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教学计划大纲(三级)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6
目录•课程介绍与营养师职业概述•营养学基础知识•膳食调查与评价方法•不同人群营养需求与膳食指导•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技巧•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与考核课程介绍与营养师职业概述培训课程目标及意义0102 03培养具备专业营养知识和技能的营养师,满足社会对营养健康服务的需求。
提高营养师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推动营养健康事业的发展。
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使学员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营养评估、营养咨询、营养教育等核心技能。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营养师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营养师在医疗、保健、教育、餐饮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营养师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营养师职业前景与市场需求课程安排与学习要求课程安排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营养评估与咨询、营养教育与宣传、特殊人群营养管理等模块。
学习要求学员需具备一定的医学、生物学或食品科学等相关基础知识,对营养学有浓厚兴趣,并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实践。
同时,学员需要遵守培训纪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按时完成作业和考试。
营养学基础知识蛋白质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成分,参与体内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维持体液平衡和酸碱平衡。
脂类提供能量,维持体温,保护内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维持血糖水平,节约蛋白质。
维生素调节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矿物质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渗透压平衡和神经肌肉兴奋性。
水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参与体内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维持体液平衡和酸碱平衡。
营养素及其功能0102 03动物性食物提供优质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如肉、鱼、蛋、奶等。
植物性食物提供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如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
加工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可能添加糖、盐等调味品和防腐剂,应注意控制摄入量。
食物中营养素来源与含量膳食指南与营养建议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
国家公共营养师考试三级技能复习大纲第一篇:国家公共营养师考试三级技能复习大纲三级技能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第一节食物摄入量调查一、能力要求1、能设计回顾法和记账法食物量登记表2、能用记账法进行人群食物消耗量调查3、能用24小时回顾法进行食物摄入量调查4、能进行标准人系数和人日数换算5、能用记账法资料计算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6、能用回顾法资料计算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二、相关知识1、回顾法和记账法表格设计要点以及记账法的使用范围及优缺点2、食物消耗量记录要点3、回顾法基本要求和技术要点4、记账法基本要求和技术要点第二节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与评价一、能力要求1、能评价和分析膳食能量2、能分析和评价膳食营养素摄入量3、能进行膳食模式的分析评价和报告4、能建立膳食调查数据库二、相关知识1、人日数换算要点2、进餐人数登记要点和标准人系数计算3、食物实际消耗量计算4、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来源分布计算要点5、数据库相关知识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第一节人体体格测量一、能力要求1、能测量婴幼儿身长、胸围、上臂围和坐高2、能使用皮褶计测量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二、相关知识1、体格测量方法和意义2、体格测量的标准化3、卧式量板、量床使用方法4、皮褶计使用方法5、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解剖定位知识第二节实验室指标收集和判断一、能力要求1、能对尿液样品进行收集、保存2、能对粪便样品进行收集、保存和处理二、相关知识1、尿液样品收集和保存知识2、尿液样品的种类和意义3、粪便样品收集和保存知识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一、能力要求1、能识别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基本体征并进行评价2、能识别维生素A、D、B2、C、钙、铁和锌缺乏体征并进行评价二、相关知识1、能量—蛋白质缺乏体征和分类2、缺铁性贫血基本体征和评价3、维生素B2缺乏体征和评价4、维生素C、维生素A缺乏体征和评价5、维生素D和钙缺乏体征和评价6、锌缺乏基本体征和评价第三章营养咨询和教育第一节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咨询一、能力要求1、能进行烹饪营养、平衡膳食评估并提出建议2、能进行健康生活方式询问和评价,并提出建议3、能解答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问题4、能进行身体活动和能量消耗评估二、相关知识1、不同膳食结构特点、存在问题和建议2、健康生活方式概念3、食物污染、中毒原因及其预防方法4、运动与能量消耗基础知识5、身体活动类型和水平判断方法6、食品卫生检验常见指标和判断方法第二节营养教育一、能力要求1、能进行平衡膳食营养教育2、能进行维持体重和能量平衡教育3、能撰写科普文章二、相关知识1、营养