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有大美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国学之美话题作文
《国学之美就在身边》
哎呀呀,要说国学之美呀,我还真有一次特别的体验呢。
那是一个阳光超好的周末,我被朋友拉去参加一个国学讲座。
刚开始我还不大乐意呢,想着肯定很无聊。
到了那儿,就看到一个穿着中式长袍的老先生正站在台上,看着还挺有范儿。
讲座开始了,老先生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什么《论语》呀,孔子呀,听得我是云里雾里的。
不过慢慢的,我就被他讲的一个故事给吸引住了。
他说呀,在古代,有个人叫曾子,有一次他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
妻子就哄孩子说,回来给你杀猪吃。
等她回来,曾子真的就去捉猪要杀,妻子赶忙拦住他说,我那就是哄孩子的话,别当真呀。
可曾子却说,对孩子可不能随便许诺,许诺了就得做到。
哇,那时我就觉得特别有意思,原来古人这么讲究诚信呀!
从那以后,我就对国学多了一份不一样的感觉。
我发现国学里藏着好多这样有趣又有意义的故事和道理呢。
我好像一下子就理解了国学之美,它不
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东西,而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呀,就像曾子杀猪这样简单却又深刻的事情。
现在,每当我想起那次讲座,想起那个曾子杀猪的故事,我就更能感受到国学之美的独特魅力啦。
它真的就像阳光一样,普照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变得更加美好呢!嘿嘿,这就是我体验到的国学之美呀!。
国学有大美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
故我说:国学亦有大美。
国学大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文字,美在悲悯,美在轻盈。
先悟境界。
孔子之美如一丝春风和煦而温暖,孟子之美如一阵夏雨热烈而强劲,庄子之美如一片秋叶淡泊而悠远,老子之美如一场冬雪晶莹而博大。
境界已悟,续品德操。
“不义而富且贵,名利于我如浮云”,有超然之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昂然之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泰然之志;“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有豁然之明;“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有浩然之气。
德操已得,又观文字。
诗经文字简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读之可明道;楚辞文字沉郁,感情激奋,读之可养志;汉赋文字汪洋,规模宏大,读之可盛神;唐诗文字刚柔并济,气象万千,读之可立魂;宋词文字清丽,大美天成,读之可洗心;元曲文字激越,摇曳多姿,读之可通灵;明清小说文字典雅,描世间百态,读之可启智。
文字已通,再论悲悯。
染丝而泣,乃墨子之悲,令人肃然;穷途而哭,乃阮籍之悲,令人喟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乃子昂之悲,令人怆然;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乃王勃之悲,令人黯然;东风恶,欢情薄,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乃陆游之悲,令人潸然;妻逝,鼓盆而歌,乃庄子之悲,令人凄然。
悲悯难释,归于轻盈。
“庄生晓梦迷蝴蝶,栩栩如生”,读之忘物;“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读之忘世;“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读之忘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之忘机;“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读之忘我。
国学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谈谈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论述中华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宝库,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下面我将论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的几个方面:1. 哲学思想与人文关怀: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提倡仁爱、道德和家庭价值观念。
孔子的仁、老子的道、庄子的自然观念等思想触动人心,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美德与智慧。
2. 文学艺术与情感表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以诗词、曲赋、小说等形式,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人生哲理和审美观念。
唐诗宋词、元曲等作品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
3. 书画与审美表达:中国书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享誉世界。
中国书法注重意境、结构和笔画的变化,通过墨香、气韵来表达人物、山水等的美感;中国画追求韵味、气韵和意境,通过线条、色彩和构图展现自然界的美。
4. 建筑与空间美学: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哲学思想而闻名。
古代宫殿、庙宇、园林等建筑以对称、和谐、平衡为特点,融合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空间美学和精神的升华。
5. 礼仪与人际交往: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礼仪之美,注重人际交往中的尊重、谦和和礼貌。
通过尊敬长辈、尊重他人和维系社会秩序等传统礼仪规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感。
6. 传统医药与养生: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医药和养生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强调预防和整体调理。
