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19.04 KB
- 文档页数:62
农田升级改造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终稿1. 项目背景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为了实施农田升级改造项目而制定的。
该项目旨在提高农田的产能和农业生产效益,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改造农田的排灌系统,增加农田的灌溉面积和灌溉效率,提升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2. 工程施工组织原则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高效管理:通过合理规划和组织,确保施工进度的紧凑和工期的合理安排;- 资源优化: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浪费;-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减少对周围生态的影响。
3. 工程施工组织方案3.1 施工准备- 确定项目经理和相关工程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的组织和管理;-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工期、人力资源、设备需求等;- 调查勘探施工现场,确定地质、水文等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
3.2 材料采购和供应- 根据施工计划,制定材料采购计划,并与供应商协商确定交货时间和地点;- 对进货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符合项目要求;- 做好材料的保管和管理,防止损失和浪费。
3.3 施工作业- 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作业,确保工期的紧凑;-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现场作业,分工合理、任务清晰;-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监控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4 安全管理- 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方案,明确各项安全措施和责任;- 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安全意识和防护知识;- 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演练工作。
4. 施工组织设计图纸为了更好地实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我们还制作了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图纸,详细展示了施工流程、设备布置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5.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监控与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监控和评估工作。
六、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述(一)工程概况.. 位于渭北黄土高原西端,隶属于....... ,西北部与甘肃的张家川、华亭县为邻,东连千阳县、南临陈仓区。
地理坐标为东经106° 26’ 32〃~107° 8’ 11〃,北纬34° 25’ 17〃~35° 6’ 45〃,东西长59.7Km,南北宽57.6Km,海拔在800.2~2400m之间,相对高差1165.8m,全县总土地面积2285Km2陇县地处鄂尔多斯台南缘和秦祁地槽褶皱北部的接壤处,地表广泛覆盖黄土层,属于黄土侵蚀地貌。
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千河横贯其中,千河以北为千山山脉,以南为陇山山脉。
县域内山峦叠起, 沟壑纵横,土质疏松,结构不良,植被稀疏覆盖率低, 水土流失严重, 再加上冬干春旱相连,影响夏季作物生长,早秋作物全苗受旱,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受地形影响, 区域立体小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多年平均降雨量601mm多面平均蒸发量1101mm多年平均风速1.3m/S,多年平均气温10.7 C,最冷月1月份平均温度-2.8 C,冻土层深度0.6m, 无霜期200 天,年日照时数为2033.3 小时,日照百分率46%。
(二)工程项目和工作范围二、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说明书(一)施工指导思想为确保工程如期优质完成,确立以下施工指导思想:1、认真执行工程建设程序;2、搞好项目排队,保证重点,统筹安排;3、遵循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
4、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地施工;5、科学地安排冬雨季施工项目,保证全年生产的均衡性和连续性;6、提高作业工业化程度;7、尽量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8、尽量减少临时工程,合理地储备物资,减少物资运输量,科学地布置施工平面图。
(二)施工平面布置原则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快速安全、经济可靠、易于管理1、为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节约成本,现场勘察收集的水、电、地形地貌等资料要翔实可靠,切实起到参考作用。
农田升级改造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终稿1. 引言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旨在为农田升级改造项目提供合理、高效的工程施工组织安排,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问题。
2. 项目概述2.1 项目背景农田升级改造项目的目标是提升农田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同时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该项目包括土地平整、灌溉系统改造和农田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程。
2.2 项目目标- 实施农田升级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产量。
- 改善农田灌溉系统,提供可靠的供水条件。
- 建设农田设施,改善农民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环境。
3.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1 施工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施工组织机构,确保施工过程的协调和管理。
