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影像诊断学
- 格式:ppt
- 大小:12.30 MB
- 文档页数:127
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学科,通过各种影像学技术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医学影像诊断学主要包括放射学、核医学、超声诊断学等分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诊断学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放射学放射学是医学影像诊断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通过X射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来对疾病进行诊断。
X射线是最早应用的影像学技术之一,它可以显示骨骼和某些软组织的情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诊断中。
CT(计算机断层摄影)则是利用X射线旋转成像技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结构。
MRI(磁共振成像)则是通过磁场和无痛的无辐射方法来获取高清晰度的影像,对柔软组织的显示能力更强。
核医学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核医学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有着独特的应用优势,如核素扫描可以帮助医生观察疾病的生理、代谢状况,对肿瘤、心脏等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
核医学技术还可以用于肿瘤治疗,如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
超声诊断学超声诊断学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医学影像诊断的学科,其安全性和无放射线的特点使其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超声可以在体内形成图像,可以清晰显示器官、血管和组织结构。
超声诊断学在产科、儿科、心脏病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产前超声检查可以对胎儿进行观察,判断发育情况。
医学影像诊断学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医生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辅助工具,不仅提高了医疗诊断的准确性,也大大缩短了诊断时间,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信医学影像诊断学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造福于更多的患者。
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领域,通过使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如X射线、超声波、MRI和CT等,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对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
1. 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诊断学是通过对医学影像学的研究和应用,结合临床病例和病人的情况,识别、分析和诊断疾病的学科。
它使医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医学影像,确定疾病的类型、范围和发展情况,并作出相应的治疗计划。
2. 放射学放射学是医学影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使用各种不同的放射线技术,如X射线和CT扫描,来生成医学影像。
放射学医生使用这些影像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规划。
放射学在肿瘤学、心血管病学和神经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3. X射线X射线是医学影像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使用高能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从而生成影像。
X射线能够显示骨骼结构和某些软组织的病变。
临床医生可以通过分析X射线影像,诊断骨折、肿瘤和肺部疾病等问题。
4. 超声波超声波是一种不会产生辐射的医学影像技术,它使用高频声波来生成影像。
超声波可以用于检查内脏器官、血管和婴儿的发育情况等。
超声波在妇科、产科和心血管领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5. 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影像的医学影像技术。
它可以显示器官、组织和血管的详细结构。
MRI在神经学、肌肉骨骼学和儿科学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6. 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生成横断面影像的医学影像技术。
它可以提供关于身体不同部位的详细结构和病变的信息。
CT在肿瘤学、急诊医学和心血管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7. 放射剂量放射剂量是指患者或医务人员在接受放射线诊断和治疗时所受到的辐射量。
合理控制放射剂量对于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非常重要。
8. 影像学报告影像学报告是放射科医生根据医学影像所做的诊断和解释。
儿科影像诊断学
儿科影像诊断学是指应用X射线、超声波、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影像学技术对儿童进行医学诊断的学科。
儿科影像诊断学主要用于儿童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辅助评估。
通过使用这些影像学技术,医生可以观察儿童内部结构的形态、功能和病理变化,帮助确定诊断、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指导治疗方案。
儿科影像诊断学是一个复杂而专业的领域,因为儿童的体格、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别。
儿科影像学需要考虑儿童的年龄、体型、生长发育和疾病特点等因素,以选择最适合儿童的影像学方法,并做出准确的诊断。
在儿科影像诊断学中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包括:
1. X射线:对于筛查和初步诊断常见疾病如肺炎、肋骨骨折等非侵入性的方法。
2. 超声波:适用于检查婴幼儿的内脏器官和软组织,常用于心脏、腹部、骨骼等的检查。
3. 磁共振成像(MRI):可用于观察儿童的神经系统、骨骼和软组织,特别适用于儿童脑部疾病的诊断。
4.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儿童头部、腹部和胸部的疾病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儿科影像诊断学的发展使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儿童疾病,帮助提高儿童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同时,儿科影像诊断学也需要
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儿童特殊疾病的知识,以确保正确解读影
像学结果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儿科学A》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儿科学(Pediatrics)课程编码:ZBW02025 适用学生:临床医学学分:4.5 总学时:77学时预修课程:诊断学、医学影像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解剖学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统计学实验学时:26学时二、课程简介[课程知识要求]:儿科学基础和各系统疾病为知识点,同时部分章节内容与《内科学》病名相同,但是侧重于阐述该疾病在儿科的特殊情况。
