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方鸿渐的人物性格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方鸿渐的人物性格

司甜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方鸿渐是《围城》的主人公。它的价值不在于它的讽刺高度或是它的描写,情节构建高度,,更不在于它的爱情刻画高度,而在于它的象征主义高度。

《围城》揭示的不仅仅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性的困境,也不仅仅是中国人的人性困境,而是整个人类面临的人性困境,在追求与退缩间摇摆不定的苦闷与彷徨。就像法国谚语所说:“结婚仿佛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因此围城的中心含义在揭示一种困境,围城代表了人的心理困境,这就是畏缩和妥协的产物。我们的身体要求现实享受,而我们面对社会压力和别人限制时,又渴望退回到原来状态。这样享受的欲望在现实中不能实现,到最后人们便想到妥协成为了摇摆不定的围城。人总是要和社会发生种种关系,一旦经过不合理的制度积累、扭曲、虚伪人性的充实就将人的自由、生命理想压缩在围城之中,形成一种可怕又可悲的困境。方鸿渐是旧中国一个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这位江南的绅士之子,在北平上大学期间,因为学不了他们家乡很看重的土木工程,于是转到社会系,最后在中国文学系勉强毕业。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未来老丈人的帮助)便毫无心理准备的走上了留洋之路,学中文的人出洋“深造”似乎显得滑稽,但到了欧洲,既不抄敦煌卷了,又不访《永乐大典》,也找不到太平天国的文献……四年中换了三所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了几门功课,兴趣颇广,但心得全无,除了夸夸其谈外,一无所有,临时回国时,在父亲的威逼下,为了搪塞才挖空心思地买来了“美国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

他受到个性解放新思想的高潮的影响,萌生对自主爱情得向往,

大着胆子给父亲写信要求解除包办婚姻,最终被浇了一桶冷水,与鲍小姐调情,苏文纨的应酬中,渐觉到“女朋友”和“情人”的不同,当遇到唐晓芙时,真正坠入爱河,但又在苏文纨的报复中夭折了。

也许是为了逃避心灵的痛苦,方鸿建和赵辛楣走上了去三闫大学的大学的求职之路,三闫大学虽然地处湖南一个偏僻的乡下,但远非一方净土,清高孤傲的方鸿渐终于在那些知识分子的勾心斗角和相互倾轧中排挤出来,被解除了教师职务。

他还没有在事业的失败中清醒过来,便受到孙柔嘉的诱惑,而逃避到了“一个自己并没有确认是否爱他的孙柔嘉的婚姻中,”以为这是一个可以逃避失败和压抑、追求自由生活的幸福港湾,或许是孙柔嘉在婚前攻于心计。婚后,方鸿渐发现自己娶的好像是另外一个人,新旧家庭的矛盾激化他们之间的冲突,再加上他们性格不同,的确很难相容,终于不离而散,他丢下昨日的的失望,怀着对明天的莫名的祈盼,方鸿渐终于冲出了家庭的围城。

(一)方鸿渐的无用

方鸿渐这个人原是个太平凡的性格,毫无特别显著之处,好未见其好,但也没有太大的坏处,只是无用无能。小说一开头便点穿了他是个无用之人,学不了土木工程,在大学里从社会系转哲学系,最后转入中国文学系毕业。后在第五章中,他们一路颠簸困顿,吃尽苦头,就在旅行将终时,方鸿渐问赵辛楣:“你经过这次旅行,对我的感想怎么样?觉得我讨不讨厌?”赵辛楣答道:“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方鸿渐对此的反应是“苦笑,闷闷不乐。”可见他私底下也承认这样的评价,虽不中听,但还中肯,到结尾时他跟孙柔嘉为职业大事吵架,李妈打电话请孙柔嘉姑妈助阵,他便躲出去,气的孙柔嘉大骂他三声“懦夫”。从这种种可以看出他是个无用之人。赵辛楣和方鸿渐一个是能干,一个是无能,恰巧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除了别人

