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地域文化考精彩试题与问题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77.55 KB
- 文档页数:1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陈规发明“木牛流马”B. 陈规反对攻势防御C. 陈规是宋代人D. 《守城录》为陈规所作反馈正确答案是:陈规发明“木牛流马",陈规反对攻势防御题目2题干《六韬》的作者是诸葛亮。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题干墨子思想的核心是()选择一项:A. 兼爱B。
节用C。
尚贤D. 非攻反馈正确答案是:兼爱题目4题干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A。
韩非子B。
孔子C. 孟子D。
墨子反馈正确答案是:孟子题目5题干鲁国的稷下学宫,在齐鲁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题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孙武本为齐国人B。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C.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D. 孙武本姓陈反馈正确答案是:孙武本姓陈, 孙武本为齐国人,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题目7题干下列对鲁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重视工商业B。
地势平坦C。
首都是曲阜D。
土质肥沃反馈正确答案是:土质肥沃, 地势平坦, 首都是曲阜题目8题干下列人物中,没有到过“稷下学宫"讲学收徒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老子B. 邹衍C. 孔子D. 荀子反馈正确答案是:孔子, 老子题目9题干封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祭泰山的形式来神化帝王,以树立帝王的威信。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0题干下列典籍中,属于“六经”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尚书》B. 《诗经》C. 《论语》D。
《孟子》反馈正确答案是:《诗经》,《尚书》题目11题干“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选择一项:A. 《墨子》B。
《管子》C。
《公羊传》D。
《论语》反馈正确答案是:《公羊传》题目12题干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时的国君是( )选择一项:A。
齐宣王C. 齐景公D。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21年7月期末考试地域文化试卷(开卷)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武威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威地区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B.西汉时命名原休屠王领地为“武威”,以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
C.“五凉”中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曾建都于姑臧。
D.西夏曾经以凉州为国都。
2.关于武威雷台出土的铜奔马,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铜奔马为战国时期青铜器。
B.铜奔马作昂首嘶鸣、飞跃奔驰状。
C.铜奔马出土于1969年。
D.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3.关于张掖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汉设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义。
B.隋唐时代是张掖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C.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置甘肃行省。
D.张掖大佛寺是五凉时期的佛教殿堂。
4.关于马蹄寺石窟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蹄寺石窟群是五代十国时期开凿的石窟群。
B.北魏晚期,受中原文化影响,部分洞窟重修。
C.千佛洞石窟北段为浮雕塔林。
D.马蹄南寺石窟又叫胜果寺,规模较小。
5.关于酒泉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汉时期设置了酒泉郡。
B.魏晋时期,肃州的名称开始使用。
C.明代为扼守中西交通的锁钥。
D.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点上千处。
6.关于嘉峪关关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城向北8千米连黑山悬壁长城。
B.关城的罗城开南北两门。
C.关城向南7千米接天下第一墩。
D.为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
7.关于新城魏晋墓彩绘砖壁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城魏晋墓群位于嘉峪关市东18千米的戈壁滩上。
B.彩绘砖壁画大部分构图较为简单,画面具备可叙事性和情节性。
C.绘画方面的内容,在美术领域填补了两汉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
D.彩绘砖壁画突出特点是“以形写神”。
8.关于莫高窟的营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前秦建元二年)。
B.唐代是莫高窟全盛时代,洞窟数达千洞。
单选题23题每题2分合计46分(总分46.00)1.孔子还乡祠位于(2.00分)A. 今夏邑县B. 今淮阳县C. 今永城市D. 今睢县2.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的弟子是(2.00分)A. 子贡B. 子张C. 曾参D. 子夏3.庄子所属的时代是(2.00分)A. 秦朝B. 春秋时期C. 西汉D. 战国时代4.《白虎通义》的作者是(A)(2.00分)A. 司马迁B. 司马光C. 韩愈D. 班固5.《唐律疏议》的作者是(2.00分)A. 魏徵B. 长孙无忌C. 李世民D. 杜周6.下列法家人物提倡“重术”的是(2.00分)A. 申不害B. 子产C. 慎到D. 商鞅7.律宗东塔派的创始人是(2.00分)A. 怀素B. 竺叔兰C. 神秀D. 僧一行8.《礼记》的作者是(2.00分)A. 戴圣B. 戴德C. 子思D. 子夏9.老子所属的时代是(2.00分)A. 西周B. 春秋末期C. 战国时代D. 秦朝10.制定《大衍历》人物的是(2.00分)A. 慧可B. 竺叔兰C. 僧一行D. 玄奘11.下列儒家人物被誉为汉景帝“智囊”的是(2.00分)A. 尹敏B. 晁错C. 魏满D. 张兴12.“儒”字最早见于(2.00分)A. 《论语》B. 《中庸》C. 《大学》D. 《孟子》13.弦歌台位于(2.00分)A. 今许昌市B. 今濮阳市C. 今汤阴县D. 今淮阳县14.《法经》的作者是(2.00分)A. 李悝B. 李斯C. 商鞅D. 韩非15.《道德经》诞生地是(2.00分)A. 西安终南山B. 今灵宝函谷关C. 新安县函谷关D. 今洛阳市老城16.世称“明道先生”的人物是(2.00分)A. 邵雍B. 程颐C. 张载D. 程颢17.说出“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人物是(2.00分)B. 商鞅C. 子产D. 邓析18.《杨朱》出自(2.00分)A. 《文子》B. 《列子》C. 《道德经》D. 《庄子》19.《论贵粟疏》的作者是(2.00分)A. 刘昆B. 郑兴C. 晁错D. 丁鸿20.下列人物不属于法家的是(2.00分)A. 商鞅B. 管仲C. 曾参D. 李悝21.说出“我以不贪为宝”的人物是(2.00分)A. 吴起C. 子罕D. 申不害22.列御寇是(2.00分)A. 郑国人B. 陈国人C. 宋国人D. 韩国人23.儒家文化在中原传播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2.00分)A. 东汉B. 唐朝C. 北宋D. 西汉多选题11题每题2分合计22分(总分22.00)1.魏晋玄学的“三玄”是指(2.00分)A. 《周易》B. 《庄子》C. 《墨子》D. 《老子》E. 《列子》2.“北宋五子”属于中原人的有(2.00分)B. 程颐C. 张载D. 邵雍E. 周敦颐3.下列法家人物属于卫国的有(2.00分)A. 申不害B. 子罕C. 韩非D. 吴起E. 商鞅4.下列篇什属于《列子》的有(2.00分)A. 《说符》B. 《伯乐荐九方皋》C. 《愚公移山》D. 《纪昌学射》E. 《薛谭学讴》5.下列人物属于子夏弟子的有(2.00分)A. 禽滑厘B. 段干木C. 田子方D. 张兴6.下列人物中属于儒家的有(2.00分)A. 韩非子B. 子夏C. 子思D. 荀子E. 孟子7.下列著作属于邵雍的有(2.00分)A. 《皇极经世》B. 《识仁篇》C. 《渔樵问对》D. 《定性书》E. 《伊川击壤集》8.下列人物属于汉代儒家的有(2.00分)A. 京房B. 洼丹C. 徐文远D. 戴凭E. 尹敏9.下列孔子弟子属于中原的有(2.00分)A. 漆雕开C. 颜渊D. 子贡E. 公良儒10.下列法家人物属于韩国的有(2.00分)A. 韩非B. 商鞅C. 吴起D. 李斯E. 申不害11.下列人物属于法家的有(2.00分)A. 管仲B. 申不害C. 子产D. 商鞅E. 李悝判断题30题每题1分合计30分(总分30.00)1.庄子是春秋时代宋国蒙人。
