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3 乌鸦喝水
- 格式:ppt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53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资料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资料 1 又黑又哑的乌鸦
从前,乌鸦不叫乌鸦,叫五彩雀,因为它身上穿着五彩的花袍子,还有一个像孔雀一样漂亮的大尾巴。
它不但长得美丽,嗓子也很好,唱起歌来谁都比不过它。
但是它又馋又懒,啥也不想干。
一天晚上,森林失火了。
鸟儿们都急急忙忙起来救火!喜鹊跑来喊它:“五彩雀,五彩雀,快起来救火!”喜鹊说完,飞到河边打水去了。
五彩雀睁开眼睛,看见大火快烧过来啦,它想:救火多累呀!闹不好还会烧了花衣裳,还是找个安全的地方睡觉去吧!”它一低头借着火光发现树下有个洞,便一头钻了进去。
五彩雀刚把身子钻进树洞,大火就烧过来啦,露在树洞外边的大尾巴也被烧着了。
浓烟呛得它喘不过气,尾巴又火辣辣地疼,回头一看,洞口已被熊熊大火封住了,吓得它拼命大喊:“快来救我!快来救我……”鸟儿们都忙着救火,谁也没注意到它的喊声。
天亮了,火被扑灭了,鸟儿们在阳光下梳理着自己的羽毛,这时,五彩雀从树洞里爬了出来,它身上的五彩袍子被烟火熏得乌黑乌黑,尾巴烧秃了,嗓子也哭得又沙又哑。
从此,五彩雀便成了黑乌鸦,只会“哇-哇-哇”地哭叫。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课文原文及教案一、概览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课文是《乌鸦喝水》。
这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里的一篇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的魅力吧!接下来我们将一起走进这个生动的故事,感受乌鸦的智慧与勇气。
让我们看看它是怎样面对困境,又是如何找到解决办法的。
相信这个故事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和乐趣,那么让我们开始吧!1. 介绍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特点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课文是《乌鸦喝水》,它来自我们手中的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这本教材的特点,让人眼前一亮哦!部编版教材,是国家教育部门组织专家精心编写的,非常权威。
对于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来说,它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础能力的培养。
课文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小朋友们的日常生活,像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乌鸦喝水》,就是一篇充满智慧的故事,不仅能让我们认识到勤劳、聪明的乌鸦,还蕴含着丰富的道理。
此外部编版教材还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每一篇课文里,都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且它的设计也非常人性化,考虑到小朋友们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点,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和色彩,让小朋友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一本充满趣味、富有启发性的好书。
在这里小朋友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感受到乐趣,让我们一起期待接下来的学习吧!2. 简述《乌鸦喝水》这一经典故事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不仅仅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更是一个智慧与创新的象征。
作为课文中的一部分,它的地位非常重要。
首先《乌鸦喝水》是孩子们进入小学后接触到的经典故事之一。
它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角色,引导孩子们学习如何面对困难并寻找解决方法。
这样的故事能够很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其次《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在教材中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它告诉孩子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放弃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案标题:第13课《乌鸦喝水》年级:一年级教材版本:人教部编版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理解生字词:乌鸦、瓶子、水、石子、渴、办法、旁边、渐渐、升高。
b.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乌鸦是通过投入石子使水位升高,从而喝到水的。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b. 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学生能够体会到遇到困难时,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道理。
b.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渐渐”一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到遇到困难时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道理。
教学准备:1. 课文插图。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插图内容。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内容,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 学生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成果,教师给予指导。
三、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水渐渐升高了。
”2.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渐渐”一词的意思。
3.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生字词、课文内容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
2.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课文原文及教案《乌鸦喝水》是一班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由喝不着水到喝着水的过程,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方法,就能得到解决。
教育我们遇到问题要仔细观看、认真思索。
我预备了以下内容,盼望对你有关心!【篇一】部编版一班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课文原文一只乌鸦口渴了,处处找水喝。
乌鸦观察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怎么办呢?乌鸦观察旁边有很多小石子,想出方法来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上升,乌鸦就喝着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依据《伊索寓言》改写。
【篇二】部编版一班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教案【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熟悉11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阅历体会遇到困难想方法解决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同学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懂得遇到困难,应仔细思索、乐观想方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方法】沟通法、阅读法。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老师出示相关图片。
同学们,你们熟悉这是什么小鸟吗?(乌鸦)能看着图片说一说它长得什么样?(乌鸦浑身长满了乌黑的羽毛,嘴巴尖尖的。