对他的评价,从他的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出他的无能。例如:在赴湘西任职途中,他们一起过桥时,别人都过去了,他是跟在孙小姐后面过的桥,当时他心情合适复杂。

(二)方鸿渐的小聪明和诡辩式的口才

方鸿渐虽没有什么用,但是有着一份小聪明和诡辩式的口才。他在欧洲留学时,并未研究什么专门的学问,结果无法到博士学位。后来看到一个广告,说是美国有个克莱登大学,里面有函授班,毕业时可以拿到学位,最后才明白是卖假文凭的地方,但是他想反正只是为了让父亲和老丈人满意,自己将来找工作绝不用这个学历。于是先寄去30美元以后,拿到文凭,他回信说:“这是假的,美国没有这所学校。”原应再寄去70美元,他只寄去10美元。

此外也有意见可以证明他有些小聪明的例子:在三闫大学任教时,历史系主任韩学愈想把教英文的方鸿渐排挤走,好让自己的洋太太取而代之,便安排几个学生去方鸿渐班上课,故意制造方鸿渐和英文系主任刘东方的矛盾。方鸿渐得知后,不甘心为人鱼肉,先发制人,直接找到刘东方谈话,无中生有地指责刘东方专挑他的毛病,暗示这是韩学愈所为。方鸿渐高明之处在于他不是去解释原委,表示自己冤屈,而是先发制人,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不但把刘东方推到需要辩白解释的被动地位,还加深刘、韩之间的隔阂。而方鸿渐把韩学愈假文凭的事告之刘,作为回报,刘把韩派学生呈递的撤换方鸿渐的公文交给了方。这样,两人不但没有结怨,反而结盟。

(三)方鸿渐的道德意识

买假文凭一直是他心理上未能卸下的一个包袱。作假骗人是不道德的行为,这件事说明他的道德意识很浅薄,然而浅薄却未到泯灭的程度。于是他自慰:父亲和丈人希望自己是个博士,做儿子、女婿应改承欢养志。所以欺骗有时并非不道德。还给自己限定了欺骗范围:

“反正将来找工作绝不用这个学历。”后归国得知报纸上刊登他获博士学位衣锦还乡时,他已经羞愤的脸红了。也说明他道德意识尚未泯灭,否则就会像韩学愈那样逆来顺受,稳坐了“教授”和“系主任”的椅子了。方鸿渐在道德意识上这种矛盾的观念状态造就了他的懦弱,犹豫、随遇而安、无所作为亦无所追求。

方鸿渐的脑子并不笨,中学会考得过第二名。凭他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来的聪明劲儿及其对世态人情的观察看,拿个学位应该不成问题,但为何闹到非得买假文凭才能了事的地步呢?方鸿渐的个性极不适应西方近代科学建立的那一套规范和秩序。方鸿渐是不愿意受约束的,他身体上体现更多的是具有中国传统的智慧色彩,他的学问全凭兴趣得来,学对他而言,只是游心怡情的材料。所以他在读大学时转了三个系,最后还是落脚在跟他自己一样“不讨厌却全无用处”中文系;国外四年则换了三个国家的四所大学。留学变成了游学,结果是”趣颇广,心得全无。”方鸿渐直到临近回国才意识到学历的重要,而非无力拿到学位,只是无心学习而已。

方鸿渐是失败者,他的求学是失败的,他的事业是失败的,理所当然的他的恋爱也不可能成功。他在不断的失败中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围城里。那么他的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方鸿渐悲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是主观原因,也有客观生活环境对他的影响。

(一)方鸿渐自身方面的因素

方鸿渐性格中的最大特点是“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而缺乏与之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常常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发自本性的怯懦,迷茫和盲动性。早在大学读书期间,方鸿渐便萌生自主恋爱的念头,但在父亲的痛骂下,顿时“吓矮了半截”,一下子便打消了自己的念头,不再妄想,开始读叔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