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机考期末试题第一章
- 格式:doc
- 大小:149.50 KB
- 文档页数:56
毛概第一章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毛泽东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是在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七大2.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七大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4.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5.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张闻天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A 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7.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以人为本B 发展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8.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 以人为本B 发展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9.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A 以人为本B 发展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10.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A 以人为本B 发展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2、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那两大理论成果A毛泽东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邓小平理论 D科学发展观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是A 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B 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特殊规律C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D 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4.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的内容有A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5.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A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B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C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三、判断对错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起止时间(P90),特点(从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和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三个方面论述)(P90-91)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①经济结构:国营经济引导下五种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②阶级构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③主要矛盾:国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国外: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2.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P117)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体现在哪两个方面?(P118-119)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内涵体现在:①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盛会主义的本质②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3.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要求(P157)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4. 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137)什么是小康社会?(P15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
更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的行列,这样的国家不多。
5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69)坚持基本路线,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第一、三者相互促进,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注意:本复习题满分共:4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邓小平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D.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答案:B2、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A.党的创立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A.建立新的资本主义制度 B.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C.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D.实现共产主义答案:B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
A.尊重实践、尊重群众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C.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D.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答案:A5、()在党的七大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A.毛泽东 B.刘少奇C.邓小平 D.周恩来答案:B6、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和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
A.变革经济体制B.建立国营经济C.改变所有制结构D.恢复国民经济答案:C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答案:C8、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C.加强党的思想建设D.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答案:A9、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C.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D.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答案:C10、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邦联制B.联邦制C.民族区域自治D.民主自治答案:C11、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重要知识点和相关连接】要把握的重要知识点有6个: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及其重要意义。
【内容提要】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二、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理论成果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具体实践中,在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逐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中,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2.毛泽东思想的成熟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特别是全民族抗日战争以来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中国革命具体实际,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著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系统分析了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根源。
毛中特期末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B.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C.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D.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国际主义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B.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坚持改革开放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坚持改革开放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
A.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B. 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军事建设C.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D. 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
一.判断题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0.0)1. 改革是对原有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标准答案:错2. 对外开放会导致资本主义。
()标准答案:错3. 最先阐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的是马克思、恩格斯。
()标准答案:对4. 我国目前需要进一步提高“引进来”的水平和“走出去”的能力。
()标准答案:对5.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标准答案:对6.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分析的是毛泽东。
()标准答案:错7.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进行系统阐述的是列宁。
()标准答案:错8. 最先阐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的是列宁。
()标准答案:错9.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分析的是邓小平。
()标准答案:对10.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改革。
()标准答案:错二. 单选题注:每题1.5分。
(得分:0.0)11. 贯穿社会主义社会始终,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标准答案:D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2. 1990年,我国作出开发和开放()的战略决策。
