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民主政治建设
- 格式:docx
- 大小:13.56 KB
- 文档页数:2
19世纪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19世纪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包括:
1. 政治权利的扩大:19世纪初,英国只有一小部分人有投票权,主要是男性地主和财产阶级。
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权利逐渐
扩大,逐步包括妇女、农民和工人。
2. 政党制度的确立:19世纪初,英国政党制度并不健全,政
治派系混乱。
然而,随着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政党制度得到了完善,两大主要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随之崛起。
3. 平等主义的兴起:19世纪是平等主义的兴起时期,人们开
始强调政治、经济、社会上的平等。
由此,许多改革法案和政策被
制定,从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消除贫困现象到提高妇女的地位、
保护少年等。
4. 媒体自由的发展:19世纪英国媒体自由度不断增高了,其
中以报纸为主要形式,成为传媒民主化的重要指标。
它对于公共社
会生活、政治变革等方面的发挥作用越来越重要。
总之,19世纪是英国民主政治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这种发展
除了民主制度这一基础外,也必须借助于各种经济、社会、文化和
人类思想等多方面的要素。
英国民主制度的历史演进英国被誉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发源地,其历史演进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英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变革,通过这些变革,英国的民主制度得以建立和巩固。
一、大宪章的诞生英国民主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15年的大宪章的颁布。
当时,国王约翰临时签署了大宪章,这是一份与个人自由和权利有关的文件。
尽管当时并没有真正的民主制度,但大宪章确立了国王不再拥有绝对权力的原则。
这项法律的出现标志着英国政治的转折点,为未来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二、议会的兴起在17世纪,英国进一步推进了民主制度的发展。
此时,议会作为国家机构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国王查理一世试图扩大自己的权力,但与议会的冲突不断升级。
这一时期爆发了英国内战,最终导致了国王的废黜和共和国的建立。
然而,在奥利弗·克伦威尔的统治下,英国并没有真正实现民主制度。
直到后来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议会逐渐恢复了权力,并开始成为英国政治的中心。
三、格拉斯顿伯里法案的通过18世纪末,格拉斯顿伯里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进一步向民主制度迈进。
该法案的颁布扩大了选举权范围,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政治决策。
这一举措的实施使得英国的民主制度更具包容性和代表性,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政治的意愿和能力。
四、选举改革运动19世纪,英国见证了选举改革运动的兴起。
在这个时期,工业革命的推动使得英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选举制度却仍然存在许多不公平和不平等的问题。
狭窄的选举权范围限制了大部分人参与政治的机会。
因此,选举改革运动要求扩大选举权的范围,以更好地代表整个社会。
最终,选举改革运动获得了成功。
1832年,《大约翰斯顿改革法案》通过,扩大了选举人的范围。
后续的改革法案进一步扩大了选举权,使得英国的民主制度更加完善和包容。
五、妇女选举权的争取英国民主制度的完善还包括了妇女选举权的争取。
20世纪初,妇女开始团结起来,积极争取他们的政治权利。
经过多年的抗争,1918年《表示法》通过,使得妇女能够在选举中参与并获得选举权。
英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与民主化进程英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历经一系列的政治体制演变和民主化进程后,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民主国家。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英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以及它的民主化进程。
一、英国政治体制的演变英国政治体制的演变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
大约在公元380年,罗马帝国撤离不列颠岛后,古代不列颠人的王国开始兴起,进而演变为地方领主的统治。
在随后的七世纪,安格鲁-撒克逊人掌握了整个英国的大部分领土,并将其分为许多小王国。
此后,这些小王国逐渐合并为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
在这个过程中,英国的政治体制开始发生变化。
最终,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份宪法——《大宪章》。
英国的政治体制经历了许多的变革和演变。
自运动开始以来,议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协调权力分配。
当然,这个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653年,奥利弗·克伦威尔一手掌握了政权,成为了英国的dictator。
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将议会解散、任命一支新的议会和发布行政命令等。
这时的英国政府是由一个统治者掌握的,和今天的民主国家完全不同。
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开始爆发,离不开英国的支持。
这时期也为英国的民主化起始提供了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议会的权力逐渐增加,国王的权力也逐步减少。
然而,直到十九世纪,选举权才得以逐渐扩大。
二、英国政治体制的民主化进程英国的民主化进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20世纪和21世纪。
在19世纪,英国议会的成员大部分来自于贵族,议会的确立成为英国民主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这时期,英国的选举制度还很有限,只有富人才有选举权。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选举权逐渐扩大。
到了20世纪初,英国的选举制度已经得到了改善。
1918年选举法案使选举权的范围得到扩大,普通人也拥有了选举权。
1931年一份关于选举制度改革的报告得以通过,选拔选举的原则逐渐趋向于平等。
此外,劳动党的诞生以及在二战期间的领袖敦刻尔克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也进一步推动了英国的民主化进程。
近代英国的政治改革与民主发展近代英国的政治改革与民主发展是一个历经曲折而又辉煌的过程。
从启蒙运动到工人运动再到妇女运动,英国政治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改善,最终建立了一个相对健全的民主体制。
18世纪末期,启蒙运动的思潮逐渐引起了英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呼声。
