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讲析
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这句 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思索。
翻开中外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 与“思索”结下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 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创立了 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试制电灯的过程中, 经受了上千次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 晶。很难想象,他在每一次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还能 发明电灯来造福人类。 《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
议论文中的叙事,不同于记叙文的叙事。记叙文 中的叙事为刻画人物和抒情服务,要素要交代清 楚,场景要描写,氛围要渲染,人物要刻画,写 得比较详细。
议论文中的叙事为证明论点服务,叙述要简明概 括。
总结出一个公式: 【答题模板】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如 何。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 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 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 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 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50年如一日,连爬 、跑 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 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 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字,一篇小文 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 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 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 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4)看形式。论点一般是完整的一句话,不可能是偏正短语、并列短 语,但可能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
(5)看位置。中心论点常出现在文章标题、开头、过渡句(段)、结尾 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