()标准答案:DA. 海南B. 重庆C. 厦门D. 上海浦东新区13. 邓小平曾指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标准答案:DA. 惩治腐败B. 实现四个现代化C. 发展生产力D. 改革开放14. 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标准答案:BA. 改革开放B. 自己的发展C. 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15. 我国的改革()()标准答案:CA. 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革命B. 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C. 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D. 目标是扩大世界影响16.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标准答案:B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B. 长期的基本国策C.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政策D. 当前的权宜之计17.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标准答案:AA. 改革B. 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C. 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D. 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8. 我国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制度。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党的( C )。
A. 二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六届六中全会D.七大2. 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是在( B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C )。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科学发展观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集中到一点,就是( D )。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5.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B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6.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D )。
A.发展才是硬道理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7.邓小平在党的( B )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8.贯穿邓小平理论始终的哲学思想是( D )。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C )的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10.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基础是( B )。
A.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B.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C.我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当今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11.党的第( D )次代表大会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是:( )A、王稼祥B、刘少奇C、朱德D、毛泽东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解放生产力 , 发展生产力B、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三个有利于”标准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科教兴国B、统筹兼顾C、发展D、以人为本4、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 、《井冈山的斗争》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 、《反对本本主义》5、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 、遵义会议B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C 、中共六届七中全会D 、中共七大6、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 )A、和平与发展B、战争与和平C、革命与战争D、恐怖主义蔓延7、建国初期,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照搬了:( )A、苏联模式B、南斯拉夫模式C、匈牙利模式D、波兰模式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A、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B、将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C、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9、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在:()A、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1982年党的十二大D、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10、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其中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三民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的一个主要理论问题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什么是党的指导思想12、思想路线又称为:()A、政治路线B、组织路线C、群众路线D、认识路线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实事求是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4、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事物量变质变的统一C、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D、事物发展的规律1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被中国传统文化包装了的马克思主义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E.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标榜马克思主义实则民族主义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A.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B.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C.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E.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3、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化和全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原因()A.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形成标志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B.大革命以来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实践经验C.抗日战争为共产党人在伟大的斗争中处理矛盾、积累经验提供了实践基础D.延安整风运动解决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这一根本方向问题E.新文化运动和民主革命的影响4、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内反对的主要倾向是()A.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B.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C.把苏联经验神圣化D.把中国经验神圣化E.把中国传统文化绝对化5、毛泽东思想从1928年到1930年提出和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主要文章是()A.《井冈山的斗争》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E.《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6、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是()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E.是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理论7、先后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做出概括的文献是()A.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D.中共八大党章E.中共十二大党章8、当代中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这是因为它们在哪几方面高度统一()A.理论基础B.原则立场C.思想方法D.历史革命E.时代背景9、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贫穷不是社会主义D.什么是社会主义E.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0、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主要观点的形成时期。
一.判断题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0.0)1. 改革是对原有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标准答案:错2. 对外开放会导致资本主义。
()标准答案:错3. 最先阐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的是马克思、恩格斯。
()标准答案:对4. 我国目前需要进一步提高“引进来”的水平和“走出去”的能力。
()标准答案:对5.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标准答案:对6.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分析的是毛泽东。
()标准答案:错7.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进行系统阐述的是列宁。
()标准答案:错8. 最先阐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的是列宁。
()标准答案:错9.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分析的是邓小平。
()标准答案:对10.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改革。
()标准答案:错二. 单选题注:每题1.5分。
(得分:0.0)11. 贯穿社会主义社会始终,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标准答案:D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2. 1990年,我国作出开发和开放()的战略决策。
()标准答案:DA. 海南B. 重庆C. 厦门D. 上海浦东新区13. 邓小平曾指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标准答案:DA. 惩治腐败B. 实现四个现代化C. 发展生产力D. 改革开放14. 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标准答案:BA. 改革开放B. 自己的发展C. 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15. 我国的改革()()标准答案:CA. 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革命B. 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C. 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D. 目标是扩大世界影响16.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标准答案:B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B. 长期的基本国策C.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政策D. 当前的权宜之计17.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标准答案:AA. 改革B. 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C. 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D. 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8. 我国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制度。
