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NB转储单STO配置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35
SAPNB转储单配置方法
SAP NB转储单是指SAP系统中的非变更转储单(Non Batch Dump)
配置方法。
转储单是SAP系统中用于记录系统发生的错误或异常情况的日
志信息,通过查看转储单可以了解系统在出错时的情况,分析问题并进行
处理。
下面详细介绍SAP NB转储单的配置方法。
1.设置转储目录
在RZ10界面,点击“修改”按钮,然后选择“运行参数”->“维护”。
在“更改转储目录”字段中输入需要设置的转储目录,然后点击
“保存”按钮。
最后点击“激活”按钮,使参数生效。
2.配置转储选项
在RZ11界面,输入需要设置的转储选项的参数名,然后点击“改变值”按钮。
在弹出的界面中输入需要的数值,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最
后点击“激活”按钮,使参数生效。
3.配置转储阈值
在RZ10界面,点击“修改”按钮,然后选择“运行参数”->“维护”。
在“转储信息”字段中输入需要设置的转储阈值,然后点击“保存”按钮。
最后点击“激活”按钮,使参数生效。
4.开启调试模式
在RZ11界面,输入需要设置的调试模式的参数名,然后点击“改变值”按钮。
在弹出的界面中输入需要的数值,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最
后点击“激活”按钮,使参数生效。
这就是SAPNB转储单的配置方法,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SAP系统中配
置NB转储单,以便查看系统在出错时的日志信息,帮助分析和处理问题。
请注意,在配置转储单时应谨慎设置相关参数,避免对系统性能产生负面
影响。
工厂间的库存移动不仅会引起库存数量的变化,如果这2个工厂不属于同一个评估范围,在库存移动的同时,会产生一张会计凭证。
以下是2种不同的库存转储方案:无转储订单(STO)的工厂间库存转储1. 一步法: MB1B 移动类型3011. 过帐时会导致发出工厂和接受工厂的库存同时变化2. 转移记帐价值为发出工厂物料的库存价值2. 二步法: MB1B 发送移动类型303 接受移动类型3051. Goods issue时发出工厂库存减少,接受工厂的在途库存增加,MMBE可以查看2. Goods receipt将接收工厂的库存增加,在途库存清0。
有转储订单的工厂间库存转储使用转储订单的优势:n 接收工厂可以制订采购计划(采购申请,库存转储计划协议)n 可以在库存转储单中输入供应商(物流供应商)n 在订单中可以体现运费n 可以和MRP功能集成n 可以在转储单中执行有效性检查(availablity check)(1) 不带交货的转储过程该过程只能用2步法实现1.创建转储订单:订单类型UB 输入交货工厂2.发货:库存转移记帐MB1B ,移动类型351此时可以用MB5T查看在途库存,若尚未收货,则有该转储单的记录3.收货:MIGO 101接收工厂根据转储单接收货物(2) 带交货的转储过程该过程既可用一步法也能用二步法,此过程配置:1. IMG->Material Management->Purchasing->Purchase Order->Set up Stock Transfer Order->Define Shipping Data for Plants因为需要用到SD的shipping功能,所以要将销售分配(销售组织/分销渠道/产品组)给发货工厂,以此来决定装运数据(比如:装载点)。
2. IMG->Material Management->Purchasing->Purchase Order->Set up Stock Transfer Order->Assign Delivery Type and Checking Rule给供应工厂(Supply plant)分配交货类型(Delivery Type)和检查规则。
跨公司间销售STO配置方法第一部分:后台配置1、定义采购条件类型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条件→定义价格确认流程→定义条件类型;1.1、定义→条件类型PB001.2、定义 条件类型PI012、定义采购计算方案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条件→定义价格确认流程→定义计算方案;备注:1、采购使用的是PB00条件类型,在销售也要使用PB00这个条件类型。
