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
- 格式:ppt
- 大小:9.04 MB
- 文档页数:46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教案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第一课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目标:1,关注当今世界发生的局部战争,通过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沉重灾难,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及和平的美好.2,通过搜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学习搜集,整理,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自主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教学重难点:重点----目标1.难点-----母标2.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非常关注"新闻发布会1,收集相关材料.课前组织学生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或查找其他资料,收集近期世界各地爆发的战争,发生的冲突的图片和文字材料.2,召开"非常关注"新闻发布会.围绕世界上发生的战争和冲突,让学生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再现当前国际上的战争和冲突.3,读图谈感想.教师可准备一张世界地图,在图上标出发生战争的国家或地区,让学生看图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从战争和冲突的分布地区,卷入人口等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大致了解当前世界上的战争和冲突不断.4,本活动的重点不在于说战争本省,而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世界上还有很多战争,激发他们去关注战争中的人们,并产生热爱和平的情感.活动二从儿童眼中看战争1,讲述战片背后的故事.让学生观察,阅读教材上的图文资料,以及他们收集的反映战争中人们生活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讲述战片和日记背后的故事.(1)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图片,阅读相关的文字说明,想象和思考这些孩子感受.(2)参考"资料库"中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看图思考问题.防护沟里为什么只有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农民,战争使他们的生活没有着落,尽管空袭频繁,这些农民不得不坚持在田间工作,直到炸弹扔下的最后一刻,才躲进防护沟里.)通过深入挖掘照片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再看看照片,猜猜孩子们在仰望天空的时候时会想些什么(3)让学生通过教材提供的伊拉克少女的日记以及他们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如《安妮日记》片段,感受我们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情在战争时期却成为奢求.2,召开"我眼中的战争"讨论会.引导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展开合理想象,写下感受战争的主题词.然后,围绕自己概括的主题词,如家破人亡,伤痛伤残,恐惧担忧,流离失所等,讨论交流他们眼中的战争.活动三战争小调研1,让学生围绕"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分小组展开深入调查.教师指导学生围绕自己调查的问题,收集相关的图片,音像及文字资料,初步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也可将"资料库"中的相关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资料进行研讨.2,各小组分别介绍自己所研究的专题.如战争带来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文物的损坏,对环境的破坏,给人们心理带来的阴影,等等.3,指导学生以教材第49页范例中的三个步骤展开研究性学习.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工与合作,如资料的收集,资料的整理,结果的分析等工作的安排应先后有序,并保证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进来.4,汇报交流研究成果.让各小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使全班学生不仅对本小组的研究专题有深入的认识,还要了解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5,教师小结.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让学生全面地认识到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从范围来讲是全方位的,从时间上讲不分战时和战后的.活动四高科技与战争1,贫困地区和信息闭塞地区,可以让学生读读"了望台"中的事例,了解原子弹破坏的力度和持久性.2,有条件的地区,可展开专题学习.(1)阅读教材中的事例,分析高科技武器与常规武器在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破坏上有什么不同.教师可以参考"资料库",补充有关细菌武器或化学武器对人类造成巨大伤害和无穷恶果的事例.(2)让学生收集近年来高科技武器在战争中应用的实例,认识高科技武器用于战争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们具有一般常规武器无法达到的巨大杀伤力.甚至毁灭性的破坏;另一方面,人们也在利用高科技,提高武器的精确度,尽量减少对无辜者的伤害.板书设计:第一课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战争给儿童带来的恐惧,不安和担忧.战争的危害.战争不仅会在战时给人类带来灾难,而且还会留下许多后遗症.高科技武器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后果.教学反思参考资料从儿童眼中看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的儿童童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但是身处战火中的伊拉克儿童,他们美丽的童年回忆却正在被无情的炮火和呼啸的炸弹所击碎.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有战争,也不明白死亡究竟是什么.在炮火和轰炸的摧炸下,他们对这个世界只有恐惧.其他孩子所拥有的幸福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奢求,因为他们不知道明天的太阳能否照常升起.伊拉克的孩子们,只能无奈地在战争中哭泣.有报道说,巴格达遭到轮番轰炸后,留下了数百名孤儿,被抛弃的和有严重残疾的儿童."你可以从他们的脸上看见害怕."巴格达一名儿童援助工作人员说.除了战争带来的死亡阴影.各种疾病正在威胁着那些身处困境的伊拉克儿童.战壕中的儿童1940年,德国开始对英国进行狂轰滥炸.几个月来,这些农村的孩子早已习惯轰炸机飞来的声音,他们一起躲在田野的防护沟里,仰望天空,恐惧地等待即将来的轰炸.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注意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活动,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奥匈决定以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和俄,英,法也很快卷入战争.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到协约国的一方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欧洲战场的争夺最为激烈.交战双方争相使用了各种新式武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70万人的死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细菌武器细菌武器作为一种生物武器,是由生物(细菌)战剂及施放装置组成的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人类战争史上,细菌武器的使用由来已久.