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获胜演说的语言特色分析_系统功能视...
- 格式:pdf
- 大小:195.53 KB
- 文档页数:5
第23卷第3期2009年05月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fH unan U n i versity(Soc i a l Sc i ences)V o.l23,N o.3M ay.2009论奥巴马总统竞选获胜演讲的文体风格*曾亚平1,黄振定2(1.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28;2.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摘要]巴拉克#胡赛因#奥巴马在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当晚他发表了获胜演讲。
这篇演讲条理分明、框架清晰、语气温和、富有亲和力、激情四射、富有感染力,演讲用词具有大众化、平民化特征。
句式表达具有多样性,使语言表达强略得当,舒展自如。
在修辞上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反复、对比等手法,不愧是一篇演讲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奥巴马;获胜演讲;文体风格[中图分类号]H3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3)0088)04On t he Style of Oba m a's Presi dentialElection V ictory Speec hZENG Y a-ping1,HUANG Zhen-d i n g2(1.Co ll ege o f Fo re i gn L anguages,H unan A g ricu lt ura lU n i versity,Chang s ha410128,Ch i na;2.Coll ege o f Fo re i gn L anguages,H unan N o r m al U niversity,Changsha410081,Chi na)A bstract:Barack H ussei n Oba m a Jr.w as e lected the56th president i n2008Un ited Sta tes presiden tial e l e c-tion o f the Un ited S tates.H is v ictory speech released t h at n i g ht is po w erfu,l h i g hly i n fecti o us and is consi d ered a classic speech.Th is paper analyzes the speech fro m the discourse styles,vocabulary sty les,sentence sty l e s,and r hetorical dev ices o fOba m a s'v ictory speech.K ey words:Oba m a;v ictory speech;sty l e公众演讲作为一种极为特殊的文体,既不同于日常谈话、即席演说等口语体裁,又不同于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体裁。
奥巴马总统选举获胜演讲中的语用移情分析作者:吴兴东李俊丽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09期摘要:语用移情是奥巴马在总统选举演讲中获胜的关键因素。
演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讲者能否充分利用语用移情,进而达到其人际交往的意义。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以顺应理论为基石来分析奥巴马在总统选举获胜演讲中的语用移情。
关键词:奥巴马演讲语用移情顺应理论分析一、引言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美国总统,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任非裔美国总统。
从一位普通的美国参议员,到入主白宫,他的演讲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并且掀起了“跟奥巴马学英语”的热潮,以及对奥巴马演讲艺术的一系列研究。
比如向大军(2009)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了奥巴马的就职演说词。
徐伟(2009)采用批评隐喻学的理论框架研究就职演说中隐喻的劝导功能。
张彧(2010)运用体裁分析理论,阐释了这篇演说词的语篇建构特点。
杨娜芝(2010)探讨了该演说中人称代词所承载的人际意义。
万涛、高鹏(2011)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奥巴马演讲中使用第一人称I和we的不同含义。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以比利时语言学家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adaptation theory)为理论基石,分析奥巴马在总统选举中,演讲的语用移情现象。
旨在通过更深层次的奥巴马演讲分析,给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
二、语用移情和顺应理论(一)语用移情关于移情的研究最初起源于德国美学,意为情感的渗透,现已超越美学领域,成为心理学、心理治疗学、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移情(empathy)指通过对情感的知觉而自身产生与他人的情感相接近的情感体验,这相当于情感的共鸣。
日本语言学家库诺(Kuno)最早把移情的概念移植到了语言学领域,按照库诺的说法,所谓移情就是说话人与其所描写的事件或状态的参与人或物的关系的密切程度[1]。