启蒙思想家们提倡的自由、平等、人权等理念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政治上,他们强调了代议制和责任制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为后来的政治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19世纪初,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工人阶级的兴起使得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裂变。
工人们在恶劣的工作环境和低薪下饱受剥削,他们开始联合起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1832年,英国通过了第一次选举法改革,逐渐扩大了选民的范围,增加了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代表。
之后,1848年至1872年,英国相继通过了一系列选举法改革,将选民资格扩大到更多的社会阶层,进一步提升了民主程度。
这些改革使得选举过程更加公正和透明,为民主发展打下了基础。
除了工人运动外,妇女运动也是英国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妇女参政权的争取成为了英国社会的热门话题。
许多妇女开始要求政治权利和平等地位。
经过长时间的奋斗和抗争,英国于1918年通过《选举法》,赋予部分妇女参政权。
这是妇女运动取得的重要胜利,也是英国民主进程的又一里程碑。
除了这些具体的政治改革,近代英国的民主发展也离不开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的保护。
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媒体发挥了重要的角色。
媒体始终是舆论的发声者,社会舆论向来对政府的政策提出质疑和建议。
媒体的独立性和自由度能够保证信息快速、准确地传播,同时也可以监督政府的行为。
英国对媒体的法律保护相对完善,言论和新闻自由得到了广泛认可,这为英国的民主进程提供了坚实支撑。
近代英国的政治改革与民主发展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效仿。
英国的经验积累了无数宝贵的教训,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
因此,在如今全球民主进程中,近代英国的政治改革与民主发展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和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1)背景:A.历史传统:13世纪<<大宪章》的签署给王权设定了界限,并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B.政治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解决了王权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2)制定: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3)内容: 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4)影响: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是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到法治,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1) 时间: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2)“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首相承担了实际行政职责。
1721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3)运行机制: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4)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形成,议会选举由个人竞争扩大为两党间的角逐,大选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1)改革原因:““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议会基本掌握在资产阶级化得贵族手中,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日渐高涨3.1832年议会改革(2)改革结果和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发展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虽然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①国王是世袭产生,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②议会具有立法权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的领袖就是首相。
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二三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两个趋势:国王权利逐渐削弱,议会权利不断增强三个转移:A.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B.行政权力有国王转移到内阁;C.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二.北美大陆的新体制1.联邦宪法的制定A1776年,英属北美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1)背景:.B.邦联的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①邦联政府无权制定统一关税,无力保护本国经济的利益②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加剧。
英国的民主化进程与议会制度:历史上的政治改革与权力制衡英国的民主化进程与议会制度:历史上的政治改革与权力制衡英国的民主化进程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在这个过程中议会制度不断演变,政治改革也不断推进。
从英国的历史可以看出,权力制衡是实现民主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英国的议会制度起源于13世纪。
当时,国王常常需要向贵族等特权阶层寻求政治和经济支持。
这导致了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力斗争,为了平衡权力,国王逐渐形成了广义的议会制度。
14世纪,伦敦市政府成立了由平民组成的议会,称为英国的“伦敦共和制”。
这是英国最早的民主实践之一,为后来的议会制度奠定了基础。
16世纪,英国开始实行文化改革,其中的宗教改革对政治民主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清教徒革命后的1649年,英国废除了君主制,实行了短暂的共和制。
然而,在1653年,军事统治者奥利弗·克伦威尔建立了军人政权,但其权力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受到了限制。
1688年,格洛斯特公爵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来到英国,开启了“光荣革命”。
他们承诺维护英国的权利和自由。
这一事件加速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确保了议会的民主地位。
威廉和玛丽签署了英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文件,称为《权利法案》。
