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和血型(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30
九年级生物血液知识点血液是人体内至关重要的液体之一,它承担着输送氧气和养分、排除废物和维持体温的重要功能。
了解九年级生物血液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运作和保持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九年级生物血液知识点。
一、血液的组成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约占血液体积的55%,它主要由水、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生化物质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到身体各处,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负责抵抗病原体,而血小板则负责止血。
二、血液的功能1. 运输氧气和养分:血液通过红细胞携带氧气,并将其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细胞。
同时,血液还将营养物质从消化系统输送到各个细胞,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2. 排除废物:血液通过将废物和代谢产物从细胞中收集起来,并将其输送到肾脏和肺部进行过滤和排泄。
3. 免疫功能: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关键成分,它们能够识别和消灭入侵体内的病原体,保护身体免受感染和疾病侵害。
4. 维持体温:血液可以通过运输热量来维持人体的体温平衡,确保身体的正常功能。
三、血型和血型遗传人体的血液可以分为不同的血型,主要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它们是由红细胞表面上的抗原和血浆中的抗体决定的。
不同的血型之间会产生特定的免疫反应,因此在输血和移植等医疗操作中需要注意血型的匹配。
血型的遗传由两对基因控制,父母可以将基因A、B、O传递给后代,同时还有一个隐性基因O。
父母的血型组合会决定子女可能的血型。
例如,父母都是A型血,则子女可能为A型或O型血。
四、疾病与血液血液疾病包括贫血、白血病和血友病等。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出现疲倦、乏力等症状。
白血病是由于骨髓中的白细胞丧失正常分化能力,导致白细胞大量增殖,进而影响其他正常血细胞的生产。
血友病则是由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导致凝血因子不足,易出血。
除了这些疾病,血液还可能被感染,如愈合型AB型血的人对于某些病菌的敏感性相对较高。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说出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说出它们的主要功能。
2、通过实验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
3、说出三种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
4、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并依据各项数据说出它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教学难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教学教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血液标本、吸管、模拟配制的“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和“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教学过程:一、引入人体的循环系统通过遍布全身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为组织细胞运送氧气的养料,并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它们主要是依靠什么来运送的呢?它们主要是依靠血液来运送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二、新授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blood)是一种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地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取一定量的人的新鲜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试管里。
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血液就会发生分层现象。
分成三层,最上面是血浆,它的密度最小,中间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层是红细胞。
人的血液是由血细胞(blood cell)和血浆(plasma)组成的。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red blood cell)、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和血小板(blood platelet)。
血浆占血液总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实验:人血涂片日的: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比较这两种细胞在血液中的含量。
器材:人血涂片玻片标本,显微镜。
指导:1.对照书上图10—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玻片标本。
2.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对数量。
初中生物血液和血型考点梳理血液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新鲜的血液加入抗凝剂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淡黄色的为血浆(约占55%);下层红色的为红细胞,中间交界面还有很薄的白色物质为白细胞和血小板。
一、血浆成分:含有大量的水,还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代谢废物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二、血细胞项目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特点较大,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比红细胞大呈圆球状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结构特点没有细胞核有细胞核没有细胞核正常值男:5.0×1012个/升女:4.2×1012个/升4~10×109个/升100~300×109个/升功能运输氧气防御疾病止血、加速凝血病症过少:贫血过多:发炎过少:血友病图示【要点诠释】1.血红蛋白①特点: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含血红蛋白。
②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
一般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3. 发炎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伤口周围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炎”。
血型与输血一、血型最基本的血型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
二、血量与输血1. 血量:成年人体内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2. 输血: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少量失血时,所丧失的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但如果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如果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有生命危险,需要及时输血。
三、安全输血1. 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血液组成及功能血液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液体之一,它通过血管系统传输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同时也具有调节体温、酸碱平衡和免疫功能。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血液的组成1. 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的主要成分,含有血红蛋白,具有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红细胞还具有柔软变形的特性,可以顺利通过毛细血管,让氧气迅速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2. 白细胞: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抵抗病原体和维护机体免疫功能。
