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六中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7.06 KB
- 文档页数:12
2019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搞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互融:中西园林的趋势王向荣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是世界园林体系中最重要的两大瑰宝,它们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曾各自独立,后来又相互影响,到了现在更是互相融合。
中国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方,幅员辽阔,自然环境优越,历史文明悠久,人们对美丽神秘的自然充满了热爱与崇拜。
中国传统园林一方面源于古老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乐土,另一方面源于古代人对于自然的理解。
根据古代传说,在昆仑之巅,有西王母的花园,有皇帝的悬圃;在遥远的东海,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海岛,找到这三座岛屿,就能从神仙的手中获得长生不老药,这些神话中展示的神秘山岳和美丽岛屿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一种雏形。
另一方面,中国大地秀美山川的景色无疑是中国人心中最美的自然,并成为中国园林模仿的对象,这种风景也被称为“山水”,中国园林试图以象征的手法展示这种自然的本质,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小中见大”,将大千世界的宏观景物微缩到小巧玲珑的壶中天地,这也是先秦以来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人文精神与历史观念发展的结果。
中国传统园林从商周的“囿”、秦汉的宫苑,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隋唐时期进入盛期,并在宋朝发展成熟,一直到明清,其造园思想始终一脉相承,在园林创作过程中强调“意境”,追求诗情画意,寓情于景,寓意于物,以物比德,园林经常作为隐逸文化的载体,反映园主的情操和思想,展现心中的世外桃源。
西方园林起源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那里干旱少雨,只有沿河的谷地是绿色丰饶的,农业生产必须依赖于灌溉,国土的风景也没有中国优美多样。
在这样一种环境里,有着充分水源和灌溉系统的田园成为园林的蓝本,表达了“人间天堂”的理想。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根据要求,默写句子(10分,每空1分)1.李白在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2(《蜀道难》李白)3(《咏怀古迹》杜甫)4。
”两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琵琶行》白居易)5.琵琶女弹奏的乐曲转为激越雄壮,。
(《琵琶行》白居易)二、选择题(6分)6.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以手抚膺.(yīnɡ)阜.盛(bù)惫.懒(bèi)懵.懂(měng)B. 敕.造(chì)猿猱.(náo)罥.烟眉(juàn)寒暄.(xuān)C.拽.掉(zhuài)纨绔.(kù)拓.片(tuò)谬.种(miù)D.脊鳍.(qí)崔嵬.(wéi)吮.血(yǔn)贾.人(gǔ)7.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所守或.匪亲或:有的时候B.凄凄不似向前..续续弹信手:随手..声向前:以前低眉信手C.但.见悲鸟号古木但:只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随随便便D.此情可.待成追忆可:难道,哪能行为偏僻性乖张..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2分)A.近体诗,也叫格律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是我国唐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林黛玉告诉贾母,她刚读了《四书》,这《四书》指的是《诗经》、《论语》、《孟子》、《中庸》,后来见了宝玉却改口说自己只些许认识几个字。
D.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五大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由试题和答题卡组成,所有答案要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出下列名句空缺部分。
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⑵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 《蜀道难》) ⑶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⑷间关莺语花底滑, 。
(白居易《琵琶行》) ⑸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⑹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 《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15分) 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 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
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①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
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
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
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
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
”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
”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
故孟子皇皇②,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
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
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
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也,道不足也。
