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第二章_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58.50 KB
- 文档页数:89
第二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2.1 复习笔记考点一、国际收支1.国际收支的定义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2.国际收支定义的解释(1)对外性,一国居民与非本国居民之间的交易。
(2)记录性,其货币记录以国际交易为基础。
其中交易包括交换、转移、移居等。
(3)流量性,一般为一年之内的交易总结。
(4)事后性,“一定时期”一般指过去的一个会计年度,是对已发生事实进行的记录。
考点二、国际收支平衡表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定义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将每一笔国际收支记录按照特定账户分类,遵循复式计账原则而汇总编制的会计报表。
2.账户分类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分类及其具体内容如表2-1所示,账户结构如图2-1所示。
表2-1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分类图2-1 国际收支账户结构3.复式记账法(1)定义每笔交易都由两笔数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表示。
(2)运用要点①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②借方记录的是资金使用和占用的增加以及资金来源的减少,包括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以及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贷方记录的是资金来源的增加以及资金使用和占用的减少,包括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和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
③总结各账户的记录后,正余额表示该科目的顺差;负余额表示该科目的逆差。
4.记账货币在记账时被折算成同一种且使各种交易间具有记录和比较基础的货币。
考点三、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问题1.国际收支中的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1)自主性交易,是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而从事的交易。
(2)补偿性交易,是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
2.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结构口径(见图2-2)图2-2 各种口径的国际收支差额示意图除了贸易收支差额、经常账户收支差额、基本账户差额和综合账户差额具有如上图的关系,还有一个独立的外汇收支差额,其构成外汇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
3.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临、结、货、周、收、预、币)(见表2-2)表2-2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考点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1.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是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过程。
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第二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概念: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外汇储备;自主性交易;补偿性交易;临时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货币性不平衡;收入性不平衡;周期性不平衡;预期性不平衡;货币-价格机制;收入机制;利率机制;支出转换政策;支出增减政策;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效应;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思考题:1,2,3,4讨论题:1,2,6第三章汇率基础理论概念外汇;汇率;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名义汇率;实际汇率;有效汇率;即期汇率;远期汇率;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一价定律;套补的利率平价;非套补的利率平价;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汇率超调;资产组合分析法;贸易条件思考题1,2,3,5,8讨论题1,3第四章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概念内部均衡;外部均衡;米德冲突;数量匹配原则;最优指派原则;融资型政策;供给型政策;斯旺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思考题1,3,4,6讨论题1第六章外汇管理及其效率分析概念影子汇率;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棘轮效应;三元悖论;爬行盯住;汇率目标区;货币局制度;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特别提款权;备用信贷;冲销式干预;非冲销式干预;货币替代思考题2,4讨论题1,2,3第七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概念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欧洲货币市场;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离岸交易;在岸交易;欧洲债券;外国债券;银行危机;货币危机思考题2,5,6讨论题2,3第八章金融全球化下的国际协调与合作概念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双挂钩;特里芬两难;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区域货币合作思考题2,3,4讨论题2,3,5。
姜波克《国际金融学》知识要点前言一、本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国际金融学是专门研究国际金融活动的经济科学,其研究对象为国际间金融活动及其本质与规律性,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的问题的一门学科。
国际金融学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由研究国际贸易的理论发展而成的,其理论性,业务性较强,宏观、微观并重,研究范围广,交叉学科多,并需要一定计算技术的综合学科。
二、本课程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国际金融学是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为本专业的其他专业课奠定理论基础,掌握分析和研究国际金融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与本专业的其他课程相辅相成,成为本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之一。
