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文化广场建设的对策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文化广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和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文化广场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报告旨在对文化广场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背景分析文化广场作为城市的重要文化设施,旨在促进文化交流和艺术表现,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软实力。
目前,我国各地已建成了一大批文化广场,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文化广场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还丰富了城市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然而,由于我国文化广场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一些文化广场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对于文化广场的发展和建设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市场需求分析1.人们对优质文化活动的需求不断增加,文化广场作为城市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2.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公共文化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强,文化广场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3.城市空间缺乏公共文化设施,急需建设更多的文化广场来满足市民的基本文化需求。
四、文化广场的建设模式1.政府支持模式:政府作为主导者,通过投资建设文化广场,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和运营支持。
2.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投资建设文化广场,并共同参与管理和运营。
3.民间自发建设模式:由社会团体或企业自发投资建设文化广场,政府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服务。
五、文化广场的建设内容1.文化展览区:展示本地文化和历史的展览馆,为市民提供了解本地文化的机会。
2.艺术表演区:定期举办各类文艺表演活动,包括音乐会、舞蹈表演、戏剧演出等。
3.休闲娱乐区:提供休闲娱乐设施,如游乐设施、健身器材、广场舞等。
4.教育培训区:开设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提供给市民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5.商业配套区:设置文化商品销售点和文化餐饮服务区,为市民提供购物和餐饮的便利。
浅谈城市广场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由于广场具有良好的功能兼容性和独特的景观综合性,所以各地广场建设日渐兴起。
本文针对广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城市广场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城市广场设计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城市广场;设计0 引言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广场不但可以满足城市空间构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为市民提供一个交往、娱乐、休闲和集会等活动的公共场所。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广场能为市民献上一分宁静与恬暇;在拥挤的都市水泥森林中,广场能为市民守住一片绿洲与舒朗。
而且,城市广场及其代表的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作为城市的客厅,可以集中体现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并能增强城市本身的内聚力和对外吸引力,进而可以促进城市的各方面建设,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
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增多的城市广场引起人们的关注,城市广场正在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为我们的生活空间提供了更多的物质线索。
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既是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
1 城市广场在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在有关城市广场的评论中,有一种意见较为突出,即认为我国的城市广场正陷入雷同的误区。
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作“广场八股”现象,还有人这样概括当今的广场:“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机关”。
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话,却透露出了城市广场中存在的问题:1.1 长官意志影响城市广场的结果,使它背离了广场的本质,与百姓产生了距离;1.2 城市广场背弃了城市历史、文化背景,丧失了广场设计独特的风格,大城市追西方,中小城市追大城市,互相模仿攀比,致使一个个广场大同小异;1.3 城市广场脱离所处的周围环境,在整体的空间尺度上比例失调;1.4 城市广场交通组织不协调,导致广场功能降低。
文化广场实施方案文化广场是城市文化和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地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交流和人际互动,以下是关于文化广场实施方案的建议。
首先,文化广场要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比如,可以每周定期安排音乐会、舞蹈表演、戏剧演出等文艺活动,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此外,还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如春节庙会、端午龙舟比赛等,为市民提供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其次,文化广场应该开设各种体育运动设施。
在广场内布置篮球场、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等,供市民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如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健身锻炼等。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市民的体育娱乐生活,也有助于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
第三,建设艺术展览馆。
艺术展览馆可以用来展示各种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作品,使市民有机会欣赏和学习艺术。
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艺术展览、艺术讲座等活动,增加市民对艺术的了解和参与。
第四,设置文化广场图书馆。
在文化广场内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提供各种类型的图书、报纸、杂志等阅览资料,供市民借阅和阅读。
