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居住小区平面图设计
- 格式:wps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6
居住小区平面规划设计分析居住小区平面规划设计分析关键词: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小区绿化系统设计在当前社会,如何在兼顾开发商利益、环境效益、业主需求三者关系的基础上为人们创造出“以人为本”的、体现住区人性化与人文文化和谐统一宜居家园,是小区规划设计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人们在选择住宅时,不再单纯地追求居住面积和适用的功能,而更多地考虑空间环境、人文环境、区域位置、物业管理、物资采购、交通等诸多因素,因此对小区总平面规划的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以某小区工程为例,简要概述了总平面规划设计方法。
1目前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过分追求形式美,注重观赏性,缺乏安全性、实用性和参与性。
表现在注重视觉效果,而未重视真实空间的环境营造,理应表现其人文关怀的“内容美”未得到充分体现。
如小区内的大广场,表面上很气派,但因其空间尺度过大,容易形成缺乏人性的、旷散的消极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业主生活私密性和安全感的缺乏;花坛和水池锐利的边角周围没有护栏的水池成了威胁小区居民安全的潜在因素。
(2)是可预见性差、前瞻性不足,与小区未来发展不相适应。
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规划设计上只限于满足当前需要,而不考虑是否为来来发展留有足够空问,致小区未来改造时遇到众多问题。
如未考虑停车位规划或规划不足给业主生活造成的不便。
管线预留不到位导致未来改造中人力物力资源浪费、智能化设计考虑不足导致小区包括安全防范、通讯网络和物业管理等智能化系统建设落后于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等。
(3)小区模式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主要是模仿现象较普遍,缺乏创意和创新,不能紧扣时代脉搏,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小区特征不明显,特色不突出,表现在建筑外型单一或外立面装饰华而不实、空间布局形式缺少变化、组团特征可识别性不强、内部空间单调、外部轮廓缺乏韵味等。
(4)为强调小区亮点和卖点,片面追求设计的“新、奇、特”,造成小区风格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与城市整体形象相割裂。
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设计的要点解析丁智勇发布时间:2021-09-22T08:51:05.589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4期作者:丁智勇张海冉磊[导读] 住宅小区总平面图的设计是为了政府部门、甲方和设计同行能迅速了解整个项目的概况,深入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和理念,为项目后续的设计奠定基础。
本文通过对总平面图设计中的出入口、场地竖向、交通道路、消防道路与消防扑救场地、停车位等因素的要点进行解析,为总平面图的设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
1.瑞恒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710000;2.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 710000;3.机械勘察设计研究院 710000摘要:住宅小区总平面图的设计是为了政府部门、甲方和设计同行能迅速了解整个项目的概况,深入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和理念,为项目后续的设计奠定基础。
本文通过对总平面图设计中的出入口、场地竖向、交通道路、消防道路与消防扑救场地、停车位等因素的要点进行解析,为总平面图的设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总平面图;出入口;道路;消防扑救场地总平面图是建筑工程设计最基本的设计依据,是利用各种条件,确定用地范围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及交通道路环境的平面关系、场地的竖向关系、场地空间关系及与人员活动有机联系的综合性设计,是整个项目设计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
无论最初的方案立项还是最终施工图的设计、完成,都与总平面图的设计密不可分,其内容主要涉及:项目用地的位置;整个项目用地的场地情况、场地中建筑的平面布置、场地竖向、交通道路、绿地范围、技术指标等;消防道路、消防扑救场地的位置及长、宽度等,以考虑是否满足消防部门的要求;单体新建建筑退用地红线的距离、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占地、停车位等指标,以考虑是否满足规划部门的设计要求。
本文在此对总平面图设计的关键要点进行逐一解析,希望对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设计中重大失误的避免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1规划条件书规划局出具的规划条件书明确了政府对项目的具体要求,如用地规划情况、建筑规划要求、城市设计要求、绿化环境规划要求、交通组织规划要求、配套设施规划等内容。
浅谈住宅的平面和空间设计住宅能够让人感到舒适,同时既能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又能充实人精神世界的室内空间。
住宅的室内设计要遵循满足功能、人性化、安全、节能环保、经济等原则。