科目代号:6157座号: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13年1月期末考试开放本科各专业地域文化试卷(开卷)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说明:从下列小题中选出2-4项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请将所选答案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框内。
A.教民渔猎。
B.烹饪熟食。
C.设官理民。
D.尝百草,播五谷。
2.半山类型彩陶:A.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主要器型。
B.锯齿纹非常盛行,成为其主要特征。
C.纹饰一般装饰于陶器上腹。
D.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陶鼓。
3.丝绸之路:A.在西汉王朝设立西域都护后益加畅通。
B.在隋唐达到鼎盛,长安、洛阳等城市呈现出国际都会的风貌。
C.沿线重要都市都有不少胡商。
D.在明朝后走向衰落。
4.丝路重镇武威:A.马蹄寺石窟被称为中国“石窟之祖”。
B.所藏西夏碑是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
C.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城。
D.白塔寺是元代阔端太子与西藏佛教领袖萨班举行“凉州会盟”之地。
5.长城沿线的古城遗址中:A.锁阳城是酒泉通往敦煌古道上的一座边城。
B.锁阳城、常乐古城、石包城互为策应,有鼎足之势。
C.石包城是明代所修的重要城堡。
D.居延塞主要由烽燧亭障等边防设施组成。
6.麦积山石窟:A.开创于后秦(公元384~417年)时期。
B.东、西崖摩崖大佛是隋代造像。
C.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绝大部分泥塑彩妆。
D.最宏伟、最壮丽的一座建筑是第4窟上七佛龛。
7.敦煌莫高窟:A.大型彩塑均为唐代所造。
B.第96窟窟檐依崖而建,俗称“九层楼”,为莫高窟标志性景点。
C.大型彩塑通过体量给人一种崇高感,这是宗教信仰的需要。
D.第158窟大卧佛,又称涅槃像、睡佛,是莫高窟彩塑代表作之一。
8.河陇军事人物中:A.李广一生与匈奴作战70余次,出生入死,屡建战功。
B.赵充国在对匈奴、羌、氐等的战争中屡立战功。
C.姜维是一位颇具才略的羌族军事家。
D.吴玠、吴璘指挥的和尚原大战射杀了金兀术。
9.河陇文艺名家中:A.赵壹《刺世疾邪赋》是一篇讽刺现实的政治抒情赋。
电大考试题库及答案地域文化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地域文化的特点?A. 多样性B. 独特性C. 普遍性D. 传承性答案:C2. 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地理环境B. 历史传统C. 社会结构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3. 地域文化中,以下哪项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A. 传统手工艺B. 民间艺术C. 现代流行音乐D. 传统节日答案:C4. 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增强民族认同感B. 促进经济发展C. 阻碍文化交流D. 丰富社会生活答案:C5. 地域文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B. 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C. 增强地区竞争力D. 所有以上目的答案:A6. 地域文化中的方言对于文化传承有何意义?A. 方言是文化传承的障碍B. 方言有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C. 方言会导致文化同质化D. 方言与文化传承无关答案:B7. 地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对当地社会有何影响?A. 促进社会和谐B. 引发社会冲突C. 与社会无关D. 以上都不是答案:A8. 地域文化中的饮食习惯是如何形成的?A. 完全由地理环境决定B. 完全由历史传统决定C. 由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共同影响D. 由个人偏好决定答案:C9. 地域文化中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哪些信息?A. 仅反映了当地的技术水平B. 仅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条件C. 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D. 反映了当地的政治制度答案:C10.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主要有哪些形式?A. 绘画和雕塑B. 音乐和舞蹈C. 戏剧和曲艺D. 所有以上形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通常包含哪些元素?A. 特定的日期B. 特定的仪式C. 特定的食物D. 特定的服饰答案:ABCD2.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故事通常具有哪些特点?A. 口头传播B. 具有教育意义C. 反映当地生活D. 具有娱乐性答案:ABCD3. 地域文化中的手工艺品通常具有哪些价值?A. 经济价值B. 文化价值C. 艺术价值D. 历史价值答案:ABCD4.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音乐通常包括哪些类型?A. 民间歌曲B. 民间器乐C. 民间舞蹈音乐D. 民间戏剧音乐答案:ABCD5.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舞蹈通常具有哪些功能?A. 社交功能B. 娱乐功能C. 宗教仪式功能D. 教育功能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20年1月期末考试地域文化试卷(开卷)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所选正确选项填在答题框中,1.关于天梯山石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梯山石窟的大佛窟开凿于盛唐时期。
B.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
C.天梯山石窟被称为“石窟之鼻祖”。
D.天梯山石窟的大佛窟有阿弥陀佛造像1尊。
2.关于武威文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棂星门背面书“孝友文章”四字。
B.现存的武威文庙,由东、中、西三组建筑构成。
C.东边文昌宫以桂籍殿为中心。
D.桂籍殿卷棚内保存的46块匾额,堪称西北之最。
3.关于西夏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夏碑由武威著名学者张澍发现。
B.西夏碑两面正中用汉文和西夏文篆额。
C.碑文主要记录了当时重修凉州感应塔的缘起和经过。
D.此碑两面碑文内容完全相同。
4.关于张掖大佛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佛殿南北两侧塑十大弟子像。
B.大佛殿殿门上方悬挂镌刻“无上正觉”匾额。
C.大佛殿殿身为两层楼阁,重檐歇山顶。
D.寺内的大卧佛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室内卧佛。
5.关于金塔寺石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塔寺石窟分东、西两窟。
B.金塔寺石窟大约开凿于北凉时期。
C.金塔寺石窟两窟规模和形制差别很大。
D.东窟龛顶两侧有大型悬塑飞天。