此外,还可设置阅读区域、儿童阅读区、自习室等,为市民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
第五,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智慧文化广场。
通过建设无线网络覆盖,提供免费上网服务,使市民可以在广场上轻松上网、查看新闻、社交娱乐等。
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市民的上网数据分析,了解市民的兴趣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的文化服务。
第六,加强文化广场的环境美化和设施完善。
定期进行广场清洁、绿化和维修,保持广场环境整洁宜人。
同时,增加舒适的休息区、儿童游乐设施等,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体验。
最后,为了确保文化广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
例如,可以设立文化广场管理部门,负责广场的日常管理和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
同时,可以建立志愿者团队,为文化广场的运营和活动提供支持。
总的来说,文化广场实施方案应该多角度考虑市民的需求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育、艺术等活动,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为市民提供一个丰富多彩、互动交流的文化空间。
文化广场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市民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文化广场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具有文化氛围、集休闲、娱乐、交流于一体的文化广场。
二、建设目标1. 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
文化广场作为城市文化发展的标志性建筑,将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2. 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通过在文化广场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提供多元化的文化内容,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
3. 增进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境界。
引导市民注重精神世界的培养,增加艺术修养,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境界。
4.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文化广场将成为文化旅游的热点,吸引游客,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繁荣。
三、建设内容1. 建立多功能文化广场。
广场设计采用开放式布局,包括文化展示区、娱乐休闲区、演艺表演区和交流互动区等功能区域。
不同的区域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文化活动。
2. 配套设施建设。
为了提供良好的服务,广场内将设有咖啡厅、书店、艺术馆等文化设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利。
3. 打造艺术展示平台。
在广场中设置专门的展示区域,供艺术家展示他们的作品。
通过定期举办艺术展览等活动,为市民提供艺术鉴赏的机会。
4. 搭建演艺表演舞台。
设置一个专门的演艺表演区域,用于举办音乐会、大型演出等文艺演出活动。
同时,为演艺表演提供先进的音响设备,以保证演出的质量和声音效果。
5. 建设互动交流区域。
设置一个专门的交流互动区,供市民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例如举办文化讲座、书籍推广等活动,增加市民的文化体验和参与度。
四、管理与运营1. 设立文化广场管理委员会。
成立由相关政府部门、文化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管理委员会,负责文化广场的管理和运营。
2. 定期举办文化活动。
管理委员会将制定活动策划方案,定期组织各类文化展览、音乐会、演出等活动,丰富广场的文化内涵。
3. 建立合作机制。
文化广场工程建设方案一、项目概况文化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人民进行休闲、文化娱乐、艺术演出、展览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展示的重要窗口。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文化广场的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能够丰富城市人民的精神生活,推动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
本项目拟建设一座集休闲娱乐、文化演出、艺术展览、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广场,位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包括广场硬件设施建设、软件设施配套、文化活动经费等。
项目建设周期约为一年。
二、建设内容及规划布局1. 建设内容(1)广场景观改造:对现有广场的地面、绿化、灯光等进行全面改造,打造具有时代气息和城市特色的广场环境。
(2)搭建舞台设施:为举办各类文化演出活动,搭建可容纳百人以上观众的露天舞台,同时配置音响、灯光等设备。
(3)建设文化展示馆:设立文化展示馆,用于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手工艺品展销、书画展览等文化活动。
(4)设置休闲娱乐设施:配置凉亭、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5)提升绿化景观:增加各类花草树木,打造绿意盎然的城市绿化中心,为市民提供清新的休闲场所。
(6)配置公共设施:设置卫生间、饮水设施、座椅等基础设施,提升广场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2. 规划布局(1)广场中央景观区:设置主题雕塑、音乐喷泉等,成为广场的标志性景点。
(2)舞台区:位于广场一侧,为开展各类文化演出、庆典仪式等提供场地。
(3)文化展示区:位于广场的一角,设有文化展示馆和临时展览帐篷,用于展示和销售各种文化产品。
(4)休闲娱乐区:位于广场的周围,配置各类休闲娱乐设施,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5)绿化景观区:布置各类树木、花草,提供美丽的绿色环境。
(6)公共设施区:位于广场四周,设置卫生间、饮水设施、座椅等,提供便利设施给广场使用者。
三、建设目标及效益预期1. 建设目标(1)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通过文化广场工程建设,让广场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展示城市的文化魅力和氛围,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
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摘要:本文从文化广场的尺度、人性化设计、地方文化等方面,分析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更好的利用现代城市各民族风格迥异的文化特色在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中的运用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优化城市空间,是城市文化广场建设的目的,也是设计者追求的目标。
