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华东理工大学241德语考研大纲与参考书目
- 格式:docx
- 大小:12.22 KB
- 文档页数:1
华东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最专业-最专注-最权威财经考研辅导品牌华东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考试科目参考书编著者出版社241 德语(自命题)《大学德语》(第3版)(1-3册)张书良高等教育出版社,242 日语(自命题)《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人民教育出版社册)(新版) 版社合编337 设计史论《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10月《中外艺术设计史》范圣玺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07月《现代设计概论》张福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07月349 药学综合《药物化学》第二版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7 《药理学》第六版李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8 《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8350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中药学》第六版雷载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大学有机化学基础》第荣国斌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二版(上下册)社, .8《中药药理学》候家玉、方泰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601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602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仪器分析》(第四版)朱明华、胡坪高等教育出版社603 细胞分子生物学《基因VIII》余龙、江松敏、赵寿元译校科学出版社《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等教育出版社604 信息管理基础《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等武汉大学出版社605 数《数学分析》陈传璋等4高等教育出。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德语》考试大纲
参考书《新编大学德语》(第一、二册),朱建华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3月第2版
考试内容1.词汇:以指定参考书所列举的基础词汇表为准
2.语法:基础德语及中级德语所应基本覆盖的语法
3.阅读:短篇及中篇文章;内容以德国国情,人文地理等为主
4.翻译:将段落德语译为中文;将中文短句译为德语
试卷内容结构1.词汇
2.单选题
3.填空
4.阅读
5、德汉互译
试卷难易结构较难:10%中等:80%较易:10%
试卷题型结构客观题:85%主观题:15%
试卷分值结构1.词汇15分
2.单选题15分
3.填空10分
4.阅读20分
5.德汉互译40分
评分标准和要求客观题以参考答案为准;
主观题结合参考答案并根据错误的情况评阅
备注
一级学科硕士点召集人签名:(学院盖章)学院分管院长签名:。
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自动控制理论考试要求:重点考察考生对自动控制理论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和运用重要公式及定理、定义。
试题要求有计算题、作图题及概念题,试题所覆盖知识面要求广泛。
考生考试时可以使用具有基本科学计算功能的计算器和刻度直尺、量角器。
一.考试内容:1)经典控制理论部分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1-2 典型自动控制系统及其分析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1-4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2-2 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2-3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1 系统时间响应及性能指标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3-5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6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4-2 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4-3 广义根轨迹4-4 系统性能的分析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及图形表示方法5-2 开环系统的典型环节分解和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5-3 频率域稳定判据5-4 稳定裕度5-5 控制系统性能的频率特性分析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6-3 串联校正6-4 反馈校正6-5 复合校正第七章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7-1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7-2 信号的采样与保持7-3 z变换理论7-4 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7-5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7-6 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7-7 离散系统的数学校正第八章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8-1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概述8-2 常见非线性特性及其对系统运动的影响8-3 相平面法8-4 描述函数法2) 现代控制理论部分第一章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1-1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1-2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模拟结构图1-3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1-4 状态向量的线性变换1-5 从状态空间表达式求传递函数矩阵1-6 离散时间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第二章控制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解2-1 线性定常齐次状态方程的解2-2 状态转移矩阵及其性质2-3 线性定常非齐次状态方程的解2-4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解2-5 连续时间状态空间表达式的离散化第三章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3-1 能控性和能观性的定义3-2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判别3-3 离散时间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3-4 能控性与能观性的对偶关系3-5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能控标准型和能观标准型3-6 线性系统的结构分解3-7 传递函数矩阵的实现问题3-8 传递函数矩阵的最小实现第四章稳定性与李雅普诺夫方法4-1 李雅普诺夫关于稳定性的定义4-2 李雅普诺夫第一方法4-3 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4-4 李雅普诺夫方法在判断系统稳定性中的应用第五章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5-1 线性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5-2 极点配置问题5-3 系统镇定问题5-4 状态观测器5-5 利用状态观测器实现状态反馈控制系统二.