儿科学基础部分涵盖发育儿科学和预防儿科学内容,包括绪论、生长发育、儿童保健和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绪论阐述儿科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和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儿科学的发展和展望;生长发育主要包括体格生长、心理发育、发育行为与心理异常等;儿童保健突出“预防为主”在小儿时期的重要性;儿科疾病诊治原则强调儿科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记录的内容、程序、方法以及分析判断等方面与成人的差别,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各系统疾病主要包括临床儿科学内容,已派生出各种专业分支如心血管学、血液学、神经病学、肾脏病学、围产医学、新生儿学、内分泌学和遗传学等。
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对课本中有关内容进行整合,主要介绍儿童营养与喂养、肥胖与营养不良、VitD缺乏性佝偻病、新生儿总论、新生儿呼吸相关疾病、新生儿黄疸相关疾病和新生儿感染相关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其代表、小儿免疫与免疫性疾病、小儿病毒感染与结核病概述、小儿腹泻及液体疗法、肺炎、支气管哮喘及其临床进展、先天性心脏病、急性肾炎与肾病综合征、营养性贫血、化脓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等。
[课程能力要求]:按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的要求,通过儿科学的学习:(1)使学生能够对儿科生长发育进行评估、对儿童营养及喂养进行指导;(2)能够对儿科各系统常见病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并提出处理原则,以适应从事基层临床工作的需要。
[课程达到目标]:儿科学是研究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和康复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其任务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xx年xx月xx日•医学影像诊断学概述•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医学影像诊断学的主要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学在临床的应用目•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与培训录01医学影像诊断学概述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一种利用影像学手段,通过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非侵入性检查,结合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图像信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的学科。
定义1)非侵入性:医学影像诊断学采用无创或微创的方法进行检查,避免了对机体的损伤。
2)直观性:通过医学影像,可以直观地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3)综合性:医学影像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动态监测:医学影像诊断可以实时动态监测病情变化,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特点定义与特点1医学影像诊断学的重要性23医学影像诊断可以为医生提供患者疾病的具体部位、范围、程度等信息,有助于医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疾病诊断医学影像诊断可以评估治疗方案的疗效,指导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疗效评估医学影像诊断可以对某些疾病进行筛查和预防,如乳腺癌、肺癌等。
疾病预防历史医学影像诊断学起源于20世纪初,经历了从X线、CT、MRI等技术的发展历程,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如3D打印技术、分子成像等。
2)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3)个性化治疗:通过医学影像诊断,可以实现个性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历史与发展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应用领域如肺部炎症、肺结核、肝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如骨折、关节病变、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术前评估。
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胎儿发育异常等疾病的诊断。
如肺炎、支气管炎、骨折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02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本原理X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其波长范围为0.01-10 nm。
儿科影像诊断学儿科影像诊断学是儿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各种影像学技术来诊断和治疗儿童疾病的学科。
儿科影像学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儿童的健康和治疗至关重要。
下面是儿科影像诊断学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儿科影像学概述1. 儿科影像学的历史发展2. 儿科影像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手段3.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二、儿科影像学的常见检查技术1. X线检查技术在儿科影像学中的应用2. 超声波检查技术在儿科影像学中的应用3. CT扫描技术在儿科影像学中的应用4. MRI扫描技术在儿科影像学中的应用5.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儿科影像学中的应用6. PET扫描技术在儿科影像学中的应用三、儿科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1. 儿童肺部疾病的影像诊断2. 儿童骨骼和关节疾病的影像诊断3. 儿童胃肠道疾病的影像诊断4. 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5.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6. 儿童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四、儿科影像学在儿童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外科手术中的应用2.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肿瘤治疗中的应用3.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4.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先天性畸形治疗中的应用五、儿科影像学的相关进展和研究1. 儿科影像学在多学科合作中的应用2.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发育研究中的应用3.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遗传疾病研究中的应用4.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药物治疗研究中的应用5.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康复研究中的应用六、儿科影像学在儿童健康管理中的作用1.