才能把PO的价格作为公司间Billing 的价格。
避免发货工厂的销售价格与收货工厂的采购价格不一致。
2、有的使用PI01、PI02但是我没有做成功,有成功的可以补充一下资料。
3、定义方案组3.1、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条件→定义价格确认流程→定义方案组:方案组: 供应商3.2、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条件→定义价格确认流程→定义方案组:采购组织的方案组3.3、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条件→定义价格确认流程→定义方案组:分配给采购组织的方案组4、定义方案确定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条件→定义价格确认流程→定义方案确定:确定标准采购订单的计算方式5、定义采购订单类型(Copy NB T o ZNB )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采购订单→定义凭证类型;6、 为工厂定义装运数据路径: IMG →物料管理→采购→采购订单→设置库存调拨订单→定义工厂的装运数据;备注:业务场景1、2000 Plant 大陆工厂,负责生产产品,并出货给香港公司。
2、2100 Plant 香港工厂,是接客户订单的公司所属的工厂,从2000 Plant 出货。
3、这一步的配置,对于发货工厂,要设置的是销售区域,而对于收货工厂,要设置的是客户;但是任何一个工厂都有可能在这种关系下属于发货工厂,而在另一种关系下属于收货工厂,所以在这里可以为一个工厂维护两部分数据,但是每次只会用到一部分。
6.1、给出货工厂2000分配销售范围:2000/10/006.2、给收货工厂2100分配客户:2100(此客户是创建于销售范围2000/10/00)7、分配交货类型和检查规则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采购订单→设置库存调拨订单→分配交货类型和检查规则;8、分配凭证类型, 一步过程, 交货不足限度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采购订单→设置库存调拨订单→分配凭证类型, 一步过程, 交货不足限度;9、定义运送条件路径:IMG→后勤执行→装运→基本发运功能→装运点和收货点确认→定义运送条件;10、定义装载组路径:IMG→后勤执行→装运→基本发运功能→装运点和收货点确认→定义装载组;11、分配运送点路径:IMG→后勤执行→装运→基本发运功能→装运点和收货点确认→分配运送点;12、交货相关的配置备注:这部分我的理解是,公司间的采购与销售价格分别报价时候适用,如果发货工厂的价格带到收货工厂的公司间的发票,这种情况不适用。
SAP-STO庫存轉儲交易所謂STO即兩個關聯公司之間的庫存轉儲交易,一家公司發出採購訂單向另一家公司做採購,然後在做發貨。
如此之後,兩家公司有相應應收應付的票據,以及開票和發票校驗等動作。
STO分為一步法與兩步法,因為一步法相對較簡單,只是做MB1B操作,事務代碼301和302而已,本系列博文主要講述的是兩步法。
下面講一下前臺的操作(本系列博文基於SAP S4 1511版本下):一、創建銷售訂單:在MD04下查看需求!跑MRP需求之後:產生按單的計畫訂單,將計畫訂單轉單成PR,再轉單成PO:上圖中的供應商固定成了這個供應商,屬於被採購公司的內部供應商,這個設定是在物料主資料裡的特殊採購累設置的,規定了採購從其他內部供應商過來!二、創建採購訂單:以上是從需求工廠看需求的走向,接下來切換到被採購的公司的需求清單:系統在交貨工廠下自動產生了一筆計畫訂單!接下來就是交貨工廠的生產計畫了。
在這裡我們為了簡便,就講現有的庫存轉化為銷售訂單庫存,因為我們這個是按訂單生產的。
S4系統取消了MB1B的操作,統一換成了MIGO了。
過帳之後,再跑MRP,查看發貨公司下的需求:可以看到計畫訂單已經消失了。
三、發貨過帳:揀配完過帳,就代表庫存的消耗,貨已經發出去了!可以查看所有的過帳憑證:五、銷售間開票:六、發票校驗:至此,從SO需求到PR,再到PO一整套全部都做完了!接下來開始相關配置動作!STO業務模式的配置一、定義發貨工廠的裝運資料:目錄:SPRO-物料管理-採購-採購訂單-設置庫存調撥訂單-定義工廠的裝運資料定義發貨工廠的裝運資料:為收貨工廠分配客戶代碼:二、內部供應商創建與配置:事務代碼:BP工廠維護了之後代表這個供應商就是這個工廠所在的內部供應商三、定義公司間採購訂單類型目錄:SPRO-物料管理-採購-採購訂單-定義編號範圍/憑證類型具體配置這裡就忽略不計了四、定義供應商角色/欄位等如果有必要可以在BP裡面創建一個針對內部供應商的角色,並且維護個別欄位的必輸,這裡也忽略不計,可以用系統標準的角色。
