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56.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姓名: 得分: 一、填空。
(20分)1. 50×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3. 计算35×20,先用( )×( ),再在积的末尾添( )个0,积是( )。
4.在○里填“>”“<”或“=”。
25×0○25+0 34×27○35×29 25×4○24×5 50×40○200 25×24○25×4×6 97×30○2700 5. 25×32=25×4×( ) 75×5×2=75×( ) 63×29=63×30-( ) 37×40+37=37×( )二、判断。
(5分)1.两个数相乘,这两个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 ) 2.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 ) 3. 25×3×3的积与25×6的积相等。
( ) 4. 35×29的积比35×30的积小35。
( ) 5.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是9900。
( ) 三、选择。
(10分)1.下面各算式中,( )的得数大约是4200。
①72×58 ②71×52 ③68×512. 3□×4>120,□里最小填( )。
①0 ②1 ③23. 45×31的积是( )。
①三位数 ②四位数 ③五位数4. 下面各算式中,与56×40的结果不相同的是( )。
①56×39+39 ②55×40+40 ③7×8×405. 69×51的积与下面算式( )的积最接近。
第七单元知识点检测卷(含答案)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得分:一、填空。
(每空2分,共44分)1.下面是琪琪4月2日~7日生病时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
(1)护士每隔()小时给琪琪量一次体温。
(2)琪琪的体温最高是()℃,最低是()℃。
(3)琪琪在4月5日12时的体温是()℃。
(4)从体温上看,琪琪的病情在()。
(填“好转”或“恶化”)2.下图是从同一车站发出的两辆车的运行情况。
从图中可知:(1)4路车在()~()速度较快,7路车在()~()速度较慢。
(2)4路车在期初()小时内共行驶40千米。
(3)4路车与7路车在()第二次相遇。
(4)7路车平均每小时行()千米,4路车平均每小时行()千米。
(5)在7路车开出()小时后,辆车行驶的千米数相差最多。
3.下面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模型飞机在一次训练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
(1)甲飞机飞行了()秒,乙飞机飞行了()秒。
(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10秒甲飞机的高度是()米,第()秒乙飞机的高度是8米。
(3)起飞后第()秒两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相差()米。
(4)乙飞机第15~20秒的飞行状态为()。
二、判断。
(每题3分,共15分)1.折线统计图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付诗折线统计图。
()2.为了清楚地表示电脑全年的销量变化趋势,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3.复式折线统计图不能反应数量的增减变化,还便于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4.要反映病人24小时体温变化的情况,应将病人的体温数据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5.要反映甲、乙两城市五一小长假接待游客的数量的变化情况,应选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三、操作并解答后面的问题。
(共24分)1,根据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A地区哪几个月是旱季?哪几个月是预计?(4分)(2)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4分)2.下面是某电器商场2016年四个季度电视机、空调销售情况的统计表。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制作折线统计图。
2018-2019学年河南省汝州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口算和估算1.我能直接写出得数。
700×8=800÷4=280÷7=96÷3=5×19=17×4=8×70=305×2=28÷2=34×2=400×5=0×78=二、填空题2.在括号里填“克”或“千克”。
(1)一块橡皮重8(________)。
(2)一个篮球重580(________)。
(3)一袋洗衣粉重2(________)。
(4)一辆汽车载重6000(________)。
3.40是5的(________)倍;40的5倍是(________);(________)的5倍是350。
4.张老师读一本书,每天读24页,第5天他应该从第(________)页读起。
5.一袋牛奶重250克,(________)袋这样的牛奶重1千克,20袋牛奶重(________)千克。
6.小云家离学校503米,小云每天中午回家吃饭,她每天上学和回家大约要走(________)千米。
7.一个长方形操场,长80米,宽30米。
小玲围着这个操场跑2圈,要跑(________)米。
8.一根铁丝能围成边长7分米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长是9分米的长方形,那么长方形的宽是(________)分米,周长是(________)分米。
(铁丝无剩余)9.下面的图形都是由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请在图下的括号里写出它的周长。
(________)厘米(________)厘米(________)厘米10.在括号里填“>”“<”或“=”。
32千克(________)3200克50×2(________)50+50 4300克(________)4030克48÷4(________)12÷1 8×120(________)102×8 300×5(________)300×3×2 11.在一张长26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厘米,周长是(________)厘米,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部单元测试题及详细答案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填一填。
1. 12的3倍是( ),12是3的( )倍。
2. 2个十乘3得( )个十,是( )。
2个百乘4得( )个百,是( )。
3. 口算5×16时,可以先算( )×( ),再算( )×( ),最后算( )+( ),得( )。
