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炮制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4
大黄炮制方案简介大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泻下、通便等功效。
在中医药中,大黄常常被制成炮制品,以增加其疗效和降低对人体的刺激性。
本文将介绍关于大黄炮制的方案和炮制后的用法。
大黄炮制的方法选料与炮制前的准备1.选料:选择外观完整、色泽鲜亮、无虫蛀和霉变的大黄。
2.清洗:将选好的大黄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污物。
3.晒干:将清洗后的大黄放在通风的地方晒干。
治炮与炮制过程1.大火炒炙:将晒干的大黄放入炒锅中,用大火不断翻炒,直到大黄表面出现细微裂纹,并能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
2.晾凉:将大黄倒入盘子中,晾凉备用。
3.磨成粉末:将晾凉的大黄放入研磨机或者用石臼研磨成粉末,备用。
大黄炮制后的用法大黄经过炮制后,可以用于以下方剂和药物的制备:1.大黄泻心汤:将大黄炮制末与其他中药配伍,按照一定比例煎煮,用于心火上炎、心烦不宁、口苦口干等症状的治疗。
2.大黄清热汤:将大黄炮制末与其他清热药材配伍,煎煮后饮用,用于治疗热病、便秘、痰多等症状。
注意事项1.制备大黄炮制品时,应严格控制火候和时间,以免损失药性。
2.确保选用的大黄符合药材质量标准,并注意保存环境的卫生和干燥度。
3.在使用炮制后的大黄时,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药方进行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4.大黄具有泻下作用,敏感人群和孕妇应谨慎使用,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炮制后的大黄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阳光直射。
结论大黄炮制是中医药制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炒炙和研磨等步骤,能够提高大黄的疗效和减少其刺激性。
然而,在使用大黄炮制品时,需要注意选材、炮制方法和用药剂量等方面的细节,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疗效。
此外,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大黄炮制品,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酒炙大黄的炮炙方法酒炙大黄是一种传统中药炮制方法,具有很高的药物疗效。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酒炙大黄的炮制方法。
酒炙大黄是指将大黄通过炮制工艺处理后所得的制剂。
大黄,又称黄连、黄芪,为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材,常用于治疗便秘、气滞、疼痛等症状。
经过酒炙炮制后的大黄,其药性得到调和和增强,更加适合中药方剂使用。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酒炙大黄的炮制方法。
首先,所需材料包括大黄、米酒。
首先,将大黄用清水浸泡一夜,以使其软化。
然后,将浸泡过的大黄取出,剁碎。
取一个瓷罐,将剁碎的大黄放入瓷罐中。
接下来,用米酒浸泡大黄。
将米酒倒入瓷罐中,直至大黄完全浸没在酒中。
同时,注意避免瓷罐中留有气泡。
然后,将瓷罐盖严实,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酒炙。
酒炙的时间一般为7至14天,具体时间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酒炙过程中,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轻轻晃动瓷罐,以确保大黄均匀接触到酒液。
当酒炙完成后,将瓷罐打开,将大黄取出。
此时的大黄已经变得柔软而有弹性,颜色也变深。
将大黄晾干,待其完全干燥后,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地方。
酒炙大黄的好处主要包括增强药性、降低副作用等。
经过酒炙炮制,大黄的药性得到了调和和增强。
同时,由于米酒炮制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反应,可以降低大黄的副作用,减轻对肠胃的刺激。
酒炙大黄的用途广泛。
它常常被用于中药方剂中,以治疗各种疾病。
例如,中医常将酒炙大黄与其他药材配合使用,用于治疗痢疾、便秘等肠道疾病。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疗瘀血症状、妇科疾病等。
尽管酒炙大黄具有许多好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服用酒炙大黄前最好咨询医生,确保药材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正确。
此外,酒炙大黄属于通便泻火的药物,因此不宜过量使用,以免引起腹泻等不适。
总结起来,酒炙大黄是一种经过特定工艺处理的中药制剂,具有较高的药物疗效。
通过将大黄用米酒浸泡并进行酒炙,大黄的药性得到了调和和增强。
酒炙大黄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中,用于治疗各种病症。
大黄的不同炮制方法在中药汤剂中的运用探析大黄,又名黄连、苍术,为马鞭草科植物大黄的根或根茎。
大黄有泻下通便,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方剂中。