全部SAP转储订单(STO)在R3中,你可以在不同的公司代码或同一公司代码下的工厂之间进行货物转储。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库存转储订单(STO),你也可以使用采购和分销功能,那在R3中提供了多少种方式的转储订单呢?SAP官方给出了五种方式:从业务上来讲,还有一种方式是正常的开采购订单、销售订单完成脱离转储订单。
虽说这种方式比较麻烦,但实际业务过程中也是不忽视的,在这就不介绍了。
这五种方式当中前四种是工厂级别的,是在同一公司下操作的,第五种是跨公司转储的。
一到二的方法,只有收货凭证,却没有单据,显然对实际业务操作单据的跟踪和统计是极其不方便的。
三到五的方法都是有单据的,一般也比较常用。
下面模似这五种方法做测试。
测试数据:工厂级转储,MITA收货工厂 MIZH发货工厂公司组转储,MITA收货工厂 MIGZ 发货工厂物料:1010100090144在各级工厂都已经建立。
供应商:MIZH对应MIZH工厂 MIGZ对应MIGZ工厂客户:MITA 关联 10000010客户1、工厂间的转储:(1)移动类型 301 一步。
事务码:MB1B一步转储过账后会产生物料凭证MITA增加了MIZH减少了。
MB03当然也会产生会计凭证,如果两工厂下的标准价或移动平均价不同,差异会调正到库存调拔损益科目(当然这个科目是你自己定义的了)。
一步来说是非常简单的。
(2)两步转储。
移动类型为转出303、转入305. 事务码:MB1B两步转储操作过账后,产生物料凭证会计凭证是似跟一步没什么区别,但我们仔细看一下接收库存。
MMBE在库存传送那出现了转储的数量,接下来就接收吧。
MB1B过账后,也会产生物料凭证,却不会产生会计凭证。
这就完成了移动类型的工厂一步、两步的转储。
从后台配置来看,主要配置好存货科目、及转储中的损益科目便可。
设置调拨损益:Transaction = AUM。
(IMG->物料管理->评估和科目设置->科目确定->无向导的科目确定->配置自动记账)2、库储调拔单也是通常我们说的UB单。
跨公司间销售STO配置方法第一部分:后台配置1、定义采购条件类型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条件→定义价格确认流程→定义条件类型;1.1、定义→条件类型PB001.2、定义 条件类型PI012、定义采购计算方案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条件→定义价格确认流程→定义计算方案;备注:1、采购使用的是PB00条件类型,在销售也要使用PB00这个条件类型。
才能把PO的价格作为公司间Billing 的价格。
避免发货工厂的销售价格与收货工厂的采购价格不一致。
2、有的使用PI01、PI02但是我没有做成功,有成功的可以补充一下资料。
3、定义方案组3.1、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条件→定义价格确认流程→定义方案组:方案组: 供应商3.2、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条件→定义价格确认流程→定义方案组:采购组织的方案组3.3、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条件→定义价格确认流程→定义方案组:分配给采购组织的方案组4、定义方案确定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条件→定义价格确认流程→定义方案确定:确定标准采购订单的计算方式5、定义采购订单类型(Copy NB T o ZNB )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采购订单→定义凭证类型;6、为工厂定义装运数据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采购订单→设置库存调拨订单→定义工厂的装运数据;备注:业务场景1、2000 Plant大陆工厂,负责生产产品,并出货给香港公司。
2、2100 Plant 香港工厂,是接客户订单的公司所属的工厂,从2000 Plant出货。
