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生活化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随着当今大环境的变化,小学英语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中前行。
其中,生活化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活化教学法以生活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地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中。
下面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探讨生活化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
一、听生活化法的核心是把学生和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在听说教学中的生活化大有用武之地。
在听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听力素材、切实可行的听力练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习的效果,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例: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儿歌、童谣、故事等。
然后,让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进行回答问题或者进行简单的听力拼写。
如:播放《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这首儿歌,让学生根据歌词中缩写来拼写歌曲中的单词。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锻炼了自己的听力技能,也学习了一些新的生词,并能够很好地理解这首儿歌所传达的意思。
二、说生活化法的应用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尤其重要。
为了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口语技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话,是非常必要的。
生活在孩子们周围,把课堂活动与生活相结合,是促进学生口语的好方式。
例:在课堂上,我通过问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例如:老师会问:“What’s lovely day today! Can you share with me what you did last weekend?” 学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周末见闻,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用和认识到英语的价值。
三、读生活化教学法在英文阅读教学中也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针对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老师不仅要提供恰当的阅读材料,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例: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制作自己的英文读物,然后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与爱好来选择阅读材料。
怎样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林堡中心校杨马庄小学刘亚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的英语,在我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英语课是小学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初步的基础。
一、依托并结合教材,使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孩子的年龄越小,我们就得越重视英语教学的生活化。
教材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就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内容比较的生活化。
比如:从一开始接触的文具类、身体部位、颜色、动物、食物、数字、家庭、个人情况等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来自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选择了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很容易和生活联系在一起。
抓住这一特点,能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式。
如“Hi,My name is liming.” “I'm from china” “I am twelve.”另外,根据教材内容安排,进行拓展。
如,让学生带着家人的照片来学习家庭成员,他们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并互相进行交流。
“This is my fathe r.He is a doctor.He likes watching TV.” “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a teacher.”等。
现实生活英语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教与学的知识源于生活,更需要使学到的知识回归到生活之中。
教师在教学中很有必要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情趣。
教师在新课标的感悟下,结合本校学生实际,进一步探索英语教学生活化。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使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课堂充满情趣。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小学英语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在现今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开始尝试将小学英语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并探讨如何将其有效实施。
一、小学英语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的重要性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小学英语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习不再是一种枯燥无味的任务,而是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小学英语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英语,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二、如何将小学英语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英语学习中来。
例如,在学习颜色单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生活中的各种颜色,如红色的苹果、蓝色的天空等。
在学习购物相关的英语表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情景剧的表演,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
2.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如食物、电影、音乐等,这些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
同时,这些内容也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英语。
3.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等,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英语,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同时,这些活动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他们更加喜欢英语学习。
三、结语综上所述,将小学英语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以及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小学英语学习应该如何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英语学习融入日常生活,让小学英语学习更活泼生动比较有效。
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将英语融入日常生活,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关键。
站在教育专家的角度,我认为小学英语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一、课堂内容生活化1. 情境教学: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共同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
例如,学习“颜色”时,可以让学生描述教室里的物品颜色,或用英语描述自己喜欢的衣服颜色;学“问路”时,可以模拟着学找路的场景,引导学生用英语问路和指路。
2. 主题活动:以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为切入点,开展英语活动。
例如,以“节日”主题,可以组织学生制作英语贺卡、表演英语小剧,或进行“英语故事接龙”游戏,将英语与节日文化特点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游戏化教学:将英语融入到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乐中学。
比如,可以设计“英语单词接龙”、“猜词语游戏”、“英语抢答”等游戏,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活动中学习英语知识。
二、课外活动英语化1. 英语绘本阅读:鼓励学生阅读英语绘本,并进行角色扮演、故事复述等交流和互动,增加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英语歌曲欣赏: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英语歌曲,鼓励学生边听边唱,学习英语词汇和语法,增加学生的语感和语音语调。
