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2009 3
zxb
1
百家争鸣
2009 3
春秋战国时期,代表 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 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 生了儒、道、墨、法、名、 阴阳、纵横、农、杂、兵、 小说 等各家思想流派, 他们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 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 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 面。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 权的需要
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 争的需要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
2009 3
zxb
12
(四)墨家学派 墨翟(创始人)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 相利。
(战争使)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 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主要思想 孟子
仁政:提出“政在得民” 民本:提出“民贵君轻”
评价: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
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
2009 3
意义,影z响xb 深远。
6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荀况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
舟。
——《荀子》
zxb
3
二、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孟荀 子子子
老庄 子子
韩非子 墨子
2009 3
zxb
4
(一)儒家学派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丘
1、子曰:“仁者爱人。”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子曰:“有教无类。” 4、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