这首诗不宜讲得过多,引导学生多朗读,在朗读中体味诗意;抓住“我为少男少女们歌。
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希望”。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
[练习举隅]
1、熟读这首诗。
2、十五六岁的你,正值花季人生。
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这首诗后的感受,以“青春的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或小诗。
《纸船》教案
201 年—201 年学年度第一学期201 年月日第周星期。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以下是作者初一频道为大家提供的《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相干推荐:七年级语文练习册答案|七年级数学练习册答案|初一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七年级语文作业本答案|七年级数学作业本答案教学目标:品析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教学重难点:品析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连续走进《安塞腰鼓》,感受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二、目标展现1.品析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品味语言,感知美点。
三、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就课文的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用“______好,好在______”的句式扼要评述文章美点。
(在文中画出相干的语句,将你的知道批注到书上。
(8分钟后看谁完成的好)学生自学,教师巡查指导。
交换研讨学生发言,教师归结:(1)词语方面如“茂腾腾”好,好在简洁传神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情奔放。
“忘情了,没命了”好,好在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气力喷涌不可遏止的情形。
(2)句式方面:铿锵短句的运用好,好在营建了激越的气氛。
如“愈捶愈烈”“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等。
(3)写法修辞方面:综合运用排比和反复的手法好,好在增强气势,充分表现了生命和气力喷薄而出的神韵。
对照的手法好,好在以水乡比照高原的气力之美。
(4)结构方面: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复叠咏叹好,好在使通篇散文具有情势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
四、课堂小结学生小结本文的美点等五、综合训练1.积存文章中的杰出语句。
2.仿写: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他震动着你,炙烤着你,要挟着你。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得主题就是“修身正己”,这个单元,这些课文,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其中编排了三篇教读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短文两篇》,一篇略读课文《最苦与最乐》与一个习作及一个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1、本单元主要学习略读得方法。
2、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得特点后,就可以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得文章。
3、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得大意。
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得目得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她部分得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
4、注意在阅读文章得基础上,对内容与表达有自己得心得。
【教学重难点】重点:主要学习略读得方法。
难点:注意在阅读文章得基础上,对内容与表达有自己得心得。
【学法指导】1、略读法。
略读就是一种粗略读书得方法。
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得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
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得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瞧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得。
2、感悟法。
理解课文内容时,可结合自己得人生经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文中哲理,同时注意学习课文得表达技巧。
3、探究法。
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运用小组交流检测等方法,鼓励学生讨论、探讨。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得能力,老师做适时点拨。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得语句;3、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过程与方法】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得叶圣陶先生得过人品性;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得刻画方法;3、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得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得品德。
教学重点: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
教学难点:理清全文思路,赏析精彩语段。
教学方法设计:注重学法指导,朗读品析,丰富积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著名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得名言,也就是她教学生涯得最好写照。
教师必备:七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本篇文章所涉及的教学设计为七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下面我将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学生需求,为大家详细介绍课程设计。
一、学情分析本次教学的内容为《孔乙己》、《共产党宣言》、《竹石》、《二月》四篇课文的复习。
此次教学的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过这些课文,但对于课文的理解和鉴赏还不是很深入。
因此,本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提高鉴赏能力,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含义,感受作品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阅读水平;(2)学习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增强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思考、质疑、探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创设思维导图、企业家模拟、情景模拟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深入互动。
3.情感态度目标(1)强调教育价值,引发学生对人民英雄主义的情感共鸣;(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引导学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三、教学内容(1)《孔乙己》:通过对人民英雄主义的诠释,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精神追求和道德态度。
(2)《共产党宣言》: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共产主义思想的本质和优越性。
(3)《竹石》: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妙。
(4)《二月》:通过这首唐诗,引导学生借助审美体验,理解和感知唐诗的意境和韵味。
四、教学流程1.课前导入本单元语文教案在课前导入部分采用了情景仿真的教学过程,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2.教学过程(1)课本阅读理解教学学生首先通过课本阅读理解,对四篇文章进行深入阅读,并通过阅读理解练习来巩固已经掌握的语言能力。
(2)课外阅读辅助教学此部分教学采用divide conquer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一篇经典小说或诗歌,并通过课堂上的分享讲解,让同学们更深入的了解革命文学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精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4第四单元备课教案精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4第四单元备课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描述自己的笔友并分享对方的喜好和爱好。
-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 引导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研究如何描述自己的笔友的外貌特征、爱好和喜欢的事物。
-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描述自己的笔友。
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问题:“Do you have a pen pal?”,并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关于笔友的图片和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笔友的外貌和喜好。
帮助学生理解并记住关键词汇。
对话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描述各自的笔友。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向小组成员介绍他们的笔友并分享对方的喜好和爱好。
教师在此过程中积极引导和纠正学生的语言使用。
听力训练(15分钟)播放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在练册上填空。
教师可以随机抽问学生并进行评价。
练与拓展(20分钟)1. 学生自己撰写一篇关于自己的笔友的短文,并向同组成员分享。
