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粮”到“食”的全产业链转型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转型【摘要】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转型是当前农业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现代农业的特点与趋势、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与改变、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巨大,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还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农业产业结构将迎来新的变革和发展,趋势将更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农业发展、发展历程、特点、趋势、生产方式、农产品加工、流通、现代化进程、产业链、完善、延伸、影响、展望、未来发展。
1. 引言1.1 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转型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转型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产品流通和加工环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结构。
这种转型不仅影响着农业本身的发展,也对整个农村经济、农民生活以及国家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被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所取代。
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包括从传统单一的粮食种植、畜牧养殖向多元化、综合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从简单的生产加工流通链条向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从传统的土地流转向资本、技术、信息等因素的整合;从农产品生产主导向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服务等环节的有机结合等方面。
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转型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这种转型也促进了农产品的优质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提升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农耕活动的起源。
在古代,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以自然经济为主,农民自给自足,生产方式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
粮食产业链发展新趋势粮食产业链发展新趋势引言:粮食是人类的基本生活物资之一,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粮食产业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分析当前粮食产业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发展新趋势,以期为粮食产业链的优化提供参考。
一、粮食产业链的现状1.粮食的生产环节粮食的生产环节包括农田耕作、种植管理、农机具和农药的使用等。
当前,农田的规模化经营和化肥农药的大规模使用成为粮食产业链的主要特点,但也存在化肥农药超标、土地污染等问题。
2.粮食的加工环节粮食的加工环节包括粮食进厂、清理、筛选、磨粉、烘干等。
目前,粮食加工环节存在设备老化、工艺陈旧等问题,影响了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3.粮食的储存环节粮食的储存环节包括仓储设备、储粮管理等。
当前,粮食储存环节常常出现粮食损耗、霉变和质量降低的问题,储存环境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4.粮食的流通环节粮食的流通环节包括批发、零售和物流运输等。
目前,粮食流通环节存在多级中间商赚差价、流通渠道不畅等问题,导致粮食价格虚高,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5.粮食的消费环节粮食的消费环节包括家庭消费和商业消费。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结构趋向多样化,但也存在食品安全问题,需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粮食产业链发展的新趋势1.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粮食产业将逐渐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例如,在粮食生产环节,可以利用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农田的巡检、制定种植方案;在粮食加工环节,可以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设备自动化运行、质量追溯等。
2.绿色农业的推广绿色农业以生态农业为基础,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未来,绿色农业将成为粮食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粮食的品质和安全性。
3.粮食冷链物流的建设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和农产品进一步精细化,粮食冷链物流将成为粮食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农产品全产业链的概念农产品全产业链是指从农田的耕种、养殖,到农产品的采摘、加工、包装、流通、销售以及后续的消费和处理等环节的全部过程。
全产业链的概念强调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和监控,旨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并推动农业现代化。
一、农产品全产业链的背景农产品全产业链的提出与转型期农业面临的新形势密不可分。