它确立了宪政原则,包括国王必须依法行事,不能强迫议会通过法律,并给予议会选举权和言论自由等基本权利。
18世纪,英国进一步加强了议会制度并拓展了民主化进程。
议会的权力增加,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威尔士合并法案的通过。
这项法案将威尔士议会废除,并将威尔士纳入英国议会的管辖范围内。
此后,苏格兰议会也在1707年和英国议会合并。
这一过程确保了国家内的统一,并加强了国会的权力。
19世纪初,英国的工业革命加速了民主化进程。
在这一时期,英国各地有力的工人阶级不断争取更多的权利和政治参与。
1832年通过的《改革法案》是历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它扩大了选举权,并使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政治决策中。
此外,英国还对选举制度进行了修改,通过取消堡垒选区和引入不同选区席位的比例代表制度,进一步增加了选民的代表性。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光荣革命: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的新贵族。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在经济上日益强大,而且在议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时,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和他的继承者查理一世都信奉“君权神授”,认为“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他们厉行****,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侵犯,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
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得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此后,英国成为共和国。
但是,统治者争权夺利不断,政局动荡,查理二世乘机复辟。
复辟期间,查理二世和他的继任者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竭力加强王权,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非常不满。
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
(2)议会权力的确立: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
其中,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
《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这样,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冶”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
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独裁。
此后,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英国近代民主政治的确立及发展历史传统——有限的王权时间:13世纪——17世纪初(包括都铎王朝)。
表现:13世纪《大宪章》—— 原则:法律高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议会传统 —— 是否同意征收新税的传统权力— — — — — — — —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 — — — — —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 背景:英国的 取得成功2. 标志:通过《 》实质:英国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妥协的结果《王位继承法》: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 (1700年制订,1701年公布) 第一条 当今国王无嗣,死后其王位由安妮公主(Anne )继承,安妮公主无嗣,死后其王位由国王詹姆士一世的孙女、已故波希米王后的女儿、汉诺威选侯索菲亚公主及其信仰新教的后裔继承。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国王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确立过程(1)首相制度的形成:时间 — 18世纪;第一任首相 — 1721年,沃波尔(2)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18世纪中叶)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即应辞职;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
(3)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
(4)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
(5)责任内阁制的确立:19世纪中期 (6)议会中的“第三院”背景:19世纪后期,英国也开始了向帝国主义过渡,由于垄断组织的出现,使英国面临着更为激烈的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和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使资产阶级不得不在政治上做出必要的调整——加强行政权力。
表现: ① 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达全部时间的84.5%. ② 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权. ③ 内阁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④ 议会对内阁的控制变的极其微弱.趋向: 内阁权力膨胀,议会的权力和作用缩小.1. 1832年改革(1)背景:①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是土地贵族(托利党)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②一些“衰败选区”仍有议员名额;③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
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民主化之路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而其演变趋势则在19世纪中期逐渐形成。
自那以后,英国政治制度从一个相对封闭和专制的体制向着开放、民主和多元化方向转变,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改革。
传统制度下的英国政治在漫长的历史中,英国一直是一个封闭、理性化的国家,国王和上层贵族拥有巨大的权利,民众则只有少数的代表权利。
在18世纪初,英国的政治体系由于政治腐败、选票贿赂等问题而陷入混乱。
1780年,在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结束后,英国贵族、商人和工业家们认为如果英国不改进其封闭、愚蠢和缓慢的议会制度,那将意味着大英帝国的逐渐衰败。
如此一来,在19世纪初期,英国政治体制逐渐从传统体系向现代体系转变。
在此期间,英国的议会制度由一个由贵族主导的国会转变为一个议会系统,其中英国的下议院逐渐成为一个代表人民的机构。
同时,英国的繁荣也促进了对文化生活的改善,文化产业的崛起也导致了议会对广泛的社会问题的关注。
政治改革的兴起19世纪是英国政治改革的重要时期,英国政治体制基本上由一个专制的、禁锢的体制转变为一个更为民主化的体制。