关键字:文化广场;尺度;人性化;地方文化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ulture square, the scale of the humanized design and local culture, urban culture square design analysis the problem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o make better use of modern urban ethnic style differ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urban culture square design to improve the use of the resident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o shape the image of the city and improve the urban grade, optimize the urban space, it is the purpo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ulture square, is also the designer pursuit of the goal.Key word: cultural square; Scale; Human nature; Local culture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增多的城市文化广场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日益走向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文化广场这一载体所蕴涵的诸多信息,成为一个城市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于建设公园文化广场的建议——政协大会发言材料尊敬的主席、各位代表:我认为,我们城市的文化建设离不开公园文化广场的建设。
公园文化广场是城市文化和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还可以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因此,我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公园文化广场设施建设公园文化广场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娱乐设施和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游玩和参与。
例如,可以在广场中建造音乐喷泉、儿童游乐场和桌球室等娱乐设施,同时还可以定期举行文化活动,如歌舞表演和展览。
二、加强公园文化广场环境美化公园文化广场的环境美化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的城市建设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了环保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在广场中增加绿化、进行雕塑美化等等。
这样可以让广场更加美观,在旅游者眼里更具吸引力。
三、因地制宜发挥公园文化广场特色由于不同的城市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所以在公园文化广场的建设中,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特点来发挥特色。
例如,考虑到鄂尔多斯的草原风光和文化传承,可以在广场中设置牧民文化柱和草原文化展览,以展示当地风情和历史文化。
以上,以上是我的建议。
建设公园文化广场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注重细节,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这样才能使广场发挥到最大的效能。
希望各位代表可以一起努力,加强公园文化广场的建设,为城市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
感谢大家!公园文化广场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直接影响城市文化气质和市民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
建设公园文化广场,能够吸引市民前来参观游玩,能够丰富市区民众的文化生活,为城市文化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首先,公园文化广场设施的建设对城市文化氛围的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被运用在了办公、商业和住宅用途上,公共休闲娱乐空间的消失,也使得市民的娱乐文化生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这时,需要有一个公共的休闲场所来缓解市民的精神压力和文化空虚,而公园文化广场就是这个场所。
广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市民需要一个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
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目前许多城市的广场建设并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划不合理、设施陈旧、管理混乱等。
因此,对广场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对广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为城市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空间,促进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三、可行性研究内容1.调研分析(1)市场调研:了解城市市民对广场的需求和期望,分析广场建设的市场潜力。
(2)竞争分析:分析周边广场的建设情况,了解竞争对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技术可行性分析(1)规划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和规划要求,设计合理的广场布局和功能区域。
(2)设施建设:评估广场设施建设的技术可行性,确保设施的安全和可靠性。
3.经济可行性分析(1)投资分析:评估广场建设的投资成本,预测未来的经济收益。
(2)盈利模式:设计合理的盈利模式,确保广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管理可行性分析(1)组织管理: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保障广场建设和运营的高效有序。
(2)人员培训:培训广场管理人员,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项目实施方案1.项目定位: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运动、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共广场。
2.项目规划:设计广场的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域,包括休闲区、文化展示区、儿童游乐区等。
3.设施建设:更新广场的设施设备,配备齐全的座椅、休息亭、儿童游乐设施等。
4.管理运营:建立专业的广场管理团队,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和服务标准。
五、预期效益1.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广场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城市就业机会。
2.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优质的公共空间,丰富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
3.增加城市形象: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公共广场,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六、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市场需求不足、竞争激烈等因素可能影响广场的经营状况。
