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图(可编辑LG)
- 格式:doc
- 大小:104.50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四大地理区域】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
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
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
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
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
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
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
從崑崙山北眺,天山橫亙在地平線盡頭眼底的大沙盆圈綴著豐美的綠洲維吾爾的歌舞聲中飄散著瓜果芳香從崑崙山南望,青藏高原的冷空氣襲面而來在寒漠盡頭的雅魯藏布江谷地喇嘛的梵唱訴說藏人的虔誠與希望圖6-1西部地區地形圖西部地區地處中國大陸西半部,包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省。
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為三大特徵,由西端的帕米爾高原向東延伸的三條主脈成為區塊的分界,居中的崑崙山脈將新疆與西藏一分為二。
位置與地形圖6-2 西部地區簡圖圖6-3 青藏高原湛藍的天空沙漠的成因有哪些?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和蒙古戈壁在成因上又有何不同?新疆地形以山地、盆地為主,天山橫亙中部,北邊的準噶爾盆地,開口向西;南邊的塔里木盆地,開口向東北方,地形較封閉。
青藏高原地勢高峻,冰河地形發達,是世界高度最大的高原。
東北側的柴達木盆地,煤、石油、石膏等礦產資源豐富,有「聚寶盆」之稱。
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的藏南縱谷,農業發達,是西藏的精華區。
南方的喜馬拉雅山脈,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的第一高峰。
圖6-4珠穆朗瑪峰藏語意為「聖母」,是世界第一高峰。
圖6-5塔克拉瑪干沙漠維吾爾語意為「進去出不來」,是世界第二大沙漠。
西部地區因深處內陸,以及受高度和緯度雙重影響,氣候變化頗大。
新疆地區除山地外,多為溫帶沙漠型氣候,其中以南疆塔里木盆地最為乾燥,年雨量不足100公釐,北疆準噶爾盆地和伊犁縱谷一帶,夏季時因受北極海水氣的滋潤,雨量稍豐。
圖6-6西部地區三個都市氣候圖喀什位居南疆,因高山圍繞,降水稀少,而北疆的烏魯木齊,水氣由西方缺口進入,雨量稍豐;位居青藏高原的拉薩,則因海拔高度較大,最暖月均溫較低。
圖6-7西部地區年降水量分布圖受地形與風向影響,伊犁縱谷與藏南縱谷的年雨量較多。
圖6-8西部地區一月及七月等溫線圖七月一月氣候與水文高地氣候主要分布於青藏高原以及新疆的山地一 帶,終年低溫,其中以藏北高原最為嚴寒,因地勢高峻而形成荒涼冷寂的寒漠景觀。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国地形图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一、气候分界线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800 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青藏高原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3、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4、2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二、三大自然区分界线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400mm年等降水量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3、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3000m等高线。
三、三级阶梯分界线1、一、二级阶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2、二、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四、水文分界线1、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一线,南段接近200mm年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南岭。
3、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秦岭。
4、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怒江与澜沧江)分水岭:怒山。
五、地形区分界线1、巫山:湖北与重庆的分界线,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2、太行山:山西与河北的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3、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4、武夷山:江西与福建的分界线。
5、天山: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
6、昆仑山:新疆与西藏的分界线,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7、秦岭:黄土高原与汉水谷地的分界线。
8、南岭:两广与湘赣的分界线。
9、祁连山:甘肃与西藏的分界线,河西走廊与柴达木盆地的分界线。
10、横断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分界线,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完整)中国省级行政区轮廓辨认图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中国省级行政区轮廓辨认图)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中国省级行政区轮廓辨认图的全部内容。
重庆安徽福建
甘肃广东
广西贵州海南
河北河南黑龙江
宁夏湖北湖南
吉林江苏江西
山东青海辽宁
内蒙古山西陕西
新疆四川海南
西藏云南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