3、这一步的配置,对于发货工厂,要设置的是销售区域,而对于收货工厂,要设置的是客户;但是任何一个工厂都有可能在这种关系下属于发货工厂,而在另一种关系下属于收货工厂,所以在这里可以为一个工厂维护两部分数据,但是每次只会用到一部分。
6.1、给出货工厂2000分配销售范围:2000/10/006.2、给收货工厂2100分配客户:2100(此客户是创建于销售范围2000/10/00)7、分配交货类型和检查规则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采购订单→设置库存调拨订单→分配交货类型和检查规则;8、分配凭证类型, 一步过程, 交货不足限度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采购订单→设置库存调拨订单→分配凭证类型, 一步过程, 交货不足限度;9、定义运送条件路径:IMG→后勤执行→装运→基本发运功能→装运点和收货点确认→定义运送条件;10、定义装载组路径:IMG→后勤执行→装运→基本发运功能→装运点和收货点确认→定义装载组;11、分配运送点路径:IMG→后勤执行→装运→基本发运功能→装运点和收货点确认→分配运送点;12、交货相关的配置备注:这部分我的理解是,公司间的采购与销售价格分别报价时候适用,如果发货工厂的价格带到收货工厂的公司间的发票,这种情况不适用。
SAPSTO公司间转移采购订单配置与过帐介绍SAPSTO公司是一家国际化公司,经营多个业务部门和子公司,有时这些部门或子公司之间需进行采购订单的转移和过帐。
采购订单配置和过帐对于企业的采购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SAPSTO公司间采购订单的配置和过帐流程。
首先,SAPSTO公司需要配置不同部门或子公司之间采购订单的转移功能。
在SAP系统中,可以通过物料管理模块的交货地址配置来实现采购订单的转移。
具体的配置步骤如下:2.配置采购订单转移规则:在SAP系统的采购模块,可以通过配置采购组织间转移规则来定义不同采购组织间的采购订单转移。
在系统中先配置转移规则,然后为每个规则分配源采购组织和目标采购组织。
3.分配交货地址记录:在SAP系统的采购模块,需要为每个采购组织分配交货地址记录。
在采购订单创建时,系统会根据配置的转移规则和交货地址记录来确定订单的转移路径。
以上配置步骤完成后,SAPSTO公司就可以实现不同部门或子公司间采购订单的转移。
接下来,是过帐流程。
在SAP系统中,采购订单的过帐包括财务方面的过帐和库存方面的过帐。
具体流程如下:1.财务过帐:在采购订单收货之后,需要进行财务方面的过帐。
这包括将采购订单的成本计入成本中心或项目,并更新相关会计凭证。
财务过帐可以通过SAP系统的财务模块进行操作。
2.库存过帐:在采购订单收货之后,需要进行库存方面的过帐。
这包括将采购订单的物料数量和价值记录到SAP系统的库存管理模块中,并更新库存数量和价值。
库存过帐可以通过SAP系统的物料管理模块进行操作。
3.付款过帐:在采购订单付款之后,还需要进行付款方面的过帐。
这包括更新供应商往来账务,并生成相关的付款凭证。
付款过帐可以通过SAP系统的财务模块进行操作。
通过以上过帐流程,SAPSTO公司可以及时更新采购订单的财务和库存信息,并保证准确的供应商往来账务。
此外,SAP系统还提供了针对采购订单的报表和分析工具,方便企业进行采购管理和决策分析。
sap 公司间交易(采购单转储)-公司间交易价格的配置
对于通过采购单转储方式实现公司间交易,公司间交易价系统标准设计是,购货方采用采购单上的单价做为发票校验的价格,而销售方由于没有销售单,则采用的是在vk11 里维护的公司间售价,这种做法的坏处是经常要同步这两个价格,当价格变动频率很快时,带来的工作量很大,而且很容易出错。
为了简化系统操作流程,对此情况提出统一采用采购单上的价格,销售方也采用采购单上的价格直接开发票,经过几天的研究和测试,完成了该功能的系统配置。
1.1.维护条件表(用来存公司间交易价格)
按供应商,采购组织,物料为关键建立存储表 (909)
2 定义一个存取顺序(PI01)关联到前面的条件表
3.定义条件类型PI01(在me21n下采购单时采购单价就用这个定价类型取得)
人工输入项,可以控制是否完全取条件中维护的价格,或下单时可以手工改价格04.定义方案组(03 公司间供应商)
05.供应商分配到方案组
06.定义计算方案(定义定价过程) -集团公司间采购定价方案
使用前步骤定义的定价类型PI01
07.定义方案确定(分配定价过程到采购组织和供应商方案组03 )
至此完成了,公司间采购定价配置,以后只要是属于方案组03 的供应商,下采购单时都会采用上面的定价方式.
