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
- 格式:ppt
- 大小:16.27 MB
- 文档页数:53
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方法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熔融法:将原料在高温下熔化,然后冷却固化成所需的形状。
熔融法可以用于制备玻璃、陶瓷等材料。
2. 溶胶-凝胶法:将溶解物溶解在溶剂中,形成胶体溶液,然
后通过水解、缩胶等过程使溶胶转变为凝胶固体。
溶胶-凝胶
法可以用于制备氧化铝、二氧化硅等材料。
3. 沉淀法:通过化学反应,在溶液中生成沉淀物,然后通过过滤、干燥等工艺得到固体产物。
沉淀法可以用于制备氧化铁、碳酸钙等材料。
4. 真空蒸发法:将材料以固体的形态放置在真空容器中,通过蒸发材料并在衬底上凝结形成薄膜。
真空蒸发法可以用于制备金属氧化物薄膜、硅薄膜等材料。
5. 气相沉积法:将气态的反应物在高温下沉积在基底上形成薄膜。
气相沉积法可以用于制备碳纳米管、氮化硅薄膜等材料。
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所需材料的特性和制备工艺的要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与分类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由无机物质构成的,不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与金属材料相比,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一、定义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由无机化合物和无机物质制成的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和高抗腐蚀性等特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多样,主要包括固相法、液相法、气相法等。
二、分类1. 陶瓷材料陶瓷材料是一类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由氧化物、非氧化物和复合材料组成。
常见的陶瓷材料包括氧化铝、碳化硅、氮化硅等。
陶瓷材料具有高温稳定性、耐磨性和绝缘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制瓷、建筑、电子等行业。
2. 玻璃材料玻璃材料是一种无定形非金属材料。
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玻璃材料具有透明、硬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光学、器皿等领域。
3. 氟化物材料氟化物材料是一类由金属和氟化物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氟化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电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高温化学反应、光学器件等领域。
4. 碳材料碳材料是一种由纯碳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其主要形式包括石墨、碳纤维等。
碳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导电性和低密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器件等领域。
5. 氧化物材料氧化物材料是一类由金属和氧化物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常见的氧化物材料包括氧化铝、氧化锌等。
氧化物材料具有高熔点、电绝缘性和耐腐蚀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陶瓷制品、电子元件等领域。
综上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应用领域广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并进一步优化其性能和应用。
相信在未来,无机非金属材料将会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高中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及特点2.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3.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4. 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实例分析5. 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特点、分类、应用和制备方法。
2. 难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利用实验教学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案例资料、实验器材和药品。
2. 设计好相关问题,准备课堂讨论和回答。
3. 安排好实验内容和实验指导。
【导入】(简要介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讲解】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及特点(讲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通过对比有机非金属材料,突出其特点。
)2.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讲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举例说明各种材料的应用领域。
)3.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讲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现代制备技术。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无机非金属材料实例,如玻璃、陶瓷等,引导学生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小组讨论】(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安排实验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相关资料,设计好教学问题和案例分析。
高中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其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和特点2.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3.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4. 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举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和制备方法。
2. 难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生动展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相关概念和图片。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具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了解和认识。
4. 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结合多媒体课件,系统讲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3. 介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具体案例为例,讲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如玻璃、水泥、陶瓷等。
4. 分析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原理:深入解析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原理。
5. 课堂互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了解和认识。
6.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解答学生的疑问。
7. 总结与展望: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心得体会评估:阅读学生的课后心得体会,了解其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认知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知识点一.硅1.硅的化学性质。
在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O 2、Cl 2、H 2SO 4、HNO 3等反应,但可与氟气、氢氟酸和强碱反应。
①硅和氟气反应:Si+2F 2==SiF 4。
②硅和氢氟酸反应:Si+4HF==SiF 4↑+2H 2↑。
③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NaOH+H 2O==Na 2SiO 3+2H 2↑。
④硅在氧气中加热:Si+O 2SiO 2。
2. 硅的工业制法。
SiO 2+2C Si(粗硅)+2CO ↑(注意产物)提纯:Si+2Cl 2SiCl 4 ;SiCl 4+2H 2Si+4HCl ↑3.晶体硅的用途。
用来制造半导体器件,制成太阳能电池、芯片和耐酸设备等。
知识点二. 二氧化硅1.物理性质:硬度大、熔点高,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SiO 2是酸性氧化物,是H 2SiO 3的酸酐,但不溶于水:△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SiO2+CaO CaSiO3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是强的粘合剂)②弱氧化性:SiO2+2C Si+2CO↑③特性:SiO2+4HF=SiF4↑+2H2O要点解释:(A)由于玻璃的成分中含有SiO2,故实验室盛放碱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
(B)未进行磨砂处理的玻璃,在常温下是不易被强碱腐蚀的,故盛放碱液可以用玻璃瓶(不能用玻璃塞)。
(C)因为氢氟酸腐蚀玻璃,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所以氢氟酸既不能用玻璃塞、也不能用玻璃瓶保存,而应保存在塑料瓶或铅皿中。
3.用途:①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②石英制作石英玻璃、石英电子表、石英钟等。
③水晶常用来制造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光学仪器、工艺品等。
④石英砂常用作制玻璃和建筑材料。
4.SiO2与CO2化学性质的比较CO2+H2O H2CO3SiO2+CaO CaSiO3SiO2+2C Si+2CO↑知识点三.硅酸(H4SiO4、H2SiO3)△1.不稳定性:H2SiO3SiO2 +H2O2.极弱酸性: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H2SiO3+2NaOH=Na2SiO3+2H2O制备:Na2SiO3+CO2+H2O=H4SiO4↓(白色胶状)+Na2CO3或Na2SiO3+2HCl==H2SiO3↓+2NaCl,H4SiO4=H2SiO3+H2O(不稳定、易分解)知识点四. 硅酸盐1.常用的硅酸盐是Na2SiO3,俗称“泡花碱”,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水玻璃,是一种矿物胶,密封保存。