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高三年级 12 月月考语试卷第I 卷阅读题(70 分)一、现代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字,完成 1~3 题。
互联网的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但有一些人对网络空间主权存在模糊认识。
有人认为,主权具有天然排他性,强调网络空间主权与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精神相冲突,将导致全球互联网碎片化;有人认为,网络空间主权与网络自由相对立,一些国家出于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需要设立防火墙,会阻碍信息的自由流动。
这些观点事实上并没有正确把握尊重各国网络空间主权与发扬互联网精神、维护网络自由的关系,不利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信息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从这个角度说,网络空间主权无疑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维护各国网络空间主权,就是尊重和维护各国的国家安全、国家主权以及国家核心利益。
正因如此,以窃取他国公民甚至国家领导人通讯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棱镜计划”,不仅被视为对他国网络通讯自由的侵犯,而且被视为对他国国家主权的侵犯。
因此,认为网络空间不应该存在主权,并不利于全球互联网治理。
主权国家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要力量。
传统的国家主权确实具有天然排他性,它对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对外具有不可侵犯的独立性。
与之相反,网络空间具有全球性和开放性,强调信息共享、通讯自由等。
这也是一些人排斥网络空间主权的理由。
但是,在看到互联网发展无国界、无边界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当今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体仍然是主权国家。
如果一味强调网络互联互通与网络自由,忽视甚至不承认各国的网络空间主权,各主权国家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就会丧失话语权、主导权,就无法承担起治理主体的职责和义务。
福建省福州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热词。
有人认为,提出供给侧改革表明我们放弃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转向供给学派的主张。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根子在于有些人习惯于照搬套用别人的理论来分析自己的实践、解决自己的问题,没有勇气也不善于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
我国以前实行的经济政策并非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属于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主张在经济萧条时通过扩大投资刺激经济,但投资可以是组织工人挖沟再填上这样的无效投资。
而我国前些年的扩大投资,主要是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等,既有利于当期扩大需求,又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这已经超越了凯恩斯主义。
因为我国作为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经济社会各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投资远未饱和。
现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明显不同于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主张从供给角度分析经济、稳定经济,主张减税,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反对产业政策。
这与我们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产业政策要准”根本不同。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而不是对别人理论、做法的模仿翻新。
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误导社会公众,造成不良后果。
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是问题倒逼。
今天,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远超以往,发展变化之快远超以往。
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大潮奔涌向前;从国内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齐头并进。
应对这种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解决全新的经济社会问题,老理论不管用,别人的理论不适用,必须作出自己的创新性理论概括。
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是时代呼唤。
当今时代,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技术信息每两年增加一倍,一个大学一年级学生所学的知识到三年级就有一半会过时。
3D 打印、无人驾驶汽车、云计算……这些新技术新发明必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但仍有专家认为,20 年后最伟大的产品现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
福建省厦门六中2008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班级姓名座号(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牛何之②王请度之③舆薪之不见④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⑤然后驱而之善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①⑤/②⑥/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⑥/②④/③/⑤ D.①②/③⑥/④⑤2.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莫之能御也②百姓之不见保③暴见于王④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⑤惟奕秋之为听⑥王语暴以好乐⑦申之以孝悌之义⑧何由知吾可也?⑨是乃仁术也⑩臣未之闻也A.①⑩/②③/④/⑤⑧⑨/⑥⑦B.①⑤⑧⑩/②③/④⑨/⑥⑦C.①②⑨/③⑥⑦/④⑧⑩/⑤D.①⑤⑩/②③/④⑧⑨/⑥⑦3.下列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危士臣②是罔民也③朝秦楚④推恩足以保四海⑤孰能一之⑥独乐乐⑦轻暖不足于体⑧以一服八⑨使人听此凋朱颜⑩明足以察秋毫之末A.①④⑦⑨∕②⑤⑥∕③⑧∕⑩B.①③④∕②∕⑤∕⑥⑧⑨∕⑦⑩C.①③⑩∕②⑦∕⑥⑧⑨∕④∕⑤D.①③④⑧⑨∕②⑥∕⑤∕⑦⑩二、文言文段阅读:南宫生,吴人。
