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申报答辩精编版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9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经验及思考作者:吉东风李海燕成何珍吴震张炜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42期[摘要] 总结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方面的经验及成果,并对今后虚拟仿真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经验;思考[基金项目]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鸡胚孵化及蛋鸡饲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18-2-0212)[作者简介] 吉东风(1965—),男,江苏东海人,硕士,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实验室管理科科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李海燕(1976—),女,天津蓟县人,硕士,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助研(通信作者)。
[中图分类号] G642.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2-0390-03; ; [收稿日期] 2019-11-06引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目前国家信息化教育战略的重要实践内容,而加速信息化教学建设是很多高校“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
我校从2016年起,在原有基础上,投入专项经费在全校积极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四年来,共建设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7项,并积极推荐到教育厅及教育部,参加省级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工作。
2016年有6个项目参加了“江苏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及在线开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遴选,3个项目获省级立项。
2017年我校“不同生态区生物学野外实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学校和江苏省教育厅多次审核、评选、推荐的基础上,经教育部综合评议和公示,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2018年我校“鸡胚孵化及蛋鸡饲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乳化肠规模化生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附件4
2018年安徽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表
学校名称
实验教学项目名称
所属课程名称
所属专业代码
实验教学项目负责人姓名
实验教学项目负责人电话
有效链接网址
安徽省教育厅制
2018年11月
填写说明和要求
1.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表格文本中的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所属专业代码,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填写6位代码。
4.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特别说明。
5.表格各栏目可根据内容进行调整。
1.实验教学项目教学服务团队情况
注:1.教学服务团队成员所在单位需如实填写,可与负责人不在同一单位。
2.教学服务团队须有在线教学服务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请在备注中说明。
2.实验教学项目描述
3.实验教学项目相关网络要求描述
4.实验教学项目技术架构及主要研发技术
5.实验教学项目特色
6.实验教学项目持续建设服务计划
7.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8.推荐单位意见
9. 评审意见。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请书学校主管部门:江西省教育厅学校名称:南昌大学学校管理部门电话:0791-********申报日期:201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制填写说明1.申请书中各项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
2.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
1.基本情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名称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称/级别(省级或国家级)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批准时间2006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网址姓名黄模佳性别男年龄53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二级)学位博士联系电话139****6015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主要职责(1)全面负责南昌大学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工作;负责组织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的建设,提高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运行水平,促进实践教学资源校内、校外共享的建设;(2)负责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加强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结合的水平;(3)负责中心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保障中心安全稳定高效运行;(4)组织审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大纲,组织编写、及时修订实验课程教材,主持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和改进,充实、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和研发实验教学装置;(5)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从科研项目中提炼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不断充实新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6)负责制订虚拟仿真实验设备的采购计划,组织设备的验收、使用、管理和维护;(7)积极组织学术交流与合作,发挥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教学科研主要经历1984-1987年在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院郑州机械研究所从事计算力学程序和前、后处理软件的开发工作,1988年-至今在南昌大学从事力学教学和科研工作,1995年在德国斯图加特(Stuttgart)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1995年在南昌大学破格晋升为工程力学教授,2002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Kentucky获博士学位,2002-2003年在美国肯塔基大学担任助理教授职务,现为南昌大学的“固体力学”学科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的博导,“固体力学”学科和博士点负责人,2006年-至今为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
教学能力比赛答辩题(二)1.什么是五步教学模式?其基本过程是什么?答:“五步教学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目标导学。
教师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本次课所学习的具体目标和内容。
(2)自主学习。
学生围绕教师发放的学习资源获得新知识,重点学习重点和难点内容。
(3)问题探究。
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分组交流,分享学习成果,探讨学习疑难点。
(4)反馈提升。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学成果,小组互评,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加以指导并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拓展。
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在课后作业布置中进行拓展学习。
