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 格式:doc
- 大小:891.00 KB
- 文档页数:3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课标要求】【学习目标】一、记住困难时期为国家建设做出表率和奉献的三个人;二、列举三个人的奉献;3. 明白得“民族脊梁”的含义。
【学习重点】先进人物的事迹及其卓越奉献。
【学习难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先进人物创业精神。
【课前预习】【学法指导】【预习自测】一、创业背景:20世纪_________年代,为了渡过困难时期,建设社会主义二、“铁人”王进喜:1960年,大庆油田,“有条件上, ______ ”的精神。
三、“两弹元勋”邓稼先:①1963年,理论形成。
②________年,原子弹爆炸。
四、党的好干部焦裕禄:1962年,兰考县委书记五、其它:________、王杰、欧阳海、________、李四光【我的疑问】【课内探讨】【学始于疑】一、兰考人民什么缘故像吊唁亲人一样吊唁焦裕禄?【质疑探讨】探讨问题一:.阅读材料结合课文回答材料1:苏联对华推行霸权政策,中国面临着苏联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庞大压力;自以为是南亚霸主的印度错误估量形势,充当反华急先锋;美国支持台湾国民党当局不断骚扰和攻击东南沿海地域,发出战争叫嚣,企图实现所谓“反扑大陆”的南柯一梦。
:材料2: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和持续3年的自然灾害,我国经济显现了严峻的困难。
材料3:图一图二图三材料4:“他诞生在一个以人力三轮车为要紧代步工具的时期,却用其一生为自己的祖国制造了火箭;他的科学成绩和领导才能对美国和中国步入太空时期有莫大奉献……”--------华裔作家张纯:一、结合材料1和2说说在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面临如何的窘境?二、图一、二、三的人物别离是谁?要紧事迹有哪些?他们别离被人民群众称赞什么缘故?3、材料4中的他是谁?你明白他的哪些事迹?4、结合材料从中谈谈你对民族脊梁的明白得?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当堂检测】一、淄博电视台的编导们要拍照电视剧《焦裕禄》,除在焦裕禄的家乡博山拍照外,还要到哪里实地拍照A.黑龙江大庆油田B.新疆罗布泊C.河南省兰考县D.西藏阿里地域二、大庆油田牢固树立“科技人材强企”的观念,提出“持续有效进展,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目前有专业技术人材18832人,占员工总数的20.8%,对此转变,最感欣慰的当属A.王进喜B.邓稼先C.雷锋D.焦裕禄3、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A.华罗庚B. 王进喜C.钱学森D.邓稼先4、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表率”的干部是A.焦裕禄B.雷锋C.王进喜D.邓稼先4、“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诞生命,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的事迹出此刻:A.新中国成立时期B.新中国政权巩固时期C.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探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课后反思】【课后训练】五、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于A.1959年B.1962年C.1963年D.1964年六、终止了中国靠“洋油”时期的重大事件是A.大庆油田的建成B.成功油田的建成C.中原油田的建成D.华北油田的建成7、“铁人”王进喜是以下哪个工业领域的劳动模范A.电子工业B.原子能工业C.石油工业D.航天工业二、简述题六、什么缘故在明白原子弹危害的情形下,中国还要研制?邓稼先和他的战友们是在什么情形下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的?。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教学模式分析: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教学思路分析:激情阶段通过活动交流,让学生收集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雄人物的资料,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
体验阶段借助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关注和好奇,主动求索,带入预设情境。
通过教师展示材料和学生讲述故事,总结归纳战胜挫折的方法。
导行阶段过程中通过收集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雄人物的资料,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
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感悟他们艰苦创业、廉洁奉公、奉献为民、科学求真等伟大精神。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内容共有三目,都以人物为中心,目的是以点带面,介绍1956年—1966年间的社会主义建设史。
学习王进喜的实质是了解当时的工业发展史,介绍焦裕禄实质就是反映当时的农业进步史,宣传雷锋的实质就是弘扬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
另外,通过3个人物介绍,让学生了解“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斗争精神是取得成就的主要因素。
王进喜是个人阶级艰苦奋斗的代表,焦裕禄是革命敢比勤政爱民的代表,雷锋是乐于助人智慧创造的代表,他们都是“共和国的脊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收集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雄人物的资料,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2.学习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并努力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指导和动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寻找自己身边的榜样或英雄,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培养互相学习、互相尊敬的品德;2.培养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及社会调查的能力;3.学习查找、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积极合作、主动交流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反映了时代风貌,并将世世代代激励全国人民不畏艰难,勇于改革;2.焦裕禄廉洁奉公,鞠躬尽瘁的精神记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3.雷锋乐于助人的代表,为国家和他人贡献自己的一生。
第5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课程标准】
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各行业模范代表人物的名字;理解“民族脊梁”的含义。