项目经理负责整体协调、决策和资源调配,同时设立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等相关部门。
3.2 施工流程根据工程的不同阶段,制定详细的施工流程,并确保各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重点包括土地平整、灌溉系统改造和农田设施建设等工作。
3.3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根据工程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并提前做好备选方案以应对可能的延期情况。
3.4 施工资源管理合理配置施工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物资和设备等。
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及时供应,最大程度地提高施工效率。
3.5 施工安全措施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并进行全员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3.6 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检测。
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提供高品质的工程成果。
3.7 环境保护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方案,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包括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噪音和尘土污染等措施,保护农田和周边生态环境。
4. 总结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综合考虑了农田升级改造项目的特点和要求,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行的指导措施。
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管理,预计可以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并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高标准农田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高标准农田施工是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农田整理工程建设的过程,旨在改善农田地貌,提高农田利用率和农田生产能力。
组织设计是高标准农田施工的重要一环,合理的组织设计能够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进行。
二、组织设计原则1. 统筹规划:在项目开始之前,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包括项目的总体布局、施工任务划分、资源调配等,确保项目能够有序进行。
2. 分工合作: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分工,明确各个施工单元的职责和任务,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
3. 高效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通过合理的工期安排、资源利用和协调机制,实现施工任务的高效完成。
4. 安全可靠:注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的安全监控和应急措施,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5. 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质量管理标准和验收标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三、组织设计步骤1. 队伍组建:根据项目的规模和要求,合理安排施工队伍的组成,包括技术人员、工程师、工人等,确保有足够的人手完成施工任务。
2. 施工任务划分:根据项目的要求,将整个工程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单元,根据地理位置、工作量和工期等因素进行划分,明确每个施工单元的任务和负责人。
3. 资源调配:根据项目的需求,合理调配施工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设备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资源供应充足。
4. 工期安排:根据项目的工期和施工进度,制定施工计划,将整个工期分解成若干个阶段和任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确保施工进度的控制。
5. 进度控制:通过建立进度监控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施工进度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完成。
6. 质量管理:制定质量管控措施和标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7. 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和培训工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农田改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终稿一、工程概述本工程旨在对农田进行改良,提高农田的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
该设计方案旨在详细阐述农田改良工程的施工组织安排、施工流程、资源需求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二、施工组织安排1. 组织管理体制:工程将设立项目组,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并设立现场管理人员负责具体施工管理。
2. 施工班组划分: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施工要求,将施工人员划分为不同的班组,包括土方作业班组、农田改良材料投放班组等。
3. 现场设施和设备: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包括施工车辆、施工机械和办公设施等。
三、施工流程1. 前期准备工作:对工程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清理现场杂物,并组织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
2. 土方作业:根据设计要求,对农田进行挖土、填方、平整等作业。
3. 农田改良材料投放:根据设计方案,对农田进行施加有机肥料、矿质肥料、土壤改良剂等材料。