标签:住宅;平面;空间一、居住建筑的室内设计(一)室内空间设计上遵循的原则1、生态原则室内空间设计首先要满足生态平衡,把握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其和谐相处。
为了保障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师选择生态景观可谓是一举两得,它不仅能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还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平衡城市的发展。
将生态原则引入室内,使单一的室内空间设计转向了由物质空间形态、人的精神文化追求以及生态环境构成的有机的整体设计。
这让设计不再仅仅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是跨向了一个能满足人心理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更高阶梯。
因此,一个以人为本的室内设计必须得到人和生态环境的共同认可。
2、人性尺度原则满足使用者的感受是室内空间设计的最终目的,居住区空间室内设计要把满足人日常生活工作的需求,设计师要创造出舒适、合理、科学的空间,处理好人的生活规律与空间的关系,让人在空间内找到一定的归属感。
3、经济原则经济原则在室内空间设计中也十分重要,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经济性,不仅要考虑到整个项目的造价和利润,还要考虑到后期的护理成本。
因此室内空间的设计要注重节约能源、节约材料、节约空间等。
总之,居住区空间室内设计要与经济联系起来。
4、注重意境原则意境是人性化的最高追求,是由心灵升华而来,意境不是模仿而来的,而是在特定的场景融入特殊的感情所产生的。
意境是一种通过环境氛围与空间精神融合产生的能够让人心灵震撼的空间艺术。
在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中要合理有度的安排各种元素,让整体构成既不突兀又不平庸。
只有在有意境的空间里人才会感到亲切、愉悦、舒适而又轻松,才能体会到生活的韵味、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起到修生养性、净化心灵的作用。
5、节能原则现在大量建筑材料的使用,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严重污染了环境。
住宅小区总平面图住宅小区总平面图一、引言住宅小区总平面图是为了方便居民了解小区的整体布局和设施分布而设计的。
本将详细介绍住宅小区总平面图的各个方面,包括小区的整体规划、道路系统、绿化景观、建筑布局等内容。
二、总体规划1. 小区位置:详细描述小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道路和交通情况等。
2. 占地面积:说明小区的总占地面积,包括建筑用地和绿化用地的比例。
3. 建筑密度:解释小区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比例,并说明是否合理。
4. 绿化率:说明小区绿化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以及绿化设施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三、道路系统1. 主干道:主要道路的名称、宽度和道路照明情况。
2. 支路和步行道:说明支路和步行道的数量、宽度和布置情况,并描述其连接主要建筑物和设施的方式。
3. 道路标识和交通设施:详细描述道路标识、交通信号灯和行人过街设施等,并说明其布置方式和使用方法。
4. 停车设施:说明停车位的数量、位置和类型,以及是否有专属的停车场。
四、绿化景观1. 公共绿地:描述小区内公共绿地的分布情况,包括花坛、草坪、儿童游乐区等。
2. 私家花园:说明私家花园的位置和布置,以及住户是否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花园设计。
3. 配套景观设施:小区内的配套景观设施,如喷泉、健身器材等,并说明其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情况。
五、建筑布局1. 住宅楼分布:详细描述住宅楼的位置、楼栋数量和楼层高度。
2. 公共设施建筑:说明小区内的公共设施建筑,如幼儿园、学校、健身中心等,并描述其布局和使用情况。
3. 商业配套建筑:小区内的商业配套建筑,如超市、餐厅、银行等,并说明其位置和开放时间。
4. 其他建筑物:包括物业管理办公楼、停车场等其他建筑物,描述其位置和功能。
六、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住宅小区总平面图:提供住宅小区总平面图的高清电子版。
2. 小区道路规划图:提供小区道路系统的详细规划图。
3. 绿化景观设计图:展示小区绿化景观的设计图纸。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建筑密度:指建筑物占据土地面积的比例。
高层住宅平面设计方法浅论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解决城市人口居住问题的重要方式。
高层住宅的平面设计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还涉及到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等多个方面。
一个合理的高层住宅平面设计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提供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满足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同时还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高层住宅平面设计的一些方法。
一、功能布局高层住宅的功能布局是平面设计的首要任务。
一般来说,高层住宅主要包括居住空间、交通空间、辅助空间和公共空间等几个部分。
居住空间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包括卧室、客厅、餐厅、厨房和卫生间等。