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沟通和宣讲技巧3、科普文章编写原则和基本要求第四章膳食指导和评估第一节营养和食物需要目标设计一、能力要求1、能确定儿童和青少年营养需要2、能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需要选择食物3、能确定儿童和青少年主食、副食供给量二、相关知识1、不同性别、年龄的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需要2、年龄组分类知识3、儿童和青少年食物选择原则和特点第二节食谱编制一、能力要求1、能编制儿童和青少年食谱2、能编制幼儿园食谱二、相关知识1、学校营养餐营养要求2、儿童和青少年配餐原则和方法3、幼儿园食谱编制原则第三节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一、能力要求1、能对成人、青少年和儿童的食谱进行营养评价2、能根据营养评价结果调整食物品种和数量二、相关知识1、食谱营养成分计算和评价原则2、食品种类和蛋白质互补评价知识3、能量营养素比例相关知识4、营养素损失因子相关知识第五章食品营养评价第一节食品营养标签的制作一、能力要求1、能根据终产品营养特点,制定成分分析计划2、能根据分析数据制作营养标签3、能撰写产品标签说明书二、相关知识1、产品相关配方,标准要求和营养特点2、营养成分定义和计算3、数据修约4、营养声称基本知识5、标签说明书格式和相关规定第二节食品营养价值分析一、能力要求1、能计算食品营养质量指数2、能进行食品蛋白质营养评价3、能进行食品碳水化合物营养评价4、能进行食品脂肪营养评价二、相关知识1、食品营养质量指数计算方法和要点2、蛋白质营养评价方法和必需氨基酸相关知识3、碳水化合物和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评价方法4、脂肪酸评价方法和要点第三节食品营养资料编辑一、能力要求1、能根据食品的营养特点,撰写产品宣传资料2、能设计市场需求调查表3、能分析调查资料并撰写市场调查报告二、相关知识1、宣传资料的种类2、产品消费群体定位和需求调查知识3、调查资料的统计和报告格式要求4、调查报告的基本要素和资料信息化第六章社区营养管理和干预第一节营养与健康信息的收集一、能力要求1、能收集社区目标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资料2、能收集社区目标人群饮食习惯和体力活动水平等基本资料3、能根据调查资料性质编制调查表二、相关知识1、调查方法和手段2、健康信息表格设计原则3、资料信息分类和收集方法4、社区卫生工作相关知识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一、能力要求1、能建立个人健康档案2、能计算人群营养缺乏病发生率和患病率3、能计算社区目标人群基本资料的百分比二、相关知识1、个人健康信息和档案主要内容2、计量和计数资料概念3、发病率、患病率的概念及计算第三节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和实施一、能力要求1、能设计社区营养干预方案2、能设计普通人群科学运动方案二、相关知识1、社区营养干预内容和方法2、干预方案设计原则和类型3、成人运动指导方式和相关知识第一章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知识一、相关知识道德与职业道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二、掌握内容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第二节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一、掌握内容1.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
第三章营养咨询和教育1.谷、薯类: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2.纯净水:去除了大多数矿物质和微量元素3.茶:茶多酚,抗氧化,辐射。
4.运动饮料:职业运动员和健身人群的最佳饮品。
5对于儿童,首选的饮品是白开水。
对于成人,白开水,茶水是最容易得到的饮品,而且是最佳选择的饮品,既卫生方便,又经济实惠。
6减少烹饪中营养素损失的措施:上浆挂糊;加醋;先洗后切;急炒;勾芡;慎用碱。
7不可为了菜肴的好看而在烹饪蔬菜时加碱,以免破坏其中的维生素。
8四季豆的烹饪方法,用炖或小火长时间烹调法,煮熟,煮烂至原有的生绿色消失,以防其中的皂苷和植物血凝素引起植物中毒。
9膳食构成的测定和评估:1.工作准备2.工作程序程序1确定每日能量需要量程序2 确定每天的食物种类和比例程序3调查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程序4 整理分析膳食结构调查表程序5估算平均每日每个食物组食物的摄入量程序6 评估膳食结构程序7改进建议3 改进建议:1表内所填食物量均为生重和可食部。
2调查表内容可以由咨询者自己填写,采用24h回顾或进食后随时填写的方法均可。
3膳食记录的完整,真实很重要,因此最好随时携带记录表并随时记录所吃的所有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10.增加膳食纤维的途径:1早餐多吃高膳食纤维食物2多吃全谷类食品3食品多样化4多吃水果蔬菜5多吃整果,少喝果汁6按照食品标签的提示,选择高膳食纤维食品11.估测膳食纤维摄入量水平:1按照《平衡膳食宝塔》推荐的食物量,每天摄入蔬菜500g,水果200g,豆50g,谷类300g. 2.根据上述询问得出的几种摄入量相对最多,摄入频率最高的食物及其膳食纤维的含量,计算平均每天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如果低于22g,则可判断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
12.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健康的基石,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
合理膳食包括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和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包括活跃的、动态的生活方式和有规律的、持之以恒的适合自己的适量体育运动;心理平衡指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上要能够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他人、正确看待社会,树立适当的人生追求目标,控制自己的欲望,保持愉悦的一生;戒烟限酒包括拒绝烟草,如饮酒应严格限量等。
公共营养师课程教学大纲公共营养师课程教学大纲公共营养师的角色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饮食的关注不断增加,公共营养师的职责是为公众提供专业的营养咨询和指导。
为了确保公共营养师的培训质量和专业水平,制定一份全面的课程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
