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计算的几种题型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2
能量流动经典例题1.如图若草固定的太阳能转化的有机物为1000 kg;又假如每个营养级的生物被2种生物捕食时各食一半,则鹰最少增加()A.12.75 kg B.15.25 kg C.7.75 kg D.21 kg2.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3、如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只有昆虫,次级消费者只有鸟②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③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1+m2④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则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55A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3·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②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中的所有能量③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④当人们把生产者当作食物时,可获得更多的能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④D.③④5、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6、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A.若图中A、B、C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老、中、幼年龄段个体数量,则此种群为增长型种群B.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则A、B、C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C.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并且形成A→B→C的食物链,那么A、B、C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D.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B、C中不会出现同一生物种群7、如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一般情况下,三级消费者增加1 kg,至少需要生产者100 kgC.生物与生物之间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18.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1和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A. 2110WW>B. 215WW>C. 2110WW<D. 215WW<9、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A.1.875倍B.1.375倍C.1.273倍D.0.575倍10、如图所示食物网中,E是生产者,共含有7.1×109 kJ的能量,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 kJ,从理论上计算A最多获得的能量是11、在如图食物网中,a表示鸟的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最多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0.0512、生物甲、乙、丙,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右图。
生态系统中有关能量流动常见题型解题技巧作者:杨黎黎来源:《广西教育·B版》2018年第03期【摘要】本文基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归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关计算的四种题型,并总结分析出不同题目的解题技巧。
【关键词】高中生物能量流动解题技巧【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B-0161-0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高中生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有关能量流动的计算,高考考查较为频繁,且题型多变,因此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解题效率和能力。
下面就几种题型进行探讨。
1.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 3 提到,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例 1〗若食物链甲→乙→丙,讨论下列问题:①已知丙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 M,则至少需要甲营养级的能量为多少?最多需要甲营养级的能量为多少?②已知甲营养级的能量为 N,则丙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为多少?最少的能量为多少?〖解析〗在分析此类题目时候,首先要清楚,如果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能量传递的效率就以 10% 或 20% 来计算。
解题时注意题目中是否含有“最多”“最少”“至少”等关键词,以便判断是使用 10% 还是 20% 来解题。
在①中,已知丙营养级的能量,求需要甲营养级多少。
可以这样思考,如果需要消耗甲最少,那么传递效率应该最大才会消耗少,所以按 20% 来计算;如果消耗甲最多的话,说明传递效率低,应该用 10% 来计算。
因此算出至少需要甲营养级的能量=M÷(20%)2,最多需要甲营养级的能量=M÷(10%)2。
同理求出②中丙要从甲获得的最多的能量,应该按照 20% 来算,即为 N×(20%)2;获得的能量最少,则按 10% 来算,即 N×(10%)2。
2.在食物网分析中,已经确定了是“最多”还是“最少”时,还需要考虑的是:如果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生物间的捕食关系越复杂,生态系统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传递到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也就越少。
高考生物重点题型——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1.食物链中能量的“最值”计算设食物链A→B→C→D,分情况讨论(如下表):(1)能量传递效率未知时(按20%即1/5、10%即1/10计算)已知问题思路求解由D“逆推”A (D净增重M)用“除法”至少需要A的量YM(15)3=Y最多需要A的量YM(110)3=Y由A“顺推”D (A净增重N)用“乘法”D最多增重的量Y N(1/5)3=Y D至少增重的量Y N(1/10)3=Y(2)已确定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的,不能按“最值”法计算。
例如,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a%、b%、c%,若A的能量为M,则D获得的能量为M×a%×b%×c%。
2.在食物网中分析在解决有关能量传递的计算问题时,需要确定相关的食物链,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3.利用“拼图法”巧解能量流动(1)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W1)即生产者的同化量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A1),一部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而后一部分能量中包括现存的植物体B1、流向分解者的C1、流向下一营养级的D1。