)2.乌鸦不仅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它却非常聪慧,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乌鸦喝水》一课,一起去熟悉一只聪慧的乌鸦。
(板书课题)13.乌鸦喝水(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同学仔细倾听,留意不熟悉的生字。
2.同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
出示带音生字:乌鸦处找办旁许法放进高(1)同学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订正。
13.乌鸦喝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的变化。
(2)认识本课生字,掌握“乌鸦”、“瓶子”、“水”、“石子”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乌鸦喝水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3)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乌鸦喝水的过程。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乌鸦喝水的过程。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出示乌鸦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乌鸦的特点。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乌鸦喝水的课文。
2.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的变化。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3)指名读课文,检查读音是否准确。
3.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
(3)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研读课文(1)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思考乌鸦喝水的过程。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乌鸦喝水的过程。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4)学生总结:乌鸦通过投放石子,使水位升高,从而喝到了水。
5.实践活动(1)学生动手实验:投放石子,观察水位变化。
(2)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体会乌鸦喝水的智慧。
6.总结全文(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乌鸦喝水的过程。
(2)学生谈收获,培养善于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7.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思考: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如何解决?四、板书设计乌鸦喝水- 乌鸦- 瓶子- 水- 石子- 水位升高- 喝到水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讨论思考、实践活动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明白了乌鸦喝水的过程。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乌鸦喝水,用勺子舀。
勺子掉了,水泼了。
乌鸦生气,拍拍翅膀。
看见自己,真漂亮!二、课文教案1.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诗歌《乌鸦喝水》,让学生了解鸟类生活,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尊重环境的情感。
2.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2. 教学准备1.课文《乌鸦喝水》课件;2.乌鸦玩具或图片(可选);3.黑板、彩笔等教学工具。
3.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教具或图片,向学生介绍乌鸦这种鸟类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开展导入活动。
例如:介绍乌鸦是黑色的,生活在草地和森林中等等。
(二)感知词语和句子老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诗歌朗读的录音,然后让学生听录音,感知诗歌中的句子和词语。
稍后,可以请学生说出诗歌中比较生僻的词汇和句型,记录在黑板上,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三)学习课文老师可以播放带有字幕的课文朗读录音或自己朗读课文,帮助学生听、看、想、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语言表达。
可以让学生跟读,读时注意语音语调。
(四)课文解析老师给学生解释生僻词汇和难读的字,让学生理解意思和正确发音。
(五)活动老师可以将班级分成小组,每组做“一年级小专家”自己设计的互动活动。
比如,小组间的朗读比赛,小组班内比赛,讲述自己家养的宠物等等。
4. 展示环节学生在活动结束后,选出最优秀的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互相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反思老师可以总结一下本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和思路。
可以课后布置好与本课程相关的课外阅读或写作任务,巩固学生的语文能力。
同时,也要及时反馈让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情况和课程效果进行评价。
三、教学互动教师在教学结束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互动。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询问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印象和感受,对学生表现进行赞扬或指导。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程打卡和评价工具,对课堂理解和学生表现进行评测和反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乌鸦喝水 | 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乌鸦喝水》的主要内容和道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课文《乌鸦喝水》的主要内容和道理。
2. 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并能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
2. 朗读法: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乌鸦吗?它是一种什么样的鸟?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乌鸦的故事,你们想听听吗?二、学习课文1.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注意语气、语调。
2.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
3. 教师讲解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4.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乌鸦喝水的过程。
三、课堂讨论1. 提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它是怎么做的?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强调课文中的道理: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它是怎么做的?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二、深入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 交流喜欢的句子,分享感受。
3.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堂活动1. 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乌鸦,体验乌鸦喝水的过程。
2.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教师点评、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强调课文中的道理: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