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工程现场施工控制网测量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1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的检蛰复核1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的检置复核 (1)1.1施工控制测量的主要依据 (1)1.2常见的施工控制测量的检直复核种类 (1)1.3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的检置复核监理工作内容 (1)1.4施工控制测量前期准备工作的检置复核 (2)1.5建设工程规划测量放线、移交及保护 (2)1.6施工过程测量放线成果的检置复核 (23)L1施工控制测量的主要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W厂2005);(3)《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96);(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等。
1.2常见的施工控制测量的检查复核种类(1)民用建筑工程的测量复核:建筑物定位测量、场地平整测量、基础施工测量(如基础放线、土方开挖线位和槽底标高、桩位、桩顶标高等)、楼层轴线检测、结构层平面和楼层标高的复核、垂直度检测、建筑物沉降观测等。
(2)高层建筑工程测量复核:建筑场地控制测量、基础以上的平面与高程控制、建筑物垂直度检测、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沉降变形观测等。
(3)工业建筑工程测量复核:厂房控制网测量、桩基施工测量、柱模轴线与高程检测、厂房结构安装定位检测、动力设备基础与预埋螺栓检测。
(4)管线工程测量复核:管网或输配电线路定位测量、地下管线施工检测、架空管线施工检测、多管线交汇点高程检测、线路纵横断面高程抽测、线路坡度检测等。
1.3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的检查复核监理工作内容(1)复核施工单位测量人员的资格证书及测量设备检定证书。
(2)检查、复核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临时水准点的测量成果及控制桩的保护措施。
(3)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审核施工单位的测量依据、测量人员资格和测量成果是否符合规范及标准要求,符合要求的,予以签认。
1.4施工控制测量前期准备工作的检查复核(1)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应包括:施工图审核、测量定位依据、交接与检测、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测量仪器和工具检验校正、施工场地测量等内容。
工程测量方案(一)测量准备1、办理与建设单位的交桩交点手续,现场交接引测点位,填写“施工测量控制点交桩记录表”。
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0.000 的绝对标高。
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层高,对比基础、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
2、成立测量小组:测量工作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的工作之一,项目部成立由项目总工程师任组长、测量队队长任副组长、测量工程师和施工队技术负责人为组员的测量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测量工作。
3、仪器配置:使用通过计量所检验合格并有合格证,在有效期内使用的测量仪器。
(二)建立坐标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1、施工控制网的测量,先制订测量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测量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进行。
2、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居建筑物应布置于四角坐标点附近,而且易保护和便于施工测量的位置。
道路工程按各路线转折选定中线转角,测钉中桩,定出中线,平面布置导线作业。
控制点按测量规范要求埋设,施工测量控制网点的测设必须与上级控制网点联测,进行严密的测量平差。
3、用IV等水准测量准确地将基准点标高引测到施工场地附近便于监控的相应位置上,形成高程控制网。
高程的引测必须进行往返一个测回,其闭合误差值大于IV等的5n值(n为引测站数)或20L(L 为水准路线总长,单位为公里)。
4、坐标控制网点、高程控制网点及建筑物的主轴线控制点等标志需设置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位,并用混凝土加固保护,重点的标志加设护栏围护。
(三)主体结构施工测量1、地下结构施工测量地下室部分测量控制重点是柱墩位置、轴线定位、土层开挖标高和结构标高的控制。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安装施工日志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安装施工日志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记录人:王睿斌。
工程负责人 测量负责人 复测人 施测人复测控制点坐标施测部位围墙中心线仪器型号:R-422NM 全站仪 证书编号:JDCH20113186仪器型号 计量编号室外温度18C — 31C 施测日期2013.07.05引测控制点 坐标 引测点(1-1): X=4107647.235 , Y=482833.922 后视点(1-2): X=4107593.530 , Y=483071.918引测水准点 标高石楼东卫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工程名称说明:根据施工图纸提供的基准点 1-1,1-2点采用坐标投点法对设计院给定的 6个围墙中工程编号JDJE-TJ-001心线控制桩点坐标进行复测。
坐标A 1A 2A 3A 4A 5 A 6X4107561.177 4107505.180 4107517.034 4107442.936 4107475.890 4107605.982 Y482778.476482790.376482846.133482861.882483016.921482989.263工程控制网测量记录工程名称石楼东卫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工程编号JDJE-TJ-001施测部位围墙中心线仪器型号仪器型号:电子经纬仪计量编号证书编号:JH13S-9795(1)号室外温度18C—31 C施测日期2013.07.05引测控制点1-1 点(X=4107647.235 , Y=482833.922 )坐标2-2 点(X=4107593.530 , Y=483071.918 )引测水准点标高说明:根据图纸给定的控制桩1-1、2-2坐标点,将电子经纬仪分别架于1-1、2-2坐标点,分别后视2-2、1-1坐标点,采用坐标投点法,转动电子经纬仪测定角a、B,对E点进行复核;同理可对F点进行复核。
假定EF为零度,顺时针转动电子经纬仪,即可检验围墙中心线控制点间实测角度与计算角度符合性。
复测意见角度/ FEA/ FEB/ FEC/ FED闭合角度计算角度a45°07' 30"160 °08' 26"205 °32' 39"270°00' 01"360°00' 00"实测角度b45 °07' 29"160 °08' 24"205 °32' 40"207°00' 03"360°00' 00"a-b1"2"-1"-2"工程负责人测量负责人复测人施测人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