4.0×1×2×3×4×5的积是( )。
5. 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
6. 234×4的积是( )位数,432×4的积是( )位数。
7. 在里填上“>”“<”或“=”。
46×7 7×46 3000 502×6 38×8 38×2×485×0 0+85 106×6 160×6 102×3×3 102×68. 小芳每天写15个毛笔字,如果她坚持写一个星期,一共能写( )个毛笔字。
9.28×4,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
28×4,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10.二、辨一辨。
(每题1分,共5分)1. 250×4的积的末尾只有2个0。
( )2. 238×3的积是700多。
( )3. 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4. 3个32相加的和等于32的3倍。
( )5. 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 )三、选一选。
(每题1分,共5分)1. 63是9的多少倍?正确的算式是( )。
A.63×9 B.63÷9C.63-92. 340×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1 B.2 C.33. 要使65×3的积是三位,里最大填( )。
A.2 B.3 C.94. 军军沿100米的道路走了3个来回,他一共走了( )米。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8分)1.()图形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表示。
A .B .C .2.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0除以任何数都得0。
②长方形的长增加4厘米,宽减少4厘米,周长不变。
③因为3<4,所以。
A .1个B .2个C .3个3.用一张彩纸的剪窗花,剩下的折纸飞机。
下图中( )的阴影部分表示折纸飞机的彩纸。
A .B .C .4.红红吃了一个苹果的,丽丽吃了另一个苹果的。
红红和丽丽相比,( )。
A .两人吃的同样多B .丽丽吃得多一些C .不能确定谁吃的多5.同一壶水,倒人甲杯正好倒满3杯,倒入乙杯正好倒满4杯。
甲杯的容量( )乙杯的容量。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无法判断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千克的棉花比1000克的铁要轻一些。
B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C .把一个西瓜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它的。
D .正方形的周长一定是它边长的4倍。
7.红红、玲玲、方方三人5分钟分别做同样的口算题,红红完成了,玲玲完成,方方完成了,( )剩下的多。
A .红红B .玲玲C .方方D .无法比较8.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句。
(1)320×5的积的末尾有1个0。
341314<25121213121314(2)用8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其中三份是这张圆形纸的。
A .1B .2C .39.用一块地的种白菜,种青菜,剩下的地与种( )的地一样多。
A .白菜B .青菜C .白菜和青菜的总和二、填空题(18分)10.里面有( )个,3个是()。
11.读作(),十一分之九写作()。
12.如图,涂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 ),如果涂色部分表示50,空白部分表示()。
13.在括号里填上“>”“<”或“=”。
第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例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组合图形中长方形的计数,一般情况下,如果有类似图中的任一个长方形一边上有(n-1)个分点(不包括这条边的两个端点),另一边上有(m-1)个分点(不包括这条边的两个端点),通过这些点分别作对边的平行线且与另一边相交,这两组平行线将长方形分为许多长方形,这时长方形的总数为:(1+2+3+…+m)×(1+2+3+…+n)。
即:线段CD上有3+2+1=6条线段,其中每一条与AC中一条线段对应,分别作为长方形的长和宽,这里共有6×1=6个长方形;而AC上共2+1=3条线段,也就有6×3=18个长方形。
解答::(3+2+1)×(2+1)=6×3=18(个)答:图中有18个长方形。
【例2】用一张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40B.32C.36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长方形中折出最大的正方形问题,解答是要明确的是长方形中折出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宽,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得出正方形的周长是8×4=32(厘米),所以选B。
解答:B【例3】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你能想出几种拼法?把你想出的拼法画出来。
想一想:当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时周长最短?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通过分解因、画图等方法找出不同的长方形拼法。
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面积是1平方厘米,看作单位“1”,拼成长方形后,面积不变,12=1×12=2×6=3×4,所以12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三种拼法:第一种是12个正方形排成1行;第二种是排成2行6列;第三种是排成3行4列。
解答:当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时周长最短。
【例4】把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和减少10厘米。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第七单元测试卷(二)数 学(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学校: 班级: 考号: 得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1.甲数比乙数的3倍多5,比丙数的5倍少3,乙数是47,甲数是( )。