中草药、针灸、气功等传统疗法体现了对身心健康的关注和保护,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生命与健康的珍视。
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丰富多样,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追求。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尊重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有助于维系文化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赞美中国传统文化的句子经典语句、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千里传,万里路途多遥远,异国他乡中华文化美名扬。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其中意味需要细细品。
、中华上下五千年,人物事迹永流传,乱世百姓不得安,当今社会享平安,百姓安康今日谈,龙的传人得真传。
、祖国节日中外响,大家一起想一想,清香粽子端午节,八月十五月饼节,腊月三十是春节,贴春联来放鞭炮,穿着新衣把舞跳,三十晚上吃饺子,大年初一拜新年,正月十五闹花灯。
、中华儿女大家庭,兄弟姐妹是一家,尊老爱幼是美德,努力学习报祖国,富国强民共奋斗,爱我中华记心中。
、中国歌中国戏,中国文化记心里;拉二胡,弹古筝,梆子粤剧和京剧;中国精粹不能丢,一代一代传下去。
、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时家人团聚,强化了亲缘关系和孝道伦理等因素,每年有这么一个机会一家人欢欢喜喜辞旧迎新,总结过去的一年,为新一年积蓄力量和做精神准备。
、河北民间艺术多,大家一起说一说,我推唐山皮影戏,他推河北梆子剧,吴桥杂技世界扬,作为河北人自豪。
、道家无为清净,墨家非攻兼爱,法家法治天下,儒家礼德操守,韩非兵家论道,战国风云汹涌,百家争鸣,思想勃发,传一代英雄儿女情。
、中华国粹是京剧,始于清朝乾隆间,融汇徽汉昆秦调,流传世间两百年,分为生旦净末丑,脸谱划分善与恶,有板有眼有讲究,中华文化藏其间!、注重道德修养也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构成部分。
谈传统文化不能不谈道德修养,学传统文化的人没有不重道德修养的,学传统文化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走向自觉注重道德修养。
、炎黄先民智慧高,易经八卦言语妙,道家无为无不至,儒家中庸是常道,达摩渡江禅宗兴,不着一字尽风流。
、闽菜食之精细,粤菜食之清香,川菜食之泼辣,鲁菜食之营养,淮阳富甲娇霸,浙菜鱼米端庄。
湘徽集成八美。
中华美食称王。
、中华国粹是京剧,始于清朝乾隆间,融汇徽汉昆秦调,流传世间两百年,分为生旦净末丑,脸谱划分善与恶,有板有眼有讲究,中华文化藏其间!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悟国学之美圆中华伟梦 _优秀作文800字
悟国学之美,圆中华伟梦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崇尚传统文化的民族。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学问的总称,包含诸子百家、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兵法医学等方面的内容。
悟国学之美,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更可以让我们明白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圆中华伟大梦想。
首先,悟国学之美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国学是我国古代的学问,它包含了广泛的内容,其中既有史传、子集、经典、诗文、音乐、书法、绘画、礼仪、哲学、道德等多种类型的知识。
学习国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其次,悟国学之美可以让我们明白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这些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的宝库。
学习国学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最后,悟国学之美可以让我们圆中华伟大梦想。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
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学习国学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为圆中华伟大梦想贡献力量。
总之,悟国学之美,既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更可以让我们明白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圆中华伟大梦想。
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国学,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成语里的国学之美
1. 哎呀呀,你看“画龙点睛”这个成语,那可真是太神奇了!就像画家在画好的龙身上点上眼睛,龙一下子就活了!张僧繇当年画龙不点睛,后来点睛龙就飞走了,这多有意思呀!这不正体现出了国学之美嘛!
2. 嘿,“叶公好龙”大家都熟悉吧!叶公嘴上说喜欢龙,真见到龙却吓得不行,这多像有些人说喜欢什么,真遇到了又不一样啦!这成语不就生动地展现了一种现象吗,这就是国学之美呀!
3. 哇塞,“亡羊补牢”也很有味道呀!就像发现羊丢了赶紧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呢!我们生活中不也经常有这种时候嘛,犯了错及时补救,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好深刻,这就是国学的魅力所在啊!
4. 哟呵,“狐假虎威”,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其他动物,这多形象啊!想想现实中也会有这样借着别人威风的人呢,这成语把这种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国学之美就在这呀!
5. 哈哈,“掩耳盗铃”简直绝了!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以为别人就听不到了,多可笑呀!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在生活中也不少见呢,这个成语把人性的弱点展现得很到位,这就是国学奇妙的地方!
6. 哇哦,“刻舟求剑”,在船上刻个记号去找掉水里的剑,怎么可能找得到呢!这就是思维僵化呀,这个成语让我们明白不能死脑筋,要懂得变通,这国学真的是充满了智慧之美啊!