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健康体检中的应用2.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疫苗接种中的应用3.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营养管理中的应用4.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5.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心理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儿科影像诊断学作为儿科医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在儿童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在科研和学术交流中也广泛应用。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儿科影像诊断学将进一步提高对儿童疾病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为儿童的健康和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10409课程名称:医学影像学(Medical Imaging)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72学时理论课学时:48学时实验(见习)学时:24学时学分:5分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选用教材:《医学影像学》第六版,主编:吴恩惠冯敢生课程简介《医学影像学》的内容:第一篇影像诊断学,包括: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骨骼与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与生殖系统、乳腺、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儿科影像学;第二篇介入放射学,包括:血管介入技术、非血管介入技术。
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主要介绍各种成像技术学的基本原理、成像设备、图像特点、检查技术、分析与诊断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与限度,使学生了解各种成像诊断的基楚知识。
对近年来发展的信息放射学作适当介绍。
各大系统重点介绍骨骼与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几个系统不同成像技术的正常与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并启发性的讲授几个代表性的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对每一疾病应先简述其临床病理,再介绍不同成像技术,主要是X线和CT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进行以系统为中心的病种教学,使学生对一个疾病的影像诊断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
泌尿与生殖系统、乳腺等内容作为自主学习。
介入放射学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发展很快。
但由于学时有限,仅在总论中简要介绍1学时,另外开设18学时的《介入放射学》选修课,使学生了解医学影像学不仅是诊断,而且可以在影像系统导引下对多种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反映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要求。
面对本学科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问世和普及应用,医学影像学已成为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最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
教学内容丰富,以系统和病种为中心进行教学,各种疾病的诊断均涉及X线、CT、MRI等。
反应本学科结构的系统性和学科发展的趋势,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突出启发式教学,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以遵循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儿科影像诊断学儿科影像诊断学是一门专注于使用影像学技术来诊断儿童疾病的学科。
影像学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工具,可以通过产生和解释影像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在儿科领域,由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解剖结构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儿科影像诊断学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挑战。
儿科影像诊断学主要使用的影像学技术包括X射线摄影、CT扫描、MRI扫描和超声波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不同方面的信息,包括骨骼结构、内脏器官、血管和神经系统等。
儿科影像诊断学的目标是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儿童的疾病,并为治疗和随访提供指导。
在儿科影像诊断学中,需要考虑儿童的年龄、体型和生长发育等因素。
对于婴幼儿和幼儿,由于他们无法配合进行检查,医生需要利用各种技术和工具来确保影像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儿科影像诊断学还需要考虑到儿童器官的特殊性和对辐射暴露的敏感性,因此在制定检查方案和选择辐射剂量时需要谨慎。
儿科影像诊断学在许多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X射线摄影和CT扫描可以诊断和评估儿童骨骼畸形、骨折和关节问题。
MRI扫描可以提供详细的软组织结构信息,对于诊断儿童肿瘤、脑部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有重要价值。
超声波则广泛应用于儿童腹部和盆腔器官的检查,对于发现肝脏和肾脏疾病、卵巢囊肿等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然而,儿科影像诊断学也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儿童的器官和组织结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因此正常的儿童影像学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医生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来正确解读儿童影像。
另外,儿童在接受影像学检查时可能感到不舒服或害怕,需要医生和技术人员的专业化关怀和照顾。
总之,儿科影像诊断学在儿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利用影像学技术提供宝贵的信息,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尽管面临着一些挑战,儿科影像诊断学仍然不断发展和进步,为保障儿童健康作出着积极的贡献。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十章一、学习目标1.掌握儿科影像检査前准备;主动脉缩窄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儿科消化系统的定义和影像学表现;儿童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肺不张、肺实变、肺气肿及气胸。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X线表现;吸入综合征的X线表现;先天性气管狭窄的X线及CT 表现;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的X线及CT表现;呼吸道异物X线表现。