(2)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1/W1)×100%,第二营养级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2/D1)×100%。
在具体计算时务必先澄清分流比例求解中应“顺推(用乘法)”还是“逆推(用除法)”,以为例。
①若已知“植物同化量(A)”,并告知其“传向动物与直接传向人比例由1∶1调整为1∶2”,求解人最多增重变化(M),计算时宜“顺推(用乘法)”调整前:A·12·15+A·12·(15)2=M1调整后:A·23·15+A·13·(15)2=M2②若已知“人同化量(M)”并告知人的食物来源“素食、肉食由1∶1调整为2∶1”,求解最少需要植物量(A),计算时应“逆推(用除法)”调整前:M·1215+M·12(15)2=A1调整后:M·2315+M·13(15)2=A2【典例1】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人的体重增加 1 kg,最少需消耗水藻________kg,最多消耗水藻________kg。
有关能量流动的计算题的解题技巧第25期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物考试中一般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部分知识。
下面就常见的一些类型进行归类,总结该类题的解题技巧。
一.求能量传递效率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求能量传递效率= ×100%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例1.下表是对某一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的调查结果,其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
p g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为生物体储存的能量(Pg=Pn+R),R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请分析回答。
生物P g Pn RA 15.9 2.8 13.1B 870.7 369.4501.3C0.90.30.6D141.061.979.1E211.5 20.1 191.41. 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那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2.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3.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的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什么?解析:(1)因为B营养级的能量最多,储存的能量和呼吸消耗的能量也最多故B是生产者。
(2)已知E是分解者,按照生态系统中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食物链为B →D→A→C。
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为(0.9/15.9)×100﹪=5.7﹪(3)因为在该生态系统中,输入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870.7,输出的总能量=13.1+501.3+0.6+79.1+191.4=785.5,870.7>785.5。
所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输出的总能量之和。
答案(1)B因为B营养级含能量最多,是生产者。
(2)5.7﹪(3)增加。
因为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输出的总能量之和。
例2 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千克要吃10千克小鸟,小鸟增重0.25千克要吃2千克昆虫;而昆虫增重100千克要吃1000千克绿色植物。
在此食物链中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率为A0.05﹪B0.5﹪C0.25﹪D0.025﹪解析:能量传递效率在各营养级之间不一样,逐步计算。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计算的几种题型能量流动的知识,是高中生物教材中为数不多的几个D 级知识点之一,因此,关于能量流动的计算问题,是一种重要的题型。
常见的计算题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1. 根据能量流动效率直接计算例1 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 1和W 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A. 2110W W >B. 215W W >C. 2110W W <D. 215W W <解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效率为10%~20%,即一般情况下上一营养级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超过自身同化量的20%,如,则说明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流动效率已经高于20%,初级消费者、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受到了破坏,影响了生物的可持续性发展,因而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答案选D 项。
例2 有5个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kg ,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 )A. 25kgB. 125kgC. 625kgD. 3125kg解析 这是最为简单的一种计算题型。
所谓至少消耗,即是按照最高的效率(20%)传递。
设需消耗第一营养级生物x kg ,则有(20%)4x=1,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为C 项。
2. 根据隐含的能量流动数量关系进行计算例3 在某生态系统中,已知1只2kg 的鹰要吃10kg 的小鸟,0.25kg 的小鸟要吃2kg 的昆虫,而100kg 的昆虫要吃1000kg 的绿色植物。
若各营养级生物所摄入的食物全转化成能量的话,那么,这只鹰转化绿色植物的百分比应为( )A. 0.05%B. 0.5%C. 0.25%D. 0.025%解析 该题中能量流动效率不仅用重量表示,而且其数值在各营养级之间都不一样,但以植物为基准,在食物链的基础上可推出它们间的数量转化关系:植物 → 昆虫 → 小鸟 → 鹰1000kg 100kg 12.5kg 2.5kg这样,鹰转化绿色植物的百分比即为2.5/1000,也就是0.2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计算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在生物群落中,能量从一个生物到另一个生物的传递过程。
能量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形式在生物之间流动。
下面是一个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计算题的解答。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化的生态系统,包括植物、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
我们假设植物的总生物量为1000克,草食动物的总生物量为100克,肉食动物的总生物量为10克。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植物的初级生产力(Primary Productivity)。
初级生产力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为化学能的速率。
假设这个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为1000千卡/平方米/年。
接下来,我们可以计算草食动物的消费率。
消费率是指草食动物每年摄食植物的能量。
假设这个生态系统的草食动物的消费率为10%。
那么草食动物每年摄食的能量为100千卡/平方米/年。
然后,我们可以计算肉食动物的消费率。
消费率是指肉食动物每年摄食草食动物的能量。
假设这个生态系统的肉食动物的消费率为10%。
那么肉食动物每年摄食的能量为10千卡/平方米/年。
最后,我们可以计算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