一、导论在公共营养师课程的导论部分,学生将了解公共营养师的职责和作用,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此外,还将介绍公共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与健康和营养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营养学基础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这包括宏观和微观营养素的定义和作用,以及人体对营养的需求。
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评估个体和群体的营养状况,并了解常见的营养缺乏和相关疾病。
三、食品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技术是公共营养师必备的知识领域之一。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食品的组成和特性,以及食品加工和储存的基本原理。
他们还将了解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评估和监控食品质量。
四、营养评估与咨询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个体和群体的营养评估。
他们将学习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评估个体的饮食习惯和营养状况。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如何根据评估结果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咨询和指导。
五、公共营养政策与计划公共营养政策与计划是公共营养师必备的知识领域之一。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公共营养政策和计划,以及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他们还将了解如何制定和实施公共营养政策和计划,以及如何评估其效果和成效。
六、社区营养社区营养是公共营养师的核心工作之一。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如何与社区合作,提供营养教育和咨询服务。
他们将学习如何制定和实施社区营养项目,并了解如何评估和监控项目的效果和成效。
七、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是公共营养师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和挑战,包括儿童、老年人、孕妇和慢性疾病患者。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根据特殊人群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咨询和指导。
公共营养师教学计划大纲(三级)高级公共营养师教学大纲(三级)一、课程的牲质和目的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培训是以公共营养师的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资格培训特色,针对公共营养师职业活动领域而开展的一项资格培训。
本课程的目的:学员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学习,获得公共营养师最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公共营养师相关领域工作及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考核重点(一) 基础知识部分(共计:49小时课程)第一章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一个课件}时长两个小时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知识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第二节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1、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
2、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
3、认真负责,服务于民,平等待人。
4、科学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第二章医学基础{三个课件}时长九个小时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1、细胞的组成2、人体基本组织的构成3、人体九大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第二节食物消化吸收1、唾液腺、胃液、胰液、胆汁、肠液、胰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2、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第三节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1、孕妇乳母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和变化特点2、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和变化特点3、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和变化特点4、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和变化特点第三章营养学基础{五个课件}时长十五个小时第一节营养学概论1、营养及营养学的概念2、膳食三大产热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第二节能量及宏量营养素1、能量的单位、来源以及能量的折算系数2、基础代谢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3、能量的需要量、参考摄入量和食物的主要来源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类,必需氨基酸的定义、种类,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互补、来源、供给量以及营养学意义。
5、脂类的理化性质、分类,必需脂肪酸的定义及类型,脂类的适宜摄入量、消化和吸收、生理功能、主要食物来源及其营养学意义。
《公共营养师》(三级)培训计划一、编制说明本培训计划依据《公共营养师》标准编制,适用于公共营养师(三级)职业技能培训。
各培训机构可根据本培训计划及培训实际情况,在不少于总课时的前提下编写具体实施的计划大纲和课程安排表。
同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时间和课外实训练习时间。
推荐教材仅供参考,各培训机构可根据培训实际情况选择。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级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培训对象能够掌握三级公共营养师工作的基础理论及必备的实际专业能力。