传统的农产品生产模式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了诸多难题,如农药残留、质量标准不一致、中间环节环境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产品全产业链的概念逐渐兴起。
二、农产品全产业链的意义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实施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意义重大。
通过全产业链的管理,可以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可追溯性。
此外,农产品全产业链还能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三、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农产品全产业链涉及众多环节,其中关键的环节包括:农田管理、农产品采摘运输、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包装、农产品流通和销售等。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程无污染、无质量问题。
四、农产品全产业链的挑战与对策实施农产品全产业链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信息不对称、协调管理难度大、成本增加等。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建立农产品信息平台、加强政府监管、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等。
五、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发展前景农产品全产业链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保障。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要求的提高,农产品全产业链将得到迅猛发展,未来有望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六、结语农产品全产业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通过全程管理和监控,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农产品全产业链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机会。
未来,农产品全产业链将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大粮商”作者:张利娟来源:《中国报道》2022年第03期营业收入超6600亿元,利润总额超230亿元,主要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最高。
这是中粮集团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蔓延、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全球农粮市场剧烈波动等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中粮集团业绩逆势实现“超同期、超历史、超预算、超预期”,结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又一硕果。
自2019年以来,中粮集团已连续第三年刷新最佳业绩,核心资源配置能力、保障供应能力与品牌影响力同步跃升,这离不开中粮集团对于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坚守与探索。
作为全球布局、全产业链的国际化大粮商,中粮集团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做强主责主业,保障市场供应,推动科技创新,打造可信赖的国民品牌,正加速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粮商。
作为与新中国同龄的国有企业,中粮集团从小胡同起步,历经70余年转型发展,业务已覆盖农粮、食品、地产及金融四大领域,建立起了联结14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运营网络。
“十三五”期间,中粮集团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明确了“市场化、国际化、防风险、高质量”工作主线。
其中,做强主责主业是中粮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与必要前提。
中粮集团从保障民生供应与满足消费者需求出发,将事关国人餐桌的粮油糖棉肉乳明确为核心主业,聚焦重要品种、关键环节与核心能力,持续完善产能与区域布局,不断推动海内外资产整合优化。
同时,中粮集团不断加大在粮食贸易、油脂加工、稻麦加工、食糖加工、肉食养殖等核心业务上的投资,持续提升大宗农产品经营能力,并着力促进农产品种植、仓储物流、生产加工、终端销售等各环节的有机衔接,“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控制力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强。
2021年,中粮集团在核心主业的投资占比达65%,创历史新高。
其中,国内农粮业务经营量突破1亿吨,粮食贸易、稻谷加工、油脂加工、玉米深加工、食糖贸易与加工业务持续巩固行业第一地位,真正做到了“主业唱主角”、核心业务发挥核心作用,中粮集团农粮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夯实。
3【作者简介】史永革(1965—),男,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硕士,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通讯作者】李运美(1982—),女,高级经济师,硕士,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大豆等农产品领域产业政策、战略规划与行业发展。
推行“三产融合模式”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史永革 李运美* 董春晖(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摘要】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三集团”)以大豆加工为主营业务,多年来,九三集团聚焦主业,延伸产业链条,持续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三产融合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营成效,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本文从模式构建背景、模式内容介绍、未来探索与思考三个方面阐述了九三集团“三产融合模式”,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三产融合模式;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一、模式构建背景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大豆成为中国市场最先开放的农产品,中国大豆产业开启了国际化发展进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大豆产业的全球化竞争加剧,国际粮商国际粮食市场控制力逐步形成。