一、测量放线本工程建筑高度194.1米,属于超高层建筑幕墙;因此测量放线是本工程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根据工程特点,测量时应考虑多层建筑压缩、温差、风荷载作用变形、移位影响,测量时间宜选在无风上午7点到10点。
我司拟采用三维立体放线法,实行测量复核制度,保证测量精度。
具体措施如下:(1)采用实体模拟技术,运用建筑三维模型和电脑计算机,对幕墙施工测量放线数据进行准确计算,进行仿真放线复核,确保测量放线精度;(2)组建专业测量小组,选用先进测量仪器电子全站仪、经纬仪、激光垂直仪,采用内引内控法和外引外控法进行放线、复核;(3)运用经纬仪测角法对正十六边形幕墙平面进行施工放线。
为保证测量放线精度,确保工程质量:首先,确立本工程的一个基准,多轴线为基准势必存在一些偏差(而幕墙各项偏差均在±1mm之间),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在本工程的轴线确认无误的前提下,利用幕墙公差,在合适的位置设立参照基准轴线,反复核对无误后,确立为辅助基准轴线,以此来达到施工的高质量;其次,依据总承包单位的基准点、线,考虑到温差对计量的误差,以及地面不平造成的误差,采用全站仪通过棱镜复核相互之间的几何关系,搞清楚点线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间的几何尺寸,通过点线的精度来提高幕墙施工精度;在确保门洞口以及沉降缝的宽度的前提下,要使各种累积误差在大面幕墙内消化;此外,标高定位也是一个重点,由于整个施工难度较大,因而对标高的定位要求较高,标高的定位采用全站仪测距进行。
1、编制依据(1)《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2)《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DBJ08-56-96(3)《城市测量规范》CJJ8-85(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2、测量组织(1)施测程序测量基准点→投射基准点→主控线弹设→外控点平面布置→外控制线布置→层间标高设置→测量结构偏差(2)组织部署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总包单位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
***隧道施工控制点布网及测量方案一、测量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水准网点的内业资料;3、对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水准网点的现场踏勘;4、***隧道设计图纸。
二、工程概况**客运专线**隧道位于****,为双线铁路隧道。
隧道穿越**市北中低山区,线路起讫里程DK49+659.21~ DK52+167.77,全长2508.56m,其中里程DK49+659.21~ DK49+679、DK52+167.77~ DK52+155.77段为明衬段。
洞身最大埋深约157m,最小埋深约13m。
纵坡为-15.7‰。
隧道施工测量进洞导线为四等导线,高程为4等水准测量。
三、施工工序流程1、重要测量工作及仪器配置①平面控制测量②高程控制测量③放样洞内开挖断面、钢支撑定位④放样衬砌断面⑤贯通测量复测及控制测量使用测量仪器表2、测量人员配备及分工作业队工程部设测量班,架子队设测量组,综合素质能达成独立胜任隧道工程的控制测量和隧道放样的水平。
作业队测量班设测量班长1人,由具有专业资质的测量人员担任,普通测量人员5人,由通过培训的测量人员担任。
架子队测量组设组长1人,有具有专业资质的测量人员担任,普通测量人员2人,由通过培训的测量人员担任。
见下表:作业队测量班和架子队测量组实行班(组)长负责,测量班负责对隧道施工测量工作进行指导,测量组为隧道施工及时提供定位和服务。
平面测量和导线点的布控由作业队测量班完毕,并按开挖进度情况进行复检,作业队测量班长负责测量组测量过程的监督和测量成果的复核,随时做到监控测量,测量组在测量时加强自检自核。
四、重要测量工作及内容1、洞口平面控制测设为满足施工需要,隧道洞外控制测量采用GPS结合CP1控制点对施工控制点进行加密,加密点位在选点、加密、平差等各工序均满足规范规定。
如下表: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重要是保证隧道的精度和对的的贯通,并定出施工中线。
选点是把图上设计的点位贯彻到实地,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
控制桩、控制网测量制度一、编制依据1、京沪高速铁路JHTJ-3标监理规划。
2、《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3、《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2006]189号)。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5、《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
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2001)。
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9)8、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文件。
9、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指挥部的有关文件和管理规定。
二、测量监理工作1、项目监理部根据监理合同约定和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配置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测量仪器设备,满足工程监理需要及工程精度要求。
2、监理工程师负责检查施工单位测量人员资格,测量仪器设备的检定和使用情况,审核施工单位的测量方案。
3、监理工程师应熟悉设计图纸,参加技术交底,对图纸定线的原始资料进行复核,如发现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建设单位,协同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4、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施工测量的内、外业资料进行检查,对其内、外业成果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复核,采取见证和平行的方法对测量过程进行检查,必要时应进行独立复测。
5、监理工程师应特别注意相邻合同标段及相邻施工段接合处测量结果及资料的符合性,必要时应会同建设单位组织相邻合同标段及相邻施工段进行贯通测量和跨标段联测。
6、督促施工单位在测量工作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多级复核制,换手观测和计算,完成精测网的复测、施工控制点加密测量、施工放样测量、竣工测量以及导线点、水准点的保护和恢复重建工作。
7、规范和完善内业资料,保证资料与工程实体同步。
三、交桩及精测网复测的监理工作(一)交桩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应参加由建设单位主持的勘察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的现场交桩工作,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一起签署交桩协议书。
勘测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桩的范围和内容包括:1、平面、高程控制测量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