4. 灌溉工程: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灌溉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5. 后期整理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整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四、资源需求1. 人力资源:根据工程规模和工期,合理安排施工人员。
2. 材料资源:保证所需材料的供应和储备,包括有机肥料、矿质肥料、土壤改良剂等。
3. 设备资源:根据施工需要,配置所需的施工机械、车辆等设备。
五、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 配备专人进行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验,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3. 做好施工记录和验收报告,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六、安全措施1. 制定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培训。
2. 配备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监管和事故应急处理。
3. 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防止事故的发生。
七、环境保护1. 施工期间,做好粉尘、噪声等环境污染的防控工作。
2. 合理利用土方和施工废弃物,进行资源回收和利用。
以上为农田改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终稿,希望能够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六、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编制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采用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施工总体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重要施工工艺和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地整治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土地整治是指对农村土地利用进行规划、整理、治理和改造的工程项目,旨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和农村环境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项目位于县农村地区,总面积为1000亩。
(2)项目目标通过土地整治,实现以下目标:-改善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农村土地规划,合理划定农田、村庄、畜牧和林地等用地界线;-完善农村生活和生产设施,提高农民居住和劳动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
(1)项目分解根据任务书要求,将土地整治项目分解为以下几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进行项目立项、人员组织、资金调配、设备准备、材料采购等。
2.地勘阶段:进行地形地貌调查、土壤改良分析、农田设施现状调研等。
3.规划设计阶段:根据土地整治目标,制定土地规划设计方案。
4.施工准备阶段:招投标、人员培训、施工队伍组织、材料准备、工程图纸编制等。
5.施工阶段:进行农田平整、村庄建设、排水设施建设、绿化工程等。
6.竣工验收阶段: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农民满意度调查等。
(2)施工组织结构根据项目分解,组织如下工作组:1.项目管理组: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包括项目立项、资金管理、人员组织、沟通协调等。
2.地勘组:负责进行地勘工作,包括地形地貌调查、土壤改良分析、农田设施现状调研等。
3.设计组:负责制定土地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农田设施改造设计等。
4.施工组:负责具体施工工作,包括农田平整、村庄建设、排水设施建设、绿化工程等。
5.管理组:负责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控制等。
(3)施工流程和措施1.前期准备阶段:-组建项目管理组,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制定项目计划;-调配资金和设备,进行材料采购;-组织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水平;-编制施工图纸,确保施工过程有明确的指导标准。
2.地勘阶段:-进行地形地貌调查,了解土地特点和条件;-进行土壤改良分析,确定土地改造方法;-调研现有农田设施,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第一节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一、综合说明1、编制依据1、201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第四标段招标文件及施工设计图纸。
2、我公司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设备以及已建类似公路工程的施工经验;3、交通部颁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2、编制原则1、我公司近年来在类似公路建设中采用的先进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设备;2、实施项目法人管理,通过对劳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机械化、专业化优势,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运作,确保实现质量、工期、安全、成本及信誉的预期目标;3、调集我公司优秀的管理人员和雄厚的技术力量,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树立“精品工程”的意识,在本工程施工中创一流的施工水平;4、充分考虑各种不利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及施工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5、针对本合同的施工特点、难点着重考虑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措施。
3、编制范围201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第四标段施工招标文件及施工设计图全部内容。
二、工程概况:201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第四标段工程,位于洪洞县大槐树镇的秦壁村、姚庄村、庄园村、涧桥村、西池村、张村共六个行政村。
本次标段涉及秦壁村、姚庄村、庄园村的田间道路,防护林,改良土壤。