国内最早将“移情”的概念引入语用学的是何自然。
1991年,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一文中,何自然把移情研究引入语用学领域,并提出“语用移情”这一概念。
摘要自2008年以来,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能够在美国大选中连续两届当选美国总统,创造了两次历史性时刻,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国总统。
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之所以能够打败从政经验丰富的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与威拉德·米特·罗姆尼荣登美国总统的位置,全有赖于其在总统选举的时候富有激情、生动悠扬、口若悬河的演讲,演讲能够在至关重要的时刻帮助了奥巴马力挽狂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奥巴马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政治上的出色表现,在他争取选票过程中过人的口才也在为他加分。
因此,奥巴马的演讲是非常值得作为人际功能的研究。
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他认为语言主要有三种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其中,人际功能是指人们通过使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并以此来影响或改变他人对待事物的态度或行为进而实现他们具体的社会目的。
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为研究奥巴马演讲中的社会意义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本文主要从人称代词、限定成分和情态状语等方面进行对比,试图发掘奥巴马胜选演讲在语气和情态所体现的人际功能。
关键字:奥巴马胜选演讲;语气;情态;人称代词;人际功能;系统功能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简介1.1Research background 研究背景自2008年以来,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能够在美国大选中连续两届当选美国总统,创造了两次历史性时刻,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国总统。
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之所以能够打败从政经验丰富的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与威拉德·米特·罗姆尼荣登美国总统的位置,全有赖于其在总统选举的时候富有激情、生动悠扬、口若悬河的演讲,演讲能够在至关重要的时刻帮助了奥巴马力挽狂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系统功能角度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1.引言美国总统就职演说影响广泛,意义重大,每一篇总统演说辞都可以称为经典篇章。
本文以备受人们关注的新中选也是第一位非裔美国总统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为语料,从系统功能角度来分析这位与众不同的新总统演说辞,探讨其语言特征。
系统功能语法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社会活动的产物。
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它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
根据韩礼德的划分,他把语言功能概括为三大元功能,又可叫做纯理功能〔metafunction〕,纯理功能分为三种,包括概念功能〔ideational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onal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某tualfunction〕。
概念功能是反映客观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牵涉的人和物以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因素,通过及物性、语态和归一度来实现。
人际功能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等功能,通过语气、情态和语调来实现。
语篇功能不同于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它将二者通过语境组织在一个语篇中,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在语境中起作用。
语言学中的功能主义强调要从语言实际使用过程或语言所完成的功能去了解语言的特征和规律。
〔胡壮麟,2002:104〕因此,本文将以最新的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为语料,从系统功能语法的三个根本功能的角度来分析。
3.对奥巴马就职演说的语篇分析3.1概念功能--及物性分析及物性系统是英语中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在于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假设干种过程〔proce〕,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加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tantialelement〕。