培养归纳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工作环境和言行的共同点的学习,感悟、体验英模的先进事迹和精神,产生正确的情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民族脊梁,值得学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背景;先进人物的贡献。
难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条件与创业精神的关系。
【教学步骤】。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川教版)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曲折发展第5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前边教材学习了1956年底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8年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这些失误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
而正是在这样艰苦的历史背景下,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人民群众仍然忘我工作,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去,表现出高度的劳动热情,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支撑共和国大厦的根基和砥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
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3、过程与方法: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指导学生课外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重点: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及其贡献。
四、难点: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条件与创业精神的关系。
五、重难点突破设想:通过讨论、教师点拨分析理解艰苦创业的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六、教学准备:搜集相关素材(图片、视频、练习);自制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2013年月日总第课时课题第5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课型
教学目标1、记住困难时期为国家建设做出榜样和贡献的三个人;
2、列举三个人的贡献;
3. 理解“民族脊梁”的含义。
重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背
景;先进人物的事迹及其卓越贡献
难点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条件与创
业精神的关系
教法及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主导活动学生活动个案调整复习旧知
(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的内容是: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造成的两大失误是:
导入新课
读一读: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
大,天大困难也不怕。
---王进喜
你知道这首诗写于什么时期?从中你感受到了石油工人的
什么精神?
预习导学
1.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丛书知识建构。
2、填一填,记一记
A、“铁人”王进喜:是玉门油矿1205钻井队的队
长。
他带领全队工人到
参加会战,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
王进喜成为我国
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
B、“两弹元勋”邓稼先: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
设计的负责人。
1963年,他主持形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
小组合作,
订正知识建构
的答案。
学生抢答填
论设计方案。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接着,他又参加了 的研制。
被誉为“ ”。
C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于1962年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
为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他深入群众、摸清灾情、忘我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被誉为“ ”。
合作探究:
1、石油会战的时间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2、两弹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在知道原子弹危害的情况下,中国还要研制?邓稼先和他的战友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的?我国在研制原子弹过程中坚持的是什么方针?
3、在国家困难时期,共产党的干部坚持什么原则?当时焦裕禄被派到哪里工作?“三害“又指什么?
4、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那么,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呢?
巩固练习:
1、“洋油”“洋火”“洋车子”这些以前中国人常说的专有名
词早已过时,中国结束“洋油”时代的标志是哪座油田的建成?
A 、胜利油田
B 、大庆油田
C 、玉门油田
D 、中原油田
2、要了解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必须查看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论( )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雷锋
3、淄博电视台的编导们要拍摄电视剧《焦裕禄》,除了在焦裕禄的家乡博山拍摄外,还要到哪里实地拍摄( ) A.黑龙江大庆油田 B.新疆罗布泊 C.河南省兰考县 D.西藏阿里地区
4.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的先进事迹出现在 ( )
空题
组内交流
质疑解疑
学生抢答选
择题
A.新中国成立时期
B.新政权巩固时期
C.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5.从下列人物身上我们学习的主要精神是()
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公而忘私,乐于奉献
C.善于改革,勇于创新
D.反腐倡廉,崇尚节俭
6.图说历史:“走进创业年代的英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1)上面图片三位“创业年代的英雄”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的称谓是什么?
(2)从上面图片“创业年代的英雄”事迹中,我们应该学习什么精神?组内交流质疑解疑
板书设计
当堂作业课外作业教学札记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