6.关于骆驼城故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骆驼城故址在汉代为酒泉郡表是县地。
B.古城被东西走向的腰墙分为南北二城。
C.北城面积大于南城面积。
D.南城内西南又有一独立割开的小城。
7.关于锁阳城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锁阳城又名“苦峪城”、“瓜州故城”、“晋昌故城”。
B.锁阳城城址内城没有瓮城、角墩等防御设施。
C.锁阳城城址外城有环墙两道。
D.锁阳城东北方向有一座大型寺院遗址,俗称塔尔寺。
8.关于榆林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榆林窟现存43个有完整壁画的洞窟。
B.榆林窟第2窟西壁门两侧各保留了一幅水月观音画像。
《地域文化》网上作业及答案——大溪文化阶段魏源吴文化《太极图说》周朝物生产转变。
道县玉蟾岩遗址清代《太极图说》春秋战国时期谭嗣同总是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相联系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
展。
A.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以强烈的经世精神写下了《筹漕篇》、《筹鹾篇》、《筹河篇》等一系列针对时政急务补阙救弊的策文。
B.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常告诫后辈:“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嚣。
”这就比传统文化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更进了一步。
C.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安国以“康济时艰”作为治学宗旨。
D.民主革命先驱陈天华为祖国积弱积贫、受人欺凌而痛彻心骨,蹈海明志,唤醒国魂。
[第13题](多选题)湖湘大地,从古至今就被称为“古道圣土”、“屈贾之乡”、“潇湘洙泗”。
这是因为:A.所谓“古道圣土”,是因为这里是炎帝、舜帝传播中华道德古训、培育中华伦理文明的主要地方。
B.所谓“屈贾之乡”是因为这里是屈原、贾谊忧国忧民的地方,是他们心系天下万民、求索国家前途之方的地方,同时更是他们精神得以安顿、人格臻于完善的地方。
C.所谓“潇湘洙泗”,是因为湖湘大地是光大儒家伦理精义、传承孔孟儒家学脉的地方。
D.湖湘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第14题](多选题)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早期湖湘启蒙思想对于近代湖湘文化的的影响深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的宣传家大多爱看《船山遗书》,辛亥志士利用他的夷夏之辨的民族意识进行革命,民国初年,刘人熙等人在长沙设立船山学社,创办《船山学报》,鼓吹保护国粹。
B.以谭嗣同、唐才常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也接受了船山学说的影响,故而极端推崇王夫之,谭嗣同甚至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
”C.以曾国藩、曾国荃、彭玉麟等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其学术思想同样受到王夫之的影响,如曾国藩等理学经世思想就是来源于船山理学思潮中的儒家伦理内核“内广外礼”以及“明体达用”的学术思想。
·题目、
丝绸之路:
·选项、
在三国时期设立西域都护后益加畅通
经敦煌出玉门关和阳关
沿线重要都市都有不少胡商
在明朝后走向衰落
【答案】
沿线重要都市都有不少胡商
在明朝后走向衰落
·题目、
齐家文化:
·选项、
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
陶器造型优美,各种带耳器显著增多,弧形大耳成为鲜明特点多单耳罐、筒状杯和双肩耳圜底罐
出现了成批的祭祀使用的青铜礼器
【答案】
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
陶器造型优美,各种带耳器显著增多,弧形大耳成为鲜明特点
·题目、
半山类型彩陶:
·选项、
纹饰十分罕见
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陶鼓
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主要器型
锯齿纹非常盛行,成为其主要特征
【答案】
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主要器型
锯齿纹非常盛行,成为其主要特征。
终结考试“鲁沙尔”“阿尼玛卿”“扎陵"等是()词。
正确答案:藏语“藏族婚宴十八说"是流传在青海省()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
正确答案:东部衣业区藏族聚居区到1997年,()城已形成排灯一条街”,排灯艺术大放光彩正确答案:湟源县(),中原王朝对青海东部河湟地区进行占领和开发,设置郡县,电田移民,青海地区进入封建社会。
正确答案:西汉中期()是青海最早修建的"拱北正确答案:凤凰山拱北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被誉为()正确答案: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朗达玛灭佛,不少佛徒逃离土蕃,使得()成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展中心。
正确答案:青海()素有"海藏通衢”“海藏咽喉"之称。
正确答案:湟源()10月17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決定成立青海省,西宁为省会,任命孙连仲为首届省主席正确答案:1928年乐都话共有()个声调。
正确答案:3唃厮啰经济中最负盛名的是()。
正确答案:锻造铁甲经过十三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体育文化品牌。
正确答案:环湖赛从青海文化形成发展的軌迹来看,该地区文化逐漸生成了三个文化圈,即()伊斯兰文化圈和汉文化圈正确答案:藏传佛教文化圈儒家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在青海兴起,对青海社会进步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正确答案:儒学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正确答案:咸水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腾咆哮5464公里,最后注入()。
正确答案:渤海从北朝晚期至中唐时期漫长的岁月里,()实际上成了中西交通的中心之正确答案:经綢之路青海道撒拉族的《略駝舞》和土族的《庄稼其》,它们都用独特的舞蹈艺术,演了()的变迁正确答案:民族文化青海许多寺院规定喇嘛"夏令安居”,据说六月中旬正是百虫生长驚期,外出行走“有伤上天好生之德”,半个月至两个月期满后才能到野外进行野宴。
这就是()的由来正确答案:雪顿节青海湖泊数量,居全国()。
甘肃开放大学2024年初地域文化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任务习题及答案试卷得分95 答案在最后1. 炳灵寺石窟:多选题 (5 分) 5分A最早开凿的大佛窟,为北魏所开创B169窟造像手法简练、造型优美C高27米的唐代摩崖大佛,上半身用石雕成D最值得称道的是窟门南侧的骑象菩萨2. 嘉峪关关城:多选题 (5 分) 5分A由内城、瓮城、罗城及城壕、长城烽台等组成B内城开东西两门C东门门额刻“柔远门”三个字D“光化门”为古代进关的第一道城门3. 甘肃境内汉长城:多选题 (5 分) 5分A大体以酒泉和敦煌为界,分为东、中、西三段B东段史称“令居塞”,是修筑最早的一段,即令居(今永登)以西至酒泉段C至瓜州沿黑河向南伸向敦煌D至河口后沿黄河进入兰州市区,过桑园峡4. 甘肃境内汉长城酒泉、敦煌段:多选题 (5 分) 5分A小方盘城是汉长城塞墙的西端点B总长550余千米,敦煌境内大方盘城附近长城遗址是保存最好的一段C烽燧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多用土坯夹红柳、芦苇筑成D阳关遗址位于今天的敦煌市西南方南湖乡古董滩5. 莫高窟飞天图像:多选题 (5 分) 5分A唐代时敦煌飞天艺术发展的大转折时代B西魏以后,中原式飞天开始在洞窟流行C宋代是敦煌飞天艺术的高峰D第272窟说法图上方的四身飞天是西魏时期飞天图像代表作之一6. 甘肃境内明长城:多选题 (5 分) 5分A甘肃境内的长城由甘肃镇管辖,治所在今张掖B甘肃境内的长城由甘肃镇管辖,治所在今武威C在金塔县至敦煌的长城史称“令居塞”D明长城墙垣少数为砖砌,大多数为黄土夯筑7. 敦煌藏经洞文献中:多选题 (5 分) 5分A保存的一批汉简价值很高B大约百分之九十是佛教文献C保存了大量元、明时期的公私文书D保存了有关摩尼教、景教文献8. 