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的户型和面积,合理安排各个房间的位置和大小,保证每个房间都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和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例如,卧室应该尽量布置在安静的区域,避免受到交通噪音的干扰;客厅和餐厅应该宽敞明亮,便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活动;厨房和卫生间应该靠近水源和排水管道,方便使用和维护。
交通空间是连接各个房间的通道,包括楼梯、电梯、走廊等。
在设计时,要考虑交通流线的合理性,避免出现交叉和拥堵的情况。
同时,还要保证交通空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例如楼梯的坡度和宽度要符合规范要求,电梯的数量和速度要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走廊的宽度要足够,便于人员通行和疏散。
辅助空间是为居民提供服务和便利的场所,包括储物间、阳台、设备间等。
在设计时,要根据居民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合理安排辅助空间的位置和大小。
例如,储物间可以设置在卧室或走廊的角落,方便存放杂物;阳台可以设置在客厅或卧室外面,增加室内的采光和通风,同时还可以作为休闲和晾晒衣物的场所;设备间可以设置在地下室或屋顶,便于安装和维护各种设备。
公共空间是居民共同使用的场所,包括大堂、电梯厅、屋顶花园等。
在设计时,要考虑公共空间的美观性和舒适性,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和活动环境。
例如,大堂可以设置接待台、休息区和宣传栏等,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电梯厅可以设置装饰画和绿植,增加空间的美感;屋顶花园可以设置花坛、座椅和健身器材等,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住宅建筑平面图设计要点一、概述住宅的平面功能布局是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其它专业进行施工图设计的必要条件;只有建筑专业及时准确地提供平面图,其它各专业才能顺利地完成设计。
二、地下室A.层高:一般不小于2.8m,净高不小于2m。
B.储藏室:根据甲方委托要求,尽量每户一个储藏室;条件允许情况下房间平面净尺寸不小于1.5×2m,最小1.2×2m;安装铁皮门(0.8×2m),下部设固定通风百叶,有条件时门外开。
C.设备间(配电间):每个住宅单元或两个单元共用一个设备间,一般5-10㎡,具体由电气专业确定;设备间一般设在地下室北侧,且尽量靠近单元内的电井,以减少电缆桥架的长度,避免与其它专业管道交叉;不得位于存水房间的正下方,与存水房间相邻的隔墙应采取可靠的防水止水措施,不得有采暖给排水管道穿越;地面比其它部位高150mm,避免进水;设备间尽量有通风措施(如设置窗井),房间门为1m或1.2m宽甲级防火门,门向外开启。
D.公共走道:宽度≥1.2m,两面布房时宽度≥1.3m;走道内可以凸出墙垛,但应保证净宽不小于1m;疏散距离按《建规》5.3.13条执行。
E.通风(排烟):a.走道及储藏室,外窗洞口面积≥地面面积×2%,尽量设在公共走道,形成穿堂风;b.楼梯及电梯前室,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时合用前室外窗洞口面积≥3㎡,非合用前室≥2㎡;c.楼梯间,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外窗洞口面积尽量大。
F.窗井:窗井面积≥窗洞面积,窗洞口安装铝合金百叶或防盗网(附带防蚊虫的钢丝网);窗井分为附壁式和天窗式(用于凹槽内或架空层内)。
G.电梯及集水坑:平面净尺寸≥1.9m宽×1.95m深,门洞1m宽×2.17m高,基坑深度一般1.55~1.7m,消防集水坑设置在基坑下部或侧面,深度一般比基坑低1m,保证有效容积2m3,集水坑顶部设置检修口;集水坑及基坑内壁均有设置检修爬梯。
浅谈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有更高层次追求的同时,对于住宅小区的平面规划设计及居住的环境也更加地重视;本文从当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入手,对其提出了改革方案与新的要求。
标签: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1、引言对住宅小区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不仅是工程建设和施工的需要,更是当代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种享受和追求;其总体布局的舒适性、美观性等不仅仅是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项目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特别关注和重视,为缓解现代人紧张的工作压力奠定基础。
2、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1规划设计传统而守旧目前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紧跟潮流,审美观也与时俱进,但传统的思维理念却一直盘存在人们的脑海中,这就形成在对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时总会按照一成不变的思想去进行设计,没有新意,不能与时代的发展同步,更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精神需求,使许多小区都陷入一种高仿状态,千篇一律,没有美感和创新,更不具有人们所期待的空间感和意境感。
2.2规划设计过分追求奢华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富有的今天,一些开发商在对人们居住评估方面已经倾向于奢华,所以在小区总平面规划的设计中对于外在美的重视多于实用性及安全性,而且在他们的思想理念中所追求的只是一个气派、豪华,比如说一些小区会设计一个大的广场或者游泳场、鱼塘等等,虽然这些也是为了给人们一个休息及娱乐的场所,但却给拥挤的城市带来了一种不安全的、不实在的感觉。
