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华东理工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及考研笔记
- 格式:pdf
- 大小:200.61 KB
- 文档页数:3
2020年兰州大学翻译硕士MTI考研真题及参考书【参考资料】1.《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年版2.《翻译硕士MTI 词汇》,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年版一、参考书、复试线、招生人数兰州大学1:4 1.《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三册中至少一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高级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圣才电子书出版,20193.《中国文化读本》,叶朗、朱良志,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4.《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口笔译25人。
复试笔试科目:翻译实务(含笔译、口译)。
备注:1.在公开发表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2.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英语词汇学、英语文学基础。
育明教育咨询师认为,兰州大学翻译硕士属于中等难度,百科比较偏重现当代文学部分,大家针对性复习。
二、翻译硕士MTI院校信息据说“一校一风格”,是这样么?我不懂所谓的“风格”怎么办?我们经常听到“一校一风格”的议论,大意是说学校不同,命题风格和判卷标准也不同。
前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今天能不能说“一百个院校就有一百种风格”呢?不能。
从翻译硕士招考院校的试卷看,基本上延续了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二分法。
专业院校注重各自领域,如经贸、外交、法律、理工等,综合类院校往往文学非文学并举,考察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代表的非文学体裁和以张培基《英译散文108篇》为代表的文学体裁,这两种体裁相互交织,构成了目前翻硕招考中翻译命题风格的基本面。
育明教育独家专做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翻译风格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问题,但讲得越多不一定讲得越好、越清楚。
一个译者选用何种文体,如文言、现代汉语、诗词等翻译是风格问题,选择何种词汇、结构,如大词难句、小词简单句等翻译也是风格问题,甚至这位译者喜欢用什么词,偏好什么结构也是风格问题。
因此,“风格”是一个较难定义的概念,通常是从文体、词汇(含词频)、结构等角度加以阐释。
2020年-2021年上海海洋大学翻译硕士MTI考研真题及考研参考书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联合各大翻硕名校导师及考研状元联合整理2019年9月10日星期日【温馨解析】翻译硕士MTI专业,是一个比较适合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报考的研究生考研专业,尤其是对于非英语专业的考生而言,一定要把握住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参考《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以及政治这两门课,因为这是加分项,是可以凸显优势的两门课所以,一定要重视。
此外,每个院校考察的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比如北大侧重中国古代文学及历史,北外侧重考察时政热点。
而且从翻译硕士英语和英语翻译基础而言,考察的也不同(参考《翻译硕士MTI常考词汇》,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翻译硕士考研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比如,北大侧重于现当代文学的翻译,北二外侧重经济管理类的翻译等。
目录一、2020年翻译硕士MTI考研真题及考研笔记(2020年考研状元整理)二、2021年翻译硕士MTI考研复习技巧及名师指导:词汇、翻译技巧、汉百与写作三、2021年全国150所翻译硕士MTI院校考研参考书、报名人数、复试线、报录比及参考书具体内容一、2020年翻译硕士MTI考研真题及考研笔记CA TTI的“名”与“实”。
“名实之辩”是中国文化非常看重的一块。
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直言不讳地说:盖儒者所争,犹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意思是说只有搞清楚“名”“实”的关系才可能得出真正的道理。
不少从事翻译工作较长时间的人在谈到CATTI时总免不了这样的抱怨:这考试就是“坑爹”,翻译新人,甚至不懂翻译的人,把那几本书(CATTI的官方指定教材)背一背就能过,我们这些做了很多年翻译的人愣是过不了。
有人说是风格不对,有人说是没有按照官方授意答题。
他们还反映:其实过了CA TTI,拿到翻译资格等级证书,甚至进入中国翻译协会,也不代表这个人就一定有翻译功底;翻译公司和语言服务机构经常能招到有各种CATTI证书的人,但他们就像那些拿着计算机二级证的人一样,编程一窍不通,翻译实践基本是零,到头来还要让老译审手把手地教授。
catti二级笔译备考如何备考二级CATTI口笔译的?二级笔译备考参考书籍《大学英语语法讲座与测试》第四版,徐广联,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新东方专八词汇正序版》《剑桥雅思真题》(阅读部分)《英语笔译模拟题2级》,新世界出版社(CATTI官方指定教材)考试题型解读二级笔译和三级笔译是一样的,都是分笔译综合能力和笔译实务两科,相较于三笔来说,二笔的综合能力难度会更大,笔译实务的篇幅更长。
综合能力:二笔的综合能力题型分为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三部分,考试时间两个小时,个人感觉对考生来说最难的一部分就是词汇语法了,这一部分主要包括选词填空、同义词替换和语法改错。
其中MTI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的词汇量应达到8000-12000,CATTI二笔的词汇量个人认为也不应少于10000,所以考生要不断夯实词汇基础,增大词汇量。