3. 英语电影观看:选择适合的动画片、儿童电影等英语影视作品,引导学生观看并配音,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三、家庭生活英语化1. 家庭环境英语化:营造英语学习氛围,例如在家里贴上英语单词卡片、设置英语广播、用英语交流等,让英语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2. 亲子互动英语化: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例如打招呼、吃饭、玩游戏等,为孩子提供英语口语练习机会。
3. 生活技能英语化:鼓励孩子用英语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物品,例如用英语介绍自己的房间、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将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技能相结合。
小学英语学校生活主题的教学探索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小学阶段,英语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围绕小学英语学校生活主题的教学展开探索,旨在为当前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生活主题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1.教学内容生活化将生活主题引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元素相结合,如食物、动物、节日等,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例如,在教授动物词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或动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词汇。
2.教学方法多样化为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歌曲、故事等。
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颜色词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3.课堂互动交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生生互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
三、生活主题在小学英语课外活动中的应用1.开展英语角活动英语角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在学校组织英语角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举办英语竞赛为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定期举办英语竞赛,如单词拼写比赛、口语比赛等。
通过竞赛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3.组织英语文化体验活动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文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文化体验活动,如观看英语电影、参加英语角志愿者活动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强调将英语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小学英语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二、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是衡量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标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
例如,在教“动物”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英语词汇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英语句型描述动物的外貌、习性等特点;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有关动物的交流活动。
这样的教学目标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中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抽象的英语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在教“颜色”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颜色,如衣服、玩具、家具等,让学生用英语描述各种颜色的名称;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颜色相关的游戏、歌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这样,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和交流的方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英语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英语交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英语动画、歌曲、电影等,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学习英语;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生活化的比赛活动,如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故事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英语的乐趣。
这些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英语生活化情境教学实践与研究引言:随着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生活化情境教学是一种注重创设真实生活情境,融入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针对小学英语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进行探讨,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一、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定义与特点生活化情境教学是指将学习任务放置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教学活动。
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1.创设真实情境生活化情境教学要求教师设定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例如购物、旅游、学校生活等,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英语。
2.融入学生生活经验生活化情境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英语,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趣。
3.引导学生进行情境交际生活化情境教学要求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交际实践。
通过与他人进行实际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生活化情境教学已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让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实践方法。
1.创设情境化教学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堂环境、制作道具和使用多媒体设备等方式,创设真实生活情境,例如搭建一个超市、旅行社等。
这样的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英语的接受度。
2.设计情境化教学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设计与生活相关的教学任务。
例如让学生在超市购物时使用英语询问价格、选择商品等。
这样的任务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3.引导学生进行情境交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交流,例如学生可以在超市模拟购物时进行角色扮演,用英语与“店员”进行交流。
通过实际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三、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效果生活化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浅谈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开展现如今,教育理论越来越丰富,教育者的教学思维也必须更加跳跃,需要认真考虑学生的需求,针对他们的薄弱处设计合理化教学活动。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将打破学生“会学不会用”,口语能力薄弱的现状,提升英语教学效益。
本文将针对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提出几点建议和策略。
标签: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引言:英语教学的目的从来不是让学生得到理想的考试分数,而是培养出具备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将所学变为所用的技能型人才。
而传统教育拘于理论,学生缺少应用意识,教学成果也只能体现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之中,达不到新的课程教育标准,实施生活化教学是教师必须迈出的一步。
1.教学内容生活化英语教学的内容除了可以取自课本,还可以源于生活。
随着英语在世界各国中的广泛应用,现如今我们身边的标识、商品包装袋上的文字等随处可见英语,将身边的英语积累起来,日积月累,学生的知识水平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提升。
如,在新年、圣诞节时,大型商城里挂着“Happy new year”、“Merry Christmas”等字样,公交车内标有“Don’t smoke”等警示语。
这些基础性的词汇和实用性极强的短语都应该成为学生的积累,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从身边找英语,随时随地学英语的意识,使英语学习不仅仅停留于课堂上,还渗透于生活中,一点一滴提高学生语言水平。