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影响大黄的药效和用途,本文将对大黄的不同炮制方法在中药汤剂中的运用进行探析。
一、大黄的炮制方法1. 清洗大黄:将大黄浸泡在清水中,去除表面的泥土和杂质,然后进行洗净,晒干备用。
2. 生大黄:即未经炮制的大黄,直接使用鲜品或晒干后的大黄入药。
生大黄性寒、味苦,功能泻下通便,清热祛湿,用于治疗热病便秘、痢疾、黄疸水肿等症状。
3. 炒制大黄:将大黄切成小片后,放入锅中炒烤,直至颜色变黄,有炭焦香味时捞出,瞬间泡于凉水中,捞出沥干备用。
炒制大黄能够加强其泻下通便的作用,降低其对人体的刺激性。
2. 炒制大黄:炒制大黄能够加强其泻下通便的作用,降低其对人体的刺激性,常用于治疗便秘、积聚湿热等症状。
例如《金匮要略》中提到“大黄二两,炒、轧、末服”,说明炒制后的大黄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泻下通便的功效。
3. 醋炒大黄:醋炒大黄除了保留炒制大黄的作用外,还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消肿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症结积聚等症状。
例如《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大黄平服,与胆一升浸,胆汁微溢,可便如油”,说明醋炒大黄具有明显的通便作用。
大黄经过不同炮制方法后,在中药汤剂中的运用也会有所不同。
生大黄通便泻火,清热祛湿;炒制大黄增强泻下通便作用,降低刺激性;醋炒大黄除了具有炒制大黄的作用外,还兼有活血化瘀、软坚消肿的功效。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病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炮制大黄,以发挥其最佳的药效。
在使用大黄时,还需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和疗程,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的情况。
不同人群在使用大黄时也需要注意慎重,尤其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大黄的炮制原理
大黄,又称为芒硝,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它的炮制原理是通过蒸制、晒干以及其他特定的加工工序来改变其性状和药理活性。
首先,将鲜活的大黄杀水去根。
之后,将去根的大黄放入沸水中蒸煮,使其煮熟。
这个步骤有助于降低大黄的寒凉性质,增加其温和的性质。
蒸制过程中,大黄的含水量减少,内部的有效成分更容易释放出来。
蒸制后的大黄取出后,要进行晾晒。
晒干的过程中,大黄的表面水分会逐渐蒸发,使其质地变硬,便于储存。
同时,晾晒还能让大黄的颜色变得更加均匀,外形更加整齐。
除了蒸制和晒干之外,大黄的炮制还可能包括其他的加工工序,如背油、浸汞等。
这些步骤可以进一步改变大黄的药理活性,增强其功效。
总而言之,大黄的炮制原理是通过蒸制、晾晒及其他特定的处理工艺,使其温和化、保持稳定性,并调整其药理属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药用价值。
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标准文件文件编号:SC/JB/GY/01400大黄炮制生产工艺规程颁发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吉林省泽康药业有限公司大黄炮制生产工艺规程目录一、名称二、规格三、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要点四、炮制方法五、炮制工艺的操作要求和工艺技术参数六、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及贮存注意事项七、包装规格八、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九、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及其生产能力大黄炮制生产工艺规程一. 名称中 文 名 大黄 汉语拼音 Dahuang拉 丁 名 RADIX ET RHIZOMA RHEI二、 规格厚片 2-4mm三、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要点3.1 生产工艺流程图拣去杂质,去掉非药用部分片厚2-4mm3.2 质控要点四、炮制方法:大黄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酒大黄取大黄片,加黄酒喷淋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用文火炒干,色泽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大黄片,用黄酒10kg。
五、炮制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技术参数5.1 领料按批生产指令制作领料单,按“领发料标准操作规程”到原药材库领取大黄原料,领料员、药材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单的数量领发料,及时填写出库记录和领料记录。
工艺要点: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检验合格报告单,合格证、物料放行许可证、称量核对。
5.2 净选按“净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将要挑拣的大黄原药材置于挑选工作台上进行净选,除去非药用部分,并将药材按大小分档。