掌握体格测量基本方法和营养缺乏症的基本体征,能独立完成儿童、青少年、婴幼儿、孕妇、乳母、老年人的营养配餐和营养评价。
能独立完成膳食营养调查、人体营养状况测评、营养教育与社区营养管理和干预等主要工作。
掌握食品和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建议培训模块课时分配1、膳食营养调查和评价40课时2、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48课时3、营养咨询和宣教48课时4、膳食指导和评估64课时5、食品营养评价40课时6、社区营养管理和干预40课时总课时:280课时四、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模块1 膳食营养调查和评价1、培训要求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1)掌握膳食调查回顾法和记账法(2)掌握家庭和群体膳食人均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3)掌握膳食营养调查结果的分析、评价和报告撰写方法2、培训主要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1.1 24h 回顾法和记帐法表格设计要点1.2 食物消耗量记录要点1.3 回顾法基本要求和技术要点1.4 记账法基本要求和技术要点1.5 进餐人数登记要点1.6 人日数换算要点1.7 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要点1.8 食物数据库相关知识1.9 膳食模式整体评价分析要点1.10 膳食调查报告撰写要点1.11 动植物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来源评价知识(2)技能实训内容2.1 回顾法和记帐法食物量登记表设计2.2 食物摄入量调查——24小时回顾法2.3 食物摄入量调查——记帐法2.4 家庭膳食人均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计算2.5 群体膳食人均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计算2.6 膳食模式的分析与评价2.7 人群膳食调查报告的撰写3、培训方式建议(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部分培训内容可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通过课堂集体讨论等教学方法,达到使学员掌握膳食营养调查结果的分析和评价的教学目的。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公共营养师》考试大纲(三级)(一)理论部分一、课程的牲质和目的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培训是以公共营养师的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资格培训特色,针对公共营养师职业活动领域而开展的一项资格培训。
本课程的目的:学员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教案内容的学习,获得公共营养师最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公共营养师相关领域工作及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考核重点(一)基础知识部分第一章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知识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第二节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1、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
2、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
3、认真负责,服务于民,平等待人。
4、科学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第二章医学基础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1、细胞的组成2、人体基本组织的构成3、人体九大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第二节食物消化吸收1、唾液腺、胃液、胰液、胆汁、肠液、胰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2、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第三节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1、孕妇乳母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和变化特点2、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和变化特点3、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和变化特点4、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和变化特点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营养学概论1、营养及营养学的概念2、膳食三大产热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第二节能量及宏量营养素1、能量的单位、来源以及能量的折算系数2、基础代谢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3、能量的需要量、参考摄入量和食物的主要来源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类,必需氨基酸的定义、种类,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互补、来源、供给量以及营养学意义。
5、脂类的理化性质、分类,必需脂肪酸的定义及类型,脂类的适宜摄入量、消化和吸收、生理功能、主要食物来源及其营养学意义。
高级公共营养师教学计划专业名称:公共营养师级别:高级/三级培训课时:260课时培训机构: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员能够掌握营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食物选择、营养评价、食谱制定和营养教育等技能,经过考核后使学员成为一个合格的公共营养师,从事公众膳食营养状况的评价与指导、营养与食品知识的传播和促进社会公众健康工作。
二、指导思想根据东莞市《关于推进自主创业、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通过资助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最终实现上岗就业。
三、教学内容的掌握要求:本课程共260课时,共分6个章节。
