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40.50 KB
- 文档页数: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虚洒脱沉鱼落雁B. 沉着镇定摧枯拉朽C. 精益求精风和日丽莲花落水D. 狼吞虎咽惊涛骇浪轻歌曼舞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B. 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C. 他一边走路,一边看着手中的手机,突然摔倒在地。
D. 通过这次比赛,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3. 下列词语中,与“举世闻名”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家喻户晓B. 资深老练C. 精益求精D. 惊天动地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孩子像一只小兔子一样活泼可爱。
B. 他长得像爸爸一样高。
C. 这本书很厚,像一座山一样。
D. 那个女孩唱歌的声音像天籁之音。
5. 下列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一丝不挂C. 一丝不沉D. 一丝不津6.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之情的一项是()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B. 那只鸟在树上欢快地唱歌。
C. 那片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D. 那条河在夜幕下静静地流淌。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孩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 那本书厚得像一座山一样。
C. 那朵花美得像仙女一样。
D. 那个湖清澈得像一面镜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9. 《离骚》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________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10. 《赤壁赋》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话,反映了作者________的品质。
11. 《桃花源记》中,渔人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美丽地方,那里的居民生活________。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毒辣悠然自得恣意B. 奇装异服沉鱼落雁振聋发聩C. 鸦雀无声美轮美奂纷至沓来D. 潇洒自如瞬息万变沧海一粟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在讨论问题时,应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
C. 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不要怕困难,要迎难而上。
”D. 这篇文章读起来津津有味,让人百读不厌。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举两得B. 井井有条C. 专心致志D. 风雨同舟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颜薄命:美丽的女子寿命短B. 风和日丽:风很柔和,阳光很明媚C. 精卫填海:精卫鸟决心填平大海D. 落英缤纷:落下的花瓣非常多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们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
C. 那个小村庄被群山环抱,风景如画。
D. 这本书内容枯燥乏味,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那一片树林(节选自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在我眼里,树林是村庄的肺。
春天,风一吹,树叶就沙沙作响,好像在低声说着什么。
夏天,树林里阴凉宜人,是孩子们捉迷藏的好地方。
秋天,树叶渐渐变黄,一片片飘落下来,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
冬天,树枝上挂满了晶莹的冰凌,阳光照射下来,闪闪发光。
那片树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鸟儿。
清晨,鸟儿们开始唱歌,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傍晚,鸟儿们又唱起了欢快的歌,欢迎太阳回家。
树林里还有许多昆虫,它们在树叶间穿梭,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想要把那片树林搬进我的家里。
我找来许多树枝,模仿树林的样子,搭建了一个小小的树林模型。
每天,我都会给这个模型浇水、施肥,希望它能够长得和我心中的那片树林一样。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姓名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5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烂漫. (màn) 匿.名(ruò) 筋.疲力尽(jīn)B.芦荟.(huì) 长髯.(rán) 吹嘘.(xū)C.不逊.(sùn) 禁锢.(ɡù) 文绉绉.(zhōu)D.诘.责(jié) 窒.息(zhì) 锃.亮(chénɡ)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忧郁消沉B.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困惑不解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
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5.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引用排比拟人B.拟人反语比喻比喻C.比喻反语比喻拟人D.拟人引用排比反语6.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咄咄逼人(duō)B. 踌躇满志(chóu)C. 纵横交错(zòng)D. 瞠目结舌(chēng)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让人忍俊不禁,大家纷纷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 他虽然失败了,但毫不气馁,决心再接再厉。
C. 这位演员的表演入木三分,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 这位老师讲课生动形象,深受学生喜爱。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B. 他一走进教室,同学们立刻停止了讨论。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感人故事。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穿着一件蓝色的衬衫,显得格外英俊潇洒。
(潇洒:形容人的气质出众)B. 这篇文章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C.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艰辛:形容非常辛苦)D. 这位老师讲解问题深入浅出,让人很容易理解。
(深入浅出:讲解得非常透彻)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团结。
(团结:名词)B. 他穿着一件蓝色的衬衫。
(穿着:动词)C. 这部电影非常感人。
(感人:形容词)D. 我们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奋斗:名词)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