我觉得这些成语里的国学真是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和智慧,让我们在感受其美妙的同时,也能从中收获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思考。
赞颂国学的优美句子1. 赞美国学的句子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
故我说:国学亦有大美。
国学大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文字,美在悲悯,美在轻盈。
国学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2. 赞美国学的美文随着读书的增多,才知道自己所能背诵的那几首唐诗和宋词,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于是,使疯狂地买起有关的书籍来。
直到今天,仍不改对唐诗对宋词那一份痴迷和眷恋。
每当月照庭院或雨打纱窗,从床头柜上随手拿过一本,低声读将起来,感觉琅琅上口,满口清香。
想像那月照唐朝雨落宋朝,该是怎样的意境啊!感谢诗歌。
感谢她们使那些古代大师们不朽的艺术和精神,千百年来得以源远流长。
走进唐诗宋词,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
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
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古朴雄浑的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闲静谈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奇诡璀璨的李贺,精巧艳丽的温庭筠,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晏殊,豪放旷达的苏轼,雄放流畅的陆游……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恍惚之中,我也成了一名典雅的古代儒生,微风拂动我头上淡蓝色的逍遥巾。
我坐上一辆古旧的马车,“吱吱呀呀”而去,驿道两边是一片火红的枫叶,把我的双也映照得微红,叫我怎能不停下车来望上几眼?“小令樽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
随着读书的增多,才知道自己所能背诵的那几首唐诗和宋词,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于是,使疯狂地买起有关的书籍来。
直到今天,仍不改对唐诗对宋词那一份痴迷和眷恋。
优秀传统文化摘抄句子大全优秀传统文化摘抄句子11、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多看点国学,能滋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
2、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
3、中华文化五千年,儒家思想永不变,改革创新美名传,水泊梁山曾记得一百零八英雄,中国辉煌在眼前。
4、华夏文明何其多,四大创造最宏大,区分方向指南针,人工活字印刷术,不忘造纸与火药,造福人类促进展!5、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
且流传年月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
6、祖国节日中外响,大家一起想一想,芳香粽子端午节,八月十五月饼节,腊月三十是春节,贴春联来放鞭炮,穿着新衣把舞跳,三十晚上吃饺子,大年初一拜新年,正月十五闹花灯。
7、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美,让国人为之傲慢!8、历史悠久远著名,古玩字画至今行,康熙五彩元青花,价值连城代代夸,白石大千唐伯虎,字画远扬皆五湖,身在文化名古国,骄傲感动受鼓舞!9、大棚菜,遍地花,科学种田靠文化,绿色食品进万家,蔬果宝宝长得壮,全民健康你我他,我要游遍全中国,祖国文化顶呱呱!10、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时家人团聚,强化了亲缘关系和孝道伦理等因素,每年有这么一个机会一家人欢高兴喜辞旧迎新,总结过去的一年,为新一年积蓄力气和做精神预备。
11、新加坡则从年月,就开头推行以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内容的“文化再生”运动。
12、浩瀚青史,概括于坛内;辉煌文化,浓缩于眼前。
徐行三百米平坦甬道,遥想五千年坎坷长途。
论英雄不计成败,数风流可鉴兴亡。
浪淘何物?劝归谁家?文化乃长青树,科学乃聚宝盆。
制造人间福址,推动历史车轮。
13、黄河儿女黄河情,大家一起向前行,前进道路坎坷多,互相搀扶是根本,你富我富咱都富,大家一起奔小康。
国学之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体现摘要:本文分析了国学在当前初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现状,从古书籍、古诗词和书法等途径来讨论了国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改革思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国学初中语文古书籍古诗词书法目前,国学在我国初等教育中遭遇了严重危机,很多中学生对国学的认识还停留在课本教材范围内,远远达不到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结合现有教学资源,从古书籍、古诗词、书法三方面讨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之美,引领学生走近国学文化经典。
一、古书籍方面国学大师钱穆曾提出《论语》《庄子》《六祖坛经》等七部“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程度和阅读现状,教师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篇幅适中、文字浅显的读本供学生入门学习。
在教学中,我选择了儒家学派的经典代表著作《论语》和道家的经典作品《道德经》作为学习内容。
一方面,《论语》是语录体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表述比较生活化,具有感情色彩,而且篇幅短小,一般在几十字左右,文义不会晦涩难懂,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伦理及教育方面的思想,适合初中生阅读,而且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中也涉及了《论语》的教学内容。
另一方面,《道德经》篇幅比较短小,采取对偶和韵文的文体,充满警句和格言,而在内容上采取了逆说法, 学生感受到神奇的激励力量。
二、古诗词方面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审美力,是最美的语言。
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应大胆探究古诗词教学内容,让学生热爱传统瑰宝,传承文化精髓,获得丰富感知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可采取灵活运用多种诵读的方式,包括齐读和领读、个人自读、配乐朗读等形式。
诗词给人们提供了无限解读的可能性和空间,对于画面富有美感、意境丰富的作品,教师可加强学生的主观体验、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实现艺术的无限延伸。