第1章、膳食营养调查1、食物摄入量调查:了解:24h回顾法、24h回顾法和膳食史结合方法、记账法、称重记账法。
掌握:回顾调查表的设计,回顾法的技术要点和具体的实施程序;24h回顾法和膳食史法的方法、步骤、使用范围和优缺点;记账法的使用范围、优缺点和实施程序;称重记账法的使用范围、优缺点和实施程序,称重记账法调查表的设计方法。
2、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与评价了解:根据目标、条件、人力、物力、时间等选择合适的膳食调查方法。
掌握:膳食结构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及程序;膳食调查中能量、蛋白质、脂肪食物来源分布的计算方法,三餐供能比的计算方法;膳食营养素计算的基本方法,膳食营养素摄入评价的基本方法;膳食调查结果计算程序,膳食调查结果计算方法和分析,膳食调查数据库建立和档案保存的方法;人群膳食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与基本内容;某些膳食调查方法的整个操作过程。
第2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1、人体体格测量了解:测量标准化的基本知识。
掌握:婴幼儿身长、头顶至臀长、头围、胸围、和体重的测量方法;上臀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方法;2、常见生物样品的收集和保存了解:粪便保存方法、粪便用于营养学研究的意义;取血部位及取血途径、血样保存的注意事项;掌握:24h尿液样品的收集和保存方法,尿液用于营养评价的意义;人体粪便样品的正确收集方法;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症状及体征;营养贫血的症状及体征;维生素A缺乏的症状及体征;成年人维生素D缺乏的症状及体征;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症状及体征;维生素C缺乏的症状及体征;维生素B2缺乏的症状及体征;锌缺乏的症状及体征。
一、课程名称:公共营养师二、课程代码:XXX三、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四、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健康管理等相关专业五、学分:3学分六、教学总学时:48学时七、教学对象:大学本科二年级及以上学生八、课程简介:公共营养师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营养学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事营养咨询、营养指导、营养教育、营养管理工作等职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营养学的基本原理、营养评价、营养干预、营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九、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熟悉食物的营养价值、营养素的功能及食物来源;(3)了解人体生理功能、营养代谢过程及营养需要;(4)掌握营养评价、营养干预、营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2. 能力目标:(1)具备独立进行营养咨询、营养指导的能力;(2)具备编写营养食谱、制定营养方案的能力;(3)具备开展营养教育、宣传普及营养知识的能力;(4)具备从事营养管理工作、开展营养研究的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十、教学内容:1. 营养学基础(1)营养学基本概念(2)营养学基本原理(3)营养学基本方法2. 食物营养(1)食物的营养价值(2)营养素的功能及食物来源(3)食物的营养评价3. 人体生理功能与营养代谢(1)人体生理功能(2)营养代谢过程(3)营养需要4. 营养评价与干预(1)营养评价方法(2)营养干预策略(3)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5. 营养教育与宣传(1)营养教育的基本原则(2)营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3)营养宣传的技巧6. 营养管理工作(1)营养管理的基本概念(2)营养管理的组织与实施(3)营养管理的效果评价十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营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5. 现场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营养相关场所,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公共营养师教学大纲公共营养师教学计划与大纲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能力性较强的课程,培养四级、三级公共营养师不少于250标准学时。
在教学中,除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还应加强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
教学的基本要求包括了解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职业守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医学基础知识、营养学基础知识、人群营养基础知识、食物营养与食品加工以及食品卫生基础知识。
同时,熟练掌握膳食营养指导,并熟悉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知识。
教学的工作要求包括以下章节: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医学基础、营养学基础。
在第一章中,需要掌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和规范,以及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
在第二章中,需要了解人体的结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食物消化吸收以及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
在第三章中,需要掌握营养学的概论、营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能量及宏量营养素的基本知识。
在第一节中,需要掌握职业道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以及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的基本知识。
在第二节中,需要了解唾液、胃液、胰液、胆汁、肠液的基本知识,并掌握它们的主要成分及作用,以及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在第三节中,需要了解不同人群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和变化特点。