()2.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鲁迅。
()3.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4. 《水浒传》中的“智取威虎山”故事,讲述的是宋江等好汉智取威虎山的故事。
()5.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会七十二变,能上天入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孟子》中有句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共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朱德的母亲一生勤耕不chuò、任劳任怨....,她平凡的一生诠释了母爱的伟大。
鲁迅弃医从文,入.木三分...的"呐喊"至今仍振聋发聩....。
②居里夫人的个人精神、处事态度仍历....。
托尔斯泰对农奴制深恶痛疾历在目,zhāng 显了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③通过阅读佳作,让我们"聆听"名人教诲.,汲取生命力量。
④通过品味文字,我们发扬并铭记名人的伟大精神。
他们的精神宛如泓泓清泉,让我们在喧嚣.尘世中保有一方净土;他们的精神宛如涓涓细流,让我们在蒙昧愚钝时留存一丝鲜活;他们的精神宛如星辰大海,让我们在黑暗夜晚中看到一片光亮。
1.文段中填在拼音处的汉字和加点字的读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辍章huìxiāoB.缀彰huǐqìB.辍彰huìxiāo D.缀章huǐqì2.文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入木三分B.振聋发聩C.深恶痛疾D.任劳任怨3.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①B.②C.③D.④【读新闻】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请你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4-5题。
(7分)近日,济南首座以"书香"为主题的地铁车站亮相1号线大学城站。
据了解,大学城站周边高校云集,师生近30万人,文化气息浓厚。
"书香车站"以共享书吧为核心,提供共享阅读、艺术展览、创意市集和时尚购物等服务。
进入车站,台阶处、玻璃窗上,一句句名言警句、一幅幅山光湖景映入乘客眼中,"二安"文化长廊的诗词与泉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抬头仰望,一盏盏以《诗经》《论语》等为题材的文字灯箱妙趣横生。
4.阅读新闻后,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标点符号除外。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20分,其中卷面5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6分)1.下列加点词注音错误的一项是()(3分)A.前沿.(yán)酷似.(sì)翘.首(qiáo)佃.农(diàn)B.慷慨.(kǎi )屏.息(bǐnɡ)悄.然(qiāo)旋.风(xuán)C.锃.亮(zèng)由衷.(zhōnɡ)敛.声(liǎn)绷.直(bēnɡ)D.诘.责(jié)窒.息(zhì)禁锢.(gù)炽.热(c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酒肆轩昂查无消息眼花缭乱B.妥帖妯娌摧枯拉朽前仆后继C.追溯不辍和言悦色正襟危坐D.决择畸形振耳欲聋诚惶诚恐3.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横线上,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几番秋雨之后,_____;早凋的梧楸,_____;金黄色的晓霞,_____;泼靛的波面,_____。
①从杈呀树隙里,深入溪中②溪水长了几篙③便泛出彩虹似的光④飞尽了翠叶A.②④①③B.①③④②C.①④③②D.②④③①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这次汶川大地震,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B.我们要向读者讲述的是一则人民子弟兵将百姓冷暖装在心上。
C.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D.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事件,小区保安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
5.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3分)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道:“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梦想是沙漠中的绿洲,带给我们希望;梦想是成长中的阶梯,帮助我们攀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以奋斗者的姿态,心怀梦想,奔向未来。
6.古诗默写。
(9分)(1)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撺.掇( cuān) 行.辈(háng ) 乌蓬船 戛然而止B .羁绊.(bàn) 冗.杂(róng) 马前卒 人情世故C .腐蚀.(shí) 砂砾.(nì) 暖融融 不修边辐D .萦.绕(yíng) 拙.劣(zhuō) 苦行僧自圆其说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同学们就毕业晚会究竟怎样开展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B .春天在人们期盼中走来:南方绿草如茵,春暖花开;北方涣然..冰释..,溪流潺 湲。
C .我对他说: “王明,这段时间幸好有我鼎立相助,你的语文成绩终于突破 100 ....分啦!”D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卢永根夫妇捐出毕生积蓄八百多万元,这一善举真是石破..天惊..。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B .长江文明馆的筹建填补了全国范围内没有以大河流域为主题的博物馆的空白。
C .城管委鼓励在地铁站周边设置非机动车收费停车位, 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D . “湖北省环保政府奖”近日揭晓,获奖者中首次出现,并代表获奖者发言。
5、下列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B .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C .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D .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②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③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④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⑤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A.⑤③②④①B.③②④①⑤C.⑤②③①④D.②⑤①④③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练习测试卷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要塞(sài)悄然(qiāo)锐不可当(dāng)殚精竭虑(dān)B. 畸形(jī)绯红(fēi)杳无消息(yǎo)正襟危坐(jīn)C. 镌刻(juàn)应读(juān)翘首(qiào)应读(qiáo)深恶痛疾(wù)D. 佃农(tián)应读(diàn)诘责(jí)应读(jié)屏息敛声(bǐ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娴熟滞留鹤立鸡群催枯拉朽B. 胆怯燥热油光可鉴和颜悦色C. 泻气崎岖筋疲力尽抑扬顿挫D. 劳碌教诲正襟围坐诚惶诚恐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他在演讲比赛中夸夸其谈,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他对工作总是拈轻怕重,缺乏责任心。