及物性系统包括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
通过对奥巴马的就职演说的分析,可得出这篇就职演说的及物性特征分析。
如下:表一及物性结构特征总统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行为过程侯赛因奥巴马185********所占比例〔%〕63%22%10%4%1%0%通过表一可以看出,在整个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中六种过程都出现在其中,但是出现的频率却相差很多,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分别占63%,22%和10%,而存在过程和行为过程却仅占1%和0%。
奥巴马就职演说的评析篇一:关于奥巴马就职演说词语言特色的分析obamainauguralspeechlanguagefeatures关于奥巴马就职演说词语言特色的分析_句子结构时间:20XX-06-1808:52:51来源:句子结构作者:秩名论文导读::这也正是政治演说通常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的原因。
关于奥巴马就职演说词语言特色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就职演说修辞手段,宗教色彩,句子结构总统大多在美国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其演说亦各具特色。
二百多年来,从乔治.华盛顿到巴洛克.奥巴马,总统们通过就职演说表达其美好希望和英雄梦想,展示其雄才大略和施政纲领。
因此,很多的就职演说词不仅仅是总统个人忠诚与热情、风度与智慧的生动写照,更是美国民族社会与历史、经济与文化的壮丽画卷,值得鉴赏和学习。
作为美国的第四十四任总统句子结构,巴洛克.奥巴马就任之际正逢全国性的经济危机,其就职演说不可避免的也会起到表达这位新晋总统的政治思想和增加公众对于政府的信心的作用。
本文将从修辞手段的运用,句子类型以及宗教特色等多方面就这篇就职演说词的语言特色进行分析。
一.修辞特色总统就职演说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宣传本届政府的主要政策以唤起民众的热情,使民众认可新政府并加以支持。
各类修辞手段的运用将会使得演说更加生动和具有说服力,以达到上述目的。
1.排比的运用排比(Parallelism)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在其演说词中,奥巴马多次运用这种修辞方式,起到了吸引听众和加强效果的作用。
在文中可以找到多处例句:?onthisday,wegatherbecause…onthisday,wecometoproclaim…?Forus,theypackeduptheirfewworldlypossessions…Forus,theytoiledinsweatshops…Forus,theyfoughtanddied…?Thecapitalwasabandoned.Theenemywasadvancing.Thesnowwasstained withblood.?weremainayoungnation,butinthewordsofScripture,thetimehascometoseta sidechildishthings.Thetimehascometoreaffirmourenduringspirit;tochooseo urbetterhistory;tocarryforwardthatpreciousgift,thatnobleidea,passedonfro mgenerationtogeneration:theGod-givenpromisethatallareequal,allarefree,a ndalldeserveachancetopursuetheirfullmeasureofhappiness.奥巴马的就职演说总共有3055个单词,而排比在此文中的运用超过十次,其中包括单词?、短语?、句子?甚至是段落?&?的排比。
(下转第112页)摘要奥巴马胜选演讲的话语风格具有鲜明特点。
他善于用简朴的语言阐释深奥的道理,善于对不同的听众使用不同的话语方式,善于用故事来打动民众。
对不当言论,他往往先退一步而后攻之,进而鼓励人民在变革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关键词奥巴马胜选演讲话语风格Of Discourse Style of Obama 's Victory Speech //Huang Lingyan,Hai Chuan Abstract The paper is to analyze Obama's victory speech.Oba-ma is good at revealing his idea in simple language and encour-aging people with his moving stories.He also knows very well how to fight back those wrong notion about politics.Key words Obama;victory speech;discourse style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是一位政治演讲高手,他两次击败白人对手,演讲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
2012年11月他竞选连任成功,7日晚发表了胜选演讲感谢民众,演讲富有特色。
他以平实的语言阐释自己的政治主张,劝导民众积极参与选举,号召人民在变革的道路上乘胜前进。
他演讲的话语结构严谨规范,排比句式接二连三,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感人。
本文拟对其话语风格作一简略分析。
1用简朴的词汇阐释深奥的政治理念奥巴马胜选演讲语言与就职演讲不同,在胜选演讲中他大量使用口头语式,用词平实,语句短小。