莫高窟本生故事画:多选题 (5 分) 5分A主要表现形式有单幅式、连环画式、组合画式和屏风画式B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延续时间长C是唐代以后敦煌壁画的主要题材D也被称为佛教史迹画9. 甘肃境内的明长城:多选题 (5 分) 0分A在山丹县境内汉明长城遗存并存,具有代表性B主干线西起嘉峪关C明王朝在今金塔至敦煌一带修筑长城,史称“令居塞”D在甘肃境内足有2000公里10. 甘肃境内秦长城:多选题 (5 分) 5分A秦长城西端起点在甘肃渭源县北B甘肃境内秦长城包括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长城和秦始皇时期修筑的长城C秦国长城和秦朝长城的修建是甘肃地区不断得到开发的体现D秦长城长500余千米11. 甘肃境内汉长城令居塞:多选题 (5 分) 5分A令居是东汉县名,大致在今天的永登县B令居塞西起令居,东至敦煌C由壕堑、山险、墙垣、烽燧、城障等组成D令居塞总1500余千米12. 庆阳北石窟寺:多选题 (5 分) 5分A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509年)B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C石窟群的精华是北魏和唐代窟龛,其中唐代窟龛数量最多D第165窟是北石窟寺的杰出作品,也是唐代石窟艺术的代表作13. 莫高窟:多选题 (5 分) 5分A大型敦煌彩塑均为唐代所造B第96窟窟檐依崖而建,俗称“九层楼”,为莫高窟标志性景点C现存彩塑大多为元明时期所造D开创于后秦(公元384~417年)时期14. 马蹄寺石窟群:多选题 (5 分) 5分A包括马蹄南、北二寺,金塔寺,千佛洞及上、中、下观音洞七个部分B马蹄寺石窟南寺第3窟俗称“三十三天”C各洞窟中的造像,除了个别为泥塑外,绝大部分为石雕D石胎泥塑是马蹄寺石窟群塑像中广泛采用的手法15. 汉居延塞遗址:多选题 (5 分) 5分A居延塞是明王朝在居延海附近所修筑的长城,以居延故城为中心B居延塞又称遮虏障C在甘肃境内,居延塞遗址主要城障有大湾城、地湾城和肩水金关D居延塞遗址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 麦积山石窟:多选题 (5 分) 5分A开创于北魏时期B石窟以泥塑见长C在现存窟龛中,北魏时期开凿的窟龛数量达到三分之二以上D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17. 莫高窟:多选题 (5 分) 5分A现存洞窟分南北两区,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B据史记载,莫高窟在唐代时已“窟龛千余”C元代以后,莫高窟停止了兴建D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18. 天梯山石窟:多选题 (5 分) 5分A以礼拜窟和浮雕舍利塔最多B始建于北凉沮渠蒙逊时期C大佛窟内有释迦牟尼造像一尊,高28米D壁画内容大多为千佛或简单的“佛说法图”19. 莫高窟经变画:多选题 (5 分) 5分A也被称为佛教史迹画B又被称为佛传故事画C是唐代以后敦煌壁画的主要题材D是中国式佛教艺术的代表20. 甘肃山丹明长城:多选题 (5 分) 5分A绣花庙到县城城关一带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长城遗址之一B长城走向、长度都与境内的汉长城走向、长度相同C汉长城在南侧,为壕堑状,明长城则在北侧,呈平行延伸D境内汉明长城被誉为“长城露天博物馆”。
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答案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地域内形成的一系列特色文化现象和文化传统。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这涵盖了对于土地、环境、历史和传统的独特诠释。
在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中,我们将回答一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些问题的答案。
1. 请简述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
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地域性、历史性、整体性和发展性。
地域性指的是地域文化的特殊性,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和传统。
这些特性与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密切相关。
历史性是指地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
地域文化是一种长时间积淀而形成的,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历史、文明和传统。
整体性是指地域文化是社会各种文化要素的综合集合。
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不仅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传统节日等,还包括其建筑风格、服饰、饮食、音乐、舞蹈等方方面面的文化现象。
发展性是指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和演变。
地域文化既要保持传统特色,也要与时俱进,拥抱变革。
2. 请举例说明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地域文化。
例如,位于沿海地区的地域文化往往与海洋密切相关。
海洋资源丰富的地区,人们往往以渔业为生,海鲜成为当地特色菜。
此外,许多沿海地区的节日和庆典活动也与海洋文化有关。
比如,中国南方的一些沿海城市会有船灯游行和海上慰灵等传统节庆活动。
另一个例子是山区地域文化。
山区地区多山,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因此山区地域文化与森林文化息息相关。
山区人民往往以狩猎、采集、种植为生,他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服饰等都受到森林环境的影响。
比如,中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彝族就生活在山区,在他们的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山林的传说和习俗。
总的来说,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塑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地域文化(试题+答案)1.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巴地萌发的、经过漫长历史溶进的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2.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3.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4.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7. 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9. 《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癛君。
11. 后世多以的板楯蛮、槃瓠、癝君后裔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2.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其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长约450公里,总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
14. 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
15.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
2024年国开一网一(甘肃)地域文化(专)形考答案地域文化(专)第一次形考作业答案1.关于河西走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4分)A.西至甘新交界地带。
B.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C.大致分为东、中、西三大段。
D.东西长500千米。
2.关于河西走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4分)A.盛唐时期,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B.在走廊的北、西、南三面,历史上一直是多民族分布区。