下面配置公司间开发票时自动取相关联的采购单的价格
07.定义公司间开票(IV)价格复制控制
复制原理是,只要公司间销售定价过程中的定价类型和采购定价类型名称一致就可以从采购订单中复制价格为开票的价格
价格来源选择A -从采购单复制价格.。
SAPSTO公司间转移采购订单配置与过帐介绍公司间转移采购订单的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创建两个物料主数据记录,一个用来表示发货仓库的物料,另一个用来表示收货仓库的物料。
在物料主数据记录中,需要设置物料的交货数据(Delivery Data),交货数据中需要指定交货类型为“NL”(NL - Stock Transfer)。
2. 在SAP系统的采购组织中设置供应商,并为供应商创建一个采购信息记录。
在采购信息记录中,需要指定供应商的供应区域(Supplying Plant)为发货仓库,并设置交货计划中的交货类型为“NL”。
3. 创建一个采购组织,该采购组织用于表示收货仓库。
在采购组织的采购工作台(Purchasing Organizational Data)中,需要设置默认的供应商为发货仓库对应的供应商。
4.创建一个采购订单。
在采购订单的头部数据中,需要指定发货仓库为供应商,并设置交货类型为“NL”。
在采购订单的行项目中,需要指定收货仓库为采购组织,物料为收货仓库的物料,数量和交货日期等信息。
5. 配置采购订单的采购为公司间转移。
在采购订单的行项目中,需要在“采购数值中的扩展”(Purchasing Value Key Extentions)中,设置“公司间交货”标识为“是”。
公司间转移采购订单的过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创建交货单(Outbound Delivery)。
在SAP系统的交货工作台中,创建一个交货单,并将采购订单中的物料和数量添加到交货单中。
在交货单的头部数据中,需要指定发货仓库和收货仓库以及相关的交货日期等信息。
2.进行交货过账。
在交货过账过程中,系统将会更新库存和会计凭证。
在SAP系统的过账工作台中,选择交货单,并进行过账操作。
系统将根据交货单的内容进行物料扣减,库存更新以及相关的会计凭证的生成。
3. 创建收货单(Inbound Delivery)。
在SAP系统的交货工作台中,创建一个收货单,并将交货过账中物料扣减的数量添加到收货单中。
跨公司间销售STO配置方法
第一部分:后台配置
1、定义采购条件类型
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条件→定义价格确认流程→定义条件类型;
1.1、定义→条件类型PB00
1.2、定义 条件类型PI01
2、定义采购计算方案
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条件→定义价格确认流程→定义计算方案;
备注:1、采购使用的是PB00条件类型,在销售也要使用PB00这个条件类型。
才能把PO的价格作为公司间Billing 的价格。
避免发货工厂的销售价格与收货工厂的采购价格不一致。
2、有的使用PI01、PI02但是我没有做成功,有成功的可以补充一下资料。
3、定义方案组
3.1、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条件→定义价格确认流程→定义方案组:方案组: 供应商
3.2、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条件→定义价格确认流程→定义方案组:采购组织的方案组
3.3、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条件→定义价格确认流程→定义方案组:分配给采购组织的方案组
4、定义方案确定
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条件→定义价格确认流程→定义方案确定:确定标准采购订单的计算方式
5、定义采购订单类型(Copy NB T o ZNB )
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采购订单→定义凭证类型;
6、为工厂定义装运数据
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采购订单→设置库存调拨订单→定义工厂的装运数据;
备注:业务场景
1、2000 Plant大陆工厂,负责生产产品,并出货给香港公司。
2、2100 Plant 香港工厂,是接客户订单的公司所属的工厂,从2000 Plant出货。