三、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总体目标1、质量目标: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达到:合格,评定得分90分以上;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评定得分90分以上。
2、工期目标:计划工期150日历天。
3、安全目标:杜绝职工伤亡事故,严防火灾及交通意外伤亡事故。
刑事案件发生率为零。
4、环境保护目标:贯彻和执行国家及地方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确保施工噪音、扬尘、污染和建筑垃圾清理达到国家、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招标文件的要求,创建文明施工现场。
2、施工总体方案(1)、施工原则(1)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一流的施工工艺,专业化的施工队伍,确保质量目标。
高标准基本农田施工组织设计四篇篇一:高标准基本农田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组织机构2、公司经理全面负责总工程师公司总会计师公司副经理机械科生技科质安科经营科财务科劳人科材料科工会办公室施工作业班组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材料管理组机械管理组施工管理组技术管理组质安管理组成本管理组财务管理组劳动管理组计测试验组内业管理组工程施工人员项目经理部2、项目管理机构(一)、我公司高度重视本工程的建设,把本工程列为重点工程,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成立项目经理部,实行公司法人代表授权的项目经理负责制。
(二)、我公司的指导方针为“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地建设好每一个工程,为公司创造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社会奉献“精品”,根据该工程的规模和特点,本公司委派优秀的项目经理为本工程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经理部。
选派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能融洽、合作好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年富力强、颇具开拓精神的管理人员进入项目管理班子,对外适应业主管理的要求,充分发挥公司的经济技术优势和精诚合作的诚意,对内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工长、内业、材料、机械、劳资等岗位责任制,由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对各专业进行考核,确保预定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建立完整的组织机构。
组织强有力的工程项目经理部,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项目管理机构由三个层次组成。
1)指挥决策层——工程领导小组工程领导小组是项目施工决策和保障机构,在公司整个范围内,对项目施工所需要的人员、机械、材料、资金等进行统一协调和调配,为项目提供可靠的保障。
2)项目管理层——项目经理部按照“项目经理负责制”组成的项目经理部,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合同履行全面实现负责,并协调各专业分工之间的工序和进度、场地、交叉作业的相互配合。
确保工程按照既定质量、进度交付使用。
3)施工作业层——直接参与施工的作业班组精选曾施工过多项优质工程、有过施工同类型工程经验的各专业组进行施工。
3、项目经理的管理职责(一)、遵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和城市建设管理的政策法规,执行施工及管理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履行承包合同。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位于_____地区,项目区总面积为_____亩。
项目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措施,提高农田的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区内土地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部分耕地高低不平,灌溉排水设施不完善,田间道路狭窄不畅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因此,本次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施工部署1、施工组织机构成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项目部下设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和综合办公室等部门,各部门分工明确,协同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施工任务划分根据工程内容和施工特点,将工程划分为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施工队,各施工队分别负责相应工程的施工任务。
3、施工顺序首先进行土地平整工程,为后续的灌溉与排水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创造条件。
然后依次进行灌溉与排水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的施工,确保各项工程之间的衔接顺畅。
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进行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各项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
2、物资准备根据工程需要,采购和储备各种建筑材料、构配件和施工机械设备。
对进场的物资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劳动力准备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
4、施工现场准备进行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工作,即通路、通水、通电和平整场地。
搭建临时生产和生活设施,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四、主要施工方法1、土地平整工程(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控制点,进行土地平整区域的测量放线,确定平整范围和高程控制点。
(2)土方调配根据测量结果,制定土方调配方案,合理安排挖方和填方区域,尽量减少土方运输距离和工程量。