浅谈国学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以思想教育和道德规范角度探讨“国学”一词,古已有之;所谓国学,一般是指以儒学和道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当今“国学”之意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的思想体系;国学乃是中华之学,沉淀了最精华的中华文化和思想;国学是大人之学,我们要学习国学中蕴含的真、正、善、光明、美;国学的内涵就是让我们认清本来的自己;国学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即便取其沧海一粟,也是很复杂的课题;以思想教育和道德规范所形成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便是国学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谈到国学,我们会想到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道德经,为春秋时期老子所着,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着之一,被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对中国的哲学、科技、政治和宗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经中主要论述的两个问题就是“道”与“德”,“道”不仅是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道的方法;“德”不仅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也是修道者所拥有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等;老子以道德经教授人们修道的方法,德便是修道的基础,而道是德的升华;从“道”和“德”的学习中提高人们为人处世、治家、治国的能力;古人亦有云:“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我以为国学当中的真,是要真诚待人,真心处事,回归最真实的自己;尽管许多国学的着作里没有直接用到“真”这个字,但是在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真”的精神;“修身”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真”;修身指的是修养身心,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修身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而修身的本质是改掉自身的恶习,提高自己的意志力,自省自律身心言行的过程;修身不是说让自己一定要达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那种圣人的高度,而是让自己在修身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品德和性情的修养,抛弃自身懒惰、轻浮、骄傲自大等等的缺点,从而能够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所谓君子不可不修身,如果说修身是本,那么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末;修身也是国学当中求“真”的一个重要方法;“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所有人都能够朗朗上口的一句话,也是古代学者对人们本性之始的看法,认为所有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的,性情也都相近;所谓的恶,都是人们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才慢慢改变本来的善,从而演变为诸如偷盗、邪淫、妄语、贪欲、嗔忿等一类的恶;没有谁是从一出生就是“恶”的,许多人都是受到糟糕的家庭状况或是生活环境才影响到自己本来的善,又或者是因为一些坎坷和痛苦的遭遇才使得自己的善被低劣环境中的恶所吞蚀,才造就了所谓的“恶人”;“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标志,也是许多文人墨客有志仁士崇尚的道德境界;“上善若水”语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将水比喻成善,最高尚的善就如同水一样,使万物受益又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老子认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像水一样,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心态和像水一样的行为;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得事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同其他人争名声争功力,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道德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出自于周易,意谓大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也应当刚毅坚韧,发奋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该增厚自己的美德,容载世间的万物;现如今“厚德载物”意思就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多数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善是“仁义礼智信”五德所表征的根本;如若人人都能够修养身心、与人为善,去学习并理解“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精神和意蕴,从国学的熏陶中回归自我,不被俗世中的“恶”所侵蚀自己的本心,我相信每个人都将是诚信、友善的;“美者,非丑也;真美者,为见真行善也,道之所然;”什么是美美不止是评价外在条件的标准,也不是形容华丽美艳的辞藻;美是鸟语花香、荷塘月色;美是艺术家眼里的星空;美是浩瀚沙漠之中的点点绿洲;美是由“真”和“善”汇聚的一种对心灵的升华;这种美包含了真我与善行,人们回归到本来的自己,修养道德与品格,理解国学学说当中的“善”与“德”,感悟“道”的本义;美是人生道路中一种独特的追求,只有拥有了“真”和“善”,才能成就一颗真正“美”的心;在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当中,道家、儒家、墨家等等各门各派都从各自的角度与观点论述了他们对“真”、“善”、“美”的理解与推崇,而在“真”、“善”、“美”的理论中又蕴含着对思想与道德的教育理论;眼观当下社会,我们不仅要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还要提高自身的诚信观念和道德标准,增强政治信念和社会责任感;这不仅仅是对思想政治的觉悟,更是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荣辱观的培养;懂得国学的真,才会国富民强;完竣德行的善,才能诚信友爱;升华心灵的美,方才体现人生价值;。
赞美中国传统文化的句子9、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时家人团聚,强化了亲缘关系和孝道伦理等因素,每年有这么一个机会一家人欢欢喜喜辞旧迎新,总结过去的一年,为新一年积蓄力量和做精神准备。
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这样廉洁奉公、甘于奉献的时代楷模,中国才逐步走上振兴与富强。
《三国》畅谈天下分合大事,翻手自如谋略军法。
1、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在中国历史上,中华文化圈在很早就有形成了,并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无论在亚洲、在欧洲,还是在世界各地……19、传统文化中医学、养生、方术的魅力。
