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3贝的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识字3 “贝”的故事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由贝类引入,讲述了古人对贝的喜爱,讲解了一些由“贝”衍生出的汉字,如:赚、赔、购、贫、货等,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刚开始是用具体的事物帮助记忆、交流思想,然后依靠集体的智慧,经过时间的锤炼,就形成了汉字。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汉字的起源不了解,但这一课形象生动地讲解了与“贝”相关的汉字,学生易于接受。
因此,教师可安排学生在课前搜集汉字知识,在课外拓展汉字知识,这样,学生对于汉字的起源及相关知识会有一个系统化的了解。
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准备贝壳的实物图,或者准备实物,让学生真切地触摸到最初的“贝”,能够理解甲骨文“贝”字的样子。
感受到贝壳的价值,懂得“贝”作偏旁的字为什么大多与钱财有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9个生字。
2.了解“贝”字的起源、演变、字形、字义,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过程与方法】认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用以往学习形声字的方法来学习本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9个生字。
2.了解“贝”字的起源、演变、字形、字义。
难点由“贝”字推衍开去,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汉字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大意。
3.读读记记一些词语。
二、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读读记记一些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大意。
难点知道“贝”作偏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三、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多媒体出示大海退潮时的情景) 师:你们去过海边吗?你们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话,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说话的语气。
)2.(多媒体出示贝壳图片)教师对它进行简单介绍。
你们喜欢贝壳吗?四、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生字。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贝”的故事》类文阅读《有趣的日月
贝》含答案
有趣的日月贝
在我国西沙群岛附近的海里有一种有趣的贝,它有两片圆圆的贝壳,一片朝下贴着海底,成年见不着阳光,颜色白白的,像月亮,另一片朝上,能经常照到阳光,颜色红红的,像太阳,人们叫它“日月贝”。
日月贝游泳的时候,两片贝壳很快地一张一合,排水向前,游得像飞鸟那么快,所以有人管它叫“会飞的贝壳”。
1.我会照样子写一写。
白白的
2.日月贝有片圆圆的贝壳,贴着海底的一片颜色,像;朝上的一片颜色,像。
3.用“”画出有人叫日月贝为“会飞的贝壳”的原因。
参考答案:
识字3:
1.红红的白白的绿绿的
2.两白白的月亮红红的太阳
3.画:日月贝游泳的时候,两片贝壳很快地一张一合,排水向前,游得像飞鸟那么快,所以有人管它叫“会飞的贝壳”。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3 “贝”的故事【教案】识字3 “贝”的故事▶教学目标1.认识“甲、骨、类”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写“贝、壳”等9个字,正确读写“动物、贝壳”等9个词语,积累课后习题中的“珍贵、钱币”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讲述“贝”的故事,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了解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3.能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了解“贝”字的起源及其字形、字义,掌握“贝”字和“贝”作偏旁时的书写特点。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利用图片或实物识记;随文归类识记“财、赚、赔、购、贫”;还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来识记;利用熟字识记;采用相同结构归类的方法识记;还可以运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识记;语境识字。
(2)写字:运用结构归类的方法指导写字,“贝、甲、币、与”是独体字;“骨、关”是上下结构;“壳”是上中下结构,“士”要窄,中间要扁,“几”要宽;“钱、财”都是左右结构。
2.朗读教学(1)读好难读的词语,如“甲骨文、漂亮、饰品、随身携带、损坏”。
(2)读好恰当的停顿。
注意顿号与逗号停顿的区别,顿号停顿的时间比逗号略短。
(3)注意语速。
读这篇文章要像说话一样不急不慢,让人能听清楚、听明白。
3.理解运用本课教学先采用观察贝类来激发兴趣;欣赏“贝”字演变过程;了解带贝字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归类识记带王字旁、金字旁的生字。
接着指导学生讲述“贝”的故事,尝试用上“因为……所以……”等关联词。
最后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再找一些汉字的故事来读一读。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甲、骨、类”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写“贝、壳、甲、骨”4个字。
2.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
▶教学过程板块一猜字激趣,识记“甲、骨”1.猜图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中国汉字非常奇妙,老师带来了几个奇妙的汉字,我们首先来玩“猜一猜”的游戏,看谁最先说出它们的名字。
识字3“贝”的故事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由贝类引入,讲述了古人对贝的喜爱,讲解了一些由“贝”衍生出的汉字,如:赚、赔、购、贫、货等,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刚开始是用具体的事物帮助记忆、交流思想,然后依靠集体的智慧,经过时间的锤炼,就形成了汉字。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汉字的起源不了解,但这一课形象生动地讲解了与“贝”相关的汉字,学生易于接受。
因此,教师可安排学生在课前搜集汉字知识,在课外拓展汉字知识,这样,学生对于汉字的起源及相关知识会有一个系统化的了解。
教学建议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准备贝壳的实物图,或者准备实物,让学生真切地触摸到最初的“贝”,能够理解甲骨文“贝”字的样子。
感受到贝壳的价值,懂得“贝”作偏旁的字为什么大多与钱财有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9个生字。
2.了解“贝”字的起源、演变、字形、字义,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过程与方法】
认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用以往学习形声字的方法来学习本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9个生字。
2.了解“贝”字的起源、演变、字形、字义。
难点
由“贝”字推衍开去,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汉字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大意。
3.读读记记一些词语。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读读记记一些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大意。
难点
知道“贝”作偏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三、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大海退潮时的情景) 师:你们去过海边吗?你们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话,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说话的语气。
)
2.(多媒体出示贝壳图片)教师对它进行简单介绍。
你们喜欢贝壳吗?