最早使用细菌武器的实例,可追溯到1394年.鞑靼人围攻克里米亚岛上的卡法城时,由于城坚难摧,攻城部队又受到由中国向西蔓延的鼠疫的袭击,他们便把鼠疫死者的尸体从城外抛到城内,结果使保卫卡法城的许多士兵和居民染上鼠疫,不得不弃城西逃.1935年,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哈尔滨附近的平房镇建立了一支3000人的细菌部队,这就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专门从事细菌武器的研制.每月能生产鼠疫菌300千克,霍乱菌1000千克,炭疽菌500~600千克,并用中国人做活体试验,仅1940~1943年就使3000多人惨遭杀害.1940~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曾在我国浙江,湖南,河南,河北,山东和陕西等省的11个县市多次使用细菌武器.细菌武器之所以受到一些国家,特别是侵略者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面积效应大.10吨生物战剂的杀伤面壁100万吨级核武器的杀伤面还要打10倍以上.第二,传染性强.有些生物战剂所引起的疾病传染性很强,如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的天花病毒等,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与家畜之间互相传染,造成大流行.第三,危害时间长.有些生物战剂对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有的可存活数周甚至数年.第四,侦察发现难.细菌武器与原子武器不同,施放时不存在闪光和冲击波,再加上气溶胶无色无味,并且可在上风向使用,借风力飘向目的地,所以不易被侦察发现.第五,种类多样化.生物战剂的潜伏期有长有短,传播媒介复杂多样,途经千差万别,因此可适应不同的情况和军事目的.第六,选择性强.细菌武器只能伤害人,牲畜和农作物,而对于无生命的物质(如生活资料,生产资料,武器装备,建筑物等)则没有破坏作用,这符合侵略者利用它达到掠夺财富的目的.。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案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第一战争风云下的苦难(人教新标)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2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战争引发的多种灾难和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拉近战争与儿童生活的距离,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探究性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前预习,结合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好准备以恰当的方式在上与同学交流和探究。
2调查经历过困长春的老人,请他们回忆当年的情景和感受。
3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资料和相关历史知识水平等学情。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同学们,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终身难忘的记忆。
可今天的伊拉克儿童,他们美丽的童年正被无情的炮火演化为一场场噩梦。
请看,照片中的这个孩子为什么这样伤心难过?(他那撕心裂肺般的哭喊声牵动了世界人民的心,成为战争带给伊拉克人民灾难的真实写照)2.(出示图片2)战争也让伊拉克人民的家园变成了废墟,曾经朝夕相处的乐土只能在梦中回忆,这些背井离乡的孩子,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3.在炮火的轰炸和摧残下,他们对这个世界只有恐惧。
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和灾难呢?今天我们要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板书题:《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活动一了解战争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初步感知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说到战争,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同学们知道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2的确,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都是影响世界历史、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重大战争。
尤其是上个世纪的前0年,竟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人们还心有余悸。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和影响?请同学们结合本49页的历史资料,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格。
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填写完整的表格,让学生对照自己填写的内容是否一致。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课例【教学内容】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战争风云下的苦难》P48-5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索、整理资料,探究性地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
【教学难点】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搜集相关资料。
2.教师:《战争风云下的苦难》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激发学趣:PPT播放孩子们在学校幸福生活的画面。
抽问:孩子们有什么话想说?(生1: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多么幸福啊!生2:看见他们非常有活力,非常阳光。
)2.转折话题:是呀,只有在和平年代才有如此灿烂的笑容,如此幸福的场面,可这样安定幸福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爆发了380多次战争,在这100年里,有近32000天,世界局部地区弥漫着战争的硝烟,那里的人们被无尽的苦难折磨着。
3.板书课题:战争风云下的苦难二、感官互动,初始战争1.播放海湾战争、巴以冲突战争视频: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看着令人揪心的画面,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生1:战争中的人太可怜了;生2:与刚才的幸福图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教师归纳:战争一直是残酷的代名词,多少无辜的人在战争中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三、交流信息,深入战争(过渡)在20世纪的前50年,竟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人们还心有余悸,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组资料片,了解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
1.收集资料:视频播放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情况。
2.整理资料:完成书上49页表格。
3.信息交流:(1)订正表格: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在他们回答的同时,依次填写到PPT上。
(2)引导学生对比两次战争,交流发现的问题:生A: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的时间长、参战国家和参战费用多;师:是的,很细心。
《战争风云下的苦难》宾县第二小学刘洪秋一、[设计理念]:和平与发展是当前国际社会人们面临的两大主题,让学生通过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感受和平的美好;通过了解人们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和作为,感受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学会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问题,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让学生了解历史,放眼未来,走近世界,才能更好地创造美好的明天。
