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A卷 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0.51 KB
- 文档页数:5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模拟试卷A 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与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 )。
A 、引导性 B 、简捷性C 、直接性D 、实践性2、西方教育史上,提出 “ 泛智教育 ” 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作出系统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
A 柏拉图的《理想国》B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C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3、按照学习结果,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态度、智慧技能、动作技能和( )五大类。
A .控制力 B .组织技能 C .适应能力 D .认知策略4、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人,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
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5、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画示意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促进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学生采用的这种学习策略是( )。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监控策略D.组织策略6、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
A 、场依存型教师资格考试B 、发散型C 、冲动型D 、沉思型7、“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一种思维?( )。
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动作思维 D.集中思维8、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准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 )。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19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能力测试试题A 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格言、箴言作为座右铭以自励、自律,使其获得教益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个人修养法C.环境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2、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课堂管理能够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并促使学生行为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这说明课堂管理具有( )。
A.维持功能 B.缓冲功能 C.发展功能 D.解释功能3、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形课程4、通过对狗等动物的训练研究,提出条件反射学说的著名学者是( )。
A .桑戴克 B .斯金纳 C .华生 D .巴甫洛夫5、韩波进入中学后,经常独立思考“我是谁” ,未来从事何种职业,在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等问题,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韩韩波的人格发展处于( )。
A.主动对内疚阶段B.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C.自我整合阶段D.自主对羞耻和疑虑阶段6、保加利亚学者罗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利用联想、情境、音乐等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是( )。
A.纲要信号教学法 B.探究发现教学法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7、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 、《学记》 B 、《孟子》C 、《论语》D 、《中庸》8、流程图和模式图属于( )。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基本策略9、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19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模拟试卷A 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行动研究法2、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3、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新学期伊始,高一化学课李老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试,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有关能力。
这种考试属于(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4、成人与幼儿对一幅画的知觉有明显差异,幼儿只会看到这幅画的主要构成,而成人看到的画面意义。
这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
A.理解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5、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
A 、教学认知能力 B 、教学操作能力 C 、自我反省能力D 、教学监控能力6、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是( )。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C.社会课程论D.要素课程论7、陈冬看到自己最好的朋友因为学习成绩优异收到校长的亲自嘉奖后,也考试加倍努力学 习,力争职得优异成绩。
这种强化属于( )。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内部强化8、可以看作尝试错误说的动机原则的规律是( )。
A .准备律 B .练习律 C .效果律 D .泛化律9、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能力测试试卷A 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江金当了一段时间教师后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教学的基本要素,此时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教好每一堂课。
按照福勒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江金处于( )。
A 、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学生阶段C 、关注情境阶段D 、关注自我阶段2、教师不能满足“授之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强调教学应重视( )。
A.传授知识 B.发展能力 C.培养个性 D.形成品德3、在意义学习中,新学习的观点是原有观点的上位观点的学习被称作( )。
A.综合学习 B.并列学习 c.类属学习 D.总括学习4、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比奈 B.推孟 C.韦克斯勒 D.高尔顿5、蔡元培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实质上是美育的( )的代表。
A.直接功能 B.间接功能 C.附带功能 D.超越性功能6、在一次心理健康培训班教学测验中,关于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员们的答案不一,共有四种。
其中,正确的是( )。
A 、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B 、学会调节和学会适应C 、学会调适和寻求健康D 、适应学习和适应社会 7、教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
A.教学监控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教学认知能力 D.教学反思能力8、布鲁纳提出的学习过程包括获得、转化和( )。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19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练习试卷A 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下大雨的时候,小王被雨淋到,他迅速跑回家,发现自己并没有淋得很湿。
以后,每当下雨小王都跑得很快。
这是( )。
A .条件反射 B .逃避条件作用 C .回避条件作用 D .顿悟2、经验丰富的李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兼顾管板同学的活动,谁认真听讲,谁玩手机,谁看课外书,她都一清二楚,这主要体现理科李老师的那种心理品质?( )。
A.思维品质 B.注意品质 C.意志品质 D.个性品质3、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标志是( )。
A 、确保学生的独立地位 B 、维持正常课程秩序 C 、维护教师的中心地位 D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奥苏伯尔提出能够通过设计一种引导性的材料来提升有意义学习的效果,这个材料被称作( )。
A.学习动机 B.先行组织者 C.认知结构 D.学习迁移5、教师不能满足“授之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强调教学应重视( )。
A.传授知识 B.发展能力 C.培养个性D.形成品德6、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人,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
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7、在一次心理健康培训班教学测验中,关于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员们的答案不一,共有四种。
其中,正确的是( )。
A 、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B 、学会调节和学会适应C 、学会调适和寻求健康D 、适应学习和适应社会8、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都不予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19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A 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认为新的知识经验是从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来的理论流派是( )。