九三集团在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体制上、机制上的顽疾,2015年以来,九三集团进行了“自我开刀”式手术,围绕打造“全产业链”,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实施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举措,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并通过推行“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有效机制,使得全员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利润双提升。
二、“三产融合模式”介绍什么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国家倡导的一种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实质就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用龙头企业拉动农民增质增收。
现代农业产业化具备市场化、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社会化和企业化的基本特征。
九三集团“三产融合”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将这些特征蕴含其中,全貌展示。
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九三集团积极践行龙头企业责任,充分发挥资源、布局、规模、资金和品牌五大优势,全力打造大豆全产业链。
精选案例:中粮集团的战略转型中粮集团从粮油食品贸易、加工起步,逐步向实体领域发展,成为一家涉及农产品加工与贸易、金融、地产等多产业、跨领域的投资控股型集团公司,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
中粮集团的战略经历了从以贸易为主到全产业链的艰难转型历程。
以董事长宁高宁和总裁于旭波为代表的中粮管理团队发起一场以“全产业链”为主攻方向的全面战略转型,从过去的外贸业务为主逐渐向加工和品牌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延伸,增强市场主导能力。
在新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中粮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及分拆上市,形成了粮食贸易、粮食及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源、品牌食品、地产、酒店、土畜产、包装、金融九个板块业务构成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实现了贸易向产业的转型.中粮的竞争力也得到很大提高:与2004年相比,中粮2008年的总资产、营业收入增长1倍多,经营利润增长5倍、净利润增长3倍以上。
1.传统战略(1)以贸易为主导的战略1987年以前,中粮是典型的外贸类企业,靠着外贸垄断权和资源权来生存和发展。
1992年,中粮开始由一家传统外贸代理企业向多元化公司转型。
1996年,中粮提出“四三三”经营格局—-进出口贸易占40%,实业占30%,期货、金融及服务业占30%,实业成为公司经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粮将其全部实业项目划分为粮食油脂加工,农副产品种植养殖,酒、饮料生产,工业食品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酒店经营和物业开发八大系列。
至2004年,中粮福临门牌食用油,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名列同行业第二;长城干红、干白葡萄酒的销量,在中国葡萄酒行业中排名第二;“金帝”巧克力,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位居第三;中粮可口可乐有限公司,是可口可乐在中国大陆的第三家独立装瓶商。
中粮在酒店、麦芽、面粉、金属包装等几个重要的投资项目上也获得了成功.2004年12月,宁高宁从华润集团“空降”到中粮,成为中粮集团新的董事长.2004年底的中粮,传统外贸依然是比较主导的业务。
产业链整合论文: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研究产业链整合论文: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研究【中文摘要】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点的竞争,而是围绕企业本身及其上下游延伸出的价值链条,以及由价值链织成的价值网之间的整体比拼。
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由所有价值增值成员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
2009年中粮集团提出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战略。
自此,这家向来以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为核心业务的大型贸易企业,开始向农产品领域的源头和终端两头进军,并以此构筑起一条从种植养殖到加工、物流再到贸易、研发直至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
随着中粮集团并购步伐的加快,全产业链建设初见成效,初步形成了围绕大米、小麦、大麦、糖和番茄、肉食、生物质能源、饲料、酒水饮料8><#004699'>8条农业产业链。
但是伴随着中粮集团的迅猛扩张,面临的风险也逐步提高,风险主要包括两大类: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中粮集团的资产负债率较高,突破了60%的红线,高负债率带来的是资金流的断裂风险;经营风险主要表现在产业链整合失败的风险,容易产生大企业病,产业链条的一个环节出问题,会影响到整个产业链。
本文在产业链整合理论的基础上,试图寻找降低风险,提高产业链一体化运营效率的方法。
本文主要探讨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战略。