二、[学习目标]:1、关注当今世界发生的局部战争,通过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以及和平生活的美好。
2、通过收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掌握收集、整理、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自主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战争带给人类的苦难,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思想情感。
通过学习教材“瞭望台”中的事例,让学生明白:只有国家强大才能不受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学生围绕“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分小组展开深入调查,并做一定的相关记录。
五、[教学流程]:活动一:(导课)“非常关注”新闻发布会。
1、收集相关材料。
课前组织学生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或找其他资料,收集近期世界各地爆发的战争、发生的冲突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召开“非常关注”新闻发布会。
围绕世界上发生的战争和冲突,让学生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再现当前国际上的战争和冲突。
3、看图谈感想。
教师准备一张世界地图,在图上标出发生战争的国家和地区,让学生看图说出自己想法。
教师从战争和冲突的分布地区、卷入人口等进行引导,让学生大致了解当今世界并不和平,战争冲突不断。
[设计意图]:本活动的重点不在于说战争本身,而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世界上还有很多战争,激发他们去关注战争中的人们,并产生向往和热爱和平的情感。
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1、战争风云下的苦难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2.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教学难点:热爱和平的情感课时数: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终身难忘的记忆。
可今天的伊拉克儿童,他们美丽的童年正被无情的炮火演化为一场场噩梦。
(出示课本图片1)请看,照片中的这个孩子为什么这样伤心难过?(他那撕心裂肺般的哭喊声牵动了世界人民的心,成为战争带给伊拉克人民灾难的真实写照)2.(出示图片2)战争也让伊拉克人民的家园变成了废墟,曾经朝夕相处的乐土只能在梦中回忆,这些背井离乡的孩子,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3.在炮火的轰炸和摧残下,他们对这个世界只有恐惧。
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和灾难呢?今天我们要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板书课题: 二、教学活动活动:了解战争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初步感知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⒈说到战争,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同学们知道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⒉的确,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都是影响世界历史、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重大战争。
尤其是上个世纪的前50年,竟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人们还心有余悸。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和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49页的历史资料,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格。
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填写完整的表格,让学生对照自己填写的内容是否一致。
(出示表格的前3项内容)从表格里的这几组(红色)数据中,你发现世界大战的影响范围有多大?你有什么感想?⒊这两次世界大战战争费用分别是多少?造成了多大的财产损失?(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也许这些抽象的数字,还不能让我们明白战争对人类财产的破坏和损失有多大,可下面的这些图片资料,就是历史的最有力的证据——(出示二战期间上海、伦敦、斯大林格勒、华沙等地被轰炸为废墟的一组图片,教师简短介绍)看了这一组历史照片,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一次战争就意味着城市的毁灭以及众多的百姓无家可归。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第一课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2.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战争引发的多种灾难和影响。
教学难点:1. 如何拉近战争与儿童生活的距离,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探究性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课前预习,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好准备以恰当的方式在课上与同学交流和探究。
3.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资料和相关历史知识水平等学情。
教学过程:看电影<地道战>(出示课件1)(板书:第一课战争风云下的苦难)(一)引入话题(出示课件2)1.同学们,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战争好像离我们很远。
但是只要我们关注一下国际动态就会发现,今天的世界并不十分太平。
如现在的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儿童,他们美丽的童年正被无情的炮火演化为一场场噩梦。
(板书:灾难)请看下面的一组图片(出示课件3——7)2.阅读《一个伊拉克少女的日记》(请学生读)(出示课件8——11)3.活动一:说一说:从以上一幅幅图片、一双双眼睛、一段段日记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二) 深入探究(出示课件13)1.在炮火的轰炸和摧残下,他们对这个世界只有恐惧。
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和灾难呢?今天我们要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2.说到战争,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同学们知道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的确,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都是影响世界历史、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重大战争。
尤其是上个世纪的前50年,竟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人们还心有余悸。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和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49页的历史资料,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格。
(出示课件14)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出示课件15)让学生对照自己填写的内容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