A .人本主义心理学 B .认知心理学 C .建构主义心理学 D .发展心理学2、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学过程》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3、在对学生李刚网络成瘾的干预中,老师要求在手腕上套一根橡皮筋,一旦感觉自己想上网就用力拉皮筋弹自己,这位老师所要求的方法称为( )。
A 、强化干预法 B 、厌恶干预法C 、转移注意力D 、延迟满足法4、小蕊每次看到长长细细的物体,就会觉得它们特别像蛇,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害怕,全身发凉,手心出汗,不敢靠近。
小蕊的症状属于( )。
A.强迫症 B.恐惧症 C.抑郁症 D.焦虑症5、按照学习结果,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态度、智慧技能、动作技能和( )五大类。
A .控制力 B .组织技能C .适应能力D .认知策略6、一般来说,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
A 生产力发展水平 B 政治经济制度 C 人口数量和质量 D 社会意识形态7、“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实质上忽视了人的( )。
A .生理健康 B .生理卫生 C .心理健康 D .身体健康8、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这体现了教育的( )。
A 、永恒性 B 、历史性 C 、继承性 D 、生产性 9、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 ). A 、历史性 B 、阶段性C 、社会生产性D 、相对独立性10、对于教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B 、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C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D 、优秀教师进行教学时不需要教材11、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将系统论的方法引入教育改革,提出的教育理论是( )。
A.教学过程主义教学理论B.最近发展区理论C.建构主义教学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12、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是( )。
A .外部强化B .自我强化C .替代强化D .积极强化13、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14、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讲授法C.演示法D.谈话法15、上初中以来,刘俊突然好像不认识自己了,“我到底是谁?”“我将来做什么呢?”这类问题常常困扰着他。
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亲密对孤独B.勤奋对自卑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信任对不信任16、加涅认为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是()。
A.形成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B.信息加工的过程C.构造“完形”的过程D.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17、我国近代教育,对封建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等改革始于()。
A、明朝末期B、清朝初期C、清朝末期D、民国初期18、学校课程通常以()的形式出现。
A.选修课程B.必修课程C.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19、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标志是()。
A、确保学生的独立地位B、维持正常课程秩序C、维护教师的中心地位D、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0、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B、《孟子》C、《论语》D、《中庸》2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
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3、直接检验方式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方式。
4、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说服教育法有哪些要求?2、简述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
3、简述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
4、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王某是中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经常受到班主任张老师的批评。
后来王某发奋努力、刻苦学习,终于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单科第一的好成绩,但是张老师在成绩公布的那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王某的成绩,怀疑其抄袭。
请用相关知识分析该班主任的行为。
他应如何对王某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2、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曾根据名家传记和其它方面的材料,选取了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在内的977位名人作为研究对象,他把对这些名人的调查结果同一般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些名人的家属中,出名的父亲有89人,儿子129人,兄弟114人,共332人,而4000名一般人组中出名的亲属只有1人。
因此,高尔顿认为人的智能高低是由遗传决定的。
高尔顿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C2、C3、B4、B5、D6、答案:A7、C8、答案:B9、D10、答案:D11、A12、C13、D14、C15、【答案】C。
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此时期处于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总是会关注“自己是谁”“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人”等一系列的问题。
16、B17、C18、A19、D20、A21、D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教学的一般任务包括:①总体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
学习动机越强,有机体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果就越佳,表现为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提高成绩。
②对一项具体的学习活动而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
只有当学习动机的强度处于最佳水平时,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第一,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果(工作效率)随着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第二,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第三,动机水平与行为效果呈倒U型曲线。
2、【解析】错。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教学中要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指明方向,保证学生学习的方向性。
3、此说法是错误的。
通过实践检验假设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4、(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的、可控的因素。
教育,从逻辑上既是特殊的实践,又是特殊的环境。
由于这种特殊性,使得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因此,题干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都相互配合、综合运用。
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说服教育要有针对性。
这是提高说服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和条件。
针对性即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及心理状态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说服教育。
(2)说服教育要有感染性。
感染性是指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以达到师生双方心理相容,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
要使说服教育具有感染性,一要从爱护和关心中学生出发,抱着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设身处地地为中学生着想,循循善诱、推心置腹、坦诚相见,而不能以惩罚等手段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二要使说服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说服要注意给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迪、获得提高;同时选用的内容、表述的方式要生动有趣,使他们喜闻乐见,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是使说服真诚自然,不能言不由衷或装腔作势。
(3)说服教育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所谓科学性,即阐述的道理必须符合客观真理、符合实际,要对学生讲实话。
所谓艺术性,即要灵活运用说理的方法和方式。
这就要求讲的道理符合客观实际,所举事例是真实的,而不是杜撰或歪曲的;注意营造相宜的环境和气氛,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加强语言修养,讲究言词和方式。
2、参考答案:(1)明确识记任务,提高学习的目的性(2)深度加工材料(3)有效利用记忆术(4)进行组块化編码(5)适当过度学习(6)及时复习3、(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基础上引出结论。
4、(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正确答案:((1)材料中的班主任的行为是错误的。
学生王某原来属于后进生。
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
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有:①不适度的自尊心;②学习动机不强;③意志力薄弱。
该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王某的成绩,是不尊重学生的体现。
(2)对于后进生的教育,班主任张老师应注意:①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2、这一观点是不全面的。
高尔顿的研究揭示了遗传在人的智力发展的影响。
遗传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前提或物质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高尔顿的结论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