作为经济学中新兴的一门学科,国际金融学可以用来分析经济学中一些常见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现象和政策问题,即通过开放经济下对外帐户的构成及不平衡所导致的内外部均衡的相互冲突的分析,学习其解决冲突的理论方法;掌握汇率变动的影响及均衡汇率的决定以及汇率的管制和干预方法;了解国际资本流动所带来的汇率、货币危机的产生及防范措施;强调内外均衡的国际协调的重要性及其对策。
毫无疑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理论基础,而且使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
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1、了解国际金融基本知识,如:国际收支、外汇的概念、汇率的种类及计算、金融衍生工具、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储备等。
2、掌握国际金融相关动态,如,欧洲货币体系的形成及特点、国际金融体系内部存在的问题、货币危机的防范及对策、汇率政策的选择等。
四、总学时、学分54学时(每周3学时)、3学分五、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多媒体讲授为主,采取辩论一次、撰写论文一次、课堂讨论一次、学生自主讲课一次、课堂小考若干次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六、上课要求1、上课方式的多样化:课堂提问、讨论、辩论、小考、写小论文、检查作业、学生讲课比赛等。
《国际金融新编》考研姜波克版讲义和考研复习笔记第一章导论1.1 复习笔记考点一、本书的研究对象国际金融学是从货币角度研究内部均衡条件下外部平衡实现问题的一门学科。
外部变量:国际收支和汇率。
内部变量: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
研究方向: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相互关系。
研究目标:短期是从货币角度研究总供给与总需求相平衡下外部平衡的实现问题;长期是从货币角度研究经济(可)持续增长前提下外部平衡的实现问题。
考点二、本书的国情基础与研究视角1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具有世界影响到2016年,按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中国经济总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二位,对世界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日益离不开世界市场。
因此,任何经济政策的出台,不仅要考虑国内的需要,还要考虑维护和珍惜一个公平公正的世界市场环境的需要。
2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国内生产总值总规模居世界前列,但若就人均来看,中国还排在一个相对靠后的位置。
因此,实现外部平衡应当是在我国经济增长条件下的目标,即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必须伴随着供给和需求水平的同步提高,国际收支的平衡或可持续必须以国内经济增长为前提,维持外部平衡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
3中国的自然资源状况紧张中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较高,因此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应当注意本国资源的节约和外国资源的利用。
在维持外部平衡时,应当注意进出口产品的结构,采用产业政策、汇率政策等手段引导国内资源的节约和国外资源的利用。
4中国人口众多,年龄结构变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人口数量庞大,这一点在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同时,也会为就业、资源和福利水平的提升带来不小的困难。
同时,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将发生变化,适龄劳动力会减少,社会储蓄率也会下降。
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将会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模式和外部平衡问题产生深刻的影响。
5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外延型增长为主在过去数十年中,中国经济的增长除依靠高端技术外,更多的是依靠低价使用本国低端技术和自然资源,以及持续投入本国廉价劳动力来实现的,这种增长可被称为外延型经济增长。
第二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一、概念题1.国际收支答:所谓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国际收支的定义:(1)国际收支记录的是对外的交往,即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的经济单位。
所谓一国的经济领土,一般包括一个政府所管辖的地理领土,还包括该国天空、水域和临近水域的大陆架,以及该国在世界其他地方的飞地。
(2)国际收支是系统的货币记录。
这些交易既包括涉及货币收支的对外往来,也包括未涉及货币收支的对外往来,未涉及货币收支的往来须折算成货币加以记录。
所谓交易,包括四类:交换、转移、移居、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
(3)根据统计学的定义,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
国际收支一般是对一年的交易进行总结,所以它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4)国际收支是个事后的概念。
定义中的“一定时期”一般是指过去的一个会计年度,所以它是对已发生事实进行的记录。
2.国际收支平衡表答:所谓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将国际收支记录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计账原则而编制的会计报表。
可以从特定账户分类、复式计账原则和记账货币三个角度考虑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特点。
(1)特定账户分类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非常复杂、广泛,各国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也不尽相同,但均包括三个主要项目:①经常项目,反映实际资源在国际间流动的经济行为的项目,它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主要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②资本与金融项目。
其中资本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收买或放弃。
金融项目反映金融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的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③错误和遗漏账户。
它反映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收支差额的项目。
(2)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运用在国际收支平衡表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点:①任何一笔交易发生,必然涉及借方和贷方两个方面,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②借方记录的是资金的使用,贷方记录的是资金的来源;③正余额意味着该科目的顺差(或盈余),负余额意味着该科目的逆差(或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