我国城市文化广场建设的对策研究
作者:赵潇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3期
摘要:城市文化广场建设作为发展城市人文环境的一条重要途径越来越被城市建设者们所重视。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传承文脉、注重生态化及营造地域特色等方法建设城市文化广场,从而打造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人文环境,同时也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关键词:城市文化广场;生态化;地域特色;历史文脉;人性化
现代城市文化广场是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最具公共性、最具艺术性、最具活力、最能体现都市文化和文明的开放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文化广场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貌和灵魂,展示了现代城市生活模式和社会文化内涵。
现代城市广场一直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但大多数现代城市文化广场的建设是千篇一律,缺乏对历史文脉继承和发扬,不能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人性化需求,各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围绕“洁化、绿化、亮化、序化”的总体要,有意识地将广场作为“文化超市”来建设,过度的建设还导致了对城市环境无可挽回的破坏和经济上不可补救的损失。
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化并无范式可依。
广场是政府为老百姓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设施,其建设也是城市空间构图的需要,同时也应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缩影。
“顺应环境、因地制宜、继承历史文脉”,是我们对空间建设地方性特色最精准的概括。
事实上这种规律是基于一定条件下规划建设的经济性原理。
基于这一原理,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城市文化广场建设的意见:
一城市文化广场设计的生态化
文化广场是整个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的一部分,它与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联系紧密。
其生态性原则就是要遵循生态规律,包括生态进化规律、生态平衡规律、生态优化规律、生态经济规律,体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具体到城市文化广场来说,由于过去的广场设计只注重硬质景观效果,“大而空”,植物仅仅作为点缀、装饰甚至没有绿化,疏远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缺少与自然生态的紧密结合。
因此,现代城市文化广场设计应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一方面应运用园林设计的方法,通过融合、嵌入、缩微、美化和象征等手段,在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并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特点相适应,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领略和体会自然带来的自由、清新和愉悦。
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广场设计应特别强调其小环境生态的合理性,既要有充足的阳光,又要有足够的绿化,冬暖夏凉,为居民的各种活动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
作为城市人文精神与生活风貌重要体现的城市文化广场,应当成为景观优美、绿化充分、环境宜人和健全高效的生态空间。
二注重城市文化广场地域特色的营造
我国许多城市除了以其著名建筑作为城市标志以外,更因其拥有供广大市民聚会、交往的城市广场作为城市标志而被人铭记在心,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海的外滩广场,大连的星海广场,四川的都江堰广场等都是其中的典范。
然而,由于人们在传统文化的认知、价值观念的定位和环境的规划上存在诸多不足,且随着城市广场风格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使得当前我国的城市文化广场建设面貌大同小异,缺少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首先表现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
它包括特定地点或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例如:地理区位、地形地貌、植被、水体、地质、气候条件以及人工环境特征等。
其次地域特色的文化环境背景含有许多不同的内在文化表象,例如:文脉、传统、历史、宗教、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闻名的、怀古的;符号学等等。
从探讨形成广场地域特色的因素本质上讲,广场的地域特色是为了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而对土地及其自然改造过程的方式。
深入挖掘地域内涵,更多的是应该尊重场地,寻求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达到场地与环境融合。
通过对自然条件的挖掘,从地方特色及其内在精神中挖掘;从当地经济、技术与材料的应用中挖掘地域特色,这样的景观才能真正体现出当地的地域特色。
三注重历史文脉对于城市文化广场的重要性
广场的环境应与所在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的环境、街道、建筑物等相互协调,共同构成城市的活动中心。
设计时要考虑到广场所处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
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领悟和理解,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该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广场,用适合该广场的表现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适合中国特色的新老区分离的城市规划开始实施,然而,一系列问题又出现了,新城区的建设一味追求现代化、国际化,而忽视了民族性,导致了传统的断裂,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危机。
另外,城市中心是一个城市的经济、信息和金融中心,是统一化最明显的地方,同时它又是城市文化特色的窗口。
重构市中心的风采,取得传统和现代的双赢。
四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文化广场对人性的设计应多体现人性化设计原则。
人性化原则是评价城市广场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人是城市广场空间的主体,离开了人的广场是毫无意义的。
人性化的创造是基于对人的关怀的物质建构,它包括空间领域感、舒适感、层次感、易达性等方面的塑造。
同时,城市文化广场应充分考虑人的尺度,符合人的行为心理,并创造为人所沟通、交流、共享的人性空间。
城市文化广场获取资源能够节省大量的劳动力成本;顺应当地人文、地形等人文和自然环境,这些都是在有限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增加人性化需求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王珂,夏健等.城市广场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姜楠南.城市广场设计要素初探[J].工业设计,2009.
作者简介:赵潇女河南新乡新乡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