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3.44 KB
- 文档页数:6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1】篇〗◆创设情境,让“祝福”具体化(教学重点)师: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周总理祝福他们什么?师:清清的水泼到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身上,周总理祝福他——生1:周总理祝福他健康长寿!生2:周总理祝福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师:清清的水泼到年轻的小伙子身上,周总理祝福他——生:周总理祝福他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师:清清的水泼到天真活泼的孩子身上,周总理祝福他——生1:周总理祝福他无忧无虑。
生2:周总理祝福他学习进步,茁壮成长!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也能听到人们的祝福语?生1:过年的时候,人们互相问候,祝福大家新年好。
生2:妈妈过生日的时候,我和爸爸祝妈妈生日快乐,永远年轻漂亮。
师:是的,这些都是祝福。
周总理泼的是水,也是对傣族人民的祝福!得到周总理祝福的傣族人民多么开心啊!傣族人民——(出示句子: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生: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师:泼出去的水越多,送出去的祝福也越多,谁来再读一遍?(生读)师:多么热闹啊!多么开心啊!我感受到了那浓浓的祝福!周总理祝福人民,人民祝福周总理,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这一年的泼水节特别开心,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出示句子,生齐读:清清的水,泼啊,洒啊!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啊,跳啊,是那么开心!)师:你们的朗读让老师仿佛听到了那欢声笑语。
因为有了周总理的祝福,傣族人民的这个泼水节过得更开心、更幸福。
赏析:在傣族人民的泼水节里,泼水代表着祝福,泼的水越多,祝福就越多。
但“祝福”究竟是什么呢?如果只让学生理解“祝福”就是“祝别人幸福”,那显然是不够的。
此教学环节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理解周总理针对不同的人道出不同的祝福。
加上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说说自己平时什么时候能听到祝福语,自然就对“祝福”这个词语有了更深刻更具体的理解,也就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怀。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1篇】【课文说明】穿着傣族的节日盛装,踩着凤凰花瓣铺成的地毯,敲打着欢快的象牙鼓,泼洒着充满祝福的清水。
啊!多么快乐的泼水节!1961年的这个泼水节,因为周总理的到来而更加幸福,更加令人难忘。
这篇文章讲的就是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来到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本文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在阅读教学中,主要就是读的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自主学习,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激发读书兴趣,点拨读书方法,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低年级要重视识字,加强写字,要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在课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意思,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识字。
【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周总理和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学习活动设计】一、导入课文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你知道傣族吗?它有什么风俗呢?(板书:泼水节)1961年,周总理来到傣族,和傣族人民共同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泼水节。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泼、水、节”等10个生词。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文的朗读和小组讨论,提高阅读理解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泼水节的快乐和团结,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泼水节的文化意义和团结友爱的精神。
学生能够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图片或实物引入泼水节的话题,引导学生谈论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学生分享自己对泼水节的了解和经历。
2.生词学习(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认读生词,如“泼、水、节”等。
学生跟读生词,巩固记忆。
3.课文朗读(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
4.课文理解(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为什么泼水节是难忘的?”“泼水节有哪些习俗?”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5.模仿创作(10分钟)教师提出创作主题,如“我心中的泼水节”,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作。
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泼水节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泼水节的知识和习俗。
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泼水节的作文,可以是记叙文或议论文。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作文质量,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泼水节的图片或实物。
课文朗读录音。
生词卡片。
八、教学建议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机会表达和展示自己。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并准确运用生词造句。
3、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2、板书“泼水节”,解题。
师: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脚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
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沾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4、补齐课题———“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
今天,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
它到底特殊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指名读。
(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给他纠正)3、再读思考:(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在带有生字的下面做记号。
4、检查初读情况。
5、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重点理解: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篇一孙老师的课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活泼幽默的课堂语言。
孙老师毫不吝啬表扬的语言,在善意的表扬和鼓励的教学语言中,我看到了一位亲和温柔的孙老师,看到了一位尽可能的把每一位小朋友都带到课堂情境中的孙老师,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让孩子们喜欢亲近呢?孙老师还抛弃了灌输式的说教,而是大量的采用了"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由读到悟到理解,润物细无声,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就采用了默读、齐度、指名读、自由读等多种朗读的形式。
不断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反复读,有感情的'读,在读中明理,在读中悟情。
例如,在教学"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做了哪些准备?"这块内容时,孙老师先让孩子们自己说一说,读一读。
再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同学们边看边读。
最后又用肢体动作来演示,孩子们不自觉的跟着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课文。
层层推进,不断引导,使得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到了傣族人民高兴,愉快的心情,感受到了泼水节热闹的气氛和场景。
孙老师的这节课秉承了新课改的理念,秀出了独特的风格。
值得学习、借鉴!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二一、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二、教学重点:识字三、教学难点:体会感悟总理与人民心连心四、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查询泼水节资料,了解周总理生平,事迹。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时间:3月20日七、教学过程:一、导课: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
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二、观察插图、初读感知1、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2、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上的内容?3、自读课文,思考感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1】篇〗设计理念:让学生主动的去读,生动的去读,在读中接近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恩来总理与傣族人民之间心连心的情感。