他使用的口语词汇,贴近生活,拉近与民众的距离,而且他还善于使用短句和日常词汇来阐释复杂的政治道理。
如:Politics is not small.(政治不是小事。
)Democracy can be noisy.(民主可以是七嘴八舌的。
2009年9月第6卷第9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Sep.2009Vol.6No.9文体分析(stylistic analysis )是建立在语言描写(linguistic description )基础之上的。
语言描写在特定社会情境中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和交际功能是通过特定的语音、词汇、句法特征和语义结构予以体现的。
本文语音、词汇、句法和修辞这四个方面来分析2008年11月4日夜奥巴马发表的获胜演讲。
一、奥巴马获胜演讲的语音特征演讲时演讲者通过语言将演讲内容传递给听众,因此演讲属于一种口语体。
对于口语体语篇分析离不开对语音层面的描写,诸如音色、节奏、语速、停顿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决定或影响口头表达的风格和效果。
奥巴马的发音十分标准,很少有吞音、压缩音现象,而且较少使用缩略语。
他会非常有技巧地加快或放慢语速,这篇演讲共有2050个单词,整篇演讲约持续16分48秒,平均语速约为122wpm (单词每分钟,下同)。
而母语为英语的人讲话平均语速为150wpm ,奥巴马的演讲速度比一般人讲话慢就是为了让听众们更好理解其内容。
停顿也多次运用在这篇演讲中,奥巴马语速十分平缓,几乎每一句都有停顿给听众以足够的时间来理解自己的意图。
同时停顿还可以让奥巴马有时间和台下观众互动,达到很好的交流效果,在这次演讲中明显的停顿有4处。
二、奥巴马获胜演讲的词汇特征英语演讲作为一种十分正式的活动,对词汇的选择十分讲究。
在这篇演讲中共有74个三个音节以上的难词(不包括专有名词和因时态和数而演变来的派生词)。
其难度指数(fogindex )为:9.16(详细计算过程参见表一)。
表一难度指数计算表难度指数=0.4(H+L )(钱媛,1991)(其中,L=平均句长;H=难度比例)奥巴马的这篇演讲之说以难度指数较低,是由于他考虑到支持他的选民很多是没受过良好教育的少数族裔人群,所以选择大家熟悉的词汇以更好的传递要表达的信息,使整篇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奥巴马胜选演讲语言风格赏析与就职演讲相比,奥巴马胜选演讲的语言风格呈现出用词朴实而寓意深刻,结构简洁而规范严谨的特点。
奥巴马在胜选演讲中善于运用朴实的词汇阐述深奥的政治理念,善于使用感染力强的排比句来带动现场气氛,形成其特有的语言风格。
本文拟以奥巴马2012年11月7日发表的连任胜选演讲为例,从主题、话题、语言风格这三个方面作进一步分析。
一演讲结构井井有条,主题承前启后奥巴马胜选演讲用时二十多分钟,谈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医疗、选举、移民等众多方面的问题,既答谢了方方面面,又充分阐释了自己的政治观点,结构井井有条。
演讲开篇首先点明主题,然后依次表达对各方的感谢,进而阐述政治见解,最后感谢上帝。
这个结构与奥巴马首次胜选演讲如出一辙。
奥巴马首次演讲一开始,他就旗帜鲜明地点明了演讲主题,这次连任演讲也是如此。
奥巴马首次演讲时讲述了一个老妇人深受种族歧视的故事,以此控诉黑人长期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今天他也讲了一位老父亲和患白血病女儿的故事,以此反映普通民众对民生的基本诉求,而这些正是他赢得民心的法宝。
在确立主题方面,奥巴马采用反复强调的词汇手段,演讲开始他说:Tonight ,more than 200 years after a former colony wonthe right to determine its own destiny ,the task ofperfecting our union moves forward.It moves forward because of you.It moves forward because you reaffirmed the spirit …在此段演讲中奥巴马连续3次使用move forward ,之后反复提起,forward 一词总共说了9次,达到了强调的作用,使之演讲主题与首次的演讲主题密切关联起来,体现了一种承前启后的关系。
奥巴马首次竞选演讲的主题是:Change has come toAmerica。
奥巴马演讲的语言特点分析作者:张碧航来源:《神州》2012年第14期摘要:演说是演讲者面对广大听众发表的口头演讲,这决定了它在文体风格方面与其它的体裁会有所不同.美国总统就职演说是新当选总统在上任时面对广大民众进行的首次演讲,其意图在于阐释新政府的行动纲领,鼓舞人们共同行动.经过反复的推敲、润色,美国总统就职演说大多成为演说中的经典之作,成为我们学习英语的良好素材。
尤其是演讲词中修辞和合作礼貌原则的使用。
关键词:奥巴马,演讲词,修辞,合作礼貌原则一、引言二百多年来,从乔治·华盛顿到巴洛克·奥巴马,总统们通过就职演说表达其美好希望和英雄梦想,展示其雄才大略和施政纲领。
因此,很多的就职演说词不仅仅是总统个人忠诚与热情、风度与智慧的生动写照,更是美国民族社会与历史、经济与文化的壮丽画卷,值得鉴赏和学习。
巴洛克·奥巴马就任之际正逢全国性的金融危机,其就职演说不可避免的也会起到表达这位新晋总统的政治思想和增加公众对于政府的信心的作用。
本文将从修辞手段的运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就这篇就职演说词的语言特色进行分析。
二、修辞的运用特色总统就职演说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宣传本届政府的主要政策以唤起民众的热情,使民众认可新政府并加以支持。
各类修辞手段的运用将会使得演说更加生动和具有说服力,以达到上述目的。
1、排比修辞排比的运用排比(Parallelism)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讲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于大选翌年1月12日正午举行,宣誓完毕后,总统发表就职演讲,向国内外公开发表,宣布自己往后四年的施政纲领,说服公众接受支持自己的观点。