1832年,《改革法案》的通过使得英国的选举体制从诸如宗教、财产等以前的传统限制中解放出来。
该法案将自由土地拥有者的绝对权利转化为普选权,这使得所有成年男性都能够参加选举。
此举虽然并没有彻底地扫除贵族的特权,但它确实是英国民主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开始。
第三议会转型也是英国政治改革的一大亮点。
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英国直到现在所巩固的政治框架开始显现——这个框架允许广泛的选民群体参加选举。
强大的政党系统和立法机构也是英国民主发展的关键因素。
这一阶段,英国的政党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呈现两大政党竞争的局面。
不仅仅是政治制度本身的变化,还包括英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以及劳动力的流动,民主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相互作用等问题也在英国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代英国政治制度通过数个世纪的演变和改革,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已经稳定,英国议会制度赋予了普通人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英国民主主义思想与政治制度建设英国民主主义思想和政治制度建设扮演了英国历史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英国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发源地,其政治制度不仅对国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的其他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英国民主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以及政治制度的建设。
英国的民主思想起源于近代启蒙运动,十七世纪的英国曾经历了一场政治革命,即“光荣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国会的权力逐渐增强,君主制得以限制,民主思想逐渐渗透到英国社会。
启蒙思想家洛克和卢梭的思想对于英国民主主义思潮具有重要影响。
洛克主张人民拥有天赋的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
这些思想为后来的英国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英国的政治制度建设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英国议会制度是其民主制度的核心。
国会由上下两院组成,上院是由贵族和主教组成,下院则由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
这种分权的制度可以有效地实现民意的代表,确保政府的行为合法和透明。
此外,英国还建立了独立的司法系统,保证了公正和平等的司法程序。
这种政治制度的建设是基于对个人自由和公民权益的尊重,旨在实现人民的自治和共同利益。
英国的民主主义思想和政治制度建设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争议。
例如,在八eenth世纪,英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工人阶级的贫困和社会不平等。
这些问题引发了对改革的呼声,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提出了改革议程。
在19世纪,英国通过一系列改革法案,包括普选法案、工厂法案和公共教育法案等,进一步扩大了选民权利,增加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参与机会,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然而,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最显著的例子是苏格兰独立运动和英国脱欧公投。
苏格兰独立运动呼吁苏格兰脱离英国独立,建立独立的国家。
而英国脱欧公投则是在2016年举行,反映了对欧盟成员国身份的争议。
这些事件揭示了英国政治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难题和政治分歧。
然而,英国政府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了这些争端,并保持了政治稳定。
总之,英国民主主义思想和政治制度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
英国的民主制度
英国的民主制度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英国的民主制度主要包括选举制度、议会制度、政党政治和司法独立等方面。
选举制度是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包括全民普选和比例代表制。
在英国,年满18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可以通过投票选出自己认为能够代表自己利益的议员。
比例代表制是根据各政党在选举中得票的比例分配议席,以确保各政党在议会中都有代表。
议会制度是英国民主制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英国议会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上议院是英国最高司法机关,下议院则是英国最重要的立法机关。
下议院通常由执政党和反对党组成,执政党在下议院中拥有多数席位,从而控制下议院。
政党政治是英国民主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英国主要政党包括保守 party(保守党)、labour party(工党)和Liberal Democrats(自由民主党)。
保守党是英国最大的政党,工党是英国第二大政党。
自由民主党是英国第三大政党。
司法独立是英国民主制度的另一个重要保障。
英国司法系统分为高级法院和低级法院,法官由政府任命,但独立于政府和议会之外。
司法独立保证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使得公民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总之,英国的民主制度是一种复杂而有效的政治制度,它通过选举制度、议会制度、政党政治和司法独立等方面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专题复习——中外近现代的民主法治建设(政治民主化)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法治过程总体看,西方政治民主化经历了从神权到人权、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的过程,其共同的理论思想基础是文艺复兴(英国)和思想启蒙运动(法国、美国)。
具体史实有:(一)初创时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人权宣言》、《法典》、《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初步实现从神权到人权、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的转变。
(二)发展时期:工业革命完成后,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使资产阶级的统治巩固与加强,民主政治得到发展。
(三)巩固时期: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得到巩固与发展。
世界历史中破坏民主法治建设的史实:德意日的法西斯化,实行恐怖独裁统治。