A .136B .145C .10D .1462.下面哪个算式的小括号去掉后不影响计算结果?( )A .(40 + 60)÷20B .300÷(5×6)C .200-(60×2)D .18×(537-488)3.一张桌子,需要2人一起抬。
现在3人要把桌子从室内抬到600米外的仓库,平均每人要抬( )米。
A .200B .400C .5004.下面算式的小括号去掉后,计算结果不变的是( )。
A .32(157)⨯-B .800(45)÷⨯C .400(154)-⨯5.768-168÷24×5的运算顺序是( )。
A .减→除→乘B .乘→除→减C .除→乘→减6.把12+4=16,16×3=48,96÷48=2这三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A .96÷(12+4×3)B .96÷[(12+4)×3]C .96÷12+4×37.笑笑把7×(□+5)错写成7×□+5,她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 )。
A .7B .5C .30D .358.50减去25的差,乘20加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
A .50-25×20+13B .(50-25)×20+13C .(50-25)×(20+13)D .50+(25×20+13)二、填空题(满分16分)9.小红在计算36÷4×(25+□)时,没有注意小括号,算出的结果是240,正确的计算结果是( )。
10.王叔叔要包装960个乒乓球。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分数的认识单元测测试卷(附答案)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桶水,当水结冰时体积增加,当冰化成水时,体积减少( )A.B.C.D.2.如图中,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面积的( )A.B.C.3.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均不为0),则( )A.甲数大于乙数B.乙数大于甲数C.甲数等于乙数D.无法比较4.下面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B.C.5.一条绳子,对折三次,其中一段是这条绳子的( )A.B.C.6.两根同样的丝带,第一根丝带售价20元,第二根丝带售价( )元.A.20B.40C.60D.807.6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是全长的( )A.B.C.米8.关于和这两个分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意义相同B.分数单位相同C.分式值相等9.两根都是8m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中剪去它的,从第二根中剪去米.余下部分( )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C.长度相等D.无法确定10.淘气走了一段路的,笑笑走了另一段路的,两人所走的路相比( )A.淘气多B.笑笑多C.同样多D.无法比较二.填空题(共8小题)11.把4千克面粉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千克的 ,是 千克.12.把2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这条绳子的 ,每份是 米.13.已知a×=b×=c,a,b,c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把a,b,c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 < .14.1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1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3、3.58、、、3.085. 16.森林运动会上,小鼠、小牛、小虎进行跑步比赛.在相同的时间内,小鼠跑了全程的,小牛跑了全程的,小虎跑了全程的.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17. 个是1;1里有 个.18.如图涂色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 ;再涂 块,涂色部分就占.三.判断题(共5小题)19.一根木头锯掉m后,剩下的长度与锯掉的长度相等. (判断对错)20.把一根绳子对折以后再对折,量得长度是原来的. (判断对错)21.每个小动物一个苹果,还差2个. (判断对错)22.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它们的分数单位不一定相同. (判断对错)23.大于而小于的分数只有. (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7小题)24.美猴王分桃子.有多少只猴子分到了桃子?25.把5罐饮料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喝这些饮料的几分之几?每人喝多少罐饮料?26.一个真分数,一个假分数和一个带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都是,而且依次相差1个分数单位,这三个分数各是多少?27.一条花边长3m,把它平均分成4份布置学习园地,每份的长度是多少米?每份是全长的几分之几?28.一瓶饮料,用一半果汁、一半水调成.小明把这瓶饮料的一半喝掉后,加满水,再喝掉一半,再加满水,这次全部喝完.小明后来一共加了多少水?29.做同样一个零件,王师傅用了小时,李师傅用了30分钟,谁做的更快一些?30.某超市有三种相同的冷饮,周末的销售情况如下:如果该超市要进货,那么应该多进哪种冷饮?为什么,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答】解:设水的体积为“1”,则结成冰的体积是1+=÷=答:当冰化成水时,体积减少.故选:D.2.【解答】解:如图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面积的.故选:A.3.【解答】解:因为甲数×=乙数×,所以甲数:乙数=:=10:9,所以甲数>乙数.故选:A.4.【解答】解:,,因为,所以最大的数是C.故选:C.5.【解答】解:一条绳子,对折三次,这条绳子被平均分成8份,其中一段是这条绳子的.故选:C.6.【解答】解:20×3=60(元)答:第二根丝带售价60元.故选:C.7.【解答】解:1÷7=答:6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是全长的.故选:B.8.【解答】解: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取这样的7份;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它的,取这样的21份.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即和这两个分数的分数意义、分数单位都不相同,分数值相等.故选:C.9.