C.历史文化遗存不够丰富。
D.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孔道。
3.关于武威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4分)A.武威地区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B.西汉时命名原休屠王领地为“武威”,以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
C.“五凉”中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曾建都于姑臧。
D.西夏曾经以凉州为国都。
4.关于武威地区的历史文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4分)A.汉王朝先后设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
B.武威地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
C.史上有“四凉古都,河西都会”之称。
D.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百处。
5.关于天梯山石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4分)A.天梯山石窟始建于北凉沮渠蒙逊时期。
B.天梯山石窟主体大佛窟开凿于盛唐时期。
C.天梯山石窟被称为“石窟之鼻祖”。
D.天梯山石窟的大佛窟有阿弥陀佛造像1尊。
6.关于天梯山石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4分)A.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公布为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今计入残缺不全的洞窟,天梯山石窟实存洞窟35窟。
C.天梯山石窟又称凉州石窟。
D.1927年的武威大地震对天梯山石窟破坏严重。
7.关于白塔寺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4分)A.白塔寺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寺院。
B.白塔寺始建于盛唐时期。
C.白塔寺遗址是中国元代时期祖国统一的重要历史见证。
D.萨班灵骨塔,俗称白塔,寺因塔名,称“白塔寺”。
8.关于白塔寺遗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4分)A.白塔寺的萨班灵骨塔至今保存完整。
电大考试题库及答案地域文化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文化现象。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域文化的特征?A. 语言多样性B. 风俗习惯C. 宗教信仰D. 气候类型答案:D2. 在中国地域文化中,以下哪个地区以“江南水乡”著称?A. 东北地区B. 西北地区C. 华北地区D. 长江中下游地区答案:D3. 下列哪个节日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A. 春节B. 端午节C. 泼水节D. 圣诞节答案:C4. 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无关?A. 地理环境B. 历史背景C. 经济发展水平D. 外星文明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是地域文化中的饮食文化?A. 京剧B. 粤菜C. 昆曲D. 豫剧答案:B6. 地域文化中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哪些因素?A. 社会制度B. 宗教信仰C. 气候条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地域文化中的音乐和舞蹈往往与哪些因素相关?A. 宗教仪式B. 社会庆典C. 农业生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地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气候条件B. 社会地位C. 经济水平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形式通常包括哪些?A. 雕塑B. 绘画C. 手工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地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往往与哪些因素相关?A. 农业生产周期B. 宗教信仰C. 历史事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域文化中的方言和土语反映了哪些特征?A. 语言的多样性B. 历史的沉淀C. 地理环境的影响D. 社会交往的需要答案:ABCD2.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信仰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祖先崇拜B. 自然崇拜C. 英雄崇拜D. 宗教信仰答案:ABCD3. 地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通常具有哪些功能?A. 社会凝聚B. 文化传承C. 经济交流D. 休闲娱乐答案:ABCD4. 地域文化中的建筑风格通常受哪些因素影响?A. 材料的可获得性B. 气候条件C. 技术水平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ABCD5. 地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形式通常包括哪些?A. 民间音乐B. 民间舞蹈C. 民间戏剧D. 民间手工艺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不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甘肃2022地域文化题库及答案一、单选(下面每题所给出旳四个答案中,只有一种是对旳旳。
请将对旳答案前旳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AB1. 八仙指民间广为流传旳道教八位神仙,有关旳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旳( B )A、《八仙出处东游记》B 、《太平广记》C、《灵芝篇》D、《法苑珠林》2. 被视作化妆扬琴旳开端,奠定了吕剧发展旳雏形,在吕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旳意义旳一种剧目是(D )A 、《兰瑞莲打水》B 、《王汉喜借年》C 、《小寡妇上坟》D 、《王小赶脚》3. .“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 D )A、《管子》B、《墨子》C、《论语》D 、《公羊传》4. “大九州说”旳创始人是( B )A 、孙武B、邹衍C、墨翟D 、荀况5. 道家旳创始人是(A )A 、老子B、庄子C、墨子D、孟子6.公元前5,吴国伐楚。
吴王拜孙武为主将,率军与楚军进行决战旳地点是(C ) A 、汉水B、姑苏C 、柏举D、涢水7.继黄帝之后,担任夷夏部落联盟旳盟主旳是( A )A 、颛顼B、帝喾C、蚩尤D、尧8. 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将全剧人物分为三类( B )A 、四部B、五部C、三部D、六部9. 孔子及其家族旳坟场叫(C )A 、孔府B、孔庙C 、孔林D、孔坟10. 孔子出名旳弟子有(C )A 、300人B、3000人C 、72人D、32人11. 孔尚任旳《桃花扇》共有( D )A 、三十出B、五十出C、二十出D 、四十出12. “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这两句词见于李清照旳词作( D )A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B、《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C 、《声声慢》“寻寻觅觅”D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3. 刘徽撰《九章算术注》,最大旳奉献是创立了( A )A 、“割圆术” B、“齐同术” C、“今有术” D、“图验法” 14. 龙山文化旳发源地龙山镇城子崖属于今天山东省旳( C )A 、泰安市B 、青州市C 、章丘区D 、寿光市15. 龙山文化中最出名旳陶器是( B)A 、红陶B 、黑陶C、灰陶D、白陶16. “隆中对”中,诸葛亮建议刘备一方面要占领旳地方是( B ) A 、洛阳B 、荆州C、益州D、长沙17. 鲁班旳发明诸多,被誉之为(D )A 、神人B 、仙人C 、妙人18. 