2.精加工策略与组织策略的不同点是什么?答:(1)精加工策略是指对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之与其它观念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
(2)组织策略是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带上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的目的。
(3)前者是补充、扩充原有材料,后者提的是原有材料的共同特征。
3.韦纳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是什么?答:(1)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3)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
4.凯利系统教学设计模式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答:迪克∙凯利模式是典型的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开发模式。
该模式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到终结性评价结束,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开发过程。
教学设计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教学目标。
(2)选用教学方法。
(3)开展教学评价。
5.成果导向教育强调的是什么?答:成果导向教育是以“学习成果”为本,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
成果导向教育强调如下四个问题:(1)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2)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3)我们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4)我们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6.布鲁纳认知心理学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布鲁纳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的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旧知识的改造、检查知识是否恰当。
关于开展2017年度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工作的通知各相关教学单位: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教高厅﹝2017﹞4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度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经研究,我校决定启动2017年度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工作。
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认定范围与数量根据“2017-2020年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规划”,2017年度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开展认定的分类范围是生物科学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化工与制药类、交通运输类、核工程类、临床医学类和药学类等8个类别,全国认定计划为100个。
2017年度认定分类范围所涵盖的专业见2017年度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对应专业表(见附件1)。
二、申报与推荐(一)申报与推荐主体2017年度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申报主体是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军队高等教育院校中的本科以上高校可以参与申报。
(二)申报材料1.《2017年度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纸质版一式两份;《申报表》WORD(OFFICE 2003)版本文件1个,文件名命名格式为:XXXX(学校)-XXXX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表.doc,具体内容见附件2。
2.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简介视频。
内容应包括实验教学项目基本情况、教学过程、实验要求等。
文件名命名格式为:XXXX(学校)-XXXX(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简介视频.mp4;简介视频具体技术要求见附件3。
以上2个电子文件组成1个文件夹,文件夹命名格式为:XXXX(学校)-XXXX(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三)申报程序各项目于2017年10月27日前将《申报表》一式两份、存储电子文件的光盘或移动存储介质交所在学院,学院汇总后于10月31日交将材料交教务处(电子文档发张珍珍OA 邮箱),教务处公示后根据要求送省教育厅。
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申报教案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
授课人:[填写授课人姓名]
授课时间:[填写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填写授课对象,例如“大二学生”]
二、课程目标
1. 掌握虚拟仿真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 培养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及安排
1. 虚拟仿真实验原理及技术介绍(2学时)
虚拟仿真实验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虚拟仿真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实现方式
2.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使用(4学时)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安装和配置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操作流程和基本功能介绍
3. 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8学时)
实验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虚拟仿真实验操作
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方法和技巧
4. 创新实践与项目实战(4学时)
学生分组进行创新实践,开展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现
项目成果展示和交流,分享经验和心得体会
5. 课程总结与考核(2学时)
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梳理知识体系和重点难点。
进行课程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优势,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和学习。
2. 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题申报模板2996-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职业教育教学
模式创新研究
符合申报要求。
一、技术路线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将融合最新的虚拟仿真技术,实现职业教育的内容、方式、结构、技术等多方面的,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创新。
将针对特定行业选取重要岗位的核心任务,与其相关的岗位信息建模建立起虚拟场景,以及各种任务在特定场景中的实施过程,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效果,以及教育受众的学习体验。
二、研究内容
1、建模建立虚拟场景:以特定的任务为背景,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模拟相关任务的各个阶段,构建出一个虚拟环境,让教育受众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和学习。
2、任务实施过程的模拟:基于虚拟场景建立的任务模型,以及职业教育实践的要求,模拟出任务在实际场景中的实施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有更精确的参考标准,增加学习经验,节省教学时间。
3、技能评估模型:针对技能评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学生的技能特征进行实时评估,建立技能评估模型,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对技能的理解程度,对学生在岗位上的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估。
三、研究目标
1、加快职业教育模式创新的速度。
2、提高职业教育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