生产结束及时填写生产记录,经QA检查合格后与下一步工序交接。
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并经QA检查签字。
工艺要点①检查净选的中药材,并称量、记录;②净选操作必须按要求分别采用拣选,清除杂质,除去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符合净选质量标准要求;③拣选药材应设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⑤净选后药材装合适容器,每件容器均应附有标志,注明药材名称、编号、炮制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者等;⑥经质量检验合格后交下工序。
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大黄是中医常用药物,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中医认为,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等;外治水火烫伤等。
《神农本草经》记载:“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古,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本草纲目》记载:“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等地,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年春发芽前采挖,除去须根,刮去外皮切块干燥,生用、酒炒、酒蒸(熟大黄)、炒炭用。
炮制方法生大黄:拣去杂质,大小个分开,洗净,略浸,捞出,盛于容器内,闷润至透时,切厚片或块状,烘干。
生大黄泻下力强,故欲攻下者宜生用。
酒大黄:取大黄片,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摊凉,即得,表面深棕色或棕褐色,偶有焦斑,折断面呈浅棕色,质坚实。
略有酒香气。
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宜用于火邪上炎所致的头痛头胀、目赤咽痛、口舌生疮等。
熟大黄:取大黄片,用黄酒拌匀,闷1~2小时,至酒被吸尽,置于蒸药容器内,隔水炖24~32小时,或置木甑内蒸8小时,闷一夜,至内外色均呈棕黑色为度,取出晒干,表面黑褐色,质坚实,有特异芳香气,味微苦。
熟大黄泻下作用缓和,活血化瘀作用增强,适用于年老体虚者。
大黄炭:取大黄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面深褐色,洒入清水少许,取出摊凉晒干,除了表面焦黑色外,断面则呈焦褐色,质轻而脆,有焦香气,味苦涩。
大黄炭泻下作用极弱,而收敛和吸附作用相对增强,多用于大便下血、外伤出血、吐血、崩漏等。
功效与应用大黄有较强的泻下作用,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其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
⼤黄的⾷⽤⽅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黄的败⽕还有泻下功效⾮常的强劲。
怎样⾷⽤⼤黄呢?⾷⽤⼤黄要注意什么?下⾯就是店铺给⼤家整理的⼤黄的⾷⽤⽅法及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 ⼤黄的⾷⽤⽅法 1、加⼯炮制: 1.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1.2、切制洗净,润透、切厚⽚、或块晾⼲。
⼤⼩个分开,略浸,捞出,淋润⾄透,切厚⽚或⼩⽅块,晾⼲或低温⼲燥。
加⽔稍浸泡、润透,切成1.5—5毫⽶厚的⽚,晒⼲或晾⼲。
取⼤黄⽚⽤低温烘脆,磨成细粉,过筛即可。
2、服⽤⽅法: 2.1、内服:煎汤,3-12g;泻下通便,宜后下,不可久煎;或⽤开⽔泡渍后取汁饮;研末,0.5-2g;或⼊丸、散。
2.2、外⽤: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洗、涂。
煎液亦可作灌肠⽤。
⼤黄泡⽔喝的功效 第⼀:泻下 ⼤黄的泻下作⽤应该是⼤家最为熟悉的了,这种药材在进⼊到⼤肠之后就会出现泻下的症状,⼤约在服⽤六到⼋⼩时见效。
第⼆:保肝作⽤ 因为⼤黄可以很好的降低体内导致肝细胞健康下降的物质,对于⼀些肝细胞肿胀、坏死以及变性的情况都有不错的疗效。
另外,⼤黄还能够促进肝细胞的再⽣,同时对于⼲酪素也有刺激再⽣的作⽤,有效的控制体内毒素的繁衍。
⼤黄泡⽔喝的功效还包括促进肝脏部位的⾎液循环,这样体内的微循环得到改善,肝脏⾃然也就更加健康了。
第三:利胆效果 ⼤黄泡⽔服⽤的利胆功效也⾮常的明显,主要就是可以疏通胆中的⽑细⾎管,对于⼀些胆汁淤积的情况有着不错的疗效,同时还可以促进胆囊进⾏收缩,促进胆汁的分泌,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保健⾝体。
第四:⽌⾎ ⼤黄具有⽌⾎的作⽤,见效⾮常的快。
⼤黄可以促进⾎尿版的粘合性,这样⾎栓的形成就⼤⼤减少了。
除此之外,⼤黄还可以促进⾎⼩板的数量以及纤维蛋⽩原的合成增加,这样肌肤凝⾎的时间⾃然就降低了。
第五:保护胃黏膜 ⼤黄对于胃黏膜具有⼀定的保护作⽤,它能够促进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增加,有效的降低胃液游的酸度,促进胃黏膜以及肠胃的健康。
第六:抗急性胰腺炎 科学家临床进⾏了实验,发现⼤黄泡⽔喝能够很好的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常的不错。