李清照词作中,描写自然风光旳一首是(A )A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B、《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C 、《声声慢》“寻寻觅觅” D、《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M19.墨子思想旳核心是( B )A 、非攻B 、兼爱C、节用D、尚贤20. 墨子从其“兼爱”旳立场引申出来旳一种观点是(A )A 、“非攻” B、“尚贤” C 、“ 非命” D、“尚同”21.孟子旳政治抱负是(A )A 、王道B、霸道C 、中庸D、法制22. 孟庙旳主体建筑是(D )A 、大堂B 、世恩堂C 、延绿楼23.齐鲁立国前,在今山东地区生活旳土著居民是( B )A 、沂源人B、东夷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24.齐景公时期,曾入鲁问礼旳一位齐国出名旳政治家是(D )A 、管仲B、鲍叔C、宁戚D、晏婴25.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时旳国君是()A 、齐威王B、齐桓公C、齐景公D、齐宣王26. 齐桓公时期旳一位出名宰相是( A )A 、管仲B、晏婴C、周公D、吕不韦27. 《齐民要术》一书总计( A )A 、92篇B、90篇C、10篇D、52篇28. 杀害春秋战国之际出名医学家扁鹊旳是( C )A 、蔡桓公B、赵简子C、秦武王D、秦穆公29. 山东地区北朝摩崖石刻中,规模最大艺术成就最高旳是(C )A 、泰山摩崖石刻B、莱州云峰山摩崖石刻C、邹城摩崖石刻D、新泰摩崖石刻30.山东快书以“说”和“唱”为重要体现手段,基本句式为(B )A 、六字句B 、七字句C 、八字句D 、五字句31.山东快书以“说”和“唱”为重要体现手段,基本句式为(B )A 、六字句B 、七字句C 、八字句D 、五字句32.山东省被称为“鸢都”旳一种都市是(B )A 、聊城B 、潍坊C 、济南D 、临沂33. 倡导“大丈夫”精神旳一位先秦思想家是( D )A 、孔子B、老子C、韩非子D 、孟子34. 天贶殿位于(A )A 、岱庙内B、泰山南天门边C 、泰山十八盘旁D、泰山玉皇顶上35. 王子服这个人物形象见于《聊斋志异》中旳( B )A 、《席方平》B 、《婴宁》C、《小翠》D、《青凤》36. 王羲之最爱慕、最常用也最能体现晋人风流潇散旳韵致旳书体是( D )A 、楷书B、篆书C、行书D、草书37. 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旳最基本旳制度是( D )A 、宗法制度B、礼仪制度C、社会制度D 、婚姻制度38. 国内古代最早浮现旳有名有姓旳科学家是(B )A 、墨子B 、鲁班C 、神农D 、扁鹊39.国内第一部完整保存至今旳大型综合性农书是( B )A 、《氾胜之书》B 、《齐民要术》C 、《四民月令》D、《陶朱公养鱼经》40. 国内历史上第一种修筑长城旳诸侯国是( A )A 、齐国B、秦国C、赵国D、宋国41. 下列词作中,对主和派进行嘲讽与抨击旳一首是(C )A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B、《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C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D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2. 现存旳唯一一幅得到承认旳李成旳真迹是(B )A 、《寒林平野图》B、《读碑窠石图》C 、《秋岭遥山图》D、《冬景遥山图》43. 颜真卿初期(五十岁之前)楷书代表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立碑旳是( A )A 、《多宝塔感应碑》B、《大字麻姑仙坛记》C、《颜氏家庙碑》D、《颜勤礼碑》344. 《元嘉历》旳创立者是(B )A 、徐广B 、何承天C 、张衡D 、虞喜45.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她”旳一位思想家是( B )A 、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46.在抗倭战斗中,戚继光根据本地丘陵众多、河渠纵横旳状况,创立了在战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旳( C )A 、“八阵图” B、“连环阵” C 、“鸳鸯阵” D、“唱筹量沙”47. 在齐鲁岁时民俗中,占据首要位置旳节日是( D )A 、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春节48. 最初实行分封制旳朝代是(B )A 、夏朝B 、周朝C 、商朝D 、秦朝49.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科目代号:座号: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13年7月期末考试开放本科各专业地域文化试卷(开卷)1.司马贞《三皇本纪》记述:1.ABCDA.伏羲第一个画出了八卦。
B.伏羲制作渔网,教导人们狩猎,并驯化野兽,所以又称为“伏牺氏”。
C.伏羲驯养动物成为厨房制作的主要食品,所以名号“庖牺”。
D.伏羲建都在陈邑。
2.马厂类型彩陶:2.ABA.纹饰以黑彩为主。
B.重要特征为四大圆圈纹和变体神人纹。
C.多单耳罐、筒状杯和双肩耳圜底罐。
D.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陶鼓。
3.大地湾遗址文化:3.ABCDA.根据时间的早晚,共分5期类型。
B.第一期类型是迄今为止在渭河流域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C.第一期类型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彩陶。
D.第二期类型揭露出可称为“陇原第一村”的较完整的原始氏族村落。
4.张掖大佛寺:4.BCDA.保存有全国最大的唐代佛教大佛殿。
B.保存有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大明三藏圣教北藏》。
C.大佛殿内塑木胎泥塑卧佛像,造像身长34.5米。
D.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
5.莫高窟壁画的飞天:5.ABDA.从十六国开始,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
B.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交汇融合而成的。
C.借助于羽毛与翅膀凌空腾飞。
D.在唐代完成了中国化、世俗化、歌舞化的里程。
6.莫高窟艺术:6.ABCDA.是中国艺术与西域艺术往来交流的历史记载。
B.展示了一部佛教美术艺术史及其中国化的渐进历程。
C.有宋代以前丰富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实例。
D.有丰富的音乐图像数据。
7.甘肃境内汉长城:7.ABCA.大体以酒泉和敦煌为界,分为东、中、西三段。
B.修筑最早的一段,是令居以西至酒泉段。
C.中段的东端在今金塔县境与“令居塞”衔接。
D.至河口后沿黄河进入兰州市区,过桑园峡。
8.炳灵寺石窟:8.ABCA.第169窟最早又最有价值,为西秦所开创。
B.第169窟造像手法简练、造型优美。
国开一网一(甘肃)地域文化(本)第三次形考答案(95分)1.河陇军事人物中:(BD)多选题 (5 分)A.李广是东汉大将军,与西羌打仗屡建战功,但不被封赏B.赵充国在对匈奴、羌、氐等的战争中屡立战功C.吴玠、吴璘指挥的和尚原大战射杀了金兀术D.姜维是一位颇具才略的羌族军事家2.花儿的传唱与禁忌:(BD)多选题 (5 分)A.从形成到发展,传承上一直口头传承和文字记录两种方式延续B.口传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花儿歌手之间的口传,一种是一个传情的情人之间的口传形式C.可以在家即兴演唱D.直系亲属之间禁唱花儿3.河州花儿:(CD)多选题 (5 分)A.被当地群众称为“草文章”B.是西北花儿的先声C.以松鸣岩花儿为代表D.以随意散唱和男女歌手的热烈对唱为主要的演唱形式E.人物造型小巧玲珑名曰“尺线”4.环县道情皮影戏:(BD)多选题 (5 分)A.是隋唐时期战争的产物B.表演特点是唱念做打,一人包揽C.人物造型风格粗犷浑厚,粗中见细,名曰“寸线”D.传统表演分为大本戏、小本戏和神戏5.下列属于传奇作家李公佐的作品有:(AB)多选题 (5 分)A.《南柯太守传》B.《谢小娥传》C.《莺莺传》D.《李娃传》6.洮岷花儿:(CD)多选题 (5 分)A.以松鸣岩花儿会为代表B.曲调有100多种,人们用“令”称呼C.是西北花儿的先声D.又有南北两派之分7.下列河陇文艺名家中,属于唐代的有:(BC)多选题 (5 分)A.赵壹B.李益C.李公佐D.李梦阳8.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汉代文学家赵壹的有:(BC)多选题 (5 分)A.《子虚赋》B.《穷鸟赋》C.《刺世疾邪赋》D.《阿房宫赋》9.兰州黄河大水车:(AB)多选题 (5 分)A.由段续发明,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B.是一种农业提灌工具C.