2.3规划设计没有前瞻性一些设计工作人员在对于小区设施的建设与设计当中,只考虑眼前的利益,满足人们当下的需求,缺乏长期的考虑,更没有预见性,比如说当下小区的居民最渴望解决的就是小孩上学问题,于是设计人员就在为每个小区设计一所幼儿园,但却没想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高品质的生活追求也会加剧,必须要为了自己出行的方便而购买汽车来当作代步的工具,这时就需要进行车位的规划,如果小区设计中没有考虑周全这些部分,就会给居民带来很大的不便。
谈谈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设计要点谈谈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设计要点开发区龙阳新城规划总平面设计要点。
按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4总平面图设计深度的要点,我们可以确定知道规划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但是比较的笼统。
我们通过对规划总平面图布置要点以及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设计因子的研究分析,来深入理解如何设计好开发区龙阳新城住宅小区总平面图..................................。
在城市规划管理局或城、镇规划建设局批准的用地范围内,根据上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结合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因素,把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运输、各种场地、绿化设施等,在平面图上进行合理、协调地规划、设计与布置,使一个工程的各个项目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样的设计,称为住宅小区规划总平面设计.......................。
住宅总平面图设计可先从总平面图的布置要点入手,住宅小区规划总平面图布置的要点如下.................: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坐标),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3、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间距;4、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蓄水池等隐蔽工程用虚线表示),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应标注坐标(或定位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5、道路、广场的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停车场及停车位、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必要时加绘交通流线示意;6、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9、说明栏内注写:尺寸单位、比例、地形图的绘制单位、日期,坐标及高程系统名称(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应说明其与测量坐标网的换算关系),补充图例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等。
以上要点是摘自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4总平面图设计深度的要点,表面看这9项要点觉得内容并不多,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常见问题当前设计深度不够是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通病,除客观原因设计周期短、单方追求设计速度、不适当简化设计图纸内容的客观原因外,其主观原因是设计人员对设计质量不够重视以及对制图标准、规范缺乏必要的学习,造成设计文件未能达到建设部颁《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
为规范设计、确保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现将民用建筑总平面设计中常规问题和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加以整理并结合有关标准加以说明,供公司总图设计人员参考。
常规问题一关于总平面中以建筑平面哪一层作为总图平面的问题现行国家标准《总图制图标准》 GB /T50103(以下简称“总图103标准”)第2.5.1款中规定建筑物应以接近地面处的±0.00标高的平面作为总平面。
字符平行于建筑长边书写;现行国家标准《在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以下简称“房建001标准”)中第10.2.4款中规定总平面应反映建筑物在室外地坪上的墙基外包线,不应画屋顶平面投影图。
这是因为建筑物的全部出入口都通过这一层与外部发生联系,便于进行交通组织分析,绘制交通流线图等,并且方便为景观和其他专业提图。
需要审图中经常出现总平面中常以屋顶平面、首层平面或一层平面作为总图平面。
顺便强调的是含有±0.00标高的平面作为总平面,其可见轮廓线应为粗实线、±0.00标高以外的可见轮廓线当需要表示时应为中实线,并应在相应的轮廓线以内注明建筑层数、建筑高度等内容。
二关于指北针现行国家标准《在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以下简称“房建001标准”)中第7.4.3款关于指北针的画法作了明确规定:指北针的形状符合图7.4.3的规定,其圆的直径宜为24mm,用细实线绘制;指针尾部的宽度宜为3mm,指针头部应注“北”或“N”字。