四、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生字。
3.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
4.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
出示我会认的生字:
甲骨类漂珍饰品随
易损币财赚赔购贫
(1)教师讲解“漂”的两种不同的读音:在“漂亮”一词中读“piào”,在“漂流”一词中读“piāo”。
(2)抽读生字。
(3)教师出示字卡,学生来玩“摘苹果”游戏。
五、学习词语,读读记记
1.学生自由说说下面的字能组什么词。
出示:珍、币、财、赔、购、贫。
学习汉字“珍”时,组词:珍贵、珍惜。
学习汉字“币”时,组词:钱币、纸币。
学习汉字“财”时,组词:财富、财产。
学习汉字“赔”时,组词:赔本、赔礼。
学习汉字“购”时,组词:购买、采购。
学习汉字“贫”时,组词:贫苦、贫穷。
2.学生读读记记上面的词语。
3.“开火车”读词。
4.尝试记一记这些词语。
六、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读一读课文,说说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
4.教师总结。
本文描写了汉字“贝”的故事,写了“贝”字的演变过程以及用“贝”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的缘由。
告诉我们汉字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七、梳理板书
“贝”的故事
珍:珍贵、珍惜
币:钱币、纸币
财:财富、财产
赔:赔本、赔礼
购:购买、采购
贫:贫苦、贫穷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观察插图,了解“贝”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3.总结“贝”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4.能给家人讲讲“贝”的故事。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写9个生字。
2.了解“贝”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难点
总结“贝”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三、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生字,指名学生认读。
2.齐读全文。
四、精读课文
1.看插图,了解“贝”字的起源。
(1)出示插图。
(2)根据插图说一说“贝”字的演变过程。
(由实物贝壳——甲骨文——小篆——现在的汉字“贝”。
)
2.朗读课文,总结“贝”字形旁表义的规律。
(1)同学们,请你们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贝壳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2)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贝壳可以当饰品,还可以当钱币。
)
(3)识汉字。
①出示汉字“赚、赔、购、贫、货”。
②认一认这五个汉字。
③找出这五个汉字的共同点。
(都含“贝”字)
④想一想,这些字为什么都含有“贝”,现在你知道答案了吗?(分组讨论)
⑤总结规律:
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宝贝有关。
⑥除了书上列举的这几个字,你还知道哪些含“贝”的字吗?(学生自由说)
3.完成课后习题三。
(1)出示课后习题三。
(2)说一说:加点字的偏旁各与什么有关?
(3)指名回答。
“镜”与金属有关。
“珠”与玉有关。
4.讲故事。
(1)齐读课文。
(2)小组内讲故事,指名讲故事。
(3)师生共同评议。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
2.学生分析,识记字形。
3.教师指导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
六、课堂小结
学生互相质疑、释疑,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方法。
七、梳理板书
“贝”的故事
八、教学感悟
教学本课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课前让学生做相关的汉字起源知识的搜集工作,课后也鼓励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更多的汉字起源知识,这样得益于课内,拓展于课外,学生才会对课堂所学由点带面,由单一到全面,对汉字的起源了解得更清楚,对汉字的兴趣会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