1、目的、范围及责任1.1、目的:建立大黄饮片生产工艺规程,使其生产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符合本公司生产实际和GMP 的管理要求,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均一、稳定。
1.2、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大黄炮制的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1.3、责任:生产车间按该工艺规程组织生产和按该规程编制标准操作程序,生产部、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该规程的实施。
2、产品概述2.1药品名称品名:大黄汉语拼音:Dahuang2.2药材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cih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
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2.3功能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
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
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
用于火毒疮疡。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
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2.4性味与归经: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2.5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
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
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
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2.6商品名:大黄2.7 等级/规格:统2.8 包装规格:聚乙烯袋装, 250g/500g/袋。
2.9 复验期:暂定12个月。
2.10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目录2、生产工艺流程4、质量监控:见“SCGL517901 酒大黄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5.1 大黄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 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酒大黄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 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酒大黄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 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6.2 包装说明文字:品名:酒大黄规格:产地:重量: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贮藏:置干燥处生产企业: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 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 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 (99.0-101.0%) 本批领用量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标签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数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
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 拣选、切药、干燥、筛分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11.1 劳动组织11.1.1 由生产制造部下达生产指令,车间依此组织生产。
大黄工艺规程标准管理
4、大黄工艺流程图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6.物料平衡的计算及其平衡限度。
7、成品收率
成品收率= ×100%≥75.0%
8.产品质量监控点,项目及频次。
9.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9.1 原辅料消耗定额(按300kg计算)
9.2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9.2按300kg计算、20kg/件、1kg/袋、规格包装
10.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生产能力、型号
11.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13.工艺卫生
执行的管理规程及清洁规程编号如下表(具体内容参见各项目下规程)
14.动力消耗定额、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
14.1动力消耗定额:
14.2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
14.2.1严格执行厂订制度及各种标准作规定,保证生产用料得以充分利用。
14.2.2加强管理,降低物料及水电汽的消耗,减少损失率。
14.2.3对本车间的废料,及时进行处理。
15. 变更历史。
一种酒大黄的炮制方法引言酒大黄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泻火、通便利湿的功效。
它常用于中医治疗多种疾病,例如痰火咳嗽、痢疾泻痢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酒大黄的炮制方法,供大家参考。
材料准备- 干燥的大黄根: 500克- 优质高度白酒: 2000毫升- 适量的清水- 玻璃瓶(容量至少3000毫升)炮制步骤第一步:洗净大黄将干燥的大黄根放入清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以去除杂质和农药残留。
洗净后,将大黄根晾干。
第二步:破碎大黄将洗净的大黄根放入保鲜袋中,并用擀面杖或其他重物轻轻敲打破碎。
破碎后的大黄根可以促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释放出来。
第三步:装瓶酒大黄将破碎的大黄根均匀地倒入玻璃瓶中。
然后,将优质高度白酒倒入瓶中,使大黄完全浸泡在酒中。
瓶口尽量留出一些空间,以便药材发酵膨胀时不会溢出。
第四步:封瓶密封将瓶盖紧密封好,避免酒大黄与外界环境接触。
然后,将瓶子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以便药材充分发酵。
第五步:发酵存放将封好的玻璃瓶放置在一个五到七天温度稳定的地方。
这个时候,酒大黄的有效成分会随着发酵逐渐释放出来。
发酵期间,每天可以轻轻晃动瓶子,以促进混合。
第六步:过滤并存放经过五到七天的发酵,酒大黄的炮制过程基本完成。
此时,使用纱布过滤液体,将酒大黄中的固体杂质过滤掉。
然后,将过滤后的酒大黄转移到干净的玻璃瓶中,并紧密封口存放。
为了保证药效,最好存放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避免与阳光直接接触。
注意事项- 大黄属于泻药,服用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 酒大黄仅供外用,切忌内服。
- 在炮制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容器和工具的清洁,以免污染酒大黄。
- 存放期间,注意及时封好瓶盖,以防止酒大黄与外界空气接触。
结论酒大黄作为一种传统中药,经过炮制后可以更好地释放出药效。
通过这个简单的炮制方法,可以在家中得到优质的酒大黄,既经济又方便。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仍然建议在使用前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清蒸大黄的炮制及其五种游离蒽醌的含量测定分析清蒸大黄是指将大黄草药进行炮制后,用清水蒸馏的方法进行烹制。
其炮制的目的是去除大黄中的有毒成分,提高其药效。
炮制大黄的步骤如下:1. 大黄的炮制一般在秋季进行。
首先将采摘回来的大黄进行晾晒,晾晒的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
2. 晾晒后,将大黄切成薄片或碎末状,然后将其放入铁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必须保证大黄完全浸泡在水中。
3. 火炉上烧开水,然后将锅中的大黄放入蒸锅中,再将蒸锅放入火上蒸煮。
蒸锅的蒸制时间一般为5小时左右,要保证大黄完全软化。
4. 火候可调节,一般说来,温热火看见白蒸汽冒出即可。
去除大黄中的有害成分。
清蒸大黄炮制后,可以得到五种游离蒽醌,包括大黄素、芒硝酚素、大黄酚、芒硝酚胺和大黄酮。
这些游离蒽醌是大黄药效的主要成分,具有通便、消炎、解毒的作用。
五种游离蒽醌的含量测定分析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
以下是分析步骤:1. 准备样品:取适量的清蒸大黄制备样品,将其粉碎并通过筛网过滤,获得均匀的样品。
2. 准备试剂:购买标准品的大黄素、芒硝酚素、大黄酚、芒硝酚胺和大黄酮作为参比品。
配制各种浓度的标准溶液。
3. 色谱条件: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流动相和检测波长进行分析。
常见的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可以是乙腈和水的混合物。
4. 注射样品:将准备好的样品和参比品注射到色谱仪中进行测定。
注射量一般为10μl,溶剂流速一般为1ml/min。
5. 数据处理: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每种游离蒽醌在样品中的含量。
可以利用峰面积比进行测定。
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以准确地测定出清蒸大黄中的五种游离蒽醌的含量,为进一步研究其药效和用途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
大黄【炮制方法】1.大黄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
2.酒大黄取净大黄片,用定量黄酒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后,置于温度适宜的热锅内,用文火炒干,色泽加深时,取出,晾凉。
每100kg净大黄片,用黄酒10kg。
3.熟大黄(1)清蒸:取净大黄块,置于木甑、笼屉或其他容器内,水蒸气蒸至大黄内外均呈黑色时,取出,干燥。