在第一节中,需要了解营养、营养素与营养学发展史以及营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在第二节中,需要掌握能量与宏量营养素基本知识,并了解不同活动强度PAL值。
同时,需要了解能量的单位、来源以及能量的折算系数,以及基础代谢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营养状况和体征判别在本节中,我们将研究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营养不良体征。
这些体征包括能量—蛋白质缺乏、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2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D和钙缺乏以及锌缺乏。
了解这些体征对于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能够识别这些营养不良体征,并进行评价。
这包括基本体征和评价方法,如血液检测、尿液检测和皮肤检查等。
通过这些评价方法,我们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并选择合适的营养干预措施。
高级公共营养师教学大纲(三级)一、课程的牲质和目的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培训是以公共营养师的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资格培训特色,针对公共营养师职业活动领域而开展的一项资格培训。
本课程的目的:学员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学习,获得公共营养师最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公共营养师相关领域工作及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考核重点(一) 基础知识部分(共计:49小时课程)第一章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一个课件}时长两个小时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知识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第二节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1、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
2、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
3、认真负责,服务于民,平等待人。
4、科学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第二章医学基础{三个课件}时长九个小时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1、细胞的组成2、人体基本组织的构成3、人体九大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第二节食物消化吸收1、唾液腺、胃液、胰液、胆汁、肠液、胰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2、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第三节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1、孕妇乳母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和变化特点2、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和变化特点3、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和变化特点4、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和变化特点第三章营养学基础{五个课件}时长十五个小时第一节营养学概论1、营养及营养学的概念2、膳食三大产热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第二节能量及宏量营养素1、能量的单位、来源以及能量的折算系数2、基础代谢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3、能量的需要量、参考摄入量和食物的主要来源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类,必需氨基酸的定义、种类,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互补、来源、供给量以及营养学意义。
5、脂类的理化性质、分类,必需脂肪酸的定义及类型,脂类的适宜摄入量、消化和吸收、生理功能、主要食物来源及其营养学意义。
6、碳水化合物的基本理化特性、分类以及生理功能,碳化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消化、吸收、生理功能以及摄入量,血糖生成指数(G1)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第三节矿物质钙、镁、、磷、钾、铁、锌、碘、硒的主要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基本供给量以及缺乏时的主要症状。
第四节维生素1、维生素的分类2、维生素A、D、E、K、B1、B2、叶酸、B6、B12、尼克酸、C的基本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参考摄入量和缺乏时的主要症状。
第五节水和膳食纤维1、水的生理功能和需要量2、膳食纤维的的生理功能、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第四章人群营养基础{一个课件}时长三个小时1、孕妇乳母的不同营养素需要量、参考摄入量、膳食指南以及膳食要点2、婴幼儿的不同营养素需要量、参考摄入量、膳食指南以及膳食要点3、儿童青少年的不同营养素需要量、参考摄入量、膳食指南以及膳食要点4、老年人的不同营养素需要量、参考摄入量、膳食指南以及膳食要点第五章食物营养与食品加工基础{三个课件(一、二节各一个课件,三、四、五为一个课件)}时长九个小时第一节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1、谷类的的营养成分及其组成特点2、豆类及其大豆制品的营养成分及其特点3、蔬菜、水果类的主要营养成分和特点第二节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1、畜禽肉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2、蛋类的营养成分3、水产类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合理利用4、乳类及其制品的分类和主要营养成分第三节调味品和其他食品的营养价值1、酱油和酱类、醋类调味品的特点及营养价值2、酒的分类及其主要营养成分、禁忌成分和毒副作用3、茶叶的分类及保健功能第四节营养强化与保健食品1、对食品强化的基