我本人用的是新东方的专八书积累词汇同时用《英语笔译综合能力真题解析2级》和《英语笔译模拟题2级》大量练习考试题型;阅读理解部分使用的是一些MTI考研院校的真题和雅思真题练习;至于语法改错和后面的完形填空考查的是考生的语法功底,我本人倾向于看徐广联老师的《大学英语语法测试与讲座》。
笔译实务:二笔实务的分为英译汉和汉译英两部分,这和三笔是一样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题量,三笔的实务英译汉和汉译英各一篇,而二笔的题量更大,英译汉2篇、汉译英2篇,一共四篇文章。
在这里,我分享一个观点:曾经有一位一笔老师来我们学校讲座时说过这么一个观点,我们做的英译汉的译文最好的就是把我们的译文拿给另一个人看,如果我们的读者能无压力地看懂的话,说明我们的译文才是合格的。
我认为这位老师的观点我很认同。
结合一下我的实际情况补充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在遇到专业性较强的文章时,我们翻译出来的译文要给专业的人给我们当读者。
我平常在英译汉练习时碰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英文文章,比如我曾经翻译过的一期《经济学人》里提及过经济学的概念,“二八定律”(80/20rule),文章后面写到了“80%的收入都来自销售额居前5位的产品”,如果译者对“二八定律”内涵很熟悉的话会马上想到这个经济学名词,否则我们的译文就会花样百出,十分精彩。
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及报录比参考书:1.《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三册中至少一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3.《中国文化读本》,叶朗、朱良志,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4.《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5.《翻译硕士MTI常考词汇》,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报录比:1:3笔译66人。
①复试:英语口试;听力能力测试。
②同等学力加试英语写作和英汉互译。
育明教育咨询师认为,上海师范大学翻译硕士考研难度偏低,百科侧重中国历史,文学以及西方文学知识等,大家可以根据育明教育课程学习。
问题解答:阅读时是否要运用翻译思维?【育明夏教授】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还听到其他一些声音,比如“英文写作时是否需要应用翻译思维”,推而广之,不少同学在是凡有英语的地方都会自动启动“翻译模式”。
宋人评价柳永的词时说:凡有井水处,皆可歌柳词,放到我们这里就变成了“凡有英文处,皆可做翻译”,这话放在翻译工作者面前是对的,但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就会有问题——你看懂了文章,可你的阅读题为什么总是错呢?在阅读第二语言,特别是与母语差别较大的第二语言时启动以母语为参照的“翻译思维”,在语言学习中比较普遍。
如英语母语人士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从英语角度出发理解汉语;少数民族语为母语的人士在学习英语时,也会不自觉地用母语翻译、思维第二语言。
但这种“翻译思维”有两个弊端:一是在得出语义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语言结构,特别对于英语这样“结构优先”“语法优先”的语言更是如此;二是因为忽略了结构,在逻辑判断、语义分析等方面就要吃力不少,如果阅读理解中还考察了这方面,错误就非常明显了。
有“翻译思维”本身不是错,但如何逐渐克服这种思维,特别是降低因这种不良思维模式引发的“副作用”就尤为重要。
现在市面上有不少“精解教辅”,对真题的解析非常细致,阅读理解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做了注解,还配上了全文翻译。
2020年-2021年北京科技大学翻译硕士MTI考研真题及考研参考书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联合各大翻硕名校导师及考研状元联合整理2019年9月10日星期日【温馨解析】翻译硕士MTI专业,是一个比较适合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报考的研究生考研专业,尤其是对于非英语专业的考生而言,一定要把握住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参考《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以及政治这两门课,因为这是加分项,是可以凸显优势的两门课所以,一定要重视。
此外,每个院校考察的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比如北大侧重中国古代文学及历史,北外侧重考察时政热点。
而且从翻译硕士英语和英语翻译基础而言,考察的也不同(参考《翻译硕士MTI常考词汇》,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翻译硕士考研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比如,北大侧重于现当代文学的翻译,北二外侧重经济管理类的翻译等。
目录一、2020年翻译硕士MTI考研真题及考研笔记(2020年考研状元整理)二、2021年翻译硕士MTI考研复习技巧及名师指导:词汇、翻译技巧、汉百与写作三、2021年全国150所翻译硕士MTI院校考研参考书、报名人数、复试线、报录比及参考书具体内容一、2020年翻译硕士MTI考研真题及考研笔记参考书:1.《实用英汉翻译教程》,申雨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2.《实用汉英翻译教程》,曾诚,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翻译硕士MTI常考词汇》,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4.《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5.《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26.《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重要信息:英语口译笔译共招收21人,复试分数线一般是390分左右,学费15000/年,一般都有奖学金。
本学位点不招收同等学历考生;欢迎英语专业及具有其他专业背景的学生报考。
