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连结BE并延长交PC于H. ∵E是△PBC的垂心,∴PC⊥BH. 又已知AE是平面PBC的垂线,∴PC⊥AE. ∴PC⊥平面ABE. ∴PC⊥AB. 又∵PA⊥平面ABC.∴PA⊥AB. ∴AB⊥平面PAC. ∴AB⊥AC.即△ABC是直角三角形.
规律技巧:(1)已知两个平面垂直时,过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一点 作交线的垂线,则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此直线垂直 于另一个平面,于是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由此得到结 论: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它们的交线也 垂直于第三个平面.
α(如图所示)
∵b⊥α,∴b⊥a′,又∵a⊥b,∴a∥a′,
∵a α,a′ α,∴a∥α.
错因分析:在错解中,应用平面几何中的定理“同垂直于一条 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得a∥a′导致错误,该定理要求涉及 的三条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而现在仅有a和a′在平面β内, 直线b不能保证也在平面β内,因而不能满足使用定理的条 件,从而给出了错误的证明.
又AE⊥PB,且PB∩BC=B, ∴AE⊥平面PBC,
∵PC 面PBC,
∴AE⊥PC,又PC⊥AF,AE∩AF=A, ∴PC⊥平面AEF,∴PC⊥EF.
题型二 线面关系定理的综合应用 例2:已知:如下图,平面PAB⊥平面ABC,平面PAC⊥平面
ABC,AE⊥平面PBC,E为垂足. (1)求证:PA⊥平面ABC; (2)当E为△PBC的垂心时,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求证:AB⊥BC.
证明:如右图,作AE⊥SB于E, ∵平面SAB⊥平面SBC, ∴AE⊥平面SBC, ∴AE⊥BC, ∵SA⊥平面ABC, ∴SA⊥BC又SA∩AE=A, ∴BC⊥平面SAB, ∴AB⊥BC.
11.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为等 腰梯形,AB∥CD,AB=4,BC=CD=2,AA1=2,E,E1分别是棱 AD,AA1的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