试卷结构:a)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b)题型结构综合题型,计算题、图解题与概念题相结合。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德语(二外)考试大纲一、考察目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德语(二外)是我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项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考核学生的德语(二外)水平是否达到大纲的各项要求。
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同时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为获取所学专业的进一步提高德语水平打好语言基础。
因此本考试在考核学生对语法和词汇理解掌握程度的同时,主要考核学生对德语的运用能力。
具体要求:1、听力与会话:要求考生具备初步的德语会话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
要求考生能够听懂德语公共四级听力部分的交际能力基本内容。
2.、词汇:要求考生领会或掌握2500个左右的单词。
掌握及熟练应用德语中常用动词、固定搭配。
3、语法: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德语基础语法,并能灵活使用其中主要语言点。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德语中的主动态、被动态的五种时态、并能正确运用各种时态的从句及第二虚拟式的基本用法。
4、阅读:要求考生具备阅读德语接近于公共四级试题的能力。
5、翻译:要求考生利用所学德语知识进行德汉互译。
6、写作:要求考生利用所学德语知识书写简单的小短文。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不允许使用参考书。
3、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单项选择:20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完型填空:10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阅读理解:A. 回答问题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B. 单项选择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翻译: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写作:20分三、考查内容大学德语教学大纲规定所应掌握的基础词汇(词形、词义和常用词的搭配使用)基础语法知识:名词、代词、形容词的变格形式和各格的基本用法动词直陈式主动态的现在时态、现在完成时态、过去时态及其基本用法简单句、并列复合句和简单主从复合句的结构和成分常用介词的主要用法直陈式被动态5种时态及其基本用法介词和连词的纵向比较及其用法复杂主从复合句的结构及其用法分词结构的组成及其用法虚拟语气及命令式的基本形式短文写作(100个单词左右)四、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Teil 1 Wählen Sie bitte die richtigen Wörter aus.(30P)1. er knapp 10 Jahre alt war, kam er nach Deutschland.A. WennB. FallsC. AlsD. Weil2. Nachdem die neuen Wörter vom Lehrer erklärt , machen die Schüler Übungen.A. wurdenB. habenC. worden warenD. worden sind3. Das Kind, Eltern in Deutschland arbeiten, wohnt bei seinen Großeltern.A. seineB. dessenC. derenD. die4. Alles, ich in China erlebt habe, ist eindrücksvoll.A. wasB. dasC. dieD. dies5. er zur Arbeit geht, bringt er sein Kind in den Kindergarten.A. NachdemB. WennC. AlsD. Bevor6. Karl sagte, ihr morgen nicht zu Hause.A. seiB. seienC. seietD. seist7. des Wetter sehr schlecht war, haben wir einen Ausflug gemacht.A. TrotzB. ZwarC. ObwohlD. Denn8. Ich habe bis 12 Uhr arbeiten. Das bedeutet:A. Ich darf bis 12 Uhr arbeiten.B. Ich muss bis 12 Uhr arbeiten.C. Ich will bis 12 Uhr arbeiten.D. Ich kann bis 12 Uhr arbeiten.9.Ich gratuliere dir ganz, ganz herzlich Geburtstag und wünsche dir wirklichalles Gute für das neue Lebensjahr.A. zumB. nebenC. aufD. über10. Und wann bezahle ich?Sie bezahlen bitte eine Woche um voraus.A. anB. aufC.fürD.über11. Wo haben Sie die Tasche verloren?Das kann ich nicht genau sagen.A. leiderB. zum GlückC.schadeD.noch12. Entschuldigung, ich möchte von hier nach Shanghai fahren. Wie, welche Fahrkarte brauche ich denn da?..A. ausB. abC. zuD. dann13. Äh, können Sie mir einen Schuh 38 zeigen? Hier vorne wäre achtunddreißig.A. in Größe B gross C. mit Grüßen D. zu Grüße14. Viele Schüler kommen aus dem Land.A. neuenB. neueC. neuerD. neuem15. Er kommt des Regens nicht nach Hause.A. beiB. ausC. wegenD. während16. Er hat von seinem Vater einen neuen Stift bekommen. Freut er sich ?A. daraufB. davonC. danebenD. darüber17. Er liegt im Bett, er krank ist.A. denn B deshalb C. weil D. da18. Je höher man steigt, desto .A. fällt man tiefB. fällt man tieferC. tiefer man fälltD. tiefer fällt man19. Früher samstags auch gearbeitet.A. hatB. wurdeC. warD. ist20. Ab wann kann man Frühstück .A. bekommenB. habenC. nehmenD. zeigenTeil 2. Lesen Sie und ergänzen Sie!