需用较大直径绘制指北针时,指针尾部的宽度宜为直径的1/8。
指北针在设计图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有的总平面图漏画指北针,有的虽然画了,但是不符合“001标准”中的尺寸及规格要求,有的因图面布局不合理造成指北针成了指东针、指西针、甚至指南针,该现象需坚决杜绝。
谈谈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计划要点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住宅小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规划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不仅能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能提升整个城市的品质。
而住宅小区总平面图的规划,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蓝图。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计划的要点。
一、功能分区住宅小区的功能分区是总平面图规划的基础。
一般来说,住宅小区可以分为居住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区域、交通区域和绿化景观区域等。
居住区域是小区的核心部分,包括各类住宅建筑。
在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不同户型、面积和朝向的需求,以满足不同居民的居住要求。
同时,要保证住宅之间有合理的间距,以保证采光、通风和隐私。
公共服务设施区域包括幼儿园、学校、商业网点、社区服务中心等。
这些设施的布局要方便居民使用,尽量靠近居住区域,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
例如,幼儿园和学校应该位于小区内部相对安静的区域,避免受到交通噪音的干扰;商业网点可以分布在小区的主要出入口附近,方便居民购物。
交通区域包括小区内的道路、停车场等。
道路系统要规划合理,保证车辆和行人的通行顺畅。
主干道要宽敞,能够满足消防车辆的通行要求;次干道和支路要连接各个居住组团,方便居民出行。
停车场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停车需求,既要有地上停车场,也要有地下停车场,以节省地面空间,增加绿化面积。
绿化景观区域是提升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部分。
可以规划中心花园、组团绿地、宅间绿地等,通过种植花草树木、设置景观小品等方式,营造出优美的居住环境。
绿化景观区域不仅要美观,还要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二、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计划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交通规划能够提高小区的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首先,要合理规划小区的出入口。
出入口的数量和位置要根据小区的规模、周边道路的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大型小区可以设置多个出入口,以分散交通流量;出入口要避免设置在交通繁忙的路段,以免影响居民的出行。
小区住宅总平面分析1. 项目背景本文将以某城市一处新建小区为例,对其住宅总平面进行分析。
该小区位于城市核心区域,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旨在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小区占地面积约为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XX平方米,共包含XX栋住宅楼及配套设施。
2. 总体布局2.1 空间布局小区整体空间布局采用“一心、两轴、多组团”的设计理念。
“一心”即为中心景观区,位于小区中央位置,是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两轴”分别为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景观轴线,将小区分为南北两个居住区;“多组团”则是指小区内多个相对独立的住宅组团,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私密性。
2.2 功能分区小区功能分区明确,共分为住宅区、商业区、休闲区、教育区和公共服务区。
住宅区占据小区大部分面积,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商业区包括超市、药店、餐饮等设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休闲区包括公园、广场、游泳池等,供居民休闲娱乐;教育区设有幼儿园、小学等,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区包括社区服务中心、健身房等,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3. 住宅楼布局3.1 建筑形态小区住宅楼采用现代简约的建筑风格,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
建筑形态以板式住宅为主,兼有部分点式住宅。
板式住宅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有利于提高居住舒适度;点式住宅则可有效增加建筑景观效果,形成丰富的天际线。
3.2 户型设计住宅楼户型设计多样,涵盖一居室、两居室、三居室及四居室等不同面积段,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所有户型均采用明厨明卫设计,保证室内空间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此外,部分户型设有露台或飘窗,增加居民的生活品质。