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32001701 学时:30 学分:3课程名称(中文):中国语言文化课程名称(英文):授课教师:朱振武先修课程:内容概要:作为一门翻译硕士专业(笔译)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中国语言文化课程有别于讲授语法或句法的微观的语言课,也有别于讲授宏大的五千年的文化史课。
它侧重于引领当代大研究生在探求历史重大事实和文学、文化现象,以历史和当下的双重眼光审察全球视野中的中国语言文化,并撷取其中的经典篇目进行细读细析,从而提升研究生的整体语言素养和文学文化素养,培养其健康的民族文化心态,激发其使命感和责任感,为祖国和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1] 《中国语言文化史》,李葆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 《中华文明简史》,于琨奇主编,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中国文学通史》(上、下卷) ,毛庆耆著,岳麓书社,2006课程编号:032001702 学时:40 学分:4课程名称(中文):翻译概论课程名称(英文):Translation: A General Introduction授课教师:王晓元先修课程:内容概要:本课程为MTI专业必修课,除了概要介绍有关翻译的定义、标准;翻译的过程与结果;翻译的历史等基本问题外,还要介绍翻译作为一个行业的服务标准、翻译的流程;翻译的工具与职业规范等专业问题。
藉此使学生对翻译作为一门学科与翻译作为一个行业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许钧,《翻译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课程编号:032001703 学时:40 学分:4课程名称(中文):基础笔译课程名称(英文):Fundamental Skills of Translation授课教师:孙序先修课程:本科阶段的笔译相关课程内容概要:本课程以笔译的基本技巧为训练重点,同时讲授翻译基础理论,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笔译的基本能力,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及考试科目参考书:625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夏书章,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6;《公共行政学》,戴维·罗森布鲁姆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47公共经济《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公共经济学》(第二版),杨志勇、张馨著,清华大出版社,2008年;《公共经济学》,魏陆、吕守军,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
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5公共行政学847公共经济答题技巧:简答题1)名师解析: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察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
难度中等偏低。
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
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
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定义——〉框架——〉总结第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的最重要的1-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
很多人省略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
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
回答要点一般3-5条,每条150-200字。
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3)温馨提示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头有尾,换言之,必须要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800-10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第一阶段:框架的构建和重点的掌握核心参考书的框架体系建立和考点整合,理清楚学科发展史,特别是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主张,提出的背景和评价。
第二阶段:专题讲解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给学员总结常考的专题,进行深化和凝练,以专题为突破口夯实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热点和出题人的论文对出题老师的研究重点,最新论文成果和上课的笔记课件进行讲解。
对本专业时政热点话题进行分析。
第四阶段:历年真题讲解对历年真题进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题来源、真题难度,总结各题型的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和技巧。
2020年华东理工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及考研笔记
参考书:
1.《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三册中至少一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2
3.《中国文化读本》,叶朗、朱良志,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
4.《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5.《翻译硕士MTI常考词汇》,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总体要求:
问题解答:
大家都说CATTI就是翻译的“菜”,是这样么?
