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中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练习)
- 格式:pdf
- 大小:402.21 KB
- 文档页数:3
《校园生物大搜索》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动物不能在校园中看到()A.蚯蚓B.黄鼠狼C.老鼠D.麻雀2.下列哪种植物不属于大型乔木()A.圆柏B.荷花玉兰C.藜D.刺柏3.()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A.多种多样的生物B.土壤C.植物D.动物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观察生物时,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B.观察校园中的生物时,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C.在调查动物时,对经常飞来飞去的鸟没有必要记录D.校园生物就是校园环境中所特有的生物5.葱莲、红花酢浆草、海桐在哪里常见()A.家里B.校园里C.花坛里D.商场里二、填空题1.()是有生命的个体。
2.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种,动物约有()种。
3.组织校园生物调查前,要让学生()。
4.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
5.()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调查校园生物种类和分布的同时,就在用这种方法。
三、简答题1.列举一些我们认识的常见的动物和植物?2.在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校园生物大搜索》练习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黄鼠狼它一般栖息于山地和平原,见于林缘、河谷、灌丛和草丘中、也常出没在村庄附近。
居于石洞、树洞或倒木下。
而像老鼠、潮虫、麻雀、蚯蚓和燕子等等都能在校园中看到。
2.C解析:大型的乔木有樟树、荷花玉兰、雪松、圆柏、刺柏、水杉等;野生的草木植物有藜、马齿苋、鹅观草等等。
3.A4.C解析:在调查时,对飞来飞去的鸟也要做好记录。
5.C二、填空题1.生物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概念。
2.50多万种150多万种3.制定调查计划解析:在进行一项活动时,之前都要做好一份计划。
4.不同特征解析: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不同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以分别记录。
5.分区域观察研究三、简答题1.常见的动物有:鼠妇、瓢虫、苍蝇、麻雀、燕子、蚯蚓、蜈蚣、蝗虫、蚂蚁、蜻蜓、蚜虫等;常见的植物有:松树、柳树、苔藓、杜鹃、狗尾草、杨树和凤仙花等。
第1课校园生物搜索一、填空题。
1.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
2.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统计一个区域内或单位面积内生物的。
3.在期确调查任务后,我们制订的调查方案中包括调查目的、、调查时间、调查用具、和成果形式。
4.在下图备动物对应的横线上写出动物的名称。
二、判断题。
1.我们的校园区域很小,通过回忆就可以统计出校园内的生物种类。
()2.[易错题]在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中,发现一棵树上有鸟巢,我们要在调查记录表上记录校园中有小鸟。
()3.当调查区域内植物数量较多时,我们可以调查单位面积内的植物数量,再由此推算整个区域中植物的数量。
()4.对于鸟类等不容易接近的动物,我们应该把它们捉住后观察记录。
()三、选择题。
1.通过查阅资料可以知道,鼠妇(如图所示)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因此我们可能在()找到鼠妇。
A.阳台上B.草丛中C.操场上2.根据()可以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
A.脚印、粪便B.毛发、叫声C.以上都可以3.菲菲在调查校园生物的时候有以下做法,其中错误的是()。
A.遇到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对其拍照B.看到土壤上有很多蚯蚓的粪便,于是在调查记录表上记下了蚯蚓C.觉得蝴蝶很漂亮,就抓回家了四、在“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在花坛中拍到了如下照片,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植物很漂亮,我们可以挖起来,带回家B.图乙中的蕨(jué)类植物长在阴暗的小角落且不开花,因此不用记录C.图丙是在草丛中找到的空的蜗牛,我们可以记录校园中有蜗牛2.里画“✓”。
五、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样的物体属于生物呢?科学家认为,像动物、植物、细菌等都属于生物,因为它们都具有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生命特征,它们的最小组成单位都是细胞。
那么病毒是否属于生物?从组成结构来说,病毒比细胞简单得多,只由遗传物质和一层蛋白质组成,所以病毒自身并不具有生长、繁殖或新陈代谢的能力。
小学科学《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内常见的生物种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生物进行分类和观察,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校园生物的种类及特点2. 生物分类的方法及原则3. 观察生物的方法及技巧4.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校园内常见生物的识别及保护。
2. 教学难点:生物分类方法和观察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校园生物分布图、生物标本、观察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望远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校园生物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内的生物。
2. 课堂讲解:a. 介绍校园内常见的生物种类及其特点。
b. 讲解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c. 教授观察生物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按照指定的区域进行生物搜索。
b. 学生用笔记本记录搜索到的生物种类及其特点。
c. 学生用望远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对生物进行详细观察。
4. 成果分享:a. 各组学生汇报搜索到的生物及观察心得。
b. 教师点评各组的搜索和观察成果,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5.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b. 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6. 同步练习:a.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批改课后练习,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生物调查,了解校园内生物的分布规律和生态环境状况。
2. 邀请专家进行生物科普讲座,增加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了解。
3. 开展校园生物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校园内的生物。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课后练习完成情况:批改课后练习,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校园生物大搜索同步练习一、判断题1、校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它们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
(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校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它们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而功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因此不同的动植物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也各有不同。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不同。
2、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不同的环境,能给生物提供生存的条件是有所不同的,而生物是适者生存,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下是活着不同的生物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动植物生活的环境不同。
3、我们要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漏掉每一种动植物。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在调查周边环境的动植物种类时,我们应该边调查边记录,避免忘记或丢失,而且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漏掉任何一种动植物,不然会影响实际的数据。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调查动植物时应注意不能漏记。
4、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动物在活动过程中,总会留下一下脚印或粪便、毛发等痕迹,所以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这些脚印、粪便和毛发等踪迹来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推知动物藏身的方法。
5、如果动物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相同,我们就很难发现它。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在校园大搜索的过程中,有时候一些生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这是生物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但因为颜色区别不大,所以我们有时候在搜索时更要细心,才能发现这些生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在校园搜索动物是可能出现的情况。
6、在搜索校园里的生物时,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在对校园里的生物进行搜索时,也要注意不要随意采摘植物和伤害小动物,而应该要尽量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在搜索校园生物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生物。
7、校园里的植物都是四季常绿植物。
()答案:错误解析:解答:校园里面的植物不仅有乔木、灌木,还有草本等植物,其中的植物也不可能全部植物都是常绿植物,也会有落叶的植物,在草坪里也会存在很对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这些就不是四季草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