一、编制说明1.1编制目的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我单位对本工程的投标文件之一,它体现了我单位对本工程施工的总体构思和部署,是一部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计划、资源配置、总体布置以及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程序化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若我单位有幸中标承建本工程,我们将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原则、方法、资源配置等,全力投入,严格遵循有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在图纸会审之后,进一步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形成完整的工程技术文件,用以指导工程施工,确保本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目标的顺利实现。
1.2编制依据⑪《2013年中捷农场高效农田节水设施建设项目(招标文件)》及招标图纸等文件。
⑫现场实际踏勘情况;⑬国家现行相关工程建设法规和当地政府有关地方性法规和规定;⑭国家和行业颁布的相关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2007《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⑮本单位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等项目管理方面的文件;⑯我公司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实践经验。
二、综合说明及工程特点一、工程概况1 自然地理状况中捷农场位于河北省东部,渤海湾西岸。
距北京240公里、天津100公里、沧州60公里、黄骅港20公里,农场总面积268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4.2万人。
地处北纬38°19′~38°29′,东经117°23′~117°39′。
中捷农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因临近渤海而略具海洋性气候特征。
受海陆位置和季风环流的影响,该区域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闷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
气温项目区全年日照时间平均为2801.1小时,日照率为64%,年内日照分配以5、6月份最多。
多年平均气温12.1℃,比内陆同纬度地区偏低0.3~0.9℃。
年内温差较大,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6.4℃。
夏季温度≥35℃的高温天数年平均10天,多出现在5月中旬到8月下旬;极端最高温度为40.8℃(1961年)。
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4.5℃。
冬季温度低于-10℃的严寒天数年平均23天,多集中在12月中旬到次年2月上旬;极端最低温度为-19℃(1980年)。
冻土深度一般年份为60cm左右。
霜期中捷农场无霜期194天,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平均初霜期在10月14日,此时多数农作物已经成熟或收获。
一般年份,初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不大。
终霜一般出现在4月份,历年平均日期为4月26日。
终霜冻在降温程度强烈时,对早播瓜果、蔬菜以及冬小麦生长有轻微冻害,一般年份,对冬小麦影响不大。
中捷农场光照充足,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25.84 Kcal/cm2,光合有效辐射量为60.7 Kcal/cm2。
作物生长期间(日平均气温≥0ºC)太阳辐射总量为110 Kcal/cm2,占全年辐射量的85%。
降水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42.5mm,降雨量年际及年内分配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6~8月份,据中捷农场多年资料记载统计,最大降水年份是1964年,降水量为1343mm,最小降水年份是1968年,降水量为247.1mm,最大年约为最小年的5.4倍,由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以及四季雨量的不均,造成农场依靠天然降水供农作物正常生长的保证率极低。
蒸发项目区略具海洋性气候特征,其蒸发量较大,干燥度约为3.2。
据中捷农场气象站多年资料统计,采用20cm蒸发皿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2100.5mm,变化范围在1920.0~2400.0mm之间,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3.5倍。
4.项目施工基本情况1、本项目是通过建设高效节水设施,可有效遏制地下水位下降,提高项目区灌溉保证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从而保障农业生产。
此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三分厂八队,喷灌面积2300亩。
2、质量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确保合格工程,力争优质工程。
三、施工准备1、现场准备1)、《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现场“三通一平”。
2)、组织施工机具进场,并安装调试。
3)、建造临时设施,为正式开工准备好生产、办公、生活和仓库等临时用房。
接好临时用电、临时用水设施。
并作好现场的防水排水工作。
4)、依据《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设置消防、保安措施,悬挂多种警示牌及规章制度。
2、技术准备⑪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合同及有关资料,提出问题,及时会同建设单位做好图纸会审,做好变更洽商工作。
⑫组织相关人员对合同与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和学习讨论,明确项目进度,质量与施工技术要求,并做好施工图变更和各分项工程书面施工技术交底。
⑬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高程引进都要经建设方、监理单位复核,验收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⑭做好计量准备工作,组织技术人员校正测量工具。
⑮组织各职能人员和操作专业队,针对施工图要求学习有关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新材料、新工艺等技术准备工作。
⑯组织技术人员编制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研讨技术质量攻关项目,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技术小组进行活动。
⑰及时做好上岗前各工种“三级”安全教育及新工人上岗教育。
3、组织准备工程施工管理是关键。
根据本工程特点,公司选派优秀项目经理组织施工该工程,全面负责本工程的工作。
同时精选懂业务、善管理、责任心强且施工过同类工程的专业管职能部门实施对项目的管理管控制和监督。