2、感受到1961年的泼水节中每一个傣族人民心里的热情。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真想回到1961年,如果我有一对翅膀,我多想飞到美丽的西双百纳。
今天我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我们将穿越时空回到1961年,走进美丽的西双百纳。
跟着我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高兴吗?一、齐读课题——难忘的泼水节在走进美丽的西双百纳之前你们得先过了这一关。
1、认读词语敬爱欢呼幸福难忘鲜红水红色咖啡色四面八方笑容满面健康长寿(恭喜你们,过关了!让我们一起出发吧!)二、学习课文。
1、打开书本大声朗读课文。
2、、你来到傣族和大家玩得开心吗?把你感到难忘的事儿告诉大家好吗?3、交流反馈:A、学习第三节。
(从这一节你们感受到什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理解:四面八方赶来撒满一条条一串串欢呼敲起象脚鼓傣族人民听说自己的总理要来和自己共同欢度泼水节,一下子沸腾了。
他们用最隆重的礼节欢迎总理。
傣族人民的心像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一样,兴奋,激动。
谁能把自己兴奋,激动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
指名读——齐读B、学习第4——6节1、看课件:周总理来了,来到了人群中,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外貌描写:周总理为什么身穿傣族人民的节日盛装?动作描写:同学们,你站在周总理身边,跟着总理一起敲着象脚鼓,一起跳着舞,你感到怎么样?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4节,指名朗读。
3、开始泼水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泼水相互祝福的?自己读一读第5、6两节,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表演动作:端、拿、蘸、泼洒指名朗读课文5、6两节,其他同学可以边想象,边做动作。
采访:你感到快乐吗?你刚才祝福我们的总理什么?你听到我们的总理在为大家祝福什么呢?(祝福傣族人民五谷丰登、合家欢乐,老人长命百岁,孩子学业进步…….)跟我们的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快乐呀!齐读4——6节。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泼、族”等11个生字,会写“忘、泼”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悟、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泼水节的快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了解泼水节这一民族风俗习惯,增强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介绍泼水节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
3. 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 内容讨论:讨论课文中的情节,感受泼水节的快乐氛围。
5. 写作练习:仿写句子,巩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讲述课文主要内容。
2. 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泼水节的快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插图。
2. 学具:生字词卡片,课文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泼水节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利用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并解释字词含义。
3. 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内容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节,感受泼水节的快乐氛围。
5.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例句,学生仿写,巩固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生字词:泼、族、等11个生字- 课文内容:介绍泼水节的快乐氛围作业设计1. 朗读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朗读课文,并解释课文内容。
2. 写作作业:仿写课文中的句子,巩固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反思-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快乐氛围。
- 教师应反思作业设计是否能够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2)分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感受作者对泼水节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3. 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细节描述。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泼水节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泼水节的了解和经历。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进行认读练习。
(3)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课文:(1)教师讲解课文的背景和来历,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的习俗。
(2)学生分享他们对泼水节的理解和感受。
4. 分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选择自己喜欢角色进行扮演。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注意情感的表达。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他们对泼水节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生字词卡片认读练习,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3. 情感表达: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情感表达,评估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七、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反思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
2. 教学方法: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3篇)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地拼读“我会认”中的生字,并能组词。
从“我会认”的生字中自由挑选2—3个生字组词并能说一句话。
2、给“我会写”的生字找朋友,尽量区分一些同音字,以免学生混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图文结合,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和幸福,感悟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突出主题,点明重点。
(2分钟)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的小故事。
让我们一起说出故事的名字,生齐读课题。
(指导生读出温情的语气来)什么是泼水节呢?出示图片,师进行解说:当火红的凤凰花开放的时候,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非常隆重,相当于我们汉族的春节,每年都要举办一次。
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就成了难忘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重点内容。
二、检查预习情况,进行汇报展示。
(10分钟)1、读读我最棒。
(2分钟)出示大屏幕fènghuángdǎiēnqiāosǎjīnguàkāfēicǎi凤凰傣恩敲撒襟褂咖啡踩duānzhànshòu端蘸寿2、说说我能行。
(3分钟)fènghuángdǎiēnqiāosǎjīnguàkāfēicǎi凤凰傣恩敲撒襟褂咖啡踩duānzhànshòu端蘸寿3、词语对对碰。
(3分钟)龙恩寿柏泼特敬鲜脚度4、美文大放送。
(2分钟)生自由读课文,读完后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小组内检查纠正。
三、图文对照,品读课文。
(28分)过渡语:伴着凤凰花的花香,踏着象脚鼓的鼓点,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难忘的泼水节。
1、生观看视频。
(5分钟)(谁的眼睛最亮,看得最认真,一会儿老师可要出题目考大家的)师:傣族人民都用什么方式在庆祝泼水节?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情参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重难点: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是哪里想去吗?走,打好背包,让我们出发吧!(图片)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迷人的西双版纳,这里是傣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地方,傣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神奇的民族文化。
这里不仅是植物王国,还是动物王国,浓郁的民族风情更令人神往,看,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二、学习课文1、整体感知这里是老师刚接到的一个邀请,傣家人要我们去过批、泼水节呢?想参加吗?那就用你喜欢的方法快速浏览课文,并且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泼水节。
巡视(姿势好)好,告诉老师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泼水节?(指导读高兴一点)2、学习第二自然段让我们来进一步体验一下欢乐泼水节,请读,标出共几句话,量出指数。
第① ②句泼水节就要开始了,我们该准备些什么呢?请自由朗读§2前两句话。
你准备了什么?(边说边做理解几个动词提、端、滴、撒,随机闻一闻,看一看)让我们提好捅、端好盆赶紧去大街上,我们会看到些什么?出示:这一天……请一个方阵来读其他方阵看能听懂了什么?看来大家都想表达自己最美好的祝愿!我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欢乐时刻的到来,就我们一起表达出此刻的心情吧!齐读这一天……第③④句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我们都看见了:开始……齐读你们书上有泼水节的场面呢!同位的两个小朋友说说图上内容吧!同位汇报。
这是一个泼水节的广场,来,我们泼水吧!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上泼,动起来,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