4. 景观设计4.1 绿化率小区绿化率高达XX%,景观设计以“生态、宜居、美观”为原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绿化区域包括小区中央公园、组团绿化带、道路绿化等,为居民提供丰富的绿色空间。
4.2 景观元素景观设计融入了水景、雕塑、广场、休闲设施等多种元素,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
浅谈居住小区平面图设计
[摘要]按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4总平面图设计深度的要点,我们可以大概知道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但是比较的笼统。
本文通过对总平面图布置要点以及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设计因子的分析,来深入理解如何设计好住宅小区总平面图。
[关键词]居住小区平面图布置要点设计因子
前言: 在城市规划管理局或城、镇规划建设局批准的用地范围内,根据上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结合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因素,把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运输、各种场地、绿化设施等,在平面图上进行合理、协调地规划、设计与布置,使一个工程的各个项目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样的设计,称为总平面设计。
住宅总平面图设计可先从总平面图的布置要点入手,总平面图布置的要点如下:
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坐标),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
3、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间距;
4、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蓄水池等隐蔽工程用虚线表示),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应标注坐标(或定位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
5、道路、广场的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停车场及停车位、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必要时加绘交通流线示意;
6、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9、说明栏内注写:尺寸单位、比例、地形图的绘制单位、日期,坐标及高程系统名称(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应说明其与测量坐标网的换算关系),补充图例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等。
以上要点是摘自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4总平面图设计深度的要点,表面看这9项要点觉得内容并不多,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
在设计的过程中,总平面图设计是个反复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总平面图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过程的开始,所以总平面图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完善,至关重要。
要点1、2、3主要是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提供的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我们必需把这些内容清楚的表达在总平面图上;
要点4、5、6的布置,必需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质、日照、通风、防火、卫生、交通、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来布置,同时考虑功能分区、远近期结合的意图及发展用地,还要考虑对环境的要求及良好的服务功能,例如:漫步、休憩、晒太阳、遮阴、聊天等户外活动场所
要点7:指北针是总图中必须标识的图标,主要确定建筑的朝向,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根据场地形状或局,可向左或向右偏转,
但不宜超过45度;
要点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基地总面积、绿地总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汽车停放泊位数、自行车停放数量等;
要点9总平面图的比例宜采用1:500、1:1000、1:2000,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表示建筑物、构筑物位置的坐标,宜注其三个角的坐标,如建筑物、构筑物与坐标轴线平行,可注其对角坐标,建筑物、构筑物使用编号时,应列出"建筑物和构筑物名称编号表"。
弄清楚总平面图布置的要点后,就应该分析怎样设计好住宅小区的总平面图。
居住小区的设计现在基本上是为开发商服务,为了提高房屋销售价格,开发商们拼命提高住宅区的容积率,在设计时为了配合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居住要求,在居住小区除建设住宅以外,还要考虑停车用地及居民的活动空间,应有大片供人们休憩的绿地,及人造景观,还有室内活动的会所及相关的服务设施,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区商业网点等。