【育明夏教授】考翻硕的学生很多都考过CATTI,原因有二:一是不少同学认为
CATTI这样的国家级考试非常权威,能够全面、准确地考察自己的翻译水平;二是为现实所迫,不少翻译硕士招考院校都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取得硕士学历证、学位证时必须通过CATTI考试的二级或三级。
不论这些院校制定该政策的初衷是什么,它至少反映出翻硕考试与CATTI的紧密程度。
那么CATTI是翻硕的“菜”么?
这个问题比较麻烦,因为它至少要讨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CATTI与大多数翻硕招考院校的翻译试题是不是近似的命制与评分方法?二是CATTI与翻硕考试命题是否参照相似的翻译风格?前一点可能比较容易回答,但后一点就很难讲,因为翻译风格和理解本来就见仁见智,怎么能在现行国家翻译标准外在制定一个强制性的统一标准呢?不少同学说:我能考过翻硕,可我就考不过CATTI,我的翻译水平真的不好么?也有同学说:我在外企上班,我翻译的文件和资料外方代表都很满意,可我也过不了CATTI,我的翻译水平也真的不好么?甚至还有同学说,我之前一直给参加世界电影评奖的中国电影翻译字幕,而且这些电影当中的大多数已经获了奖,可是我就是过不了CATTI,我的翻译水平真的很成问题么?几个问题下来,CATTI顿时成了众矢之的——有叫好的,有拍砖的,有讨伐的,也有不置可否的。
那么CATTI和翻译硕士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要回答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只要把CATTI的真题和部分院校的翻译真题拿出来比对比对就好了,但一比对不难发现两点:一是CATTI的考题与不少翻硕院校的真题相似,甚至基本相同;二是在词汇、语法、表达方面二者也有许多相似甚至相同之处,那么部分学生“可过其一而不得其二”的原因似乎可以归结到评卷模式上,而正是这一点,常常将CATTI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几年来,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议论,“你知道CATTI改卷不是减分是加分么?”“你知道CATTI一直在控制通过率么?”“你知道CATTI考试只抠字眼,不看正确率么?”诸如此类的“你造么……”让不少考生非常困惑。
部分辅导培训机构借此大做文章,纷纷吹嘘自己掌握了CATTI考试的“最高指示”“核心机密”,告诉学生应如何如何、怎样怎样才能通过CATTI;再加上部分业已通过该考试的学生通过论坛等媒介公开发声,“现身说法”,力挺所谓的“最高指示”“核心机密”是完全正确的。
这样一呼一应,让CATTI考试一夜之间有了“N多个不能说的秘密”,其神秘程度,一点不亚于文件中的“有关部门”。
事实上,各大考试、各大院校的传言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们还时常听到学生议论:只要考北京地区的院校,你的思想政治成绩就高不起来,你答的再好也就60分左右吧,我认识某某某,人家政治基础还没我好呢,考下来居然得了八十多分,真的太邪门了!更神秘的“高级黑传言”说:各个院校的翻硕考题虽然大差不差,比如部分院校常常出《政府工作报告》之类的文章,部分院校基本上就围绕着张培基先生的《英译散文108篇》展开,你只有按照那个标准写答案才有分,否则再好都不行。
传言不一定是谣言,越是有传言,说明信息公开的力度还很弱,甚至还没有一套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
就像这几年,不少高教系统的人向教育部考试司等部门写信建议设立全国统一的考试信息公开共享机制,其中就包括公开共享不涉及国家机密的研究生考试试题、样卷及答案,但这个提议一直没有官方的公开响应,其中原因往往涉及到体系建设、成本核算、院校参与等方面。
不过,排除这些考试本身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评审不透明等现象,特别是暂时搁置部分可能涉及翻译风格与规范的学术讨论,我们还要深入思考:CATTI是翻硕的“菜”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育明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大厦506,近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我们有专门的自习室供学生上自习,每个学生都有固定的座位和床铺。
平时除了四个小班集训之外,主要就是专业课一对一上课和上自习,时间是早8:30-晚9:30,十一月份会更晚,因为我们这边上课的学生比较多,所以就算平时你没有课,老师给别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你可以问老师问题,报名后平时有不懂的问题,随时问老师,给老师留言,老师有义务回复你。
管理你生活的有专门的教务老师,基本每个月都有测试,而且会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