伟躯干,博涉书传。
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
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游戏,尽丧其资。
逮壮,见天下大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①握奇陈法。
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
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渡浙江,泛具区而归。
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候,门止车日数十两。
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
有二军将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
其一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
”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
”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
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
其一尝遇生客饮,顾生不下己,目慑生而起。
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生后,若将肆暴者。
生故缓辔当中道路,不少避。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根据要求,默写句子(10分,每空1分)1.李白在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
(《蜀道难》李白)2.描写蜀道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蜀道难》李白)3.借山水形象蓄势,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是:,。
(《咏怀古迹》杜甫)4.琵琶女弹奏乐曲有一个“声暂歇”的过程,白居易用“,。
”两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琵琶行》白居易)5.琵琶女弹奏的乐曲转为激越雄壮,情感暗流达到高潮的句子是:,。
(《琵琶行》白居易)二、选择题(6分)6.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以手抚膺.(yīnɡ)阜.盛(bù)惫.懒(bèi)懵.懂(měng)B. 敕.造(chì)猿猱.(náo)罥.烟眉(juàn)寒暄.(xuān)C.拽.掉(zhuài)纨绔.(kù)拓.片(tuò)谬.种(miù)D.脊鳍.(qí)崔嵬.(wéi)吮.血(yǔn)贾.人(gǔ)7.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所守或.匪亲或:有的时候B.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以前低眉信手..续续弹信手:随手C.但.见悲鸟号古木但:只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随随便便D.此情可.待成追忆可:难道,哪能行为偏僻性乖张..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2分)A.近体诗,也叫格律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是我国唐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林黛玉告诉贾母,她刚读了《四书》,这《四书》指的是《诗经》、《论语》、《孟子》、《中庸》,后来见了宝玉却改口说自己只些许认识几个字。
福建省厦门六中2008届高三语文12月考试卷第一卷(选择题,共2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6分,每小题3分)①关帝,原名关羽,三国时期刘备麾下大将,名羽,字云长,山西解州人,生于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19年,因其忠、义、勇而受后人崇拜。
陈寿《三国志》中有一篇《关羽传》,是现存记载关羽最早的历史资料。
关羽事迹一直广为流传,至元朝,罗贯中写成《三国演义》,关羽事迹被描写得栩栩如生而深入民间。
明清以来关羽渐成各教供奉的神祇,道教封其为“关圣帝君”,佛教奉其为“伽蓝神”,儒家称之为“关夫子”、“武圣人”。
历朝皆有加封,宋时封为“武安王”,明封“协天护国忠义大帝”,亦称为“关圣”、“关圣帝君”、“武圣”。
②福建东山关帝庙是闽中有记载的第一座关帝庙,位于铜山古城中岵嵝山下,也称为武庙,与山西运城关帝庙、河南洛阳关帝庙、湖北当阳关帝庙并称中国四大关帝庙,是众多关帝庙的祖庙。
明代关帝崇拜开始在福建兴盛,清朝时期政府推动各地关帝崇拜的发展。
清代学者梁章矩在其《退庵随笔》中写到“今吾乡街巷,皆有关帝祠”。
泉州一地,明代时7个城门都建有关帝庙,清代城内庙宇数量最多时曾达100多所。
在台湾关帝文化也很兴盛。
台湾主祀关帝的庙宇据统计有192所。
还有许多庙宇是另有主神,而以关帝作陪祀之神的。
③关帝在闽台是职掌人间事务最多的一位神灵,既是战神,又是商界守护神,还是医药神。
福建漳泉一带,自古商业繁荣,明清之时又常有倭寇骚扰,关帝祭祀颇受民间重视。
各地关帝庙,每逢关帝诞辰都有巡游活动。
关帝因被视为“武财神”,故台湾的各行各业都以关帝为奉祀之主神,以求财源滚滚。
对于关帝的诞辰,台湾人尊称“圣诞”,因对关公生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祭祀的日期有的是在农历的正月十三日,有的是五月十三日,也有的在六月二十日,更有定在元月二十四日的。
南北西东,各在其中的一天,举行盛大的祭典。
有些地方,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还有例行的祭祀。
各地区的关帝庙,一般都是善男信女众多,常年香火鼎盛,每逢关帝圣诞祭典,香客更是络绎不绝,场面热闹非凡。
2019-2020学年厦门六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各题爹的丧事周福书记对着话筒大声喊,架在大树上的四个大喇叭把他嘶哑的声音传遍全村:“老少爷们儿,疫情严重,大家不要惊慌,科学预防很重要,要做到不串门拜年,不聚会;出门戴口罩,进门勤洗手……”周福的手机响起,他摁了电话,把要宣传的事项讲完。
周福把电话拔过去,弟弟周禄慌张地说:“哥,你赶紧回家,爹病重了!”周福给村主任刘军山交代完事情,急急忙忙地赶回家。
爹睡在火炕上。
周福半跪在爹身旁,握住爹鸡爪样的手。
爹的脸白着,有点儿肿。