此外,教师还要有意识的将英语回归到生活中,建立起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促进学有所用。
比如,在英文数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些简单的数字和学生平时接触到的电话号码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用英文向老师及同学做自我介绍,并且用英文说出父母的电话号码,这样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英文数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家庭生活。
比如,在学习英文职业的相关知识时,在教师教会单词的发音后,可以让学生试着用英文介绍家里的成员,例如爸爸、妈妈以及哥哥、姐姐等亲人的职业,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交流能力。
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The traditional rote memorization and grammar-focused methods have proven to be less effective in engaging students and fostering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By incorporating real-life scenarios, activities, and materials into the curriculum, teachers can create a more interactive and relatabl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their students. This approach not only helps students acquire language skills more effectively but also enables them to apply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real-life situations.2. 正文2.1 生活化教学的定义生活化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帮助他们建立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自信心。
生活化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知、体验和探究知识的真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结合的教学方法。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
英语教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联,必须和生活有机整合才能发挥作用。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离开了生活实践,脱离了学生的认知经验,语言就失去了活力和创造性。
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形象思维较强,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并注意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一、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小学英语中的大部分单词是表示具体事物,表示想象的内容很少,心理学实验证明:识别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识别速度,感知是认识其他活动的前提,没有感知,就没有认识。
[3]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通常喜欢谈论与自己有关的事,如教家庭成员的词汇和询问职业的句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来“合家欢”照片,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
当学生在这种模拟真实环境的活动中能用所学到的语言去做事情时,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在教pep第三册《what would you like?》这一课时可利用服务员帽子、食物托盘、还有餐具实物等教具使情境更加逼真,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
当展现实物时,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明显提高,巧用道具让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另外在教pep 第三册第六单元《meet my family》时,可以拿一些草帽、玩具注
射器、棒球棍等来模拟farmer,nurse,baseball player。
相信借助教具模拟生活实境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的实在,学生联想课外知识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二、联系生活,运用英语
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作为启蒙教育的小学英语教学要遵循交际性原则,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和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中学习。
小学生天真可爱,善于模仿,很容易进入角色。
因此,英语课上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能使所学的语言材料显得更加真实,创造真实的生活化教学环境使扮演者身临其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演能力。
如在学习有关职业类的单词时,让学生模仿各种职业特征的动作,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练对话,练习句型。
又如在学习一些对话时,不要单纯的朗诵对话,要让学生进入角色表现出该角色的特点进行对话。
如果学习妈妈和儿女的对话时,扮演妈妈的学生要读出妈妈的语气。
如果学习售货员和顾客的对话时,要模仿生活里看到的角色特点,甚至配上道具使模仿更加真实。
又如在学习有关表情的词汇(sad,happy,nervous,afraid)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个表情,其他学生说出表示该表情的英语单词。
这些角色扮演,不但使学生复习了有关的词汇,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也寓教于乐。
三、利用多媒体,模拟生活
运用多媒体设计对话的情境、播放录像或者展示戏剧情景,可以改变狭窄的空间,带领学生进入生活,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促使他们用心去感受学习。
在任何受现实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我们都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更直观地接触所学知识。
[3]在现实课堂里,可以利用的道具和条件都有限,多媒体就给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因为多媒体具有可以跨越时间空间带领学生进入不同的情境的特点。
无论是关于历史的还是未来的,无论是关于中国的美国的甚至世界各个地方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丰富多彩的图片、声音、视频。
比如在教授《in a nature park》的时候,可能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自然公园,学生了解不多,这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让学生真实感受一下自然公园。
相信学生头脑中有了对自然公园的印象,学习起来就会更容易。
又比如在教学《at the zoo》这单元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参观动物园的生活情景,并通过导游(老师或者学生扮演)对一系列动物的介绍,让其他学生既能有参观动物园的感觉也能学习到动物的单词,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四、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
要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首先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共同生活
经验有哪些?毋庸置疑各种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各种大家日常生活的习惯都是大致相同的。
在教festival(节日)这个话题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该节日的特点,教师可以以某种庆祝形式组织课堂,如以圣诞节为话题,最简单的,我们可以布置课室,
渲染课堂气氛,如果条件允许的也可以以party(派对)的形式组织课堂,其它节日亦然。
另外每当周末、劳动节、国庆节等假期结束,学生回来学校的时候,相信都有很多节目想和大家分享,适时组织一堂口语课,让学生畅所欲言,即时让学生的课外生活引入课堂,能较
五、从学生学校生活出发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校园里的许多设施:教室、操场、体育场、电脑室、舞蹈室等,还有学校里的人物:校长、主任、同学、同桌、老师和学生等。
这些学生每天都能接触的人和物都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相信学生学起来会比较感兴趣。
如教授pep第三册第一单元《my classroom》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东西并自学它们相应的英语单词。
上课时让学生先“教”,可能学生还会把扫把、垃圾铲、红旗和讲台等东西都自己学会了。
这样既能让学生主动学习,也能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东西并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在生活中。
又如在教授teacher、student、classmate时,孩子心目中肯定会疑惑那平时接触到的校长(headmaster)、主任(dean)和班长(monitor)怎么说呢?其实我们就可以回归生活,让学生先自学在校园里经常看到的人物的称呼,做一点适当的拓展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可是适当的拓展只是尽量让学生的学习回归生活,每个学生能力有大小,对于能力小的学生我们不强求他一定要学会,只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就算成功了。
我们也知道生活中的东西往往在大脑中形成印象才会记忆深刻,所
以教授有关校园设施的课题时,应该利用下课的最后十分钟,带学生到学校的相应地方参观,并每到一个地方让学生说出该地方的名字。
课后也可以吩咐学生根据校园实况设计路示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