二、中国近现代的民主法治建设(一)近代:1.维新变法,是近代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2.辛亥革命,结束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对尊孔复古思想进行了猛烈抨击;4.国民大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5.中国七大,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6.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二)现代(建国后)的民主法治建设过程成果:1.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宪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体系基本形成;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P40措施+意义。
破坏: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治建设受到严重破坏(典型事件:刘少奇冤案)。
三、对近现代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1.民主法治建设的意义: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依存,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2.启示:任何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完善的;我国应该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依法治国,维护人民的合法利益。
英国议会政治的形成及其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在现代民主政治中,议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
议会既是立法机构,也是监督政府的机构。
对于英国来说,议会政治在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英国议会政治的形成以及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英国议会政治的形成英国议会起源于13 世纪。
当时,由于英格兰国王需要财政支持来向法国战争,国王与贵族们进行了协商,制定了一个机构来管理国王的财政和国家事务。
在当时这个机构称之为议会,包含了国王、贵族、和教会的代表。
到了 14 世纪,英国议会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机构,贵族们开始在议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而在 17 世纪,议会在斗争中逐渐超越了国王的权力,成为了英国政治的核心。
在这个过程中,议会的议员们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来限制国王的权力,并确立了议会的地位。
英国议会中的两个院英国议会由两个院构成:上议院和下议院。
上议院也称 Lords (贵族院),成员称为 Lord。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机构,因为大部分的成员都是由英国王国的君主所任命的。
而下议院也成为了大选议会。
下议院的议员每四年由选民选举产生。
上议院和下议院在英国议会的法律和政治决策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例如,在法律制定过程中,下议院拥有更高的声音,如果下议院通过一项法案,那么这个法案就会提交到上议院审议。
在上议院,法案可以继续修改、被否决或者被通过。
但无论上、下议院对于一个法案的态度如何,英国王室必须在它们的指导下进行统治。
议会的民主功能英国议会作为一个立法机构,在英国的民主政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议会通过代表选民的下议院制定法律,这样可以确保法律符合大众的意愿。
议会还可以调查和监督政府的行为,确保政府的做法与公众的利益一致。
议会还可以制定财政政策,例如增税、减税和预算,以确保国家经济的稳定。
除了制定法律、监督政府和制定财政政策外,议会还有其他民主功能。
例如,如果国家出现了紧急情况,议会可以召开紧急会议来讨论解决方案。
在国家选举中,议会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因为所有选民都是要在议会认可的范围内进行投票的。
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中后期美国独立战争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
19世纪中后期德国统一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
20世纪初俄国二月革命
中世纪封建制度英国国王专制王权较弱
1265年议会开端(僧侣贵族骑士市民)
1603年伊迪莎白一世去世
远房亲戚詹姆士一世(英格兰)建立斯图亚特王朝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
162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国王重开议会,企图筹军费
1642年内战爆发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进入共和时代
1653年克伦威尔独裁
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
1685年詹姆士二世复辟
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
赶走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二世。
不流血的革命,光荣革命。
议会制的建立和发展
君主立宪制
1689年拥戴威廉和玛丽为国王和女王宣读《权利法案》《权力宣言》
《权利法案》
未经议会同意无权废除法律或者停止法律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议会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等
《权力法案》权力了议会的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光荣革命后的议会
1.逐渐增强
2.代议制度
议会的发展
资本阶级代议制→财产为等级划分(不公平)
因为工业革命改革
享有选举权的人群范围扩大
1832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1867年城市小资产阶级and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1884年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
1918年妇女获得选举权
最终国王“统而不治”
★英国的民主政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逐步渐进性变化的结果
责任内阁的建立与发展
私密→公开
咨询→决策+行政正式化合法化
内阁就是政府(中央政府)
1.英国内阁的演变国王的顾问机构→正式的最高政府
2.英国内阁的性质正式的最高政府
★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财政大臣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首相。
内阁的职能
1.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
2.议会多数党领袖被国王任命为首相
3.首相有权提名内阁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决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
首相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