(2)酒炖、酒蒸:取净大黄块,用定量黄酒拌匀,闷1-2小时至酒被吸尽后,装入蒸罐内或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炖24-32小时;或置于笼屉或适宜容器内,蒸透。
炖或蒸至大黄内外均呈黑色时,取出,干燥。
每100kg净大黄块,用黄酒30kg。
4.大黄炭取净大黄片或块,置于温度适宜的热锅内,用武火炒至外表呈焦黑色,内部焦褐时,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摊晾。
5.醋大黄取净大黄片或块,用定量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后,置于温度适宜的热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
6.清宁片取净大黄片或块,置于煮制容器内,加水超过药面,用武火煮烂,加入黄酒(100∶30)搅拌,再煮成泥状,取出,晒干,粉碎,过100目筛,取细粉,再与定量黄酒、炼蜜混合成团块状,置于笼屉内蒸透,取出揉匀,搓成直径约14mm的圆条,于50-55℃低温干燥,烘至七成干时,装入容器内,闷约10天至内外湿度一致,手摸有挺劲,取出,切厚片,晾干。
每100kg净大黄片或块,用黄酒75kg,炼蜜40kg。
【成品性状】大黄为不规则厚片或块,片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中心有纹理,有的(指根茎)有星点,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气清香,味苦而微涩。
酒大黄表面深棕色或棕褐色,偶有焦斑,折断面呈浅棕色,质坚实,略有酒香气。
熟大黄表面黑褐色,质坚实,有特异芳香气,味微苦。
大黄炭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质轻而脆,有焦香气,味苦涩。
醋大黄表面深棕色或棕褐色,断面浅棕色,略有醋气。
清宁片为圆形厚片,表面乌黑色,有香气,味微苦甘。
【炮制作用】大黄味苦,性寒。
清蒸大黄的炮制及其五种游离蒽醌的含量测定分析清蒸大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通便、泻火解毒等功效。
大黄经过炮制后,会产生五种游离蒽醌成分,这些成分是大黄具有药效的重要物质之一。
本文将对清蒸大黄的炮制过程进行介绍,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五种游离蒽醌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分析。
清蒸大黄的炮制过程主要包括挑选、清洗、浸泡、煮沸、清晒等步骤。
挑选大黄时要选择质地坚硬、颜色鲜亮、表面有光泽的大黄,避免选择有霉斑或虫蛀的材料。
然后将大黄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浸泡2-3小时,使其充分吸水。
接下来,将大黄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煮至大黄变软,水中起泡沫为止。
煮沸后,将大黄捞出,沥干水分,然后摊晒至七八成干。
晒干的大黄再次挂在通风处晾晒,待到不粘手为炮制结束。
清蒸大黄的炮制过程中,会发生化学成分的变化,尤其是游离蒽醌成分的生成。
游离蒽醌是大黄中的一类主要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酮、大黄醌和大黄酸,这些成分对大黄的药效有重要影响。
对清蒸大黄中游离蒽醌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分析。
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并且对游离蒽醌成分有较好的分析能力。
实验步骤如下:1. 样品制备:取一定量的清蒸大黄,粉碎并通过40目筛,取粉碎后的试样备用。
2. 样品提取:将样品与乙醇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热回流提取,过滤并收集提取液。
3. 色谱条件:采用C18反相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色谱柱温度为35℃。
4. 含量计算:根据标准品的峰面积和浓度制作标准曲线,通过对样品中的峰面积进行测定,计算得出五种游离蒽醌成分的含量。
通过实验测定,得出清蒸大黄中五种游离蒽醌成分的含量。
对于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酮、大黄醌和大黄酸的含量,可以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得出。
在进行含量测定时,需要注意样品制备和提取的操作要严格控制,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大黄炮制方案一、引言大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其具有清热泻火、通便利湿的功效,因此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
为了更好地利用大黄,并提高其功效,我们特别研发了大黄炮制方案。
二、大黄简介大黄,学名黄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蓼科植物。
主要生长在我国北方温带地区,其根茎呈橙黄色,并有明显的辐射状纵裂。
大黄的药用部分主要是根和根茎。
三、大黄炮制方案1. 材料准备- 大黄根茎:取新鲜的大黄根茎,洗净并晾干。
- 红糖:适量。
2. 制作方法- 将大黄根茎切成小块,放入干净的锅中。
- 加入适量的清水,将锅放在火上煮沸,然后转小火煮20分钟。
- 关火后,将煮好的大黄根茎捞出,放入碗中。
- 加入适量的红糖,搅拌均匀,让红糖完全融化在大黄中。