【解答】解:第一根铁丝剩下的长度:8×(1﹣)=8×=5(米),第二根铁丝剩下的长度:8﹣=7(米),因为5米<7米,所以第二根铁丝余下的长度长.故选:B.10.【解答】解:由于两段路的长度不确定,即单位“1”不同,故两人所走的路相比无法比较.故选:D.二.填空题(共8小题)11.【解答】解:1÷5=4÷5=(千克)答:每份是4千克的,是千克.故答案为:,.12.【解答】解:(1)1÷4=,答:每份占这条绳子的;(2)28÷4=7(米),答:每份是7米,故答案为:,7.13.【解答】解:a×=b×=1×c(a、b、c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1<所以b<c<a;故答案为:b,c,a.14.【解答】解:1=1的分数单位是,它有1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是2,2=,即26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需要再添上26﹣15=11个这个样的分数单位.故答案为:,15,11.15.【解答】解:3≈3.5833≈4.545≈0.947因为 4.545> 3.5833> 3.58> 3.085>0.947,所以.故答案为:.16.【解答】解:由于=1﹣,=1﹣,=1﹣,又>>,即>>,所以小鼠跑得最快,小牛跑得最慢.故答案为:小鼠,小牛.17.【解答】解:7个是1;1里有13个.故答案为:7,13.18.【解答】解:如图如图涂色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再涂3块,涂色部分就占.故答案为:,3.三.判断题(共5小题)19.【解答】解:如果如果这根木头长1米,锯掉米还剩下米如果这根木头长不足1米,锯掉米,剩下部分不足米如果这根木头长大于1米,锯掉米,剩下部分大于米由于这根木头的长度不确定,因此剩下的长度与锯掉的长度无法比较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0.【解答】解:把一根绳子对折以后再对折,这根绳子被平均分成4份,量得长度是原来的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1.【解答】解:12﹣7=5(个)即每个小动物一个苹果,还差5个,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2.【解答】解: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所以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它们的分数单位不一定相同.原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3.【解答】解:如果把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乘2、3、4、5、6…;那么大于又小于的分数就有无数个;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四.应用题(共7小题)24.【解答】解:573÷3=191(只)答:有191只猴子分到了桃子.25.【解答】解:1÷8=5÷8=(罐)答:每人喝这些饮料的,每人喝罐饮料.26.【解答】解:分数单位是,而且只相差一个分数单位,这个真分数是,这个假分数是,带分数是1=;答:这三个分数各是,,1.27.【解答】解:3÷4=0.75(米)1÷4=答:每份的长度是0.75米,每份是全长的.28.【解答】解:一瓶饮料,用一半果汁、一半水调成,其中有水瓶小明把这瓶饮料的一半喝掉后,加满水,加的水是这瓶的,即瓶再喝掉一半,再加满水,加的水是瓶+=1(瓶)答:小明后来一共加了1瓶水.29.【解答】解:小时=36分钟30分钟<36分钟所以30分钟<小时.即王师傅用的时间长,李师傅用的时间短,所以李师傅做的更快一些.答:李师傅做的更快一些.30.【解答】解:======14<15<18所以,>>;即:>>.答:如果该超市要进货,那么应该多进第三种冷饮,因为第三种冷饮销售量最大.。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测试卷(一)一、计算下面各题。
800×8=110×5= 23×3= 30×9=2×500= 42×2= 800×7= 120×4= 6×300= 二、用竖式计算。
49×5= 168×7= 403×8=400×3= 298×5= 101×9=三、蜜蜂会落在哪朵花上?○> ○< ○=0×9620 106×8846 43×642×5732×33×732 356×73×704 0×2340+234250×4240×5 12266×2 101×4400 四、先算一算,再想想每组算式的规律。
999×1+1=999×2+2=999×3+3=9×1+1=9×21+11=9×321+111=五、给正确的说法画智慧星“☆”。
六、解决问题。
1.植树节时,三年级植树棵数如下:杨树柳树松树柏树24棵4棵8棵36棵(1)植的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几倍?(2)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吗?2.阳光小学向遭受自然灾害的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平均每个年级捐款990元。
该校6个年级一共捐款多少元?3.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有“童话世界”之誉。
下面是九寨沟门票的价格。
旺季(每年4月1日~11月15日):门票220元淡季(每年11月16日~次年3月31日):门票80元(1)旺季时,9个人去九寨沟游玩,买门票需要多少元?(2)淡季时买5张门票比旺季时买5张门票少花多少元?4.学校三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参加美术小组的有9人,参加电子琴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人数的2倍,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是电子琴小组的3倍。
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三、在里填上“>”“<”或“=”。
四、用分数表示图形中的涂色部分。
( ) ( ) ( ) ( )
五、根据图形列式计算。
( )+( )=( )
( )-( )=( )
六、算一算。
七、动脑筋,做一做。
1.图中的涂色部分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条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其中的每份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八、解决问题。
4.妈妈把一个西瓜平均切成10块,小可吃了2块,妈妈吃了3块,爸爸回来后,又吃了4块。
(1)小可和爸爸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小可比妈妈少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3)这个西瓜吃完了没有?
第七单元测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