全产业链战略的实施...【英文摘要】Competition among modern enterprises, not only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but also the overall competition focus on the enterprise itself and its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value chain.Therefore,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competition of business ecosystem consisting of all value added members. COFCO in 2009 proposed to build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strategy which is described as from farm to fork. Since then, this large trading company, which core business was agriculture an...【关键词】产业链整合相关多元化企业核心竞争力【英文关键词】industry chain integration related diversification corporation core competition【索购全文】联系Q1:13<#004699'>8113721 Q2:13993<#004699'>8<#004699'>84<#004699'>8【目录】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研究致谢5-6中文摘要6-7ABSTRACT71 引言10-1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0-112 产业链理论及跨国粮商的产业链实践11-192.1 产业链的界定112.2 产业链整合的理论基础11-192.2.1 产业链整合理论11-142.2.2 国内外产业链整合理论发展14-152.2.3 产业链整合的意义15-162.2.4 产业链纵向关系与分工制度安排16-193 中粮集团发展现状19-243.1 中粮集团概况193.2 中粮集团四大主业分析19-213.2.1 粮油贸易领域19-203.2.2 食品加工领域203.2.3 房地产、酒店领域203.2.4 金融服务领域20-213.3 中粮发展中面临的问题21-243.3.1 业务庞杂,亟待整合213.3.2 国际国内的挑战21-223.3.3 粮食食品安全22-233.3.4 并购后的整合23-244 中粮集团”全产业链”发展战略24-314.1 中粮”全产业链”战略环境分析24-2<#004699'>84.1.1 中粮集团宏观环境分析24-264.1.2 中粮集团中观环境分析264.1.3 中粮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26-2<#004699'>84.2 中粮”全产业链”战略内涵2<#004699'>8-294.3 中粮”全产业链”战略实施途径29-315 中粮”全产业链”实践31-535.1 中粮”全产业链”战略面临的风险31-325.1.1 经营风险315.1.2 财务风险31-325.1.3 管控风险325.1.4 产业协同风险5.2 “全产业链”战略成功实施的保障措施32-4<#004699'>85.2.1 文化保障33-355.2.2 组织制度保障35-405.2.3 物流保障40-425.2.4 研发保障42-445.2.5 品牌保障44-4<#004699'>85.3 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的实施成果4<#004699'>8-535.3.1 中粮集团并购历程4<#004699'>8-495.3.2 中粮集团并购成果49-536 结论53-55参考文献55-5<#004699'>8学位论文数据集5<#004699'>8。
从“粮”到“食”的全产业链转型
作者:胡明宝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7年第21期
编者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对于热爱面食的陕西人来说,西安“爱菊”的身影在当地百姓的餐桌随处可见——一路走来,企业通过不断延长产业链,从初期的初级粮食加工求生存,到现在的食品精加工谋发展,“爱菊”经历了从“做粮”到“做食”的转变,市场拓展也从国内走向了国际。
西安“爱菊”的发展思路和经验告诉我们,作为粮食企业,食品安全用料放心是企业的底线;延长产业链,打造“种植+加工+供应+连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是粮油企业不断做大做强走出去的根本路径。
在陕西古城西安,无论是米、面、油还是馒头、豆制品,“爱菊”都是群众首选。
从最初的西安市群众面粉厂,到现在的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爱菊”陪伴西安人走过80余年,已经成为放心食品的代言人。
然而,西安爱菊的发展并非如群众餐桌上的稳定供应如此一帆风顺,经历了从“求生存”到“谋发展”的艰辛转型,从负债6000多万发展到现在企业总资产12亿,实现了从“做粮”到“做食”的转变,实现了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迈进,实现了从“国内”走向“国际”的一带一路战略转换,西安“爱菊”已从单一的面粉加工发展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粮油集团。
作为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西安爱菊始终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工作”作为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紧抓源头原料质量,主抓加工产品品质,建设连锁网络销售体系,打造“种植+加工+供应+连锁销售”为一体的良性全产业链。
发展订单农业确保原料安全放心
“让广大市民放心食用,这是我们粮食企业的底线,也是我们的生命线!”西安爱菊集团董事长贾合义说,“我们要做让千万市民放心的企业,我们要创建让千万市民放心的品牌,我们爱菊的宏图梦就是让西安市民永远放心,政府持续满意!”
作为西北地区最早的粮食加工企业,如何保证原材料安全放心是保证“爱菊”品牌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头。
西安爱菊在全国优选粮食生产基地,实行“订单农业、订单收购”,推广种植优质原料基地。
目前,在河南西华县区域建立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在东北肇源地区建立优质水稻种植基地。
随着爱菊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生产由面粉发展到大米,再发展到食用油,而食用油的最大问题是“源头”问题。
贾合义明确提出:“谁让地沟油进厂,谁就在犯罪!即使让一滴地沟油流入,也会使爱菊蒙羞!”