与南方龙骨水车相同D.2016年,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10.临夏砖雕:(BC)多选题 (5 分)A.起源于隋唐时期B.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C.采用镂空和雕刻相结合,并融入高浮雕的手法来展现画面意境D.制作工艺分“烧活”与“描摹”两种11.关于诗文作家李梦阳的表述,正确的是:(AB)多选题 (5 分)A.字献吉,号空同,庆阳安化(今属甘肃庆阳)人B.是明代文坛“前七子”首领,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C.提倡“台阁体”文风D.它的七言古体诗和七言近体诗写得十分出色,入《玉门关盖将军歌》12.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画像砖:(CD)多选题 (5 分)A.为研究汉代的农牧业提供了一批珍贵而形象的资料B.2014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C.绝大部分都是一砖一画D.《驿使图》是中国邮政的“形象大使”13.兰州太平鼓:(AC)多选题 (5 分)A.已有600多年历史,有“天下第一鼓”之称B.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C.兰州太平鼓属于群舞D.鼓呈圆筒形,鼓带较长,可挎在肩上,击打时只可将鼓抛向一个方向14.关于诗人李益的表述,正确的是:(AB)多选题 (5 分)A.为“大历十才子”之一B.唐代诗人韦应物曾赞誉李益“二十挥篇翰”、“名为天下闻”C.李益在诗歌创作方面,尤其擅长五绝,七绝次之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其创作的诗歌作品15.铜奔马:(AC)多选题 (5 分)A.1969年出土于武威市北关的雷台东汉墓葬B.1983年被国家邮政局局确定为中国邮政标志C.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宝级文物D.作为珍贵文物,可以参加出国展览16.关于学术人物张澍:(AC)多选题 (5 分)A.是清代甘肃经史学方面成就最突出的学者B.他的史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金石学和敦煌学两个方面C.《大足金石录》是他在金石学方面的研究著作D.他的著作《养素堂文集》是研究古代甘肃乃至西北历史地理的珍贵资料17.关于洮砚:(AC)多选题 (5 分)A.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并称中国三大石质名砚B.在汉代已有记载,到北宋时期则名声大振C.喇嘛崖和水泉湾的“老石坑”的石料最佳D.洮砚雕刻是由内向外,将构思的造型、意态挖掘显现出来的过程18.庆阳香包:(AB(其实只有A是对的))多选题 (5 分)A.古名香囊,又称荷包,俗称绌绌、绌儿、耍活B.庆阳香包样式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但是不包括桃、杏、枣、梨等树木C.香包不求神似,讲究比例和形象D.2016年,庆阳香包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19.河陇学术人物中:(AB)多选题 (5 分)A.王符是东汉后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B.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医学史上不朽的经典巨著C.王符《潜夫论》提出“中和之气”是万物的本源D.张澍“精通天文地舆之学”20.居延汉简:(AB)多选题 (5 分)A.居延汉简由新简和旧简两部分组成B.涵盖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C.根据简文考证,汉代居延地区设有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今地湾城遗址即当时肩水都尉D.居延汉简绝大多数是竹简,木简极少。
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1月期末考试1.文献记载伏羲的主要贡献有:ABCA.始作八卦,创造书契。
B.结网罟,教民渔猎。
C.养牺牲以充庖厨。
D.尝百草,播五谷。
2.马家窑类型彩:ABA.贮藏器瓮、罐逐渐增多。
B.多采用曲线构图。
C.非常盛行锯齿纹。
D.鸟形壶开始出现。
3.丝绸之路:ABCA.因骞出使西域而开辟。
B.是横跨亚欧大陆的商旅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
C.沿线重要都市都有不少胡商。
D.基本走向奠定于隋唐时期。
4.丝路重镇:BCDA.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城。
B.隋代已成为国际商业大都市。
C.元代为行省省会。
D.有保存完整的西夏大佛寺。
5.境的明长城:ABDA.大部分是1522年以后修起来的。
B.主干线西起嘉峪关。
C.在金塔县至敦煌的长城史称“令居塞”。
D.在境足有2000公里。
6.麦积山石窟:ABCDA.在北时期已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佛教艺术胜地。
B.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C.被誉为“雕塑列馆”。
D.洞窟多为佛殿式而无中心柱窟。
7.莫高窟壁画中:ABCDA.绘制的容以佛教题材为主。
B.有因缘故事画、佛传故事画。
C.早期壁画流行说法图。
D.本生故事画容丰富、题材多样,堪称艺术精品。
8.河陇学术人物中:ABA.王符是东汉后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B.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医学史上不朽的经典巨著。
C.王符《潜夫论》提出“中和之气”是万物的本源。
D.澍“精通天文地舆之学”。
9.敦煌藏经洞文献:ABCA.大约百分之九十是佛教文献。
B.保存的诗歌数量很多,价值很高。
C.保存了有关摩尼教、景教文献。
D.保存了大量元、明时期的公私文书。
10.环县道情皮影:ABDA.是道情与皮影相互结合的产物。
B.表演特点是唱念做打,一人包揽。
C.人物造型风格粗犷浑厚,粗中见细,名曰“寸线”。
D.传统表演分为大本戏、小本戏和神戏。
1.砖雕有什么特点?砖雕表现的题材容广泛,可分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等几类。
其砖雕的图案主要有吉祥纹样和吉祥主题。
常见的吉祥纹样有:代表尊贵的龙纹、凤纹图案;代表威严的狮虎图案;代表静土的莲花纹图案;代表富贵的牡丹纹图案;代表祥和的祥云纹图案。
经常制作的吉祥主题有松鹤延年图、五福捧寿图、石榴双喜图、碧波荷花图、富贵寿考图案等。
在发展过程中,砖雕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同时注意将传统国画、书法、印章、诗文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砖雕手法融会贯通起来,形成多元性的艺术特征,既保留着特有材料所呈现的质朴和简约,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特征。
砖雕多为仿木结构,采用镂空和雕刻相结合,并融入高浮雕的手法来展现画面意境。
画面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
一幅砖雕往往由三四层图案构成,重重叠叠,里外呼应,浑然一体。
总之,砖雕汇集了多门艺术的技法,融汇多民族的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2.半山类型彩有哪些特点?半山类型的器以红为主。
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半山类型彩的主要器型。
鸟形壶开始出现,后期有所增多。
半山类型的彩,达到了彩艺术的鼎盛时期。
彩色彩鲜艳亮丽,图案繁缛。
纹饰以旋纹、锯齿纹、葫芦形网纹、菱格纹为主。
还有圆形纹、叶形纹、贝形纹、神人纹等,其中非常盛行的锯齿纹是半山类型彩的一个最主要特征。
彩纹饰一般装饰于器上腹。
半山晚期,旋纹、锯齿纹逐渐消失,旋纹演变为四大圆圈纹。
旋纹、锯齿纹的消失,是半山类型结束的标志,也是彩文化由繁盛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丝绸之路对沿途生产力的提高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繁荣。
以丝绸为引领,中国古代文明对西方的贡献应首推生产技术的输入。
如,冶铁炼钢、水利灌溉技术、先进的农耕经验等通过丝绸之路的传播,使沿途各绿州国的农业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
随着贸易的发展,中国大批商人、工匠前往西方,把许多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如天文、历法、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等。