- 将大黄装入干燥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四、大黄炮制方案的作用和功效大黄炮制后,其功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1. 清热泻火:大黄具有泻火作用,能够缓解体内的热症状,如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
2. 通便利湿:大黄炮制后,对于脾胃湿热和大便秘结等问题有更好的疗效,能够调理肠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
3. 活血化淤:大黄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对于跌打损伤、瘀血淤滞等有辅助疗效。
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 使用方法:- 每次取适量大黄炮制品,用开水冲服即可。
- 成年人每次服用5克至10克,每日2次;儿童酌减。
2. 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脾胃虚寒者禁用。
-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六、结语大黄炮制方案是经过我们精心研发和实践验证的,将大黄的药效进一步提升,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请遵循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希望这一方案能够对广大需要的人们带来帮助。
酒大黄的炮制方法酒大黄是一种中药材,其炮制方法主要是为了改变其药性,使其更加安全有效。
下面是关于酒大黄的炮制方法的详细介绍:材料准备:1.酒大黄:采用新鲜大黄根,去皮,切成细条状。
大黄含有大黄素和大黄酸等有效成分,具有泻下通便的功效。
2.白酒:选择优质的白酒,清香口感。
炮制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清洗:将大黄条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杂质。
2.晾干:将洗净的大黄条放在通风处晾干,直至水分完全蒸发。
3.加酒浸泡:将晾干的大黄条放入容器中,倒入足够的白酒,使其完全浸泡。
一般建议大黄条的体积和酒的体积比例为1:5,即1份大黄条加入5份白酒。
4.浸泡时间:将容器密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浸泡时间一般为30天左右。
大黄条的药性会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一般浸泡30天后就可以使用。
5.过滤:浸泡结束后,将酒大黄倒入干净的容器中,用纱布或滤纸过滤掉大黄渣,得到清澈的酒大黄液。
炮制后的酒大黄具有以下特点:1.降低毒性:经过酒精的浸泡,大黄中的有害物质大大降低,使其使用更加安全。
2.祛除顽温:炮制后的酒大黄能够帮助消化系统消除顽固性湿热。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便秘,湿热病症,黄疸等。
3.调理气血:酒大黄可以活血化瘀,调理气血,对于热淋证、产后瘀血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注意事项:1.在炮制过程中,应保持炮制容器、工具的干净卫生,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2.炮制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保持阴凉干燥,以免影响药效。
3.酒大黄的使用应遵医嘱,并结合具体病情使用,严禁自行调配和使用。
4.密封保存:将酒大黄装入干燥的容器中密封保存,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防止品质变化。
总结:酒大黄是一种经过酒精浸泡的中药材,通过炮制,能够降低其毒性,改变其药性,使其更加安全有效。
炮制后的酒大黄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便秘、湿热病症、黄疸等。
在炮制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保质,使用时应遵循医嘱。
目的:为:大黄生产提供符合要求的生产工艺,规范:大黄生产操作,严格工艺管理,特制订本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大黄的生产操作。
责任:生产车间、生产部、质量部。
内容:
1产品概述
1.1别名:
1.2规格:厚片2-4mm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3工艺流程
大黄择洗润切片干燥过净大黄包装
4炮制工艺操作要求
4.1原料加工:去净杂质,大小分档。
4.2洗润:用洗药机洗净泥土,取出,置润药筐中,放入润药池,淋润至透。
4.3切片:切厚片2-4 mm。
4.4干燥:烘干。
烘干温度在40~60℃,厚度在3cm以下。
4.5过净:用筛药机筛去碎末。
4.6包装:根据本品包装规格要求进行包装。
5原料规格(等级)质量标准
符合文件TS-QS1-2002-00要求。
6内包材质量标准
符合文件TS-QS3-2003-00要求。
7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符合文件TS-QS4-2003-00要求。
8成品质量标准
符合文件TS-QS5-2003-00要求。
9成品贮存及注意事项
置通风干燥处。
10 消耗定额
成品率(%)=成品量(㎏)/药材投料量(㎏)×100%
挑选耗率(%)=1-挑选后净药材量(㎏)/原药材投料量(㎏)×100%
切烘耗率(%)=1-切制烘干过净后饮片量(㎏)/净药材投料量(㎏)×100% 包装耗率(%)=1-包装成品量(㎏)/包装投料量(㎏)×100%
11 包装规格
聚氯乙烯装,1kg/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