周福眼睛发红:“爹,您要好好活着,抱重孙于。
”爹咧嘴笑,声音低沉地说:“你放心,我这老病不咋的,立了春病就缓了。
”周福的手机响起。
刘军山语气很急地说:“书记,你快来第九检测点,几个外地来的人,不听劝阻,硬要进村。
”爹抬起手摆摆:“你去忙吧,挑好村上的担子,你照顾好自己。
”周福掖好爹的被子,掉头出门。
三叔跟出来,叫住周福:“大侄子,大哥这病危险呢,你可要早想办法。
”周福说:“叔,我明白哩,明早带爹去城里医院。
”说着,骑上电动车去了村东头。
一个留平头戴墨镜叼烟卷的胖子高声跟刘军山和两个值班员吵嚷,周福认出是王老二的小儿子王小柱。
这小子在外地搞工程,听说挣了很多钱。
胖子吐一口烟:“我一切正常,回家看我爹,还不行了?”周福说:“大侄子,非常时刻,不行。
村里在西沟口设了隔离室,准备好了米、油、肉。
你们在那儿隔离观察十四天,才能进村。
”胖子狠狠地踹一脚挡路的杆子,跳上越野车,隔窗骂道:“老犟牛!”周福跺脚:“这年轻人,咋这样子呀?”刘军山“呸”一口:“平时对王老二不管不问,过年来显摆了。
”俩人赶往西沟口。
那儿是个养鸡场,年前鸡出栏了,十几间房屋空闲,做了隔离室,从外地来的三家十一口人分开住在里面。
周福和刘军山走进暖烘烘的屋中,男人、女人、小孩和老人像见了亲人般亲热,周福问了他们的吃住,扯了会儿家常,询问还有什么困难。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本试卷由试题和答题卡组成,所有答案要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出下列名句空缺部分。
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王羲之《兰亭集序》)⑵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⑶,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⑷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⑸,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⑹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15分)答吴充秀才书欧阳修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
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①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
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
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
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
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
”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
”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
故孟子皇皇②,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
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
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
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也,道不足也。
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
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
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
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
幸甚!幸甚!修白。
(有删减)【注释】①伥伥:无所适从貌②皇皇:指匆忙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而读之发:启封,打开B.及少.定而视焉少:稍微C.若有所责.责:责备D.难工.而可喜工:精巧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学者有所溺焉尔复驾言兮焉求B.方勉焉以模言语夫夷以近,则游者众C.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因吾子之能不自止不如因善遇之4.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主要阐述了道与文的关系,二者之间,道应为先,主张文章应该追求道。
B.欧阳修赞扬吴充的文章“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可见他并不反对文采。
C.欧阳修主张要在实践中“充道”,反对作家脱离实际,在书斋里空谈作文。
D.欧阳修认为,学写文章应先学道,道理充足,文章也就自然有了文采。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⑴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3分)译文:⑵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3分)译文(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定林①(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②仍:又。
⑴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3分)⑵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关羽欲斗追己之夏侯惇,曹操连差二使以及张辽,下令放了关羽。
关羽于卧牛山得黄巾军张宝部下周仓,来到古城会见张飞,张飞误会关羽已经投降曹操,一见面就要与之决一死战,后关羽斩杀了曹将蔡阳才解开了张飞的疑惑。
B.曹操视刘备、吕布为心腹之大患。
怕二人合力进犯,于是接受了荀彧的建议,先后使用“二虎竞食、“驱虎吞狼”之计,离间刘备和吕布。
C. “缚太急,乞缓之!”操曰:“缚虎不得不急。
”这里的“虎”指的是吕布。
被抓后恳请刘备在曹操面前为自己说情,刘备故作不见。
吕布向曹操表示愿降,曹操问刘备如何,刘备只让曹操想想丁原、董卓下场。
曹操猛然醒悟,下令缢死吕布,吕布大骂,被陈宫喝止道:“吕布匹夫!死则死耳,何惧之有。
”D.诸葛亮为了联合东吴之地抗曹,随主战派鲁肃来到江东见孙权。
在周瑜面前,东吴的文武官员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孔明冷笑,说只要将江东“二乔”送给曹操,曹军就会退兵,并背诵《铜雀台赋》来智激周瑜。
周瑜大怒,表示和曹操势不两立。
周瑜在孙权面前分析了形势,也坚定了孙权抗敌的决心,孙权于是拜周瑜为大都督。
E. 周瑜因为没有火攻的好风向而病倒,诸葛亮为他解决了难题。
为了躲避周瑜的加害,孔明在东风一起,便在关羽的接应下回到夏口,然后布置人马等待截击曹操。
黄盖带领船只,顺着东风在曹军水寨放火。