2.熟悉儿科常用影像检查技术临床应用;视网膜母细胞瘤、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儿童心脏外形改变、新生儿肾上腺出血的影像学表现;泌尿系统与肾上腺的基本病变;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类型和常见疾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综合征、先天性气管狭窄、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及呼吸道异物概述及鉴别诊断。
3.了解腺样体肥大、先天性发育畸形、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影像学表现;胚胎脑病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儿童心脏位置异常的原因及表现;Wilms瘤的临床分期。
二、重点和难点内容(-)儿科影像学检查方法1.各种疾病首选、常用和优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何种影像检查方法对评估疾病预后有帮助。
(二)儿科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1.主动脉缩窄的病理解剖分型;主动脉缩窄的影像学表现。
2.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影像学表现。
3.中枢神经系统形态改变、位置改变、CT异常密度、MRI异常信号与病变强化的改变。
4.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像学表现。
5.肾母细胞瘤、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及影像表现。
6.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综合征、先天性气管狭窄、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呼吸道异物的发病机制及影像表现。
(-)名词解释1.完全性大动脉转位(complete 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ies, CTGA)2.双泡征3.占位效应4.脑积水5.adenoid hypertrophy6.淋巴管瘤7.马蹄肾8.肾旋转不良9.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0.吸入综合征11.肺不发育12.肺发育不全13.骨龄(bone age)14.CE 角15.象限法16.Bartowt 病17.“角样”征18.坏血病线19.指环征(二)填空题1.先天性巨结肠钥灌肠典型表现包括三部分肠段: 、和O2.脑梗死超急性期,DWI表现为;脑梗死急性期磁共振信号呈「、T,, DWI为;亚急性期「、T2, DWI为:慢性期呈T,、T2, DWI 为o3.出血急性期,MRI信号呈「、T2;亚急性期MRI信号呈慢性期MR1信号;囊变期MR1信号呈o4.眼部先天性畸形包括: 、5.颈部先天性畸形包括: 、6.儿科影像检查常用镇静剂包括和7.儿童X线及CT检査前必须应用铅皮对非检査部位进行遮挡,以避免. 等结构的损伤。
儿科影像诊断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关于儿童脑积水的影像学表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脑室系统扩大,脑沟变浅B. 脑室系统扩大,脑沟加深C. 脑室系统正常,脑沟变浅D. 脑室系统缩小,脑沟加深答案:B2. 儿童骨折的影像学检查首选方法是:A. X线摄影B. CT扫描C. MRI扫描D. 超声检查答案:A3. 下列哪种儿科疾病最常通过超声检查发现?A. 先天性心脏病B. 脑膜炎C. 急性阑尾炎D. 肺炎答案:A4. 对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骨髓检查,最适宜的影像学方法是:A. X线骨质检查B. CT骨髓活检C. MRI骨髓活检D. 超声引导下骨髓穿刺答案:D5. 在儿科影像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儿童肺结核的典型影像学表现?A. 肺野内多发斑片状阴影B. 肺门淋巴结肿大C. 肺野内空洞形成D. 肺野内广泛钙化答案:D二、填空题1. 在儿科影像学中,_________是指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对儿童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计划的科学。
答案:儿科影像学2. 对于新生儿脑部缺血性损伤,MRI检查中的_________序列可以更好地显示脑白质的损伤程度。
答案:T2加权3. 儿童期特有的骨折类型,如青枝骨折,通常发生在_________年龄段的儿童。
答案:婴幼儿4. 儿童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中,_________是最常见的X线表现。
答案:肺野内斑片状阴影5. 在儿科影像学中,_________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对儿童腹部疾病的诊断。
答案:超声检查三、简答题1. 简述儿童脑肿瘤的常见影像学表现及其与成人脑肿瘤的区别。
答:儿童脑肿瘤的常见影像学表现包括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边界清晰度以及肿瘤内部的密度和增强特点。
与成人脑肿瘤相比,儿童脑肿瘤往往生长较快,边界可能更加清晰,且肿瘤的类型和位置也有所不同,例如儿童常见的脑肿瘤类型包括髓母细胞瘤和星形细胞瘤等。
2. 描述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学诊断流程。
《医学影像诊断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医学影像诊断学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X线成像B. CT成像C. MRI成像D. 超声成像E. 以上都是答案:E2.以下哪项不是医学影像诊断学的研究内容?A. 影像设备B. 影像技术C. 影像诊断D. 影像治疗 E. 影像解剖答案:D3.以下哪种成像技术不利用电磁波?A. X线成像B. CT成像C. MRI成像D. 超声成像E. 红外线成像答案:D4.以下哪种成像技术不是基于物质的线性衰减特性?A. X线成像B. CT成像C.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D.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E. 超声成像答案:E5.以下哪种成像技术可以无创地观察生物体内分子过程?A. X线成像B. CT成像C. MRI成像D. 超声成像E.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答案:E6.以下哪种成像技术可以显示心脏的三维结构?A. X线成像B. CT成像C. MRI成像D. 超声成像E. 红外线成像答案:C7.以下哪种成像技术可以显示关节软组织?A. X线成像B. CT成像C. MRI成像D. 超声成像E. 红外线成像答案:D8.以下哪种成像技术可以显示脑部功能?A. X线成像B. CT成像C. MRI成像D. 超声成像E.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答案:E9.以下哪种成像技术可以显示肺部血管?A. X线成像B. CT成像C. MRI成像D. 超声成像E. 红外线成像答案:B10.以下哪种成像技术可以显示骨骼?A. X线成像B. CT成像C. MRI成像D. 超声成像E. 红外线成像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医学影像诊断学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哪些?A. 心血管疾病B. 神经系统疾病C. 肿瘤D. 骨骼系统疾病E. 肝脏疾病答案:ABCDE12.以下哪些是X线成像的缺点?A. 放射性B. 密度分辨率低C. 空间分辨率高D. 无法显示软组织E. 无法进行功能成像答案:ABDE13.以下哪些是CT成像的优点?A. 无放射性B. 密度分辨率高C. 空间分辨率低D. 能够进行三维成像E. 能够进行功能成像答案:BDE14.以下哪些是MRI成像的优点?A. 无放射性B. 密度分辨率高C. 空间分辨率高D. 能够进行功能成像E. 能够显示血管答案:ABCD15.以下哪些是超声成像的优点?A. 无放射性B. 密度分辨率低C. 空间分辨率高D. 能够进行实时成像E. 能够显示血管答案:ACDE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请简要介绍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