(15P)Deutschland heuteWer heute nach Deutschland, 1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kommt, ob als Fremder 2 ersten Mal oder aus längst vertrauter Gewohnheit, gleichviel –er spürt sogleich: Dieses ist ein sehr lebendiges Land. Es denkt und trachtet im Heute.Deutschland liegt 3 Herzen Europas. Es ist umgeben 4 neun Nachbarstaaten. Eingebunden in die Europäische Union und die NATO, bildet Deutschland eine Brücke zu den mittel und osteurpäischen Staaten.Deutschland zählt rund 82,1 Millionen Einwohner, 5 7,3 Millionen Ausländer. Die Bundesrepublik ist 6 Russland der bevölkerungsteichste Staat Europas und gehört mit einer Bevölkerungsdichte von 230 Menschen pro Quadratkilometer 7 den am dichtesten besiedelten Ländern Europas.Deutschland gesteht 8 16 Ländern: Badenwürttemberg, Bayern, Berlin, Brandenberg, Bremen, Hamberg, Hessen, Mecklenburg-V orpommern, Niedersachsen, Nordrhein-Westfalen, Rheinland-Pfalz, Saarland, Sachsen, Sachsen-Anhalt, Schleswig-Holstein und Thüringen.9 der Zweite Weltkrieg zu Ende war, lag das ganz Deutschland in Trümmern. 10 3. Oktober 1990 wurde die deutsche Einheit verwirklicht.1. A. in B. bei C. nach D. zu2. A. zum B. im C. beim D. seit dem3. A. mit dem B. nach dem C. im D. beim4. A. zu B. von C. in D. nach5. A. danach B. darüber C. darunter D. dafür6. A. hinter B. unter C. nach D. über7. A. in B. von C. unter D. zu8. A. an B. von C. aus D.nach9. A. Während B. Bei C. Als D. Wenn10. A. In B. Am C. Auf D. vonTeil 3. Lesevertehen.(20P)A:Petra: Hallo, wie geht´s?Wang: Danke, gut. Und dir?Petra: Auch gut. Was machst du denn hier?Wang: Ich habe Deutschunterricht. Jetzt machen wir gerade Pause.Petra: Hast du täglich Unterricht?Wang: Ja, immer am V ormittag von acht bis Viertel vor zwölf.Petra: Um acht Uhr hat ihr schon Unterricht? So früh? Wann stehst du denn dann auf? Wang: Um Viertel nach sechs. Dann treibe ich Sport. Ich laufe ....Petra: So aktiv? Und nicht nur beim Sport, auch dein Deutsch ist jetzt viel besser. Wang: Danke, ich lerne auch sehr viel. Die Lehrerin spricht im Unterricht nur Deutsch.Ich verstehe sie immer besser. Wohin fährst du jetzt?Petra: Ich besuche eine V orlesung, aber erst um halb zwölf.Wang: Ach so, um halb zwölf. Um wie viel Uhr isst du dann zu Mittag?Petra: Ich frühstücke meistens gut und esse nicht zu Mittag. Sag mal, hast du heute Abend Zeit? Thomas gibt eine Party.Wang: Thomas?Petra: Kennst du ihn nicht? Er ist neu hier.Wang: Nein, kenne ich nicht. Ich habe leider keine Zeit. Ich fahre nach Hause und lerne Deutsch. Am Donnerstag schreiben wir eine Prüfung.Petra: Und dann? Hast du am Freitag Zeit? Trinken wir zusammen Kaffee!Wang: Nein, das geht auch nicht. Am Freitag gibt es immer Hausaufgaben.Petra: Lernen, lernen, immer lernen. Du hast nie Zeit für das Leben und für die Freunde. Du liest und liest. Schläfst du eigentlich noch? Isst du eigentlich noch? Wang: Oh, wie spät ist es jetzt? Was? Schon fünf vor elf? Der Unterricht beginnt. Antworten Sie!1.Welche Menschen hat im Text?2.Was macht Wang?3.Wann steht er auf?4.Wann hat er Deutschunterricht?5.Was macht Petra?6.Isst Petra zu Mittag? Warum(nicht)?7.Hat Wang heute Zeit? Warum(nicht)?8.Hat er am Freitag Zeit? Warum(nicht)?Welche Antwort ist falsch? Kreuzen Sie an.1.Wie geht´s?A.Danke, gut.B.Gut, und dir?C.Ich gehe nach Hause.2.Was machst du denn hier?A.Ich lerne Deutsch.B.Jetzt mache ich Pause.C.Morgen schreiben wir eine Prüfung.3.Dein Deutsch ist jetzt viel besser!A.Nein, nicht gut.B.Naja, es geht.C.Danke.4.Wohin fähst du?A.Ich habe eine V orlesung.B.Jetzt machen wir Pause.C.Ich fahre nach Hause.5.Wie spät ist es jetzt?A.Es ist fünf vor neun.B.Es ist zwanzig Uhr fünfundfünfzig.C.Zwei Uhren.Teil 4. Übersetzen Sie!