大火烧了曹操的战船,延及岸上大营,曹操大败,从此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8.简答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民间有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请问,徐庶缘何进了曹营?又缘何“一言不发”,请简述事情始末。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㈠互乡①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
子曰:“与②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③其往也。
”㈡孟子曰:“教亦多术也,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①互乡:鲁国的乡名,其乡风俗恶劣。
②与:赞许③保:追究⑴材料㈠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请简要分析。
(2分)⑵孟子提出“不屑之教”,和材料㈠中的孔子的思想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纵览2019年的电视荧屏,古装戏可谓红火异常。
首当其冲的便是后宫题材,《宫》、《倾世皇妃》、《唐宫美人天下》、《万凰之王》……一时间,各朝代的“后宫”大集结。
据悉,仅“楚汉之争”的题材就有五部都在拍摄。
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历史已逝,历史人物早在岁月流转中化为昨日云烟,今日荧屏上的古装戏都是今人的解读。
因而很多制片方认为拍摄古装戏就稳操胜券,它远离现实,可以胡编乱造、任意臆想;如有差池,还有“戏说”、“秘史”来做“挡箭牌”;而今又时兴“穿越”,古装戏的“天马行空”更是如鱼得水。
荧屏上一片对帝王将相的歌功颂德,英雄红颜的倾世之恋,偶像梦幻的美好爱情,有些剧集为了聚人气、拉收视,不惜玩弄悬疑、惊悚元素,甚至香艳场面,极尽低俗之能事,让观众对该类题材产生了审美疲劳,对有些作品甚至开始“拍板砖”、“吐口水”,引发了网络上的一片讨伐之声。
最近在北京、浙江、广州等地热播的《甄嬛传》,却在一片乱象的古装戏市场中,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追捧。
《甄嬛传》之所以脱颖而出,成为上乘之作,原因诸多。
除了郑晓龙导演这块金字招牌外,更重要的是该剧经过“接地气”的处理,把朝代坐实了不说,更将大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都做了符合历史的编排,不仅如此,该剧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以具有文化品位追求的渗透,将清朝雍正年间,或者可以说整个封建制度下后宫女子的悲惨命运演绎得淋漓尽致,揭露了在腐朽制度的残害下,人性、人情的极度扭曲,一改宫廷戏美化宫廷,把皇帝、妃子写成偶像的做法,让人真正体会到了宫廷的阴暗,颇具“正剧”范儿,体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
正如郑晓龙所说:“如果把皇宫拍得阳光灿烂,让皇帝风流潇洒,后宫佳丽美艳安逸,如果把封妃当嫔作为一件光荣而幸福的事,将宫廷戏全部偶像化,那实际上是违背历史、违背人伦,也违背了人性最基本的准则。
”题材不是创作成败的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艺术家的创作态度和思想艺术水平。
观众对荧屏上一些“古装宫廷剧”的批评,根本的目的不是要取消古装戏,而是要反对古装戏创作中的低俗化倾向。
《甄嬛传》的成功再次证明,古装题材仍然能够传达出强烈的批判意识、仍然能够尽情讴歌“真、善、美”,在传达主流价值观上,它与任何题材类型没有区别。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古装戏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现代人的理解和眼光演绎给当今社会人看,本身无可厚非,任何题材的作品都有好有坏,关键在于要宣扬什么。
《甄嬛传》的热播启示我们,尊重历史也是古装题材电视剧必须遵循的,而正确价值观导向仍然是包括所有题材在内的影视剧的生命和灵魂。
(选自2019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有改动)10. 对《甄嬛传》“成为上乘之作”的根本原因,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追求真实,拒绝臆造,不仅朝代坐实,剧中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也都符合历史的真实性。
B. 采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揭露了在封建社会腐朽制度的残害下极度扭曲的人性和人情。
C. 具有历史“正剧”的特质,表现了封建制度下宫廷的黑暗,体现了强烈的批判意识。
D. 文化内涵丰富,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以雍正年间为代表的整个封建制度下后宫女子的悲惨命运。
11. 下列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远离现实,可胡编乱造,成为众多制片方热衷古装戏、2019年电视荧屏古装戏火爆之因。
B.“戏说、秘史”成了古装戏差池的“挡箭牌”,而“穿越”更使古装戏的任意臆造如鱼得水。
C.古装戏玩悬疑,玩惊悚,玩香艳,极尽低俗之能事,让观众审美疲劳,必然引发众多讨伐之声。
D.“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古装题材的电视剧自有其独特的认识价值。
12. 根据文意,你认为一部成功的古装戏,必须具备哪些要素?(3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如果你为四郎哭泣龙应台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100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
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别带了85岁的父亲去听。
遥远的10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
杨四郎家人一一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15年。
铁镜公主聪慧而善良,异乡对儿女已是故乡,但四郎对母亲的思念无法遏止。
悲剧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的片刻。
卡在“汉贼不两立”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在个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失声:“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父亲16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
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16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