四、施工总平面布置与管理4.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1 布置原则⑪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力求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尽量减少施工用地。
⑫合理布置施工机械和施工道路,在确保运输方便畅通的同时,力求占地省、短运输,避免二次倒运,减少运输费用。
⑬各种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要便利工人的生产和生活。
⑭临时工程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利用现有的设施,精心计算和设计,做到生产、生活、安全、消防、环保、卫生、劳动保护等,符合国家有关规章和法规。
2 布置依据⑪招标文件及招标图纸中的相关要求;⑫施工现场的勘查;⑬我公司多年积累的类似经验。
3 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工程用地范围,生活及生产设施全部布置在工程用地范围内。
4.2施工交通选择项目区内道路及场内临时道路作为对内、外交通道路,基本满足对外、对内交通需求。
4.3临时设施根据现场情况和本工程特点,计划本工程生活办公区布置在工程用地范围内。
施工临时设施主要包括施工所需的场内施工道路、水电系统、料堆场、机械停放场,施工仓库和临时生活设施等。
1 施工水电施工区用水、用电从业主提供的水、电源点接引敷设管道、线路,引接至各生产生活区。
2 通讯系统本工程施工人员使用手机、对讲机,以保证对外通讯联络。
5、完工清理及撤场1完工清场在本标工程完工后按招标文件要求进行清场。
施工临建设施全部拆除,并配推土机进行临建设施的场地平整。
施工设备及剩余的建筑材料按计划撤出工地,并将废弃的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处理并清理出施工现场。
2人员撤离本标工程整体工程完工移交后,我单位在规定期限内(除经甲方同意继续完成尾工工作的人员、设备和临时工程外)将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全部撤出施工现场,并配推土机进行场地平整,做好环境恢复工作。
6、施工管理及组织机构的建立1、施工管理1)项目管理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拟采用项目责任人履行合同;两层优化结合,首先确定项目管理班子,再选择作业层次;这样一个管理模式,即项目法施工,项目实行单独核算。
2)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选择①组织管理机构选择原则⑪适应施工项目的一次性特点,使项目的资源配置需求可以进行动态的优化组合,能连续,均衡地施工。
⑫有利于项目管理依靠企业的正确决策,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⑬有利于强化对内和对外的合同管理,提高企业信誉。
⑭组织形式为有利于项目经理的指挥和企业对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二者兼顾。
⑮适应项目的需要及企业的管理体制。
⑯层次简单,分权明确,指挥方便。
②组织机构选择结合工程实际采用部门式项目组织,职能部及作业层适应工程需要为原则,采用该种组织形式能尽快投入运行;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职责明确,职能专一;能适应企业的管理体制;单位能够有效地对项目进行控制,且又不妨碍项目经理部独立进行施工管理,从而保证有效地履行合同。
3 )项目管理目标⑪工程施工整体争创优良,决不允许出现大的质量事故,最多是小的质量缺陷修补。
这是工程施工总目标,一切工作围绕此目标进行;⑫使企业最终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好的经济效益;⑬做到自始至终协调好与各方面关系,争取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环境;⑭做到严格按项目法进行管理,为企业获得成功的项目管理经验,使企业在施工项目管理方面跃上一个台阶;⑮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到人和物处于最佳状态,不出现大的安全事故,不因安全问题而停工,停产;⑯做到严格质量管理,视质量为生命,不出现因质量事故返工,而延误工期、加大投资、影响整个工程评价的问题;⑰做到认真履行企业的承诺和义务,确保企业良好的信誉;⑱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做到严格按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执行;⑲环境保护和消防方面做到严格按有关政策、法规、规程等和当地政府、指挥部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做好工作;⑳做到规范化管理、规范化施工,最终提供规范化的成果。
2、工程施工管理选择能胜任该项目施工管理的项目经理和一名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总工,组建该工程项目经理部,在项目经理部的领导下全权负责该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
企业内与项目经理签订承包责任书,项目部内部各部,各作业区相应地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目标、利益和风险,做到自上而下一环扣一环,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责任,从下到上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1 )、合同管理⑪严格执行合同中有关期限的规定。
只有待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接到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后,方可开工,确保工程按合同工期完工。
⑫信守价格义务。
合同是制约双方的依据,人才是合同的实质性因素,一经制定便遵照执行,我方不得无故单方要求更改。
⑬接受工程变更要求。
若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未预见的因素或优化方案,需要变更工程,则遵守以下原则:“若我方需要作出工程变更,必须有理有据,征得建设方同意;建设方对原设计进行变更,只须向我方发出通知,我方严格遵照执行”。
⑭工程按合同工作范围、技术规范、图纸要求及进场后交给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计划进行实施。
⑮按期向监理工程师汇报工程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执行。
⑯施工放线及测量的数据图纸及现场试验成果均须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但我方对成果的正确性负责。
⑰所需订购的材料,根据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将样品送指定的试验室进行试验,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进场材料我方负责抽样检验。
⑱按业主、监理工程师及有关部门的要求,按时报送各类报表,办理各种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