古代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诠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
《黄帝经》展现了对天地人体深刻的认识,《本草纲目》秀出了对药材药性的认知。
它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文化亢奋的时代,“流”来袭,势不可挡,西方文化不断“抢滩登陆”,多元文化让中国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时尚前卫。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自古至今经久不衰,可谓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14、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达成的共识。
人体出现的一种症状,都能用适当的物质进行对治。
还有各个时期的中医著作,玩读之际,大家可以领略到其间的精妙哲理和医者仁心。
8、中国传统文化中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道、治理之策,当是领导干部修齐治平的优秀教材。
4、首先说传统文化中民俗的魅力。
5、诗经文字简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读之可明道;楚辞文字沉郁,感情激奋,读之可养志;汉赋文字汪洋,规模宏大,读之可盛神;唐诗文字刚柔并济,气象万千,读之可立魂;宋词文字清丽,大美天成,读之可洗心;元曲文字激越,摇曳多姿,读之可通灵;明清小说文字典雅,描世间百态,读之可启智。
这是几千年代代相传的、为普罗大众接受实践的层面。
所以,中医在治疗理念和用药上更高一筹。
其中的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学文化经典。
《诗经》古雅淳朴,《古诗十九首》伤感哀叹,唐诗大气瑰丽,宋词清婉精雕,《红楼》晚晴画卷,顽石经历红尘一梦。
传统文化的经典句子下面是作者整理的传统文化的经典句子(共含4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传统文化句子传统文化句子40条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赞美国学的优美句子1. 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美句子有哪些1. 设坛祭祖,乃尘海茫茫,意会圣贤、神通经典之盛事。
古今异格,赋颂不已。
且喜京华世纪之交,日融乎比,月裁乎兴。
凡人间山水草木,潇潇然如卞子采玉,琢就长安街西令惊鸿游目骋怀之杰作,坛名中华世纪。
2. 陶瓷故乡在中国,瓷都当推景德镇;陶器出现在史前,瓷器始于东汉间;洁白如玉薄若纸,透明如镜能照面;生活起居离不开,陶瓷文明震世界。
3.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之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4. 中华文化五千年,儒家思想永不变,改革创新美名传,水泊梁山曾记得一百零八好汉,中国辉煌在眼前。
5. 朗朗乾坤,堂堂中华。
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
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
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
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
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
6. 浩瀚青史,概括于坛内;辉煌文化,浓缩于眼前。
徐行三百米平坦甬道,遥想五千年坎坷长途。
论英雄不计成败,数风流可鉴兴亡。
浪淘何物?劝归谁家?文化乃长青树,科学乃聚宝盆。
创造人间福址,推动历史车轮。
7.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然而,时光流转,时代变迁,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国传统文化似乎被遗忘在尘封的角落。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文化亢奋的时代,“韩流”来袭,势不可挡,西方文化不断“抢滩登陆”,多元文化让中国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时尚前卫。
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一方面走向国际化的同时也会带来传统文化的迷失。
这是多么可怕!没有别具特色民族文化,必然无法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赢得世界的尊重!8. 登坛了望,乾旋坤定。
国学有大美——陈兆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
故我说:国学亦有大美。
国学大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文字,美在悲悯,美在轻盈。
先悟境界。
孔子之美如一丝春风和煦而温暖,
孟子之美如一阵夏雨热烈而强劲,
庄子之美如一片秋叶淡泊而悠远,
老子之美如一场冬雪晶莹而博大。
境界已悟,续品德操。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有超然之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昂然之德;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泰然之志;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有豁然之明;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有浩然之气。
德操已得,又观文字。
诗经文字简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读之可明道;
楚辞文字沉郁,感情激奋,读之可养志;
汉赋文字汪洋,规模宏大,读之可盛神;
唐诗文字刚柔并济,气象万千,读之可立魂;
宋词文字清丽,大美天成,读之可洗心;
元曲文字激越,摇曳多姿,读之可通灵;
明清小说文字典雅,描世间百态,读之可启智。
文字已通,再论悲悯。
染丝而泣,乃墨子之悲,令人肃然;
穷途而哭,乃阮籍之悲,令人喟然;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乃子昂之悲,令人怆然;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乃王勃之悲,令人黯然;
东风恶,欢情薄,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乃陆游之悲,令人潸然;
妻逝,鼓盆而歌,乃庄子之悲,令人凄然。
悲悯难释,归于轻盈。
“庄生晓梦迷蝴蝶,栩栩如生”,读之忘物;
“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读之忘世;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读之忘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之忘机;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读之忘我。
国学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管理学是与个人最贴近的学问。
它指明了现代企业运行的规律和秘密,解析商业帝国的波谲云诡,找出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内在逻辑,这对于躬耕于写字楼里的上班族而言,它使个人看清了自己所栖身的公司的真实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