总的来说,奥巴马的就职演讲是客观、乐观和实用的,把先人品质、个人理想和公民的希望融入演讲。
在其演说词中,奥巴马多次运用这种修辞方式,起到了吸引听众和加强效果的作用。
奥巴马竞选总统成功之处分析第一篇:奥巴马竞选总统成功之处分析奥巴马竞选总统成功之处分析奥巴马竞选总统的成功自然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和群众的支持,但更重要的则是他拥有出众的演讲技能使得他竞选成功,下面将对奥巴马的演讲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和布什不同的是,奥巴马可以自己写作,并提出基于个人思考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和克林顿不同的是,奥巴马更加可信、坦白、透明,但他和克林顿一样拥有雄辩的口才并对普通民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2004年7月27日,奥巴马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基调演讲”,演讲的题目就是《大无畏的希望》,奥巴马充满激情地宣示:“不存在一个自由主义的美国和一个保守主义的美国,而只有一个美利坚合众国。
不存在黑人的美国和白人的美国、拉丁族裔的美国和亚洲人的美国,而只有美利坚合众国。
”这次演讲使很多年轻的民主党人欣喜若狂,很多上了年纪的民主党人也为之热泪盈眶。
正是这场演讲让名不见经传的奥巴马开始声名鹊起。
一个希望的火种开始在美国熊熊燃烧。
演讲大师他是个天生的演讲家,有着“令政客妒嫉的嗓音”,加上其个人魅力无穷,调动现场气氛能力一流,演讲中带着某种直指人心的魔力,每每能使得群情激昂。
奥巴马的演说富有节奏感,味道十足、语气恰到好处,几乎带有一种催眠和传教的功能。
即使当他面对成千上万人演讲,也能让每个人都觉得奥巴马就是对他一个人在说。
这是在希拉里的竞选集会中难以看到的。
美国历史上优秀的政治家,如林肯、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都是演讲高手。
在传媒日益发达的当代,这一点直接关系到能否感动选民、取得共鸣。
善于演讲并非奥巴马的天赋,在演讲问题上,他也曾遭遇过惨败。
2000年,奥巴马在民主党的提名战中,以一票之差败给了对手博比·拉什。
奥巴马落败的主要原因就是他身上的教授气质和精英气息,这使得平民百姓对他感到隔膜。
奥巴马决定从失败中学习,他首先改掉的是学究的演讲方式,他造访区内各个黑人教堂,学习黑人牧师讲话的节奏和夸赞的神态,并观察听众的反应,不断学习调整。
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解读奥巴马的总统选举获胜演讲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从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的角度,深入解读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总统选举获胜后发表的演讲。
作为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非裔美国人总统,奥巴马的胜选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他的演讲更是具有深远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意义。
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我们将揭示隐藏在演讲背后的意识形态、权力关系和社会结构,进一步理解奥巴马如何运用语言策略来构建自己的政治形象,传递其政策理念,并激发民众的情感共鸣。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包括话语、权力、意识形态等核心概念。
随后,我们将概述奥巴马总统选举获胜演讲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为后续的分析提供背景和基础。
我们将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即通过分析奥巴马的演讲,揭示话语背后的社会政治现象,为理解政治演讲的语言运用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框架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是一种语言学分析方法,旨在揭示语言、权力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它通过分析语言的使用,特别是那些在特定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背景下具有影响力的语言使用,来揭示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偏见。
在解读奥巴马的总统选举获胜演讲时,批评性话语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演讲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批评性话语分析关注话语的社会实践功能。
在奥巴马的演讲中,他使用了大量的情感词汇和修辞手法,如“改变”“希望”和“团结”,以激发听众的共鸣和支持。
这些词汇和手法不仅传递了奥巴马的政治理念和目标,还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塑造了一种共同体的感觉,促使人们团结起来追求共同的目标。
批评性话语分析关注话语与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在奥巴马的演讲中,他强调了自己的“草根”背景,与富人和特权阶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