(15P)1.In Deutschland wird für jedes private Treffen ein Termin gemacht.2.Haben Sie keine Angst davor, nachts allein auf der Straße zu gehen?3.Immer mehr Jugendliche klagen über Rückenschmerzen(背疼), weil sie lange vordem Computer sitzen.4.Deutschland ist Mitglied der Europäischen Union und spielt eine wichtige Rolle inder Wirtschaft und Politk.5.Deutschland ist Invesor Nr. 1 in Shanghai.Teil 5. Schreiben Sie einen Artikel über ein Thema …Einkaufen“?(etw. 90-100 Wörter; 20P)参考答案Teil 1 Wählen Sie bitte die richtigen Wörter aus.1-5 CDBAD 6-10 CABAC 11-15 DBCBC 16-20 DACAA Teil 2 Ergänzen Sie!1-5 AACBC 6-10 CDCCBTeil 3. Lesevertehen.A. Antworten Sie!1. Petra und Wang.2. Er hat Deutschunterricht. Jetzt macht er gerade Pause.3. Um Viertel nach sechs.4. Er hat Deutschunterricht immer am V ormittag von acht bis Viertel vor zwölf5. Sie besucht eine V orlesung.6. Sie frühstückt meistens gut und isst nicht zu Mittag.7. Er hat leider keine Zeit. Er fährt nach Hause und lernt Deutsch. Am Donnerstagschreibt er eine Prüfung.8. Nein, am Freitag gibt es immer HausaufgabenB: 1-5 CCABCTeil 4. Übersetzen Sie!(略)Teil 5. Schreiben Sie einen Artikel über ein Thema …Einkaufen“?(略)。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24科目名称:综合俄语适用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修订日期:2018年9月《综合俄语》考试大纲一、科目简介本考试是全日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俄语)专业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科目,考生统一用俄语答题。
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复试的考生。
二、考查目标与要求本考试是测试考生俄语综合性知识运用能力水平的参照性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俄语词汇、语法、阅读、国情、文学等综合知识和翻译、写作水平。
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俄罗斯国情、社会、文学及其他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主要或特殊的俄语语言现象,同时具有较强的俄语基本功底,能够灵活运用积极词汇及典型句式进行写作。
考试为3小时。
三、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综合运用及写作能力。
本考试包括八个部分,总分15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第二部分完形填空(共15分)第三部分词语造句(共20分)第四部分成、俗语搭配(共10分)第五部分俄语释义题(共15分)第六部分翻译题(共20分)一、汉译俄(10分)二、俄译汉(10分)考试要求:考生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进行翻译,译文在内容上要真实、在可读性上要与原文不相上下、在功能上要与原文相差不大,目的是测试考生连句成篇的能力。
第七部分阅读题(共20分)第八部分作文(不少于300词)(30分)考试要求:考生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用俄语写出一篇不少于300词的作文。
体裁可以是说明文、议论文或应用文。
要求基于俄语的词法与句法,符合俄语的表达规范。
用词得体,结构合理,观点明晰,书面表述贯通流畅。
答题和计分:要求考生字迹清晰,书写工整。
四、参考书目1.《大学俄语》(东方新版)1-8册史铁强总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2.《高等学校俄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真题·模拟(第2版)》. 史铁强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14年。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08 考试科目名称:俄语综合一、考试要求一、文学史:了解俄罗斯文学的全貌,包括俄罗斯古代文学,18世纪、19世纪、20世纪俄罗斯文学。
了解各个时期文学的社会背景、文学概况以及重要作家及其他们的作品。
二、国情:掌握俄罗斯地理和历史的有关知识。
俄罗斯地理要掌握地理位置和地形,气候和自然带,各种资源,人口和行政区划,工业、农业、交通、经济区划等。
俄罗斯历史要掌握俄国史、苏联史、俄罗斯历史等二、考试内容一、文学史:(一)古代文学:基辅罗斯时期,东北罗斯时期,中央集权国家建立时期(二)18世纪文学:古典主义、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分析(三)19世纪文学:1. 普希金:生平与创作道路,抒情诗,叙事长诗,诗体小说,散文体小说2. 莱蒙托夫:生平与创作道路,抒情诗,长诗,《当代英雄》及其它小说3. 果戈理:生平与创作道路,中、短篇小说,《钦差大臣》,《死魂灵》4. 屠格涅夫:生平与创作道路,《猎人笔记》,长篇小说:《前夜》等5. 阿•奥斯特洛夫斯基:生平与创作道路,《大雷雨》6.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与创作道路,《罪与罚》,《白痴》7. 列夫•托尔斯泰:生平与创作道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8. 契诃夫:生平与创作道路,小说作品,戏剧作品(四)20世纪文学:1. 20世纪俄罗斯文学概述,白银时代文学2. 亚历山大•勃洛克:抒情诗,长诗《十二个》3. 安娜·阿赫玛托娃:抒情诗,长诗《安魂曲》4. 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抒情诗,长诗5.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6. 谢尔盖·叶赛宁:抒情诗7.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抒情诗8. 伊万·布宁:短篇小说、长篇小说9. 高尔基:抒情诗、自传体三部曲、长篇小说《母亲》10.