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热点复习导学案: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8)【预习案】1.1919年5月4日,运动爆发。
直接原因是:。
意义是。
2.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召开。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意义是。
3.1924年5月,国民党在创办了,简称。
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主要对象是、、,其中,是主战场,但在北伐胜利进军时,、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4.1927年8月1日,、、等人领导了,打响了的第一枪。
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了,后建立了根据地。
1928年4月,与领导的军队会师于。
5.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___月,红军被迫离开革命根据地__ __进行长征。
6.1935年1月,党在召开会议,确立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长征结束。
【探究案】1.材料一: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
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
清王朝皇冠落地,整个社会却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材料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材料四:中国真正出路在哪里?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样,就使1915年开始发起的这场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四版)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改良”和“革命”对当时社会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试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
2019中考历史二轮练习导学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目标】1、梳理本单元主要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2、基础知识检测,过好基础关。
【自主复习——梳理主要知识点】【一】五四运动1、导火线:。
2、运动的主力军:6月3日前是学生,6月3日后是工人。
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表达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誓死争回青岛”等。
4、运动中心:6月3日前是北京,6月3日后是上海。
5、运动的性质:。
6、意义:P52第二段7、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追求民主科学,最根本的是爱国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成立的条件:〔1〕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思想基础〕〔2〕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开展。
〔阶级基础〕〔3〕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
〔该组织起着核心和纽带作用〕〔组织和干部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时间:1921年7月〔2〕地点:上海、嘉兴南湖〔游船〕〔3〕主要内容:P57第一段。
〔4〕意义:P57第二段。
【三】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合作关系。
2、黄埔军校〔陆军军官学校〕创建〔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领导者:创办者是,校长是,曾任政治部主任〕3、北伐战争〔1〕背景〔原因〕:打倒帝国主义侵华势力和推翻封建军阀统治。
〔2〕时间:1926年5月——1928年〔3〕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5〕铁军:第军〔6〕结果:①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②但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叛变革命,导致国民革命失败。
4、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宁汉合流:①南京政府成立:1927年4月,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成立“国民政府”。
②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后,武汉政府迁往南京。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复习目标】1.总体目标:认识“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革命的历史作用。
2.能通过展示图片、文字、影像等史料,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探讨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内在联系;阐释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因果关系;分析共产党诞生所带来的开天辟地的影响;总结国民革命的意义。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升自己的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素养。
3.能通过展现图片及音像材料,教师带领学生一同感受“五四精神”和“红船精神”的基本内核。
在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中培养学生对五四先驱与革命志士的钦佩之情,从而坚信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知识梳理】1.五四运动(1)原因:①导火索: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说明了弱国无外交)。
②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对内独裁,对外卖国)激化社会矛盾。
③外部原因: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④经济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⑤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不断社大。
⑥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2)概况阶段时间中心口号主力斗争形式结果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起北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学生学生集会、游行、示威学生被捕第二阶段6月5日起上海工人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释放学生,拒绝和约签字命运动,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②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③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④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比较项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对象帝国主义的侵略、本国封建势力不同点时间1840—1919年1919—1949年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奋斗目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群众基础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群众基础广泛革命结果失败,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成功,实现了民族独立(1)开始时间与中心:俄国十月革命后;北京与上海。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五四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3、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达成:1、了解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学习流程:【课前展示】一、选择题1.提出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文章是()A.《敬告青年》 B.《孔子与宪法》C.《狂人日记》 D.《庶民的胜利》2.《每周评论》的创办者是()A.陈独秀 B.李大钊C.胡适D.鲁迅3.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B.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对东西方文化作了客观的评价二、连线题陈独秀《每周评论》提倡白话文李大钊《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胡适《狂人日记》白话小说主要作品鲁迅《文学改良刍议》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创境激趣】利用第46页黄色板块导入新课【自学导航】五四爱国运动导火线:时间、地点、参加者:要求(口号):领导者:6月,运动主力和中心的变化:初步胜利: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代表、内容、意义讨论: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合作探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联系已学过的知识,说说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成立中国共产党?【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2.最能反映出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口号是()A.取消二十一条 B.反对在“和议”上签字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3.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①释放被捕学生②推翻了北洋政府③免去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④最终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获胜⑤拒绝在“和约”上签字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D.①③④⑤4.中共“一大”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A.陈独秀B.毛泽东C.李大钊D.董必武【归纳总结】1、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热点专题(二) 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专项提分练习】1.[2018·绵阳] 分析图片中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
下列四个历史人物中,符合这一共同特点的是( )A.噶尔丹B.五世达赖C.大小和卓D.林则徐2.[2018·乌鲁木齐] 随着列强的侵华,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进行了不懈抗争和探索。
下列相关表述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B.英法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洋务运动C.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公车上书D.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3.[2018·苏州] 1919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应邀访华。
7月2日,他极其兴奋地在寄往美国的家书里写道“今天的新闻就是中国代表团拒绝签署巴黎和约。
这条新闻真是太好了,都不像是真的。
你们想象不到,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
这是公众意见的胜利,一切都是由这些学校里年轻的男孩女孩们推动的。
”杜威的家书表明他见证了(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大革命4.[2018·杭州改编]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下列发生在抗战期间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平型关大捷②九一八事变③七七事变④百团大战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5.[2017·宁夏]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歌一经问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它体现了( )A.中国工农红军争取胜利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B.抗日军民抵抗侵略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英雄气概C.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高寒地区的必胜信念和顽强意志6.[2018·赤峰] 赤峰市某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以“忆沉沦、探复兴”为主题进行探究式学习,请你参与进。
2019中考历史二轮练习学案-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识梳理:【一】五四爱国运动1、背景:①国内,独裁统治,镇压革命;民族工业发展,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②国际,俄国的影响;巴黎和会;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2、导火线:巴黎和会。
3、领导力量:、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先锋:青年学生。
4、口号:“”“取消”“反对在上签字”。
5、经过:年5月4日,在爆发。
6月初,发展到〔登上历史舞台〕。
6、结果:初步。
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
②罢免等卖国贼的职务。
③拒绝在上签字。
7、性质:是一次彻底的的运动。
8、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和阶级基础;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的开始。
9、五四精神:、、、的精神。
★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因为①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对斗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②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③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成立条件:①思想基础,在中国的传播。
②阶级基础,中国登上历史舞台,先进和相结合。
③组织基础,早期组织的建立。
2、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①时间:年7月。
②地点:,后移至浙江的游船上。
③代表:、、李达等13人。
④内容:⑴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政权,建立专政,实现。
⑵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⑶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3、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了。
4、中共二大:⑴时间及地点:年,上海。
⑵内容:①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②党的任务〔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推翻的压迫,建立。
⑶意义: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的民主革命纲领。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①有了新的领导力量——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
(1840—191
9)建社会自由思想
和民主共
和观念
义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无产阶
级
马克思主
义
实现社会主义
中考真题:
1.(12 分)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材料二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
——摘编白《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1分)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1分)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
(1分)
(2)据材料二指出,五国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了(2分)这一新革命方法的得出是总结借鉴了哪些革命的经验教训?(2分)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1分)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1分)
(4)综合上述材料,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3分)”
【答案】(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上日本取得管理山东的权利)(1分)目的:外争主(国)权,内除国贼;(1分)核心:爱国主义(1分)
(2)方法:依靠下层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2分)革命:辛亥革命、十月革命(2分)(3)原因: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1分)
影响: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分)
(4)继承和发扬:爱国、探索创新(与时俱进)、与工农祥众相结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