C.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那些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否定不当,删去“不再”。
C.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坚持锻炼。
D. 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农作物减产。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人生苦短,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乐,。
,。
,,。
只要心明净了,就会快乐起来。
①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会操纵自己的内心②心是烦恼的根源③让它向着有阳光、有灯光的一面④亦是快乐的根源⑤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⑥我们无法像佛一样除尽烦恼,了脱生死,达到涅槃A. ③①⑥⑤②④B. ⑤②①③④⑥C. ③①④②⑥⑤D. ⑤②④⑥①③6.古诗文默写。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勇B. 惑C. 狡D. 熊2.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朱自清C. 茅盾D. 郭沫若A. 温故知新B. 知无不言C. 知难而进D. 知足常乐4.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一文的作者是谁?A. 范仲淹B. 王勃C. 欧阳修D. 苏轼A. 谨慎B. 贪婪C. 勤奋D. 懒惰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讲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2.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3.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是范仲淹为岳阳楼所作的记。
4.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劝学》是荀子为劝勉人们学习而作的文章。
5.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指的是父亲的背影。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指的是父亲的背影。
2.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3.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是范仲淹为岳阳楼所作的记。
4.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劝学》是荀子为劝勉人们学习而作的文章。
5.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讲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的主旨。
的含义。
3. 请简述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4. 请简述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的含义。
5. 请简述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指的是什么。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背影》一文,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2. 请根据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论语》中的“温故知新”的含义,举例说明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一原则。
八年级上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沉默、寡言)B. 畸形(畸、形)C. 恍若隔世(恍若、隔世)D. 豁然开朗(豁然、开朗)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同学们喜爱。
B. 由于他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D.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壮丽画卷。
3.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B. 那个男孩长得像极了他的父亲。
C. 夜幕降临,整个城市变得热闹起来。
D. 父亲的背影,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关爱。
5.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美丽、漂亮B. 高兴、愉快C. 强大、有力D. 美丽、漂亮6.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为人正直,品行端正,深得大家的信任。
B.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宛如天籁之音。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
D. 这场球赛打得惊心动魄,双方都拼尽全力。
7.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努力,但成绩依然不好。
B. 因为他的努力,所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D. 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园里百花齐放,五彩缤纷。
B. 我喜欢看书,尤其喜欢小说。
C. 你去哪里?我去看电影。
D. 她说:“我很喜欢你的歌声。
”9. 下列句子中,句子成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有趣,吸引了我。
B. 他的勤奋努力,让我感动。
C. 我希望你的生日快乐。
合道中学二О一三年秋学期八年级(上)中期考试试卷语文提醒: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 震悚(sǒnɡ)荒谬(miù)溃退 (k uì) 锐不可当(dànɡ)B. 要塞(shāi)尴尬(ɡān)惊骇 (hài) 歼灭(jiān)C.颠沛(pèi)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āi )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 仄歪(zè)2.请用横线画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改正的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中。
(4分) 名副其实铸剑为犁长途拔涉谈笑风声响彻云宵触目伤怀郑重其事眼花潦乱3、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A、典质(抵押)举箸 (筷子) 宜乎众矣 (应当)B、清涟(清水)惧惮(害怕)便扶向路(沿,顺着)C、鸿儒(大)干戚(盾牌)无人问津(唾液)D、绥靖(安抚,平定)叹惋(感叹)触目伤怀 (心)4.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是()(2分)A. 马群里的一匹枣红马冲过来了,震悚了前面的一辆皇冠车。
B. 张经理为了改进企业管理,异想天开地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
C. 他的“人物分析”被老师批了个荡然无存。
D. 为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们废寝忘食地工作着。