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点(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点一、重要概念1、无机非金属材料①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②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2、陶瓷①从制备上开看,陶瓷是由粉状原料成型后在高温作用下硬化而形成的制品。
②从组分上来看,陶瓷是多晶、多相(晶相、玻璃相和气相)的聚集体。
3、玻璃①狭义:熔融物在冷却过程中不发生结晶的无机物质②一般:若某种材料显示出典型的经典玻璃所具有的各种特征性质,则不管其组成如何都可称为玻璃(具有玻璃转变温度 Tg)。
玻璃转变温度:热膨胀系数和比热等物理性质的突变温度。
具有Tg的非晶态材料都是玻璃。
4、水泥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可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钢筋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称为水泥。
5、耐火材料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6、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新的多相固体材料。
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性能。
可以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并彼此关联,从而获得更优秀的性能。
二、陶瓷知识点1、陶瓷制备的工艺步骤原材料的制备→坯料的成型→坯料的干燥→制品的烧成或烧结2、陶瓷的天然原料①可塑性原料:黏土质陶瓷成瓷的基础(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②弱塑性原料:叶蜡石、滑石③非塑性原料:减塑剂:石英助熔剂:长石3、坯料的成型的目的将坯料加工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半成品,使坯料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致密度4、陶瓷的成型方法①可塑成型:在坯料中加入水或塑化剂,制成塑性泥料,然后通过手工、挤压或机加工成型;(传统陶瓷)②注浆成型:将浆料浇注到石膏模中成型③压制成型:在金属模具中加较高压力成型;(特种陶瓷)5、烧结将初步定型密集的粉块(生坯)高温烧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致密体。
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和性质。
3. 培养学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和特点2.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3.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4.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质5. 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特点、分类、应用、制备方法和性质。
2. 难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应用、制备方法和性质。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介绍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理解和看法。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无机非金属材料》等相关教材或教学资源。
2. 课件:制作相关章节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图表、视频等。
3. 实验器材: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如样品、实验试剂等。
4. 投影仪:用于展示课件和实验结果。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玻璃、陶瓷、水泥等,引发学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兴趣。
2. 讲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解释其不导电、不导热、硬度大、脆性等特点。
3. 分类和应用:讲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包括氧化物、硅酸盐、磷酸盐等,并介绍其在建筑、电子、光学等领域的应用。
4. 制备方法:介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如熔融法、烧结法、溶胶-凝胶法等,并通过实验演示其中一种方法。
5. 性质:讲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质,如熔点、硬度、透光性、透气性等,并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
6. 课堂互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7. 总结与复习: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复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教案主题: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介绍与应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分类和性质;2.能力目标:能够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和分类;2.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质与特点;3.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4.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中的应用领域。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常使用的哪些物品是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2.知识讲解(30分钟)2.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教师给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并通过示意图解释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如氧化物、硅酸盐、氮化物、碳化物等。
2.2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质与特点(10分钟)教师介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质与特点,如高硬度、高脆性、高熔点、不导电等。
2.3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方法,如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氧化物烧结法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教师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电子行业的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4.总结与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重点强调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分类、性质与应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图片展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图片;2.实例案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六、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2.讨论效果:观察学生讨论和汇报的质量;3.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分类、性质和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
无机非金属材料百科名片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提法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演变而来的。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并列的三大材料之一。
目录成分结构应用领域传统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发展历史材料特性生产工艺展望成分结构在晶体结构上,无机非金属的晶体结构远比金属复杂,并且没有自由的电子。
具有比金属键和纯共价键更强的离子键和混合键。
这种化学键所特有的高键能、高键强赋予这一大类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以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
硅酸盐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分支之一,硅酸盐材料是陶瓷的主要组成物质。
应用领域无机非金属材料品种和名目极其繁多,用途各异,因此,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完善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分类分类方法。
通常把它们分为普通的(传统的)和先进的(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工业和基本建设所必需的基础材料。
如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耐火材料与高温技术,尤其与钢铁工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各种规格的平板玻璃、仪器玻璃和普通的光学玻璃以及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和电瓷等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
它们产量大,用途广。
其他产品,如搪瓷、磨料(碳化硅、氧化铝)、铸石(辉绿岩、玄武岩等)、碳素材料、非金属矿(石棉、云母、大理石等)也都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20世纪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材料。
它们是现代新技术、新产业、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现代国防和生物医学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主要有先进陶瓷(advanced ceramics)、非晶态材料(noncrystal material〉、人工晶体〈artificial crys-tal〉、无机涂层(inorganic coating)、无机纤维(inorganic fibr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