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11. 索尔仁尼琴:《癌病房》、《第一圈》、《古拉格群岛》12. 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狗心》二、国情:(一)俄罗斯地理地理位置、疆界、气候和自然带、气候类型、自然带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河流和湖泊、地形特征、矿产资源分布、人口数量、人口的民族和宗教组成、行政区划、城市和农村人口、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煤炭工业和电力、黑色和有色金属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和管道运输、经济区划、经济区特色、城市概览(二)俄罗斯历史基辅罗斯、莫斯科罗斯、俄国首任沙皇伊凡四世、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始、彼得一世改革、“开明专制”政策、农民战争、农奴制时代的没落、1812年卫国战争、十二月党人起义、资本主义时期的俄国、苏维埃体制的巩固与发展、苏联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从“解冻”到“停滞”苏联解体。
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考试科目参考书编著者出版社241 德语(自命题)《大学德语》(第3版)(1-3册)张书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42 日语(自命题)《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社合编人民教育出版社《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10月《中外艺术设计史》范圣玺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年07月337 设计史论《现代设计概论》张福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07月《药物化学》第二版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7《药理学》第六版李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349 药学综合《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中药学》第六版雷载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大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版(上下册)荣国斌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8350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中药药理学》候家玉、方泰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601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分析化学》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602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第四版)朱明华、胡坪高等教育出版社《基因VIII》余龙、江松敏、赵寿元译校科学出版社603 细胞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等教育出版社604 信息管理基础《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等武汉大学出版社605 数学分析《数学分析》(第二版)陈传璋等4人高等教育出版社(上、下册)606 普通物理 《大学物理学》 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607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第五版)毕宝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社会学概论新修》 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美)艾尔·巴比著 华夏出版社,2005年6月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 侯钧生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608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国外社会学理论》 刘少杰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 风笑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09 社会研究方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张彦,吴淑凤编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公共管理学》 张良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公共行政学》(第二版)竺乾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610 行政管理学 《西方行政学说史》 丁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法理学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版611 法学综合(法理、民法)民法 魏振瀛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版《高级英语》(上、下册)修订版张汉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10月修订版《英美文学精华导读》第二版龙毛忠等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第二版612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综合能力训练》颜静兰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613 设计史论《艺术概论》 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10月《中外艺术设计史》范圣玺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年07月《现代设计概论》张福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07月6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李秀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西方政治思想史》(近、现代部分)徐大同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2615 西方政治思想史(近、现代部分)《西方政治学说史》浦兴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616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著作精选与导读》周向军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617 