2. 邀请几个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短文,并给予评价和鼓励。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封书信给自己的笔友,介绍自己的研究情况和最喜欢的活动。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在课后与自己的笔友进行邮件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
- 提供额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关于笔友的故事,并进行相关练。
-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一份关于笔友的海报或简介。
阅读经典、传承美德、修身正己、净化心灵——部编语文七(下)第四单元单元整合备课设计单元设计理念部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1+X的阅读教学理念,标志着语文教学进入一个“整合”时代,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既是部编语文教材编排特征的需要,更是学生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单元整合”是“群文阅读”最直接的形式之一,师生通过阅读群文,将单元主题进一步聚焦和拓展,为学生创设“大语文”观,构建生动活泼、开放自由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全面的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以期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重点字词和重点语句的含义,背诵文言文。
2学习课文,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3理解并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4.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5.学习选材的方法,体会选材对于写作的意义。
6.练习略读方法,拓展课外阅读。
教学准备:1.自主预习单;2.单元过关作业;3.教学课件;4.1+X类文整合阅读。
课时安排:略读方法指导课 1课时单元导读课1课时感受中华美德整合 2课时选材布局整合课 2课时文本拓展读写课2课时单元整理课 2课时习作指导课 2课时综合性学习 2课时合计14课时略读方法指导课【教学目标】掌握略读方法,指导学生运用具体速读方法阅读。
【教学流程】一、方法指导——略读,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的阅读方式。
不指读、需默读、可扫读,每分钟约400字。
快速且大量的阅读是增进快速思考力的最佳方式,可以培养专注力。
文章略读三步骤:1、快速浏览2、圈出重点3、重览重点略读法的基本操作: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启示。
主题就是材料当中的主要介绍对象;处境就是主体面临的问题或者他的身份;做法是指他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解决;结果是好是坏;最后从中找到启示。
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4单元教案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 学会不同工作的英文表达方式。
2. 了解同学父母的工作。
3. 学会简单的介绍自己将来的理想。
教学导向:重点词汇:teacher, nurse, engineer, manager, air hostess, lawyer, doctor, clerk, reporter, police重点句型:1.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She is a teacher.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He is an engineer.2. What do you want to be? I want to be a teacher.What does she want to be? She wants to be a singer.本节课流程图教学板块设计Task 1:Know the names of the different jobs目的: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完成本单元的新单词的导入,通过提供给学生对于不同工作的具体描述,让学生猜出工作的名称,这样为整节课任务的完成奠定最基本的词汇基础。
在做猜谜游戏时学生能够做到精神集中,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准备:教师需要准备关于teacher, nurse, engineer, manager, air hostess, lawyer, doctor, clerk, reporter, police等工作的具体文字描述。
课堂学生活动:1. 教师向每个小组发放一份关于工作的描述,竞赛看那个小组最先猜出答案,并将本组的谜语提供给全班,让其他组竞猜,这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并对同学年的谜语加以思考。
此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通过谜语来猜测工作的名称,猜对者给小组加分。
The riddles supplied by the teacher:1) I work in the hospital every day. My work is very hard but also very important. The doctors and patients need my help. I help the doctor and look after the patients. I always wear white clothes. People call us “angels in white”.2) I drive a car every day, but the car is not mine. There are many people sitting in my car every day. After they go out of the car, they must pay me money.3) My job is very difficult but interesting. I help people on the court. If I succeed I will get lots of money, but if I fail, I get no money.4) I am very proud of my job. Because I am like your mother.I will tell you what is right and what is wrong. Sometimes I am very strict.5) I work outside; I am very busy because there are many letters in my bag, and I must give the letters to different people.6) I work in a restaurant and I always carry some fruits and dishes. I often ask people: What would you like? I am really very busy.2. 在所有单词导入后,以小组为单位,将所有单词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如:适合男人的工作,适合女人的工作等,通过这项活动,学生能将所学单词落到笔头上,同时是对所学单词的又一次巩固,而且不同的组有不同的分类原则,开发了同学无限的想象空间。
第四单元单元导学1.语言运用:积累本单元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形成个体的言语体验,并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
2.思维发展:能够在比较阅读中,提炼总结出写人叙事散文在拟题、选材、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并将总结出来的阅读经验运用到写作中去。
3.审美鉴赏:让学生运用略读的读书方法,把握本单元文章的大意,并在欣赏和评析本单元文章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4.文化传承:以叶圣陶、梁启超、周敦颐等人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追求为标杆,汲取精神力量,加强个人修养和行为规范,确定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1.使用圈点勾画法画出课文中简洁生动、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2.理清文章思路,绘制出结构图,并能完整、准确地复述出课文故事。
1.能够在比较阅读中,提炼总结出写人叙事散文在拟题、选材、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并将总结出来的阅读经验运用到写作中去。
2.让学生运用略读的读书方法,把握本单元文章的大意,并在欣赏和评析本单元文章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阅读这些课文,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人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老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表达了作者对德行高远者的追思景仰。
《驿路梨花》是一篇小说,讲述了人们学习雷锋精神,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感人故事,赞颂了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美好品德。
《最苦与最乐》是一篇议论文,作者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短文两篇》是两篇文言文,《陋室铭》通过对陋室的吟咏,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通过歌颂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精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精选了7篇文章,分别是《土地的誓言》、《长城谣》、《石油的传来》、《学会合作》、《宋庆龄和她的保姆》、《童年的发现》、《杨修之死》。
这些文章既有文学作品,也有科普知识,既有历史故事,也有人物传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历史、科普等不同文体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文章,学生可能会存在阅读障碍,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另外,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对文章的主题和思想有深入的理解。
2.能够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3.能够提高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对不同文体的文章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4.能够提高写作能力,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对文章的主题和思想有深入的理解。
2.难点:对一些较难理解的文章,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如何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好课文的相关材料,包括课文原文、教学PPT、教学案例等。
2.准备好相关的学习资料,包括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
3.准备好课堂讨论的问题和练习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