根据能量流动的原则,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转移。
假设植物的能量转移效率为10%,草食动物的能量转移效率为10%,肉食动物的能量转移效率为10%。
那么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如下:植物的初级生产力为1000千卡/平方米/年,其中有10%的能量被摄食给草食动物,即100千卡/平方米/年。
草食动物摄食了100千卡/平方米/年的能量,其中有10%的能量被摄食给肉食动物,即10千卡/平方米/年。
肉食动物摄食了10千卡/平方米/年的能量。
综上所述,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从植物到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能量逐级转移,并且在每个级别都有能量损失。
这个计算题只是一个简化的模型,实际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会更加复杂,但是这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在某生态系统中,1只2 kg 的鹰要吃10 kg 的小鸟,0.25 kg 的小鸟要吃2 kg 的昆虫,而100 kg 的昆虫要吃1000 kg 的绿色植物。
若各营养级生物所摄入的食物全转化成能量的话,那么,绿色植物到鹰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A. 0.05%B. 0.5%C. 0.25%D. 0.025%2.若某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24000kJ,则该生态系统的第四营养级生物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 〕A. 24kJB. 192kJC.96kJD. 960kJ3.在一条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 〕A. 25 kgB. 125 kgC. 625 kgD. 3125 kg4.由于"赤潮"的影响,一条4kg 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该杂食性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按能量流动效率20%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 < >A.120kgB.160kgC.60kgD.100kg5.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 1和W 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A. 2110W W >B. 215W W >C. 2110W W <D. 215W W <6.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A.射进该生态系统的全部太阳能B.照到该生态系统内的所有植物叶面上的太阳能C.该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生产者传递给全部消费者的总能量7.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的辐射能开始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减少和单向性的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利用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9.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一头大象在某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107 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A.几乎为0 kJB.106 kJC.2×106 kJD.3×106 kJ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期地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11.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人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人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流人到狐体内的能量12.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具有关键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探讨这个概念,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能量流动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在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传递和转化过程。
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然后,这些有机物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传递。
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
单向流动是指能量只能从一个营养级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逐级递减是指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会有大量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导致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越来越少。
二、例题分析例题 1: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 10000 焦耳。
假设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 1000 焦耳,那么传递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为多少?解题思路: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 10% 20%。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 1000 焦耳,按照最大传递效率 20%计算,传递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为 1000 × 20% = 200 焦耳。
例题 2: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有以下食物链:植物→ 食草昆虫→ 食虫鸟→ 鹰。
如果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 100000 焦耳,食草昆虫同化的能量为 10000 焦耳,那么鹰最多能获得多少能量?解题思路:首先计算食草昆虫到食虫鸟的能量传递,最多为 10000 × 20% = 2000 焦耳;然后食虫鸟到鹰的能量传递,最多为 2000 × 20% = 400 焦耳。
所以鹰最多能获得 400 焦耳的能量。
三、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1、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能量传递效率=(下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100%2、某一营养级获得能量的计算:若已知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和能量传递效率,该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能量传递效率四、能量流动的意义1、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方法(一)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考生常因缺乏系统总结和解法归纳而容易出错。