西方一些物产和珍禽异兽通过丝路贸易也传入中国。
骞出使西域,带回一些中原没有的物种,其中以葡萄、苜蓿最为知名,此外还有安石榴、黄蓝等。
此外,当时还出现了许多带有“胡”字的农作物,如胡麻、胡桃、胡豆、胡瓜、胡蒜等,都是从西域输入的。
从西域传来的香料也很多,如印度的胡椒、,阿拉伯的乳香等。
同时玉米、占城稻、花生、向日葵、土豆、西红柿等农作物传人中原,丰富了农作物的品种,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华夏民族的饮食结构。
另外,大批珍禽异兽从西域和中亚输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的畜牧业发展和牲畜品种的改良。
2.怎样理解莫高窟壁画的飞天形象?飞天这一形象伴随着佛教艺术传入中国。
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
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种种因素,飞天的艺术形象和风格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为我们留下了各具特色的飞天,并成为莫高窟壁画中的典型艺术形象。
北凉、北时期的飞天形体较短,受西域风格影响,身体呈“V”字形,转折强烈。
西以后,中原式的飞天开始在洞窟中流行起来,这些飞天束发,身材苗条,但又不过分修长,细细的飘带随风舞动。
隋朝飞天造像一扫呆板与拘谨的姿态,身姿与飘带完全伸展,体态轻盈、流畅和自如。
唐代是敦煌飞天艺术的最高峰,也是其定型化的时代,完成了中国化、世俗化、歌舞化的里程。
从艺术形象上说,敦煌飞天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广播电视大学2013年7月期末考试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司马贞《三皇本纪》记述:ABCDA.伏羲第一个画出了八卦。
B.伏羲制作渔网,教导人们狩猎,并驯化野兽,所以又称为“伏牺氏”。
C.伏羲驯养动物成为厨房制作的主要食品,所以名号“庖牺”。
D.伏羲建都在邑。
2.马厂类型彩:ABA.纹饰以黑彩为主。
B.重要特征为四大圆圈纹和变体神人纹。
C.多单耳罐、筒状杯和双肩耳圜底罐。
D.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鼓。
3.湾遗址文化:ABCDA.根据时间的早晚,共分5期类型。
B.第一期类型是迄今为止在渭河流域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C.第一期类型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彩。
D.第二期类型揭露出可称为“陇原第一村”的较完整的原始氏族村落。
4.大佛寺:BCDA.保存有全国最大的唐代佛教大佛殿。
B.保存有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大明三藏圣教北藏》。
C.大佛殿塑木胎泥塑卧佛像,造像身长34.5米。
D.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
5.莫高窟壁画的飞天:ABDA.从十六国开始,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
B.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交汇融合而成的。
C.借助于羽毛与翅膀凌空腾飞。
D.在唐代完成了中国化、世俗化、歌舞化的里程。
6.莫高窟艺术:ABCDA.是中国艺术与西域艺术往来交流的历史记载。
B.展示了一部佛教美术艺术史及其中国化的渐进历程。
C.有宋代以前丰富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实例。
D.有丰富的音乐图像数据。
7.境汉长城:ABCA.大体以和敦煌为界,分为东、中、西三段。
B.修筑最早的一段,是令居以西至段。
C.中段的东端在今金塔县境与“令居塞”衔接。
D.至河口后沿黄河进入市区,过桑园峡。
8.炳灵寺石窟:ABCA.第169窟最早又最有价值,为西所开创。
B.第169窟造像手法简练、造型优美。
C.高27米的唐代摩崖大佛,上半身用石雕成。
D.最值得称道的是窟门南侧的骑象菩萨。
9.砖雕:ABCDA.经常制作的吉祥主题有松鹤延年图、石榴双喜图、碧波荷花图等。
B.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
C.采用镂空和雕刻相结合,并融入高浮雕的手法来展现画面意境。
D.画面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
10.居延汉简:ABA.是国简牍出土的最大宗。
B.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与文物价值。
C.大多发掘于敦煌汉代烽燧遗址。
D.绝大多数是竹简。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玉门关遗址的情况是怎样的?玉门关故址俗称小方盘城,位于今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的戈壁上,是丝绸之路北道的必经关口,相传因西域输入的和田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玉门关的城堡呈方形,均为黄土夯筑而成。
四垣完整,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垣高9.7米。
堡西、北各有一门,总面积630余平方米。
西汉时为玉门都尉的治所,是中国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孔道。
今日登上玉门关,由城堡西北瞭望,汉长城烽燧遗址如龙游瀚海,沙山戈壁一望无际,犹可领略汉唐西塞雄伟景观。
2.庆阳香包刺绣有些什么特点?庆阳香包以其古拙质朴、富有原始文化遗存和手法奇特而区别于国其他香包,其显著特点有四:一是原始生态文化味厚。
很多香包中渗透着巫神文化和古代阴阳平衡的哲学观念。
二是表现手法奇异多样。
庆阳香包刺绣手法多变,不讲透视,不求比例,不讲形象,只求神似,夸变形,突出头身。
三是比喻象征,托物言志。
祛邪祈福是庆阳民俗文化的永久主题,以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则是庆阳香包的主要表现手法。
四是审美观点独特。
从意念出发,采用意象手法夸造型,幻化姿态,随意创作。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 怎样理解丝绸之路河陇段文化遗存的重要意义?自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以来,河陇便在天然地理交通条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东向西的交通干线。
作为丝绸之路在中国境的中枢地段,古代东西方文化、艺术和多种在这里接触、碰撞。
作为民族迁徙的走廊,各民族之间的征战、迁徙、兴衰构成了壮丽多彩的历史画卷。
各民族在创造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汲取了许多外来文化的精粹,创造出了独具特色、极其灿烂的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孕育了河陇特有的历史文明,有些物质文化又为特殊的地理条件所涵存,各时代积累、保存至今的各类文化遗产完整丰富,堪称古代东西方经济交换、文化传播、相互交流的生动环节和真实样态。
2.怎样认识莫高窟艺术的历史价值?莫高窟有众多的供养人画像,其中有一千多条还保存题名结衔。
供养人像和题记,真实地提供了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
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弥勒经变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经济生活的状况。
法华经变、涅槃经变则提供了古代军队操练、出征、征伐、攻守的作战图,以及兵器装备的宝贵形象资料。
莫高窟壁画中描绘了中原与西域商人在丝绸之路上东来西往,相望于道的景象。
另外,古代社会生活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民情风俗场景在莫高窟壁画中有很多反映。
广播电视大学2013年1月期末考试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说明:从下列小题中选出2-4项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请将所选答案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框。
1.司马贞称颂伏羲的主要贡献有:ABCA.教民渔猎。
B.烹饪熟食。
C.设官理民。
D.尝百草,播五谷。
2.半山类型彩:ABCA.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主要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