设计时既要考虑开发商的要求,又要遵守规划部门批准的要求,以人为本保证足够的房屋间距,道路和绿地面积。
因此设计时可结合小区的地形地貌作出适当的景观设计、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交通道路以营造出一种居住舒适、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居住环境。
1、住宅小区总平面图的景观设计可从下面几点入手:
绿化设计根据规划要求的绿地面积和低限充分提高小区的绿化覆盖率,绿化的原则也应因地制宜,在平地上可种些花草乔木,便于
人们可以在树下聊天纳凉,道路旁应以乔木为主,给人创造一个行走有绿荫的环境,房屋垂直绿化及屋顶绿化,可以改善房屋的小气候,因此在总平面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绿化设计的分布与细致具体的树种搭配。
建筑小品设计:在小区布置种纯静的绿地是比较单调的,可在绿化环绕中点缀以建筑小品、雕塑、喷泉等,使整个环境和谐而又有变化。
居民置身其中有游历公园得感觉。
住宅小区的亲水设计: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保留、保护和进一步创新原有水源,在水源旁作沿水廊道,亲水平台或挑入水中的栈桥,因人们与生俱来的亲水特性,有水的环境会使人的生活更加愉悦。
④住宅区的色彩设计,这在总平面设计中应总体考虑的,建筑物的色彩、道路、公共设施色彩与绿化环境的协调,做到环境色彩既丰富又有层次的美化环境。
2、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共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八类设施。
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使用。
因为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不配或少配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晚建了也会给居民生活造成困难,如不及时配建小学,小学生要回原居住地上学,长途往返十分不便。
晚建了派出所就没有地方办理户口迁移等手续或至本区外兼管的派出所去办理,造成管理和使用的不便。
因此,满足
居民多层次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应按配建的要求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投入使用,才能达到居民使用方便和经营管理合理的要求。
有时因分期建设的需要,初期建设规模不大时,可把有关设施的内容合并,暂设在某一个规划项目内过渡解决,待建成后再恢复正常使用。
居住区配套公建各项目的规划布局应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性质和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采取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并利于发挥设施效益,方便经营管理、使用、和减少干扰;商业服务与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居住区各级公共活动中心;对于可兼外来人流服务的设施宜设置于内外人流的交汇点附近,以方便使用和提高经济效益。
3、居住区要为居民提供方便、安全、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道路规划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响到居民出行方便和安全,因而,住宅小区总平面图道路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要求道路的线型尽可能顺畅,不要出现生硬弯折,以方便消防、救护、搬家、清运垃圾等机动车辆的转弯和出入,但内外联系道路要通而不畅以避免过境车辆穿越小区或组团;
要使住宅楼的布局与内部道路有密切联系,以利于道路的命名及有规律地编排楼门号,这样就能有效地减少外部人员在寻亲访友中的往返奔波;
③良好的道路网应该是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题下,尽可能地用最低限度的道路长度和道路用地。
因为,方便的交通并不意味着必须有众多横竖交叉的道路,而是需要一个既符合交通要求,又结构简明的
路网。
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已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课题。
深受交通车祸、环境污染及噪声干扰之苦的市民,都渴望有个安全、安宁的居住生活环境。
因此,居住区内部的道路规划要注意避免吸引外部车辆及行人的进入和穿行。
居住区总平面图设计的因子: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景观设计等,通过不同的规划手法和处理方式,将其全面、系统地组织、安排、落实在总平面图内的恰当位置,使居住区成为有机整体,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因而,住宅小区总平面图的优劣,直接反映规划水平的高低。
要提高总平面图布局水平,就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除充分利用、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处理用地之间的布局关系外,还应处理好建筑、道路、绿地和空间环境等各方面相互间的关系,以适应居民物质与文化、生理和心理、动和静的要求以及体现地方特色。
参考文献
[1]GB/T50103-2001《总图制图标准》
[2]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4 《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图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