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2分)A.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B.嘻,技亦灵怪矣哉!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6.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春望》、《春夜喜雨》、《望岳》都是我国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D. 《核舟记》《桃花源记》《陋室铭》都是同一朝代作家的作品。
7、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赤潮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公害,很多地区和国家发生都很频繁。
B.中国读者通过《时间简史》这本书了解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
C.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8.仿写句子(2分)我爱春天,爱她的莺歌燕舞,爱她的绿意盎然;我爱,,。
9.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2分)①杜甫在《春望》一诗中,以“,。
”写出因战事连绵,对亲人音讯的渴盼。
②崔颢在《黄鹤楼》中抒发乡愁的句子是:“?。
”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中看到孤帆也不禁勾起思乡之情:“,。
”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孟浩然委婉表达自己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想法的佳句是:,。
③《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这让我们联想到___ ____(作者)的《爱莲说》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名句。
④“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不是一本书,其中《大学》《中庸》是《》中的两个篇章。
选自其中的文章《大道之行也》提出古代大同社会的纲领是:⑤《石壕吏》是杜甫的组“三吏”中的一篇,另外两篇是_《________》《________》。
《石壕吏》是一首诗(体裁)。
诗中官吏的残暴与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⑥《核舟记》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技艺精湛、构思巧妙的语句是,10.阅读材料答题。
(5分)中新网10月26日电据英国媒体报道,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25日发生7级以上强烈地震,官员26日称,地震引发海啸,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至少160人失踪。
25日,印度尼西亚遭受一连串地震冲击:当地时间当天19点5分,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发生里氏5.8级地震;当地时间21点42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里氏7.2级强烈地震,该地区其后相继发生了里氏5.5级和5级两次余震。
据悉,到目前为止,当地已发生150多次余震。
(1)请你仔细阅读这则新闻,并给这则新闻拟一标题。
(不超过20个字)(2分)标题:(2)灾难是可怕的,灾难中的人们是值得同情的,让我们写一句祝福的话,祝福灾难中的人们明天会更好。
(3分)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芦花荡》(12分)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班级-————————姓名——————————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11.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2分)12.“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3分)13.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2分)14.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3分)15.“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三)《背影》(13分)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了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太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叮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不能料理自己吗?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着黑布小帽,()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地()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上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去坐下,我的泪又来了。
13 本文选自。
作者是,字。
诗人,,。
13.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戴穿倾爬探攀B、戴穿倾攀探爬C、戴穿探攀爬倾D、戴穿探爬攀倾14.怎样理解下面两个句子。
(2分)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⑵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答15.对这两段文字理解正确而又能概括其突出特色的一项是()(2分)A、运用第一人称手法,通过对比映衬,写出了“我”对父亲的怜爱和怀念,使读者感到具体、真实、亲切。
B、这两段文字通过对父亲的“背影”的精彩而又细腻的描写,表露了父子之间相亲相怜的真情。
C、这两段文字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抒情自然、真挚,表达了父子深情。
D、这两段文字描述父亲送“我”上火车时的一连串细小动作和语言,以平实质朴文字表露了父子相亲相怜的深情。
16.文中两次写到流泪,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三、文言文阅读(31分)《桃花源记》(17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8.解释下列加线词(2分)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________ 阡陌交通:黄发垂髫:咸来问讯:29.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村人发现渔人后非常吃惊,是因为在此以前从来没有“外人”来过。
B.村人纷纷前来问讯,是因为他们与世隔绝多年,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
C.村人“皆叹惋”,是因为他们听渔人叙述了来此的经过。
D.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来打破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
30.翻译下列句子(2分)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有些成语出自本文,写出其中的两个(2分)①_________ _______ ②__________ ______32、渔人偶遇桃花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2分)33.“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那为什么还要写呢?请给合作者实际说说理由。
(2分)爱莲说(14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