3、这一步的配置,对于发货工厂,要设置的是销售区域,而对于收货工厂,要设置的是客户;但是任何一个工厂都有可能在这种关系下属于发货工厂,而在另一种关系下属于收货工厂,所以在这里可以为一个工厂维护两部分数据,但是每次只会用到一部分。
6.1、给出货工厂2000分配销售范围:2000/10/00
6.2、给收货工厂2100分配客户:2100(此客户是创建于销售范围2000/10/00)
7、分配交货类型和检查规则
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采购订单→设置库存调拨订单→分配交货类型和检查规则;
8、分配凭证类型, 一步过程, 交货不足限度
路径:IMG→物料管理→采购→采购订单→设置库存调拨订单→分配凭证类型, 一步过程, 交货不足限度;
9、定义运送条件
路径:IMG→后勤执行→装运→基本发运功能→装运点和收货点确认→定义运送条件;
10、定义装载组
路径:IMG→后勤执行→装运→基本发运功能→装运点和收货点确认→定义装载组;
11、分配运送点
路径:IMG→后勤执行→装运→基本发运功能→装运点和收货点确认→分配运送点;
12、交货相关的配置
备注:这部分我的理解是,公司间的采购与销售价格分别报价时候适用,如果发货工厂的价格带到收货工厂的公司间的发票,这种情况不适用。
12.1、路径:IMG→销售与分销→销售→销售订单→销售单据项目→定义项目类别;
12.2、路径:IMG→销售与分销→销售→销售订单→销售单据项目→定义项目类别组;
12.3、路径:IMG→销售与分销→销售→销售订单→销售单据项目→分配项目类别;
备注:订单类型ZDL2是Copy 订单类型DL;项目类别Z210是Copy项目类别NLC。
13、定义交货计划
13.1、路径:IMG→销售与分销→销售→销售订单→计划行→定义计划行类别;
13.2、路径:IMG→销售与分销→销售→销售订单→计划行→分配计划行类别;
14、定义公司间销售发票
14.1、路径:IMG→销售与分销→出具发票→定义出具发票类型;
14.2、路径:IMG→销售与分销→出具发票→维护开票凭证的复制控制;
备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的配置是将“定价类型”设置为“G”。
其目的是避免条件类型重复。
14.3、路径:IMG→销售与分销→出具发票→公司间出具发票→定义公司间开票的订单类型;备注:这步配置是满足订单与采购单分两段分别执行时候适用。
例如:配置一个新的订单类型是ZDL2,再分配公司间发票类型
SAP系统标准定义如下
15、SD模块定义条件过程,承接MM模块传递过来的价格
15.1、路径:IMG→销售与分销→基本功能→定价→定价控制→定义条件类型;
备注:定义这个PB00条件类型,承接来自PO的条件类型PB00。
15.2、路径:IMG→销售与分销→基本功能→定价→定价控制→定义并分配定价过程:维护定价过程;
15.3、路径:IMG→销售与分销→基本功能→定价→定价控制→定义并分配定价过程:给出具发票类型分配单据定价过程;
15.3、路径:IMG→销售与分销→基本功能→定价→定价控制→定义并分配定价过程:定义定价程序确定;
备注:特别注意
这里需要设置的是收货工厂所在的销售范围,也就是说,创建PO所属公司下的销售组织对应的销售范围(2100/10/00),通过这个来确定公司间发票的定价过程ZRVA02。
如果设置错误不能将PO上的PB00的价格带到公司间发票的条件类型。
16、
第二部分:前台操作
业务场景:香港公司在接到客户的销售订单后,将需求转给大陆工厂生产,香港公司是下采购订单给大陆工厂。
1、创建客户主数据:XD01。
客户是创建在大陆公司下销售给香港公司的销售范围。
2、创建供应商:XK01。
供应商是创建在香港采购组织下的大陆工厂作为香港公司的供应商。
3、创建信息记录:ME11
4、创建采购订单:ME21N
业务场景:香港公司在接到客户的销售订单后,将需求转给大陆工厂生产,香港公司是下采购订单给大陆工厂。
5、创建交货单:VL10B
6、交货单拣配及发货过账:VL02N
7、创建公司间发票:VF01
业务场景:发货工厂做公司间发票给收货工厂(大陆工厂做给香港公司)
8、采购订单收货:MIGO
9、采购订单发票校验:MIRO
如果模拟没有问题后点击“保存”按钮,产生会计凭证如下。
10、到此为止整个跨公司间交易就做完了后台配置与前台操作。
总结:主要理解这种业务的场景,把他理解为香港接单,大陆生产就更好理解。
这样可以减少大陆工厂接单香港的订单的时候创建销售订单与报价这个步骤,直接拿香港采购订单的价格作为公司间交易的价格。
并且直接把相关采购订单来创建交货单,通过交货单创建公司间交易的公司间的发票(内部发票)。
采购段的业务也是与正常采购一样,下采购订单、收货、发票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