为保证食用油有个“健康的源头”,西安爱菊在湖北、湖南地区推广建立油菜籽种植基地,在内蒙古的海拉尔建立了万余亩食用油生产基地,与产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效地解决了“油源浊而油难清”的大问题。
早在2008年,西安爱菊向市场推出10公斤、15公斤包装油品,消灭了散装油品,有效地防止了食用油的二次污染,开创了全国食用油包装的先河,获得了城镇餐饮业和广大市民的青睐。
目前,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一次性包装油品,除供应全省50多个县、市、区外,还销到了山西、甘肃等地。
打造三个产业化放心工程实现转型升级
“虽然,在食品领域里出现了一些‘毒馒头’、‘毒豆芽’和‘地沟油’,但还有更多的‘放心粮’和‘正能量’,爱菊愿意做‘放心粮’的提供者、‘正能量’的推动者。
”贾合义说。
拥有80年历史的爱菊集团,打造“放心”食品工程,一直是企业秉承的品牌基因。
为保证老百姓的餐桌安全,西安爱菊集团打造了放心馒头、主食品、豆制品产业化工程。
如今,爱菊“放心馒头”、“放心豆制品”、“放心粮油”等一系列产品走进了我们千家万户的厨房。
据贾合义介绍,20多年前,专家们都说按规定标准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增白剂”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时,但西安爱菊就决定取缔面粉增白剂。
于是,厂里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改造升级企业粮、油生产设备,建起优质小麦种植基地,保证向用户供应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的全优面粉。
2009年,西安市“放心馒头”工程——这个被誉为“小馒头,大民生”的重担再次落在了贾合义的肩头。
他带着技术人员自主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日加工面粉1000袋、日产50多万个“放心馒头”的大型智能化馒头生产线,从和面、发酵、搅拌、成型、蒸熟、冷却、包装等环节实现自动化,从根本上避免了作坊式生产操作环节上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时,坚持采用不加“增白剂”“增筋剂”的爱菊牌优质面粉,全方位保证了馒头质量。
2011年,“毒豆芽”的新闻让爱菊集团又一次担当起了西安市“放心豆制品”工程的实施任务。
他们在试验生产“放心豆芽”过程中,因为对“6-苄基腺嘌呤”这个让无数豆芽行业专家和学者“放心”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放心”,贾合义关停了建成不到1年的豆芽车间。
8个多月的时间,320多个网点全部断货,整个西安市场没有流进一根来自爱菊的豆芽,企业损失了将近500万元。
西安爱菊投资2000多万元,研发出我国真正无添加剂的豆芽加工工艺,生产出“可以生吃”的放心豆芽。
现在,西安爱菊集团打造的“港务区粮食应急物流基地”和“食品豆业基地”,可确保西安市场大米、油脂100%,面粉65%,放心馒头50%,放心豆芽、豆制品75%的供应量,集团创造了行业内有名的西安模式、爱菊模式。
借力“一带一路”孵化全产业链“生态圈”
“哈萨克斯坦是农业大国,小麦和油脂产量很高。
借着‘一带一路’这个契机,爱菊集团可以实现‘走出去’战略,在哈国找寻到质量和数量都有保障的优质原料基地。
”贾合义说。
据了解,每年西安市粮油缺口在20亿斤以上,可以运用哈萨克斯坦优质面粉、油脂,加工出满足老百姓需求的更高品质的营养面粉、优质凉皮、馒头、面条等,对于保障西安市粮食安全和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爱菊“一带一路”走出去,已取得初步成效。
哈萨克斯坦爱菊油脂厂2016年12月6日在哈总统见证下试投产,建成一个3万吨的粮库,并先后进口油脂3000吨、面粉7000吨、小食品50吨,推广种植150万亩油菜籽和小麦。
同时已完成阿拉山口保税区面粉厂、油脂厂规划设计。
“预计3-5年内爱菊集团将实现国外规模种植,依托哈国优质种植基地,在哈国建设油脂加工厂,在阿拉山口建设面粉厂、油脂精炼厂,从而搭建国外规模种植、产地加工、国内再加工销售的‘从种植到销售’的跨国产业链,进而实现西安、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三地联动效应。
”贾合义说。
据了解,下一步西安爱菊集团还将进口哈方优质的乳制品、小食品、牛羊肉制品及蜂蜜和俄罗斯休闲小食品等特色产品,依托进口优质面粉、油脂、牛羊肉等产品和爱菊品牌,在西安市主要街道开办集餐饮、销售、体验为一体的爱菊馆,在西安市各大超市内建集餐饮、销售、体验为一体的爱菊体验馆,探索中央厨房运营新模式。