本要求2、保健食品的主要功能原理和管理第五节常见的食品保藏和加工技术1、食品保藏技术的的分类2、食品保鲜技术的分类3、食品干燥技术的分类第六章食品卫生基础{一个课件}时长三个小时第一节食品污染及其预防1、食品污染的概念和分类2、常见细菌性污染的菌属、危害及预防要点3、黄曲霉毒素的化学结构特性、危害及预防要点4、展青霉素污染的主要食品、危害及预防措施5、物理性污染的途径及食品放射性污染的来源6、化学性污染的分类、途径及其防治第二节各类食品的卫生要求1、畜禽肉的卫生问题2、致病菌对奶的污染第三节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1、食物中毒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发病特点3、河豚鱼中毒的症状4、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症状、治疗及处理第七章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两个课件(一、二、三为一个课件,四、五节为一个课件)}时长六个小时第一节膳食营养指导和管理概论膳食营养指导和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二节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应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ms)的常用评价指标第三节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本内容2、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第四节膳食与营养缺乏病预防1、维生素A缺乏病的原因、发病表现及预防措施2、维生素D缺乏病的原因、发病表现及预防措施3、维生素B族缺乏病的原因、发病表现及预防措施4、维生素C缺乏病的原因、发病表现及预防措施5、常见矿物质缺乏症的原因、发病表现及预防措施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1、心脑血管疾病的膳食营养防治2、糖尿病的膳食营养防治原则3、痛风的膳食营养防治第八章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八、九章为一个课件}时长两个小时1、营养教育的相关实施步骤2、社区居民营养与健康资料的收集方法第九章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二)技能部分(共计19个小时课程)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一个课件}时长三个小时第一节食物摄入量调查1、回顾法和记账法表格设计要点以及记账法的使用范围及优缺点2、24小时回顾法基本要求和技术要点,能设计回顾法食物量登记表,进行食物摄入量调查并计算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3、记账法基本要求和技术要点,能用记账法进行人群食物消耗量调查并计算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4、能进行标准人系数和人日数换算第二节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与评价1、人日数换算要点2、进餐人数登记要点和标准人系数计算3、食物实际消耗量计算4、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评价和分析膳食能量5、分析和评价膳食营养素摄入量6、能进行膳食模式的分析评价和报告7、能建立膳食调查数据库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两个课件(一、二节为一个课件,三节为一个课件)}时长六个小时第一节人体体格测量1、体格测量方法和意义2、卧式量板、量床使用方法3、测量婴幼儿身长、胸围、上臂围和坐高4、用皮褶计测量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第二节实验室指标收集和判断1、尿液样品收集和保存知识2、尿液样品的种类和意义3、粪便样品收集和保存知识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1、能量一蛋白质缺乏体征和分类,并进行评价2、缺铁性贫血基本体征和评价3、维生素B:缺乏体征和评价4、维生素C、维生素A缺乏体征和评价5、维生素D和钙缺乏体征和评价6、锌缺乏基本体征和评价第三章营养咨询和教育{一个课件}时长两个小时第一节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咨询1、不同膳食结构特点、存在问题和建议2、健康生活方式概念,健康生活方式询问和评价,3、食物污染、中毒原因及其预防方法4、能进行身体活动和能量消耗评估6、食品卫生检验常见指标和判断方法第二节营养教育1、营养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沟通和宣讲技巧3、科普文章编写原则和基本要求第四章膳食指导和评估{一个课件}时长三个小时第一节营养和食物需要目标设计1、不同性别、年龄的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需要2、儿童和青少年主食、副食供给量并提出建议3、儿童和青少年食物选择原则和特点第二节食谱编制1、学校营养餐营养要求2、儿童和青少年配餐原则和方法3、幼儿园食谱编制原则第三节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1、食谱营养成分计算和评价原则2、食品种类和蛋白质互补评价知识3、能对成人、青少年和儿童的食谱进行营养评价4、能根据营养评价结果调整食物品种和数量第五章食品营养评价{一个课件}时长三个小时第一节食品营养标签的制作1、产品相关配方,标准要求和营养特点2、营养成分定义和计算,能根据终产品营养特点3、能根据分析数据制作营养标签4、营养声称基本知识5、标签说明书格式和相关规定第二节食品营养价值分析1、食品营养质量指数计算方法和要点2、蛋白质营养评价方法和必需氨基酸相关知识3、碳水化合物和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评价方法4、脂肪酸评价方法和要点第三节食品营养资料编辑1、宣传材料的种类,能根据食品的营养特点,撰写产品宣传资料2、产品消费群体定位和需求调查知识,能设计市场需求调查表3、调查资料的统计和报告格式要求4、调查报告的基本要素和资料信息化并撰写市场调查报告第六章社区营养管理和干预{一个课件}时长两个小时第一节营养与健康信息的收集1、调查方法和手段2、健康信息表格设计原则3、资料信息分类和收集方法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1、个人健康信息和档案主要内容2、计量和计数资料概念3、发病率、患病率的概念及计算4、能建立个人健康档案5、能计算人群营养缺乏病发生率和患病率6、能计算社区目标人群基本资料的百分比第三节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和实施l、社区营养干预内容和方法2、于预方案设计原则和类型,能设计社区营养干预方案3、能设计普通人群科学运动方案合共24个课件,即24节课程,每节课程课时约长三个小时左右;共计时长为68~72小时安排三至四次模拟考试及题目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