教育原理《从超越到世俗——西方高等教育的当代转型》潘艺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大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版(上下册)荣国斌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8《物理化学》第五版胡英主编,吕瑞东、刘国杰、黑恩成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619 药学基础综合《应用生物化学》第二版欧伶、余建瑛、欧阳立明、李素霞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中药学》第六版雷载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物理化学》第五版胡英主编,吕瑞东、刘国杰、黑恩成编高等教育出版社620 中药制药基础《大学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版(上下册)荣国斌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801 化工原理《化工原理》(第三版)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齐鸣斋化学工业出版社802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第五版)胡英、吕端东、刘国杰、黑恩成高等教育出版社803 有机化学《大学有机化学基础》荣国斌等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大学化学实验基础(Ⅱ)》蔡良珍等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年《有机化学》钱旭红等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年《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04 微生物学《现代工业发酵调控学》储炬、李友荣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805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06 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学》周家春化学工业出版社807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第四版)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808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安琦科学出版社,2008809 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第三版)沈维道高等教育出版社《高分子科学教程》韩哲文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高分子物理习题集》徐世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810 高分子化学和物理《高分子结构与性能》董炎明朱平平徐世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无机材料科学基础》陆佩文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811 硅酸盐物理化学(含实验)《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宋晓岚黄学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812 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第三版)崔忠圻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信号与系统分析》朱煜、赵乐军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信号与系统》郑君里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814 信号与系统(含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版)丁玉美、高西全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815 微机原理《AT89C52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凌志浩、张建正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吴秀清、周荷琴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李友善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胡寿松编著科学出版社816 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田玉平编著科学出版社817 高等代数《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818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教程》曾谨言著科学出版社819 运筹学《运筹学》(第三版)《运筹学》教材编写组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820 宏、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821 管理学原理《管理学》(第9版) 罗宾斯,库尔特 著,孙健敏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12月《社会保障学》郑功成商务印书馆,2003《社会保障研究》郭士征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822 社会保障理论《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Esping-Andersen著,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23 西方社会学史《西方社会思想史》于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经济法杨紫煊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版。
2019年华东理工大学241德语(自命题)考研大纲
2019年“241-德语(自命题)”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的德语综合语言技能是否达到了本科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所规定的水准。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
测试考生单项和综合语言能力尺度的参考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限定在本科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所要求达到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内。
听说在复试时测试。
三、考试形式
考试采取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试题由阅读理解题、语法、翻译和写作四大部分组成。
四、考试内容
阅读理解
语法
翻译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