白细胞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它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免疫角色。
3. 血小板: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段,参与了血液凝固过程中的血栓形成。
当血管受到损伤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并形成血凝块,起到止血作用。
4. 血浆:血浆是血液中非细胞成分的部分,主要由水、蛋白质、电解质和其他溶解物质组成。
血浆中的蛋白质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它们在维持血液渗透压、输送营养物质和废物以及调节免疫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血液的功能1.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红细胞携带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从组织带回肺部,供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2. 营养物质的输送:血液通过消化系统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在维持生命活动和组织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排泄废物:肾脏通过过滤血液,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和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等,保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4. 免疫功能:白细胞和血浆中的抗体参与免疫反应,抵御病原体的侵入,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5. 调节体温:血液通过运输带热的作用,帮助维持人体的体温平衡。
当体温过高时,血液将热量输送到皮肤表面散热;当体温过低时,血液将热量输送到内脏器官,维持正常的体温。
总之,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密不可分,通过各种成分的紧密配合,保证了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免疫防御能力。
了解血液的组成及功能对于预防疾病、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血型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血液的组成与功能1. 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主要由水、蛋白质、脂类、糖类和无机盐组成,还含有酶、激素等物质。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 血液的功能(1)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
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可以与氧气结合,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输送至全身各个组织细胞;同时,血液也可以通过血浆中的葡萄糖、氨基酸、脂质等物质向各个组织细胞输送必需的营养物质。
(2)排除代谢废物。
血液可以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其他代谢废物输送至肺、肾等器官进行排除。
(3)维持体温和酸碱平衡。
在体内各种物质的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血液分布到全身,从而维持体温的平衡;同时,血液中的缓冲作用可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4)保护作用。
白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液中发挥着免疫和凝血的作用,从而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二、血型的基本概念1. 血型的概念血型是指人体血液中特异性抗原和抗体的组合,一般分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在ABO血型系统中,抗原包括A、B和O抗原,血浆包含有相应的抗A和抗B抗体;在Rh血型系统中,抗原包括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
2. 血型的遗传规律血型的遗传规律是由格雷戈尔·门德尔提出的。
在人体细胞核内,每对细胞核染色体上都携带有ABO和Rh两对决定血型的基因,由于每个人体内的两对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因此,人们的血型表现为AB、A、B、O和Rh(+)、Rh(-)六种类型。
三、ABO血型系统1. ABO血型的遗传规律(1)ABO血型的遗传是由三对等位基因分别决定的,分别是IA、IB和i,其中IA和IB为主要等位基因,i为隐性等位基因。
(2)IA和IB之间为共显性关系,IA或IB与i之间为互补关系。
当IA和IB两对基因均为同一型时,表型为AB型;当IA和i两对基因为同一型时,表型为A型;当IB和i两对基因为同一型时,表型为B型;当i和i两对基因为同一型时,表型为O型。
七年级生物《血液》学习知识点整理第一、血液——流动的组织 1.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1)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和保护 (2)血液的组成成分血浆 成分:水90%、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红细胞:含血红蛋白(含铁) :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种类 形态特点 数量 细胞核 功能病症红细胞 小,两面凹的圆盘状 最多 成熟后无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过少:贫血 白细胞 个体最大,可变形 最少 有 吞噬病菌, 防御和保护作用 过多:发炎 血小板 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 较多无止血和加速凝血过多:血栓; 过少:异常出血根据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值是否低于正常值而判断患者是否贫血第二、血流的管道——血管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血液注意:①抽血、献血、输血、打点滴都是扎静脉,“把脉”“切脉”指动脉,四肢的“青筋”是静脉,肌肉注射是注入毛细血管。
②血液的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毛细血管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①管壁极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②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③管内血流速度最慢④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
2.三种血管管壁的厚度、管腔的大小的比较3.不同类型血管出血情况及处理方法4.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①注意:选用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的原因:尾鳍色素少便于观察,只有活小鱼血管内的血液才流动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的目的: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观察过程中,应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的目的: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②实验结论:看到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②毛细血管,这种血管是由①动脉分支而来的,汇入到③静脉中(如图4-4-6)。
第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一、心脏的位置:位于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有本人拳头大小二、心脏的结构1.心脏由肌肉组织构成,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