()标准答案:CA. 政治管理B. 社会经济C. 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D. 税收19.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标准答案:CA. 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B. 实用主义的标准C. 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D. 检验真理的标准20. 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发展()()标准答案:AA. 对外经济关系B. 对外政治关系C. 对外文化关系D. 外交关系三. 多选题注:每题2分。
(得分:0.0)21.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准答案:ABCDA. 是机遇B. 是挑战C. 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D. 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22. 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中()()标准答案:ABCA. 改革是动力B. 发展是目的C. 稳定是前提D. 改革是目的23. 对外开放中的全方位包括()()标准答案:ABCDA. 资本主义国家B. 社会主义国家C. 发达国家D. 发展中国家24. 邓小平提出经济特区是()()标准答案:ABCDA. 技术的窗口B. 管理的窗口C. 知识的窗口D. 对外政策的窗口25.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标准答案:ABCDA. 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B. 生产力标准的深化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D. 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具体化26. 改革开放的成绩证明()()标准答案:ABCA.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B. 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C.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D. 对外开放会导致资本主义27.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为()()标准答案:ABCDA. 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B. 是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需要C. 是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要D. 是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各种困难和矛盾的需要28. 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归结起来就是()()标准答案:ABCDA. 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政治局面混乱B. 经济停滞不前濒临崩溃C. 人民生活物资匮乏,生活得不到改善D. 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拉大29. 邓小平曾指出,改革是()()标准答案:ABCDA. 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B.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 解放生产力30.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标准答案:ABDA. 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B.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 各国实行开放政策的结果D. 世界分工越来越细的产物二.一. 判断题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0.0)1. 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标准答案:对2. 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理论的是毛泽东。
()标准答案:对3.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标准答案:对4. 对外开放会导致资本主义。
()标准答案:错5. 最先阐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的是列宁。
()标准答案:错6.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分析的是邓小平。
()标准答案:对7.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分析的是毛泽东。
()标准答案:错8.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标准答案:对9.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标准答案:错10. 改革是对原有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标准答案:错二. 单选题注:每题1.5分。
(得分:0.0)11. 在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中,我们要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标准答案:DA. 特别优惠B. 严格监管C. 减税让利D. 国民待遇12.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标准答案:CA. 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B.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C. 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 中国发展的需要13.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指()()标准答案:CA. 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 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C. 它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 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4. 改革是()()标准答案:DA.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C.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15.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标准答案:CA. 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B. 实用主义的标准C. 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D. 检验真理的标准16. 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标准答案:CA. 政府B. 企业C. 人民群众D. 国家17. 1990年,我国作出开发和开放()的战略决策。
()标准答案:DA. 海南B. 重庆C. 厦门D. 上海浦东新区18.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思考的()()标准答案:DA. 列宁B. 斯大林C. 毛泽东D. 邓小平19. 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标准答案:BA. 改革开放B. 自己的发展C. 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20. 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在()()标准答案:DA. 十一届三中全会B. 十二大C. 十三大D. 南方谈话三. 多选题注:每题2分。
(得分:0.0)21. 邓小平提出经济特区是()()标准答案:ABCDA. 技术的窗口B. 管理的窗口C. 知识的窗口D. 对外政策的窗口22. 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是()()标准答案:CDA.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 对外开放C.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D. 建设创新型国家23. 对外开放的领域包括()()标准答案:ABCDA. 金融B. 保险C. 房地产D. 科教文化24. 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中()()标准答案:ABCA. 改革是动力B. 发展是目的C. 稳定是前提D. 改革是目的25. 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标准答案:ABCDA.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C. 没有固定的模式D. 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26.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为()()标准答案:ABCDA. 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B. 是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需要C. 是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要D. 是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各种困难和矛盾的需要27. 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遵循的原则是()()标准答案:ABCDA. 应从现实的国情出发,力求取得最佳效益B. 避免盲目引进,重复引进C. 必须同国内的消化、吸收、运用、创新相结合D. 应同我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28.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标准答案:ABCDA. 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B. 生产力标准的深化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D. 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具体化29.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概括为()()标准答案:ABDA. 两极称霸的格局已经打破B.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C. 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D. 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30. 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加深的体现和必然要求。
加入WTO后,()()标准答案:ACDBA. 有利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B. 有利于中国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C. 有利于我国与跨国公司进行广泛合作。
D. 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知名度三.一. 判断题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0.0)1. 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中国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标准答案:对2. 最先阐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的是列宁。
()标准答案:错3.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改革。
()标准答案:错4.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分析的是邓小平。
()标准答案:对5. 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理论的是毛泽东。
()标准答案:对6.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标准答案:对7.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进行系统阐述的是列宁。
()标准答案:错8. 对外开放会导致资本主义。
()标准答案:错9.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标准答案:错10.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分析的是毛泽东。
()标准答案:错二. 单选题注:每题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