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力:物体本身的重量、外部的触发力
(二)外界的触发因素: • 水分的加入 • 冰雪的覆盖 • 风力 • 雷电 • 洪流 • 浊流 • 地震
二、负荷地质作用的类型 根据运动特点分为4个类型:
• 崩落作用:快速的、突然的坠落 • 潜移作用:长期缓慢的运动,无滑动面,有 滑移带 • 滑动作用:先缓慢、后快速的运动 • 流动作用:泥、砂、石与水搅和成粘稠体的 流动过程
第十一章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湖泊的成因与水动力 湖泊的水动力 沼泽的形成与分类 沼泽的地质作用 湖泊和沼泽地质作用的研究意义
第十一章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湖泊:被 静止或 弱流动 水所充 填,而 且不与 海洋直 接沟通 的盆地
第一节 湖泊的成因与水动力
1.湖泊 的成 因:
度和不断增大的压力的作用,褐煤的内部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 学性质发生变化,如颜色加深、光泽增强、挥发分减少、含炭量增 高等,结果褐煤就逐渐转变为烟煤、无烟煤。这一变化过程就是煤 的变质作用阶段。
(1)菌解阶段,即泥炭化阶段。当植物堆 积在水下被泥砂覆盖起来的时候,便逐渐 与氧气隔绝,由嫌气细菌参与作用,促使 有机质分解而生成泥炭。通过这种作用, 植物遗体中氢、氧成分逐渐减少,而碳的 成分逐渐增加。泥炭质地疏松、褐色、无 光泽、比重小,可看出有机质的残体,用 火柴烧可以引燃,烟浓灰多。
干盐湖(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干旱区盐湖沉积的四个阶段
1)碳酸盐阶段 湖水在咸化过程中,溶解度较低的碳酸盐先达到 饱和而结晶沉淀。钙的碳酸盐沉淀最早,镁、钠碳酸盐次之。若湖 水中含硼酸盐,则可出现硼砂(Na2B4O7s〃10H2sO),此类湖泊称碱湖 或苏打湖。 2)硫酸盐阶段 湖水进一步咸化,深度变浅,溶解度较大的硫酸 盐类沉淀下来,形成CaSO4〃2H2O(石膏)、Na2SO4〃10H2O(芒硝)、 Na2SO4(无水芒硝)等矿物,这类盐湖又称为苦湖。 3)氯化物阶段 湖水进一步浓缩,残余湖水便能成为可供直接开 采的、以氯化钠为主的天然卤水。湖水继续蒸发,石盐(NaCl)、光 卤石(KCl〃MgCl2〃6H2O)和钾盐(KCl)开始析出,此类湖泊称为盐湖。 4)沙下湖阶段(盐湖干涸与盐层埋藏阶段) 当湖泊全被固体盐 类充满,全年都不存在天然卤水,盐层常被碎屑物覆盖成为埋藏的 盐矿床,盐湖的发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