下面就相关问题解法分析如下:一、食物链中的能量计算1.已知较低营养级生物具有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较高营养级生物所能获得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大值。
例1.若某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24000kJ,则该生态系统的第四营养级生物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A. 24kJB. 192kJC.96kJD. 960kJ解析:据题意,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第一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即24000kJ,当能量的传递效率为20%时,每一个营养级从前一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是最多的。
因而第四营养级所获得能量的最大值为:24000×20%×20%×20%=192kJ。
答案:B规律:已知较低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不知道传递效率,计算较高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大值时,可按照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即较低营养级能量(或生物量)×(20%)n(n为食物链中由较低营养级到所需计算的营养级的箭头数)。
2.已知较高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较低营养级应具备的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小值。
例2.在一条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A. 25 kgB. 125 kgC. 625 kgD. 3125 kg解析:据题意,要计算消耗的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应按照能量传递的最大效率20%计算。
设需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X kg,则X=1÷(20%)4=625 kg。
答案:C规律:已知能量传递途径和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或生物量)时,若需计算较低营养级应具有的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小值(即至少)时,按能量传递效率的最大值20%进行计算,即较低营养级的生物量至少是较高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5n(n为食物链中,由较低营养级到所需计算的营养级的箭头数)。
例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计算的几种题型
能量流动的知识,是高中生物教材中为数不多的几个D 级知识点之一,因此,关于能量流动的计算问题,是一种重要的题型。
常见的计算题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1. 根据能量流动效率直接计算
例1 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 1和W 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
A. 2110W W >
B. 215W W >
C. 2110W W <
D. 215W W <
解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效率为10%~20%,即一般情况下上一营养级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超过自身同化量的20%,如,则说明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流动效率已经高于20%,初级消费者、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受到了破坏,影响了生物的可持续性发展,因而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答案选D 项。
例2 有5个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kg ,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 )
A. 25kg
B. 125kg
C. 625kg
D. 3125kg
解析 这是最为简单的一种计算题型。
所谓至少消耗,即是按照最高的效率(20%)传
递。
设需消耗第一营养级生物x kg ,则有(20%)4x=1,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为C 项。
2. 根据隐含的能量流动数量关系进行计算
例3 在某生态系统中,已知1只2kg 的鹰要吃10kg 的小鸟,0.25kg 的小鸟要吃2kg 的昆虫,而100kg 的昆虫要吃1000kg 的绿色植物。
若各营养级生物所摄入的食物全转化成能量的话,那么,这只鹰转化绿色植物的百分比应为( )
A. 0.05%
B. 0.5%
C. 0.25%
D. 0.025%
解析 该题中能量流动效率不仅用重量表示,而且其数值在各营养级之间都不一样,但以植物为基准,在食物链的基础上可推出它们间的数量转化关系:
植物 → 昆虫 → 小鸟 → 鹰
1000kg 100kg 12.5kg 2.5kg
这样,鹰转化绿色植物的百分比即为2.5/1000,也就是0.25%。
3. 根据规定的能量流动效率计算
例4 有一食物网如图1所示。
假如猫头鹰的食物2/5来自兔子,2/5来自老鼠,其余来自蛇,那么猫头鹰要增加20g 体重,最多消耗植物多少克?
图1
解析 据题意,猫头鹰的食物可来源于三条食物链,直接来源于三种不同的生物:兔、鼠、蛇,如要使其增重20g ,则这种食物食用后必须使其分别增加8g 、8g 、4g 。
这样可得到图2。
图2
考虑到是最多消耗,计算时要按最低的能量流动效率即10%计算,这样这三条链消耗的植物分别为800g 、800g 、4000g ,共消耗植物5600克。
例5 在如下图3所示的食物网中,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时,两种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多少千克?
图3
解析据题意,与丁食物来源相关的食物链有三条:戊→庚→丁,戊→甲→丁,戊→己→甲→丁。
丁以甲和庚为食,则按能量传递效率10%计算:各需甲、庚10kg÷10%÷2=50kg。
甲要增长50kg需摄食己和戊共50kg÷10%=500kg,则己、戊各250kg,己要增长250kg则需摄食戊250kg÷10%=2500kg,庚要增长50kg则需戊50kg÷10%=500kg。
共需戊:500+2500+250=3250kg。
4. 根据变化的能量流动效率计算
例6已知在如下图4所示的食物网中,C生物同化的总能量为a,其中A生物直接供给C生物的比例为x,则按最低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A生物的总能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
图4
解析本题中,C获得能量的途径有二条:从A直接获得和从A经B传递间接获得,已知C从A直接获得的比例为x,则直接获得的能量为ax,需要消耗A的能量为10ax,间接获得的比例为(1-x),则间接获得的能量为(1-x)a,需要消耗A的能量为100(1-x)a,那么消耗A的总能量为10ax+100(1-x)a=100a-90ax,亦即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00a-90ax。
5. 根据特定的能量流动要求计算
例7有一食物网如下图5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量为5.8×109kJ,B种群干物质量为1.3×108kJ,则A种群干物质量的值至少是_____________。
图5
解析本题首先要搞清楚:由于能量寓于物质之中,所以计算干物质量的值也就是计算能量的量值;其次,由于E种群的干物质的最终去向有B和A,所以要使A种群所得干物质的量最少,只有在E种群以最低的传递效率传给B(这时E种群剩余干物质最少),E剩余部分再以最低的传递效率传给A时才可能发生。
B种群干物质量为1.3×108kJ,从理论上讲,至多消耗E种群干物质为1.3×108kJ/10%=1.3×109kJ,由于A与E相隔一个营养级,因而A种群干物质量的值至少为(5.8-1.3)×109kJ×10%×10%=4.5×107kJ。
总之,找出相关食物链,确定能量流动效率,弄清特定题设条件是解决这类题目的一般规律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